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科与思维的关系
原文地址:学科与思维
原文作者:
费曼认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是伪科学。对此,我基本是认同的。多学科思维,对一个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非常重要。有些学科,比较冷僻,大多数人不涉猎,但是,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例如:数学、语言学。 语言学,是非常有趣的一个领域。人类思维,在语言工具下,无所遁形。深度理解语言,对提升思维体系洞察力,极其关键。在大多数人认为深不可测的文化面前,语言被彻底分解,文化就会变得肤浅起来。这个道理,就像是音乐被模式化分解后,在数学与信息科学面前会变得很肤浅一样。
跨学科思维,其实是依托几个核心学科,控制住思维体系的荒谬性。
任何人,想要深度挖掘人类智慧体系,都不可以绕开对于意识和思维的本质理解。宗教,会跳出来。传统文化,会跳出来。哲学,会跳出来。这一切,都无法同科学较量对意识的理解。举个例子,费曼在自传里提到过关于数数记时的实验。这个实验,已经在验证关于意识的本质。人脑,在处理并发应用时,采用的策略,依托于人脑的认知体系。你若不懂人脑的构成特点,就看不懂他这个实验的统计结果,搞不清楚思维游戏。看似无厘头的测试,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倒退十年,我是没有能力谈意识这个问题。意识,关系到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的核心。当我们阅读时,会涉及到大量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乱用问题。看起来有道理的文章,作者没有正确的理解意识本质,会从理论基础构建出问题,导致结论荒谬。每个人,都不可能绕开关于意识的本质思考。这是西方科学发展历程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焦点问题,关乎到世界观问题,隐藏在思维符号逻辑体系最深层,是 万鬼殿中核心恶鬼。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的核心学科。缺乏认知科学积累,任何人都不可能具备敏锐的鉴别能力。在一些大众荒谬面前,运用认知科学工具会很轻易扒皮。在我看来,中医、传统文化、宗教、各种看似很难跨过的伪科学问题,用认知科学很容易就切碎。在美国,认知科学已经非常火爆。在中国,Ai领域很火爆,但是,认知科学全体系发展很初级。
通过博客,我也看到网友对伪科学的坚持。关于此类问题,不用争论,完全浪费时间。有一座山,每个人都要翻越。这座山,看似高耸入云,翻过去,会看到崭新世界。
2. A股如此震荡不安,该如何操作票
首先本文略长,但请过往朋友花些许时间认真阅览,嘻哈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个清晰的思路或是灵感。
几年的风雨摇之飘过,此刻仅想把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分享给大家,当做思路上的一种交流,利用文字帮助身边的朋友更好的看清市场背后的逻辑以及市场本质,这就是嘻哈所讲诉的,用全新的思维言论市场,以全新的角度观察股市。

文末给大家换算一组数据,看看优质企业收益是否真的很慢:
以中国平安此刻的总市值开始计算:9747亿(小数点后忽略不计)X涨幅15%=1462亿
通过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平安涨幅在达到15%,其内在市值增长为1462亿,那么试问有哪几个企业的市值增长能赶超它的速度,给它10个涨停板够不够!20个吧看看能追上平安的市值不,是格局限制了思维?
真的需要静心想想了。
原创不易,大家且看且珍惜;
你的阅览就是对嘻哈的一种支持
这里是【嘻哈论市】有股有乐有嘻哈,
个人观点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3. 北大纵横特色的合伙人制度是什么
北大纵横特色的合伙人制度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管理咨询业开始与国际接轨,在管理理论、理念、方法、工具以及知识型企业的治理结构上纷纷与国际接轨,至少表面形式上接轨了,而其中特别以合伙人制度接轨程度最高,现在的管理咨询机构,差不多全部采用了合伙人制度。
然而,中国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中国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土壤,合伙人制度进入中国管理咨询业,也就不是大家熟悉的合伙人制度了,而中国特色的合伙人制度,而且,每个机构的合伙人制度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可以用法律上的“合伙人”去理解所有公司的合伙人。北大纵横在2003年参考麦肯锡的合伙人制度,建立起自己的合伙人制度。
公众大多知道,法律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师都是合伙人制度的,合伙人依合股股份大小成为大股东小股东,并依股份比例从年度的收益中分红,相应地,作为合伙人也承当经营方面的法律责任。不论中外,只要叫合伙人,就是有股份的,不论是全球合伙人、区域合伙人还是子公司的合伙人,只要是合伙,就有股份,就可以享受股权以及股权带来的分红(当然是指公司赚钱),但是,如果一家公司没有股权分红呢?
