⑴ 请问,国内有生产氦气的厂家么
氦气世界上也就几个产地:美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中国就四川有一点,不过产量很低的。
⑵ 生产氦气的成本是多少国内具备液化氦气的工艺吗
目前氢气市场价为8-12元/立方,也就是说你去气体供应站买一标准瓶6立方的氢气时价格应该在60元左右。氦气是惰性气体。
通常条件下不与其它元素和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氦气是极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因其在空气中含量极其稀薄,产量少,生产成本高,中国氦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赖于进口。所以氦气价格相对氢气来说要贵很多,一瓶6立方的氦气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大概是在700-800元每瓶,去年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1200元一标准瓶。

中国是一个贫氦国家,具备生产能力,因为氦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数十年以前,当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封锁的时候,我国几乎没有可靠的氦源,据说全国只有一口气井的氦量能够达到技术上可收集的水平。
⑶ 有哪家上市公司制造氦气
中国首个可商业化生产和运营氦气的设施在宁夏盐池县建成投运。该项目采用中科富海(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控股)研发的LNG-BOG低温提氦装置,从液化天然气(LNG)闪蒸汽中提取出高纯氦气。
由于原料来自LNG工厂的废料,成本与进口相比“很有竞争力”,可广泛推广以捍卫国家氦气战略安全。美国是全球最大氦资源国,资源量占全球的40%。
中国目前近95%的氦气依赖进口,近年来虽然降低了直接来自美国的氦气(占比约25%),但其它进口地如卡塔尔、澳大利亚生产设备多由美国所拥有或控制。

(3)中国生产氦的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据香港《南华早报》2020年7月28日报道,中国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开设了首座大型氦气厂。虽然,新工厂和新设备目前只能满足少量的需求,但这样的氦气厂建造成本相对较低,今后可以被广泛推广。
一直以来,高科技产品的制造离不开稀有气体,而包括氦气在内的几乎所有稀有气体大多来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主要就是美国。
有中国科学家就表示,首座大型氦气厂的建成,意味着中国在制造高科技产品的过程中,距离减少甚至摆脱进口氦气的依赖又更近了一步。
⑷ 刚到了气体工厂上班,听工友说中国生产不了氦气,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中国的天然气里面不含有
氦气
,美国的天然气含氦成分高,我们公司一般都是进口美国的氦气。
⑸ 氦气怎么制造
根据您的提问,氦气制造方法有四种:

