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7家国企停牌重组发生什么了
产业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盈利能力的显著回升、龙头企业的优势进一步突出,成为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一大突出特征。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中国企业在横向扩展和纵向产业链并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资本市场有望成为主战场。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资本市场的灵魂就是整合、并购和重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重构对资本市场而言,映射的就是产业整合并购重组,把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从已经步入暮年的产业和企业中让渡出来,要么行业集中度提高焕发青春,要么转移给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要么跨境吸收海外优良基因引入国内。
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的并购交易也十分活跃。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达572宗,金额977亿美元,接近2014年及2015全年的总和。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吴可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入、国内产业升级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顺应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海外并购在未来几年将呈活跃态势。预计2018年起,中国的跨境并购市场将会变得更加合理和有序,并在2020年前迎来新的高峰。
国企也要有竞争才行。
B. 国企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会退市吗
这种情况有满足退市条件,不过具体还要又证券交易所的决定。
上市公司版有下列情权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
(三)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四)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C. 国企有可能重组的有哪些上市公司比如近期的南北车
只有猜重组
D. 最新国企改革重组概念股有哪些
一、中信系
1、中信重工(601608):拟参与军工项目
2、中信证券(600030):中信作为证券业龙头的地位十分稳固,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规模远超竞争对手。
二、中粮系
中粮地产(000031):中粮地产作为一线房产股,公司拥有土地和资金双重竞争优势,所开发项目未来将集中结算,且项目集中于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珠三角、成都和厦门。
中粮生化(000930):中粮生化主营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燃料乙醇类及其副产品、柠檬酸及其盐类与副产品、氨基酸类及其副产品类等为公司的主营产品,与公司股价近期以来的节节走高所不同,中粮生化业绩并不十分好看。
三、招商系
1、招商地产(000024):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涂力磊认为,招商地产是招商局地产板块的旗舰企业和唯一上市公司。
2、招商轮船(601872):招商轮船被认为是国内最大的远洋能源运输企业,公司经营和管理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经验,国内运力最大的远洋油轮船队。
四、国投系
1、国投新集(601918)
2、国投电力(600886)
E. 国企改革有望重组的股票有那些
国企改革有望重组的股票有
一、中信系
1、中信重工(601608):拟参与军工项目
2、中信证券(600030):中信作为证券业龙头的地位十分稳固,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规模远超竞争对手。
二、中粮系
中粮地产(000031):中粮地产作为一线房产股,公司拥有土地和资金双重竞争优势,所开发项目未来将集中结算,且项目集中于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珠三角、成都和厦门。
中粮生化(000930):中粮生化主营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燃料乙醇类及其副产品、柠檬酸及其盐类与副产品、氨基酸类及其副产品类等为公司的主营产品,与公司股价近期以来的节节走高所不同,中粮生化业绩并不十分好看。
三、招商系
1、招商地产(000024):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涂力磊认为,招商地产是招商局地产板块的旗舰企业和唯一上市公司。
2、招商轮船(601872):招商轮船被认为是国内最大的远洋能源运输企业,公司经营和管理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经验,国内运力最大的远洋油轮船队。
四、国投系
1、国投新集(601918)
2、国投电力(600886)
F. 国企是不是不能上市
国企可以上市,因为国资委推进了国企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措施,如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重组、推动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企业改制上市、建立规范的董事会试点、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解决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等。
国企上市之后会有以下好处:
1、得到资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卖给大众,相当于找大众来和自己一起承担风险,好比100%持有,赔了就赔100,50%持有,赔了只赔50%。
3、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
4、逃脱银行的控制,用不着再靠银行贷款了。

(6)国企重组失败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国业上市的基本流程:
1、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估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
2、企业内部规范重组
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3、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
G. 重磅!两大央企重组,事关16家上市公司,重组后会有哪些优势
东方通信(600776,股吧)、东信B股、成都普天电缆股份联袂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普天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普天正在与中国电科筹划重组事项,中国普天整体产权拟无偿划转进入中国电科。
此次合并涉及的两大主体分别为中国普天和中国电科,虽然该方案尚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但只要方案落地,一家通信巨无霸企业就将呼之欲出。
对此,有分析认为国企兼并重组既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提升产业的集中度。
同时,通过战略性合作,也将推动国企的混改,甚至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推进企业上市等各种改革,更好地支持我国经济发展。
至于这次中国普天和中国电科的合并,将有利于整合两家央企的优势资源,打造通信电子领域的超级航母,从而可以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此外,在这次合并重组达成后,行业的集中度将上升,对于行业龙头来说是提升市占率的好事,而对于小公司而言则有被吞并清扫的风险。
H. 内控失败的国有企业有哪个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还是个新手,以投机为目的金融工具交易,势必会成为国际金融大鳄的“盘中餐”。当然,中国企业从事金融工具的案例比起1995年巴林银行破产案(股指期货投机亏损14亿美元)、1996年住友商社巨亏案(铜期货投机亏损26亿美元)和1998年美国长资公司破产案(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进行俄罗斯国债和日本股指投机亏损43亿美元),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单单中航油的损失,已经是国资委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其实早在1997年株洲冶炼厂就因为进行锌期货投机,造成亏损1亿美元。然而,同样的事件在2004年、2005年重新上演。
虽然我国政府多次强调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仅限于套期保值,但是国有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的行为屡有发生;核心原因还是投机心理和缺乏监管。因此,为降低国有企业金融工具投机风险,一定要加强金融工具投资的监管和相关业务操作的内部控制。
3.结合案例看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控制
2006年7月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非主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一般控制在10%以下;自有资金占总投资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总投资规模不能超出企业财务承受能力,企业资产负债率要处于合理水平。2006年10月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央企要加强对外投资、收购兼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股票、委托理财、期货(权)及衍生品等投资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预算控制,及时跟踪和评测高风险业务的风险水平。
从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和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多元化投资和金融工具投机确定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是确切的。因为,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获取从事高风险业务的资金更容易,获得金融工具交易资格(尤其是境外期货、期权)也更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此两类业务风险的发生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为了防止大型国有企业的高风险业务发生,企业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
(1)建立正确的风险文化和意识
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建立正确的风险文化和意识,就是要不能因为强调利润和规模增长,把业绩提高依赖于高风险业务,而忽视从事高风险业务的高风险性。
(2)完善高风险业务控制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
现在大型国有企业涉及到高风险业务的管理制度比较少,因为这些业务涉及到决策,又多属于新兴业务。另外,国有企业普遍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从而也导致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丧失。主要的原因有企业领导人不重视内部控制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等。
(3)完善法人治理,建立决策者的制衡机制
大型国有企业管理的行政色彩比较浓,法人治理没有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还比较严重,管理层独断专行是导致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大型国有企业最大的风险是战略决策风险;一方面表现在战略方向选择的错误,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战略风险认识和管理不到位。
(4)加强国资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虽然十六大已经明确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要做到“管资产、管人、管事”,但是国资委对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还比较落后。主要原因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监管的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比如还没有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预警机制。
I. 国企都是上市公司么
不是。有一些国企不是上市公司。
国企的特征:
1、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它是由多数人组成内的组织容体;
3、依法设立,法律确认其一定权利义务。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如定义中所指出,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间社会(组织与个人)投资的企业不同。

(9)国企重组失败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国企的地位:
1、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的分类相当复杂。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即为国有企业。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乃至到20世纪末,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对象,国有企业的建立。
2、其中政府税收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国有企业中,大量的国有企业因此建立和出现,有的国有企业还是由原来的政府部门转变而来的,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原来是邮电部,改为电信局,后来在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改组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32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已停牌重组 明年混改将提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