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崇贤的人物成就
策划康师傅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魏家四兄弟创办了顶益集团,并推出康师傅方便面与统一竞争。然而康师傅因企业小,产品无名,在台湾难以找到销路。魏氏兄弟听说白崇贤已在香港及东南亚成功地辅导过100多家企业,于是求助白崇贤为康师傅献计献策。他欣然接受了魏氏兄弟的求助,对康师傅进行一番诊断,处方是:到大陆去发展!
然而,在征求康师傅进入大陆的策划方案时,魏氏兄弟并不因白崇贤在企业界的名气而将康师傅的策划方案交给台育来做,而是采取市场化操作,公开向社会竞标,白崇贤只能是竞标者之一,这对白崇贤是否称得上台湾第一企划大师是一次检验。
白崇贤首先对康师傅进入大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他认为大陆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大陆生产的方便面包装简陋,食之无味,而康师傅若能以大容量、精选调料和精美适用的包装进入大陆市场,势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接着,又对康师傅进入大陆的成本进行了科学的预算,设计了一句口语话的广告词……“香喷喷,好吃看得见”。投标开始,十几家竞争单位的策划方案,一起交在魏董办公室。经过绩效比较,魏氏兄弟最终还是选择了白崇贤的策划方案。后来,康师傅在大陆一炮走红,很快夺得大陆33%的市场份额。
康师傅用人完全是市场化操作,企业在报纸上不断地刊登招聘广告,不断地进人,第二批人进来是给第一批人的压力。第一批人与第二批人比较,假如第二批人赢过第一批人,第一批人就得回去,假如第二批人比第一批人差,批二批人就得回去,留下的人都像赛跑的运动员,如果不鼓足干劲向前跑,你就会掉队,掉队就意味着淘汰。康师傅就是靠这种“赛跑机制”在飞速发展。
白氏旋风
因白崇贤策划康师傅的成功,台育企业顾问公司成了“管理名牌”,在大陆被人抢先注册,白崇贤不得不将自己的企业更名为亚洲企管顾问集团,把管理业务扩大到整个亚洲。印尼富豪林绍良、泰国正大集团、四川希望集团、香港金利来集团都聘请他为常年企管顾问及发展顾问。
北京欧迪芬百货公司经理听说康师傅进入大陆的策划人是白崇贤,便特邀白崇贤来京献技。这家百货公司专营欧迪芬内衣,这种内衣的设计结构与其它内衣不同,它不仅可以内穿,还可以外穿,每件卖268元,凡来购买欧迪芬的顾客都喜欢打折。从打8折、7折、6折继续下去……
白崇贤对公司经理讲,不能再降价了,不能再打折了,应该换一个行销的手法。公司经理问,怎么换?
白崇贤抖出锦囊妙计:这个行销的手法就是换一句口号—将原先“自信的女孩都穿欧迪芬”换成“庆祝欧迪芬进入中国四周年,特别举办买一送一感恩回报”。公司经理两眼望着白大师不知此计妙在何处?白崇贤对他讲,口号一换,购买欧迪芬的消费者就会这样想,买一件送一件,那么260元可以买两件,一件才130元。你如果实质的降价,把260降为130消费者还是不会买的。白崇贤的这一行销手法果然灵验,欧迪芬顿时成了热销产品。
欧迪芬在北京行销成功后,白崇贤又把顾问的脚步踏向了温州、山东和广东。
山东有一家生产豆奶的企业老总想把企业经营成为国内名牌企业,投入很大的精力抓生产,抓营销,结果效果不佳,于是求白崇贤。白崇贤首先给他的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连续开办“企业干部自强讲座”与“全员革心特训营”活动,使厂内士气如虹,生产力大振,解决了原先生产力脆弱的问题。然后,白崇贤主动要求公司营销经理陪同他到各地市场考察,提出不妨将分散式的布点策略,改成集中式的拳头策略,率先拿下最有地利且支援能力能掌控和发挥的山东地区,逐次占领全国市场,这招“以市场养市场”的策略,最终使该企业走出了市场营销的萎靡状态。
另有一家小企业,老总一天到晚穷忙,不仅忙得没有效益,而且还使企业出现危机,这位老总找到白崇贤吐苦水,抱怨他对员工那么好,却培养不出一个人才来,逼得他凡事都要自己做。白崇贤把这位老总约到自己下榻的饭店,对他说,你怪你的企业没有像样的“人才”,就如同一位讲究体面的时髦小姐,在出门约会应酬之前,大叹找不到一件自己满意的衣服可穿一样。这位小姐自己心知肚明,衣柜里的每一件衣服,都是自己亲自从百货公司千挑万选后买回来的,何以当时认为漂亮的衣服现在却不觉得漂亮呢?这就是喜新厌旧的心态作祟。同样,公司里的每一位重要干部都是高层经理人当年亲自挑选来的,何以时过境迁,满意的人才不见了呢?这也是喜新厌旧的心态在作祟。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原因:一是当企业干部和员工成长的脚步赶不上企业或产业升级的速度时,就会导致昨日是人才,今日成为“废才”的现象;二是企业因缺乏整体性激励机制,使原先表现良好的人才产生观望和等待心理,不愿再将他们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尽情释放出来,久而久之这些人便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心态参与企业的运作,这样,人才就会自然凋零而成为企业的“废才”;三是企业经理人未能不断提供一个能让员工发挥才华的环境,形成人才“逆流”,因为有些企业经理人自己不求进步,还千方百计地将比自己“行”的部属拉下来,真正的人才因受不了愚昧不仁主管的折磨,有机会则掉头就跑,这样企业的运作,焉有不败之理?