本来所有的公司都有股权分红的,这是公司法的核心精神之一------谁投资谁收益嘛,天经地义的事事情。但在管理咨询机构这个知识型企业中,创建公司时的投资并不是公司价值中最核心的要素,相比公司注册投资的资金,专家团队的知识与经验更为重要,因此,国际上惯常的做法是将专家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以合伙人的方式吸收到经营队伍中来。
北大纵横在制订合伙人制度时,股东大会作出一项开创性的决定:“所有持股股东全体同意放弃股权分红”。在股东没有分红的情况下,新入伙的合伙人就不会关注股份的分配和购买以及转让,而将关注焦点放在如何给公司带来价值这个问题上。目前,北大纵横的100多位合伙人中,只有不到20人持有公司股份,分别为1%--20%不等。
北大纵横的战略目标是:在2016年成为国际一流的管理咨询机构。在2010年元旦时,北大纵横的合伙人首次超过100人。与公司战略目标配套的合伙人发展目标为:2016年至少800名合伙人,其中2010年要发展到200名合伙人,即一年发展的新合伙人相当于此前10年的总量。
北大纵横的合伙人曾有多种叫法,什么高级合伙人、资深合伙人、金牌合伙人之类,现在只有两种:高级合伙人和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是一个荣誉称号,每年从业绩最高的30位合伙人中民主选举20人为高级合伙人。合伙人的底薪是像征性的1000元/月,高级合伙人享受的底薪比合伙人多1000元/月,除此之外,在其他福利和权利方面则和合伙人完全一样。
北大纵横对合伙人的要求是:
北大纵横合伙人需要了解公司咨询业务的全部领域,熟悉2-3个领域,精通1-2个领域,了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咨询项目的管理要点和基本方法,能够在技术上给予项目组较好的指导。全面了解咨询需求提出的背景,全面掌握项目方案的设计结构、时间计划、重点难点。
北大纵横合伙人应具有聚焦某个领域的韧劲,深度挖掘出相关的客户资源,在企业界有大量的朋友,有稳定的客户来源;
北大纵横合伙人能够在与客户的交流中深入把握客户需求的深层原因、决策人、决策程序、预算、启动时间等关键因素。
北大纵横合伙人应该社会交往广泛,在某些行业领域拥有较多朋友或者一定的政府关系,与外部机构或合作伙伴有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外部交流多,积极参与外部相关管理论坛、沙龙等活动;北大纵横合伙人能够在所参与的管理、研究或专项工作中克尽职守。经常思考公司发展和管理问题,对公司管理上的问题不断提出意见、进行判断的问题提出充分的理由,并进行明确的表态,能够积极向公司举荐人才。
具体而言,北大纵横合伙的资格要求包括:
1、管理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2、五年以上企业相关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管理经验,大中型企业担任过高层管理职务者优先
3、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精通某一职能或几个管理方向理论与实践知识
4、熟悉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精通各种分析软件
5、诚实守信,言必行,对于自己所承诺的事情全力以赴,不因个人利益而放弃责任或推卸责任。
6、遵守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客户、公司的利益高度负责并全力以赴。
7、能够在所参与的管理、研究或专项工作中克尽职守
8、能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者佳。
从北大纵横的合伙人要求及资格要求可以看出,其期望的合伙人来源包括:经验丰富的咨询顾问;大中型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社会关系广泛特别是在企业界资源广泛的对管理咨询有兴趣的人士,包括培训专家、有社团工作背景的管理专家和学术专家等。也就是说,合伙人可以是管理咨询专家也可以不是咨询专家,不论是从公司经营管理角度、市场营销角度还是管理研究角度,只要能够帮助北大纵横快速发展,认同北大纵横发展理念,就可以成为北大纵横的合伙人。
北大纵横的合伙人侧重于能力要求,学位和工作年份相比来说都不是硬性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北大纵横对合伙人的电脑操作和外语能力有一定要求或有期望,显示出北大纵横在未来将可能走向全球化和IT咨询甚至管理外包的方向。
笔者在访问北大纵横的领袖王璞时,他谈到北大纵横做大做强的发展策略,中国管理咨询业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洗礼,市场总额已有百亿之多,仅有一家咨询机构占有1%的市场份额,能占有市场0.1%以上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也非常少,百亿市场由上万家机构来分配,这是不正常的,北大纵横的合伙人制度、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均已规范化,此前能够团结一百名合伙人共事,那么在将来就一定能够团队几百名甚至几千名合伙人一起合作共事。
据说,不当董事长、不当总裁、不要任何签字权的北大纵横创始人王璞曾说过一段话,中国现有以万计的管理咨询机构,企业找一个自己需要的管理咨询公司多难啊,但等到北大纵横发展到几千名合伙人时,企业只要找到北大纵横就可以了,几千名合伙人中总有几个是企业所需要(匹配)的吧?
