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格力大股东为何偏偏选新能源汽车
近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此次格力集团看上的长园集团,旗下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及智能电网设备三大业务板块。2017年,长园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6亿元,其中,这三大业务板块分别占比27.67%、33.02%和39.31%。

有数据显示,格力集团去年营收约为1500亿元,格力电器的营收为1482亿元。也就是说,格力电器为格力集团贡献了大部分营收。
“除去格力电器之外,目前格力集团基本就是一个控股公司,没有实质性业务,而其也需要迅速开展新业务,降低对格力电器的依赖。”一位接近格力集团人士透露。
同时,长园集团方面给出的信息,也透露出格力集团对新能源业务的兴趣。长园集团董秘倪昭华对外表示,格力集团要约收购长园集团,是因为看好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对于双方是否会共同联手涉足汽车产业链,其并未正面回应。
来源:中国经济网
⑵ 格力空调的品悦系列和品圆系列哪个好
品悦系列。
从网上的销售价格和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两款空调格力品圆和品悦的价格差距不是特别大,品悦的要高于品圆,在外观上两款空调造型没有太大的区别。
从参数上看品悦的性能要高于品园的性能,品悦是一级能效的,品圆是3级能效的,品悦更为省电,机身尺寸两款空调都差不多,制冷方面品圆要比品悦快一点,噪音方面两款空调都比较安静的,不会影响睡眠。

(2)格力要约收购长圆集团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发现故障后不能自行处理时,应及时报修,不可自行修理或找非专业人员检修。
2、空调器不使用时应及时拔掉电源。
3、空调器停机后必须待三分钟后再次启动,以保护压缩机。
4、不要频繁开关。空调内部有温控器,当室内温度达到定温的时候,空调会进行自动调节是否需要运行。频繁开关机非但不会省电,而且容易损伤机器。
⑶ 格力品圆空调上市时间。
今年上市的,在天猫格力旗舰店有卖,双十一时候价格还是很优惠的
⑷ 格力收购长园获批了吗
6月13日讯,长园集团(600525.SH)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以要约方式收购其不超过20%股份事项未获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格力集团决定终止本次要约收购。

据相关公告信息显示,4月23日,格力集团董事会决议通过其要约收购长园集团相关事宜。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不超过长园集团总股本的20.00%,即264935431股,价格19.8元/股。
⑸ 格力多少亿收购长园
十多天后,董明珠将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换届选举的大考。
近个月,围绕在格力身上的关注就没有停歇。
先是宣布不分红,让格力电器(000651.SZ)市值一天蒸发270亿;后董明珠又提出要用500个亿“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