行销第五代管理
1994年,白崇贤将东方“儒、释、道”的精华融进他在亚洲1000多家企业咨询、策划、顾问的实战经验里,阐述了他的管理思想,因有别于第一、二、三、四代管理,所以他把它称为“第五代管理”。
他认为在第五代管理者的眼中,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大鱼吃小鱼、强者吃弱者的竞争,而是一场幸福的友谊赛。老板创业不再是一件苦活而是一场乐在其中的智力游戏。第五代管理提倡:把员工当成老总事业的伙伴,与老总一起工作、一起高兴、一起伤心、一起学习,还提倡行善感恩、调身调心调气,让企业与员工健康发展。
一次偶然机会,白崇贤来到大陆与国内著名的北洋咨询集团总裁相遇并邀请白崇贤全程主讲“第五代管理”,每张门票3000元,没想到在开讲当天大厅座无虚席,大部分是老总级人物,海尔、双星、海信、澳柯玛集团的多位高层主管都来了,持续两天的研修居然没有一人离场。
白崇贤的演讲为什么能这样吸引人,除他独特的管理思想外还有他独特的演讲形式。他把高深的管理智慧融进一串串通俗的小故事里,让听者听得轻松愉快难以忘却。演讲中他还时而插进一些儿歌,每首儿歌都寓意一种经营哲学。在讲到竞争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时,他要学员将《两只老虎跑得快》连唱3遍。唱完,他说为什么两只老虎跑得快,因为有竞争对手,一只老虎为什么跑得慢,因为没有竞争对手。他的演讲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认为做企业首先是做人气,人气旺盛企业才能成功。在白崇贤的眼中,演讲是营销他的“第五代管理”的方法之一,他说他是用30年的时间写讲稿,3个小时的时间表达给听众。

Ⅱ 翁倩玉是正大集团的千金
翁倩玉不是正大集团的千金。
泰籍华人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由华裔实业家谢易初、谢少飞兄弟于1921年在泰国曼谷创办。第二代经营者为谢国民先生。
1950年1月24日,翁倩玉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翁倩玉的父亲是翁炳荣。翁炳荣年少时曾赴四川成都求学,1945年回台,曾担任台湾广播电台(后改制为中国广播公司)节目科科长、中国电视公司节目部经理及中国广播公司驻日本代表等职。台美断交之后,翁炳荣举家入日本籍,并定居日本。

(2)正大集团历任老总扩展阅读:
翁炳荣出身于书香世家,后家族从事制糖及养鱼业,家道渐丰。 日据时代,祖父翁绍患与亲友联合创立台南农商银行,是地方上颇具影响力的家族。父亲翁俊明则为著名的抗日英雄。 其女儿翁倩玉为日本著名影视歌多方位女艺人。
翁炳荣于公事闲暇时,喜爱创作歌词。曾作词《镜中的你》,由邓丽君演唱。1973年翁炳荣50岁生日那天特别送给爱女的的歌词作品《祈祷》为经典之作,歌词优美,动人心弦,广受欢迎,至今传唱不衰。另有作品中视连续剧《春雷》的主题曲《春雷》的歌词。
Ⅲ 秦皇岛正大老总是谁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总裁 冷 松
Ⅳ 正大集团的董事长
谢国民先生(Mr. Dhanin Chearavanont)泰国人,祖籍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蓬中乡,1939年出生,于1964年加入正大(卜蜂)集团,1970年任集团总裁,1989年起至今任集团董事长。在谢国民先生领导下,拥有80多年历史之正大(卜蜂)集团,年销售额超过一百亿美元。
2003年9月,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之一。2004年8月,《财富》杂志评出亚洲商界领袖25强,谢国民先生位于其中。
2008年1月,中国国内最高层次的侨商组织——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谢国民董事长荣任首届会长。
2008年11月,谢国民集团董事长荣获“跨国公司杰出领袖奖”。
2008年12月,谢国民董事长荣登“30年经济百人榜”。
2009年6月,谢国民董事长荣获“推动饲料工业发展十大功勋人物”荣誉称号。
谢国民先生曾任泰王国政府与国会农业委员会顾问、泰国国务院院长顾问、外交部部长经济顾问、财政部部长顾问、国家立法议会议员、上议院议员、国家经济法律调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荣获泰皇陛下御赐尊拉宗诺勋章、大绶勋章、王冠勋章、特级白象勋章和泰国多个著名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长期以来,谢国民先生为泰国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十多年来,谢国民先生致力于中国业务的发展,努力促进泰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正大(卜蜂)集团是第一家投资中国的跨国公司,业务涉及农牧食品、商业零售、金融、房地产、机械制造、制药等多个行业。谢国民先生先后担任了泰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香港回归祖国筹备委员会委员,荣获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荣誉教授(荣誉博士、研究员)等名誉学位。
谢国民先生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谢国民先生家族大力支持家乡建设,热心家乡教育、公益事业、医疗事业和扶贫救灾,累计捐资超过亿元人民币。