北大纵横仍有董事会,但董事会的职权也转移到了合伙人大会和六个管理委员会,常规企业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在北大纵横完全废除掉了。重大决策事务全部由合伙人大会决定,无论是创始人还是高级合伙人还是新入伙的合伙人,每人都有平等的一票。
王璞是北大纵横的领袖,为了将北大纵横做大做强,他说服股东们放弃股权分红(包括他自己20%的股权),不当董事长,而推选张峰女士担任董事长,2009年,他宣布辞去总裁职务,并取消这一岗位,原总裁职权由六个管理委员会承担,从此以后,他在经营管理上有什么想法,他就要说服相关管理委员会采纳,采用这么一个民主决策而不是总裁独裁的治理模式,这样做,效率没有独裁高,但实现了公司的平等和民主治理。王璞目前实际上是以北大纵横的精神领袖角色在影响合伙人大会和各管理委员会的决策。
曾有位著名的上市公司老总说过一句话,做企业要么是财聚人散要么是财散人聚。北大纵横采用的就是财散人聚的方法,股东放弃股权分红,公司在项目管理中仅提取10%的营收用于行政运作,各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委员和各咨询中心的总经理均没有职务工资,除去税率,咨询项目组可以运用分配高达80%--85%的项目收入。合伙人、项目经理、咨询顾问和市场人员的收入就可以高于国内众多的咨询机构同等职位。笔者在北大纵横北京和上海办公室访问了二十多名合伙人、项目经理、咨询顾问和市场人员,几乎所有人对此利益分配方案都是满意的。
作为知识型人才,合伙人对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全部100%认同,但修订之后的合伙人工作制度在尽可能消除行政管理制度对合伙人的负面影响:合伙人可以不到公司坐班,可以在完成公司的基本工作任务完成后做一些与公司利益没有冲突的事情。这个基本的工作任务是:“每个月完成10分的工作任务。”在报刊上发表论文或采访文章为1-3分,参与管理咨询业和企业界的论坛等社会活动为活动1-3分,签署的咨询合伙每回款1万元为1分,在公司的网站上建立博客并发展文章每个月1分,向公司推荐新人合伙人为10分,推荐顾问为1分。
纵观北大纵横的合伙人制度,可以用以下词语来形容:“这是一个学自麦肯锡等国际咨询机构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成效明显但其他机构无法学习复制因此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个合伙人制度”。
合伙人制度是泊来品,但经北大纵横这么一演绎,加入中国特色元素,就和国际咨询界的合伙人制度有所差异了。这一制度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北大纵横的合伙人总人数高居中国本土管理咨询业榜首就是明证,但在公司法柜架中上实施这么一个类似于非赢利机构的管理模式,显然是无法复制和推广的,因此,北大纵横合伙人制度不仅是前无先例的也注定是后无随者的------北大纵横整出个空前绝后的模式出来了。其中最关键之处,就是在公司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王璞说服了股东们将目标指向做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咨询企业,在此理念下,合伙人团队将咨询工作和公司经营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也就在在意区区股权红利了。
4. 联通为什么要成立大数据公司
9月25日,联通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消息:先是公布大数据公司成立、随后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对外披露了混改进展,正在走证监会审批流程,预计一个月左右能够完成。
联通此次成立大数据有限公司,主要是希望和之前参加联通混改的公司实现资源互补、业务协同和市场发展。为推进混改铺路。

就在不久前,中国联通各地已经陆续有人事变动。中国联通云数据公司总经理焦刚挂印、山东联通总经理赵玉军均已离职,整个集团正在推动更为敏感的股权激励问题。
在中国联通临时股东大会上,董事长王晓初曾对外表示,中国联通和网络、阿里、腾讯、京东四家战略股东业务层面合作,已进行了实质性谈判,主要围绕新零售、云计算、家庭互联网和物联网四个方面展开。此次大数据公司的成立正是围绕着四个层面展开的。
希望联通通过一系列的改变,能够趟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