发现,长园集团是1986年由中科院创立,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科技公司,而董明珠此前入股的珠海银隆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公交等新能源汽车,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确有所重合。
格力“母子之争”
此次拟收购长园集团股份的主体为格力集团,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母公司。
由于收购范围与董明珠投资领域有所重合,因此市场将其看作新一轮的格力公司的“母子之争”。
其实,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纷争,早已有之。
2003年10月底,一篇《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市场上弥漫着“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声音。
但随后,风云突变,格力电器发表公开声明称,部分公司在媒体刊登的专题报道中,借用“格力电器”和“格力空调”的品牌和良好形象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对格力电器品牌的侵权行为。
这里的部分公司,不是别人,正是格力集团下属企业珠海格力小家电。直到2005年12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才签署了无偿转让商标的合同。
而在这个过程中,格力集团多位高官落马。格力电器趁势用1.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格力集团持有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
纷争并未结束,此前格力集团曾提出要将格力电器卖给外资空调企业开利集团,引起了格力内部的强烈反抗。甚至董明珠也公开提及“没有我就没有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我。”
更明显的是,在2012年5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推举了4位董事候选人,但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最终落选董事会。这也意味着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进一步减弱。
2016年11月,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仅在格力电器任职。
而此次格力集团拟收购长园集团,进军格力电器曾看上的新能源车领域,无疑把“母子之争”的猜想进一步放大。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曾对媒体表示,出现这种集团收购对象和子公司业务方向出现重合,说明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格力集团在计划进行这次收购时,根本没考虑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就本次收购是否涉嫌新一轮的“母子之争”联系了格力电器董秘,对方表示求证问题请联系市场部,但转接后无人接听。
长园或成银隆“替补”?
除了备受关注的母子之争,此次格力收购长园集团的时间节点也是颇令人玩味。
就在5月15日,长园集团宣称收到格力集团的要约收购后不久,董明珠的另一位新能源“宠儿”——珠海银隆却被媒体频频曝出“大面积减产”、“多地停工”、“员工出走”等负面消息,引得外界纷纷猜测,董小姐的造车梦是不是要“黄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自己可是下了血本。回想2016年,董明珠极力看好珠海银隆,想要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其股权,却并未得到股东们的支持。
最终,豪气云天的董明珠一怒之下自掏腰包,并找来万达的王健林助阵,才一举拿下珠海银隆,带领着疑似格力高管开始了新能源造车之路。
时隔一年多,这笔曾一度被董明珠看好的生意,从2018年起却开始“出乱子”。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初银隆新能源实现纯电动客车产销量3189辆,累计增长2228%,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截止2017年,公司还在全国建造了8大产业园基地,全球建立了5个研究院。
但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也不小。先是2018年1月10日,有网友和媒体曝出供应商在珠海银隆门口拉“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请银隆还钱!”讨债横幅的照片。
接着同月又被《财经》报道、以及当地一家自媒体曝出其通过拆卸、更换车辆电机,更改车辆大架号一系列运作,将1辆车变成2辆车,以此骗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补贴。
就连珠海银隆内部人士也曝出公司被收购以后,部分业绩来自于格力方面提供的供应商资源,以及格力品牌的背书。
可见即便如今的珠海银隆不似外界揣测的那般“不行了”、“要黄了”,但至少从这些已有信息看出,珠海银隆的运营确实出了状况,而且根据此前珠海银隆方面的公开回复,公司目前确实在调整阶段。
而反观长园集团这几年的业绩,则比较亮眼。
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1.6亿元、58.5亿元和和74.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8亿元、6.4亿元和1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均为正值。从2016年起公司总资产更是连续达到百亿规模以上。
抛开“母子之争”不谈,在一片珠海银隆的负面消息声中,格力集团的收购是否在为董小姐的造车事业找“新替补”,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不过,长园集团董事长许晓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长园集团与珠海银隆之间没有合作,董明珠也没有参与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的谈判。而长园集团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则对表示,公司与格力之前有过业务上的合作。
⑹ 格力品圆制冷效果很差,开一天几乎到不了27度,售后检测出风口18度,
不制冷原因很多,
可能的原因是压缩机保护装置跳脱的现象。
压缩机过载保护会跳脱代表系统高压压力过高或过热电流过大。
高压过高过热的原因及排除:
1,制冷剂过多。适当减少制冷剂量。
2,散热不良。检查冷凝管是否有尘垢,清洗冷凝器。
3,管路系统堵塞。参照压力表判断、排除,重新系统处理。
4,蒸发器或滤网积尘结垢。气流变小,系统压力及温度失恒,清洗蒸发器或滤网。
5,缺氟也有可能。缺氟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会过热,使过热负载保护开关跳脱。
电路方面的问题则是:
1,控制电路板故障。
2,温度传感器过载,信息错误。
3、电源接线松脱、接触不良。
4、启动电容器或压缩机启动线圈烧毁。
资讯不足,只能这样分析,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
建议找专业维修人员检查看看。
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谢谢...
⑺ 格力大股东欲涉足汽车业会引发什么
一则公告,再次让格力的父子之争浮出水面。
近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业内人士认为:“格力集团如若将长园集团股份收入囊中,其或有意涉足新能源和智能装备业务。而格力集团要进入的新领域与其子公司新布局的领域完全重合。”
格力集团如若要涉足新能源汽车,为何不将其放在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布局的格力电器?为何明明知道格力电器已开展了这些业务,还要进入这一领域?格力集团对长园集团的介入,是有意控股还只是参股,是否会引发长园集团控股权的变动?对于格力集团的动作,外界揣测纷纷。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⑻ 格力品圆系列怎么样
购买空调优先考虑是否匹配房间,按照每平方米200W,乘以房间平方可以算出需要多大制冷量的空调,再往上选大一个型号,如16平方,需要购买3200W制冷量的空调,往大选一号比如购买3500W的空调,就是机型KFR-35,这样可以最优保证空调制冷制热效果。
效果保证之后,至于空调外观,其他辅助功能可以根据导购说明或者平台界面介绍,来购买。至于空调质量,正规途径购买的都是一样的,并无优劣区分,性能区别多在辅助功能和外观颜色上,这要根据个人喜好来定。
⑼ 格力空调品圆和品悦哪个好,分析对比格力品悦和品圆有
品圆和品悦两种空调只是名头的不同,实质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不怎么好。格力为了忽悠用户,故意编造了很多空调的型号,搞了这款那款毫无意义的名头,但不管什么型号的格力空调肯定都很差,因为格力技术和管理太次,只靠炒作,产品好不了。故障率很高。
我通过亲身体验,格力电器质量差,服务更差。反正今后我是不会再买格力产品了。
我用过两件格力产品,一台落地电扇,外罩居然用一个一毫米的螺丝螺帽来固定,拆装很不方便,很容易丢失。所有别的产品都有定式的很方便的固定方式,而它不用,非要脑残地“别具一格”。
一台格力空调,室外机居然在机外还拖有一尾巴---普通软电线连着8的传感器。我的安装在六楼不到半年就被老鼠咬断了,不能开机。
可气的是报修,维修员一接电话,就告知是老鼠咬断了传感器的线(维修人员居然能准确猜中是老鼠咬断线,可见故障率高得没法说),要我自付200元维修费。第二天投诉到本地市格力分公司(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答复说是我的自然环境不好造成的故障,确要收费。真不知“环境”在一楼、二楼的买了格力空调的那怎么办。
后来我还把事情的经过通过格力的官方网站向格力总公司报告了,希望能得到总公司的意见。可是总公司的售后服务方面也没有丝毫反馈。
然我用过某品牌的空调,五年后外机风扇坏了,一打电话,立马来给维修,免费调换,没有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