鉴于谢国民先生之卓越成就和贡献,沈阳市、福州市、宁波市、汕头市、澄海市(今汕头市澄海区)先后授予谢国民先生荣誉市民。上海市、武汉市、陕西省特邀谢国民先生为政府顾问。

Ⅳ 为什么当初《正大综艺》的主题曲是由日籍华人来唱
我帮楼主纠正一下。翁倩玉不是日籍华人,她现在的国籍依然是中国台湾
翁倩玉2岁的时候就随父母迁到日本的。
至于为什么正大综艺会用她演唱的爱的奉献版,我希望楼主你能了解一下翁倩玉的资料,就会明白了。如果你觉得麻烦,我可以在这里给你简单的说一下。
1972年:第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73年:第十九届亚太影展感人演技
1974年:在日本京都市民电影节中获电视部门女星奖
1979年:“爱的迷恋”一曲获得得到日本唱片大奖、富士电视台FNS音乐祭歌唱奖、朝日电视台音乐祭评审奖励、GOLDEN CANARY铜牌、横滨音乐祭奖、新宿音乐祭RADIO音乐奖等各种奖项
1980年:以华侨身份在海外活跃而继王贞治之后获得台湾的国民荣誉奖海光奖章
1988年:以“阿信的故事”主题曲“信”在香港获白金唱片奖
1995年:得到台湾勋一等华光奖章,乃继李丽华与邓丽君之后第三位得到此奖
简单的看一下她的简历,多多少少的会明白了吧~
音乐不分国界,何况她还不是日籍华人。呵呵~动物世界,今日说法,天气预报,等等,中央电视台很多栏目的片头区都是来自国外一些音乐大师之笔。
至于你说的给正大集团做广告,这是不存在的。呵呵~
顺便说一下,翁倩玉在日本歌界的地位。
在日本,每年的最后一天晚上(12月31日)将会有一个晚会,由日本广播协会(NHK)每年举办一次的“红白歌合战”是一场代表日本最高水准的歌唱晚会。参赛者都是从当年日本歌坛中选拔出来的最有实力、人气旺、人品好并受到广大歌迷喜爱的歌手。
这个晚会和我们中国的春节晚会影响力一样大。从1951年就有了这个晚会!已经50多年了。
以下是中国歌手在“红白晚会”出场记录
邓丽君曾3次出场(1985爱人,1986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1991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
陈美龄曾3次出场
欧阳菲菲曾3次出场(嫁到日本去了,她老公是一名赛车手,目前也是50多岁人了,出道30年了,在日本,现在依然会有一些娱乐公司会给她出一些纪念版专辑的)
翁倩玉曾2次出场
徐若瑄曾1次出场(以“黑色饼干”成员身份)
女子十二乐坊曾1次出场(以表演嘉宾身份)
李纯,钱琳曾1次出场(以早安少女成员身份)
呵呵·看看中国这么多所谓的大牌歌手,真正走出国门的没有多少的。
真正走出国门过的歌手都是老一辈了!
希望能解决楼主的疑问~即使没有分给我,我也很乐意帮你·
Ⅵ 正大集团的历任品牌经理
我是正大集团的。你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Ⅶ 刘永好是谁
姓名:刘永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1年9月
公司名称:四川新希望集团
职务:董事长
个人简历
刘永好,男,生于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永好曾是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讲师,1982年以后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历任成都希望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希望集团总裁、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乳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荣誉称号
先后被有关方面评选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以及“中国十大扶贫状元”、“2002年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2002中国十大金融风云人物”等,并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0亚洲之星”。
注册资本:5.3亿元
总资产:48亿元
上一年度营业额:42亿元
企业情况与业绩
新希望集团现有15000多名员工,90家企业,产业范围涉及饲料、乳业、肉食品加工、房地产、金融与投资、基础化工、现代商贸与物流等领域,并在东南亚建有3家生产型企业,2002年实现产值42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民生保险主要发起股东。
聚人气表现
刘永好先生是光彩事业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新希望集团一直坚持在实业领域发展,刘永好先生作为民营企业家与媒体和社会各界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关系。
http://finance.sina.com.cn/wealthperson/2004-04-29/209.html
Ⅷ 正大集团老总谢国民是什么星座
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如果你想通过星座了解他的为人,那么也不必太纠结,因为成功人士总有那么几样特点。细心,待人和善,有胆识,有才能等等
竟然没有写生日!!可能是富豪不想别人送礼吧……
Ⅸ 杀害正大罝业老总儿子的凶手归案没有
正大集团由郭廷志先生一手创建,现任正大集团董事长,目前首席执行官为郭敬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