1、天然气分离法:工业上,主要以含有氦的天然气为原料,反复进行液化分馏,然后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提纯,得到纯氦。
2、合成氨法:在合成氨中,从尾气经分离提纯可得氦。
3、空气法:从液态空气中用分馏法从氖氦混合气中提出。
4、铀矿石法:将含氦的铀矿石经过焙烧,分离出气体,再经过化学方法,除去水蒸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杂质提纯出氦。
拓展资料:
氦(旧译作氜)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He,它的原子序数是2,是一种无色的惰性气体,放电时发深黄色的光。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极轻的无色、无臭、无味的单原子气体。氦气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氦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一般状态下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氦是宇宙中第二最丰富的元素,在银河系占24%。
⑹ 涉足核聚变的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中国西电(601179)
荣信股份(002123)
综艺股份(600770)
宝胜股份(600973)
永鼎股份(600105)
⑺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为什么比氦气高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券商TMT方向研究人员,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公司该如何估值?这个问题虽然在圈子内被广泛提及,但似乎并没有特别满意、统一的答案,伴随注册制和VIE们的回归,我们相信,这个问题将会更加重要且棘手,我们尝试着把截至目前的一些碎片化的感悟和体会梳理一下,抛砖引玉。这第一篇,主要是谈谈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有何特殊性?
如果,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视作是科技的代名词,那么科技股,或者叫新经济,有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变化相当快。这种快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是技术迭代快,技术发展趋势难以准确判断,以前的领先者可能很快变为落伍者,存在所谓“先行者的诅咒”,从模拟相机到数字相机,从MP3到音乐手机,从电纸书阅读器到IPAD,从传呼机到手机...新技术到来后对传统技术是摧枯拉朽式的颠覆;
第二是马太效应,小公司从崛起到成为龙头几乎就是几年时间,timing非常重要,再好的创意,再多的资金,错过了风口,就难于翻盘,但在初期这种潜在巨头很难预测。比如千团大战后存活下来的活跃、体量玩家仅剩几家,比如诸多的移动IM,微信走出来后易信、来往等很难复制,比如早年同雅虎雷同的门户类公司很多,但最后走下来的只有寥寥几家;
第三是边际定义,通用型的科技可以横跨很多不同的行业,很难定义边界。互联网作为诸多科技的代表,可以连接几乎所有行业,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在“互联网+”提出之后,千行百业都被辅以互联网的标签,都是互联网企业。比如苹果,这到底是家硬件企业,软件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再比如华大基因,它是生物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还有大疆,它是消费电子,还是互联网,还是自动化企业?
第四是国家政策,对于传统企业,由于其增长,成熟会经历漫长的周期,因此在行业政策上不必特别拘泥于一些收紧或放松,但对于从一个仅3-5年就可以从1到100的科技行业,这种影响就变得弹性很大。例如我们都知道Uber的商业模式颇佳,但它在多个国家都被政府严查抵制,那么会不会未来一家新的Uber找到了不彻底的革命方式但又可以被政府认同的中间路线,从而在部分国家走的更快呢?比如像3G、4G,牌照发放、制式选择、全球供应商的准入,都会和监管部门的意志有很大关系。
第五是商业模式,网络公司的商业模式很难一触而就,几乎伴随着从创业期到成熟期,每年都有新的尝试和考虑。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奇虎360,这家公司在上市前的几年中,曾经尝试过若干种盈利方式,比如考虑网络U盘(现在叫云盘)收费,软件下载会员制等等,但直到上市后,才确定浏览器流量甩出+游戏/联运双主线驱动...这样的故事似乎发生在所有的初创企业中。
第六是上市阶段。一个标准意义的互联网公司大约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初创阶段,大量的研发、服务器/带宽投入,少量或者几乎可以忽略的收入;二是成长阶段,表现为用户的快速增长,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但这个阶段或许它们还没有盈利,理由是他们将利润用于补贴市场和最终用户,加速自身的马太效应;三是成熟阶段,公司的用户增速放缓但收入增速较快,开始实现盈利。见下图。
如果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能够在第三阶段上市,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历史比较熟悉的估值体系,我们可以简单的按照一些指标如DCF或者PE等方式给它定价,但问题恰恰是:他们会经常在阶段一或者阶段二就上市,多数表现为有收入没利润,甚至是有用户没收入大幅亏损!这确实让很多本来意愿的参与者无所适从。
如果我们用绝对估值法去给公司定价,你会很郁闷的发现,企业的永续增长率的赋予是没有意义的,2%-10%甚至更高,你永远说不清楚期间差距的几个点的区别在哪里?假如我们回顾,在1999年纳斯达克4000家上市公司直到今天,仅有不超过5家创了当年新高(苹果、亚马逊、微软...欢迎补充),收入我没有统计,但数量也不会太多(比如思科收入比当时高,但市值远不如前),我们会意识到,几乎99%的公司永续增长率其实是负值!但那个时候的投行或者公司自己,甚至包括市场,会这样认为吗?
一句话,科技股代表未来,称之为新经济,“未来”或者“新”是不确定的,这就是区别传统企业的最大之处,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在投资人心目里种下诸多的梦,演绎着无限的憧憬。因此,在激情与梦想之余,互联网企业估值所要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不确定性。
⑻ 核安全概念股票有哪些
在核电建设高峰的今天,核电安全、防止核污染、核废料处理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总结目前A股上市的核安全题材上市公司主要有:
◆核安全设备:陕鼓动力(601369) 公司获得民用核安全设备生产许可证,可开展核安全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业务,确保核安全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质量。
◆核废料处理:九龙电力(600292) 公司控股子公司远达环保拥有核电离堆废物处理SRTF能力,公司还具有中低放核废料处置业务,是国内仅有三家具有中低放核废料处置牌照企业之一。
*ST钛白(002145) 中核集团宝贵壳资源,有望成为核废料处理最主要的基地。
◆核设施冷却液:兰太实业(600328) 公司生产的核级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适应反应堆的特殊条件,同时价格较低,所以是理想的快中子反应堆冷却剂。
巨化股份(600160)、柳化股份(600423)、凯美特气(002539),公司制造有干冰产品,可用作核反应堆冷却。
◆第四代安全核反应堆:方大碳素(600516) 公司石墨产品可用于第四代核反应堆———石墨球床堆,冷却采用惰性气体氦气,不用担心污染的传递,即使泄露也没事,大大简化了冷却回路的复杂性。
中钢吉炭(000928)
◆降低核辐射影响药物上市公司:美罗药业(600297) 公司生产的阿米福汀是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细胞保护剂,具有防护核辐射的作用。
⑼ 中国的氦气是进口的吗
绝大多是进口的。
曾经卡塔尔是中国的氦气的最大进口国,几年前因为政治原因卡塔尔被封锁,氦气价格马上就涨了一倍。现在进口最多的是美国。
⑽ 氦质谱检漏仪国内厂家哪个比较好
上海云捷真空仪器有限公司生产LJD-4000微电脑真空检漏仪销量很大,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