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旅行社的营业收入怎么确定
旅行社的营业收入是收取游客的旅游团费,扣除旅游期间的交通、食宿、景点费的差额,作为旅行社的营业收入,按照营业收入缴纳营业税金和旅行社的费用,剩余部分再缴纳企业所得税。
供参考。
B. 中旅和国旅有什么区别
中旅和国旅有以下区别:
1、成立时间不同
中旅:
中国旅行社始于1949年11月建立的厦门华侨服务社(即后来厦门中国旅行社),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
国旅: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于1954年,于2008年3月更名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
2、品牌荣誉不同
中旅:
“CTS中旅”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2年度荣获中国十大公众认知商标,《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等殊荣。中国旅行社总社还曾于2002年、2004年荣获Travel Weekly旅讯“中国最佳出境游旅行社”称号。2005年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深得消费者的信赖。
国旅:
1994年,国旅总社被国务院列为“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1998年,国旅总社被列入520家国家重点企业。2001年,国旅总社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企业500强”第219名,旅游业第1名,并分别进入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人均营收、人均利润前100名。
2002年,国旅总社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企业500强”第243名,旅游业第1名。200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由美国《蒙代尔》杂志社举办的“全球企业领袖年会”和“蒙代尔全球旅游业500强颁奖典礼”活动评选中,国旅总社进入“2006年蒙代尔全球旅游业500强”入选企业之列。
2007年,国旅总社荣获北京市首批5A级国际旅行社。2010年,全国百强旅行社排名第二。

(2)国旅集团营收扩展阅读
国旅发展历程
1954年4月1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同年,在上海、天津、广州等12个城市成立了分支社。成立之初,国旅总社是隶属国务院的外事接待单位。当时,全国还没有专门管理旅游业的行政机构,国旅总社实际上代行了政府管理职能。
1957年底,国旅在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设立19个分支社,国旅的接待业务网络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主要以政治接待为主。
国旅系统在对外宾开放城市增设了分支机构,增加了旅游线路,扩大旅游者的游览、参观范围,到1958年底发展到35个分支社。
1958年6月,国务院下发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关于筹设国际旅行社分、支社机构的报告的批示。
1964年7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国家旅游局的前身)成立,中国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体制,国家旅游局和国旅总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外招徕用国旅总社的牌子,对内行业管理行使国家旅游局的职能。至1966年,国旅系统发展到46个分支社。
1982年,国旅总社与国家旅游局开始按“政企分开”的原则,分署办公和经营。
1984年,国家旅游局批准国旅总社为企业单位。从此,国旅总社从原来归口外事工作转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大型旅游企业。
1989年,国家旅游局批准中国国际旅行社集团成立。1992年,国家经贸委批复同意成立中国国旅集团,国旅总社为集团核心企业。
1994年,国旅总社被国务院列为“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
1998年,国旅总社被列入520家国家重点企业。
1998年底,国旅总社与国家旅游局脱钩,进入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
C. 什么旅行社是国企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是一家国企。
中国国旅,全称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imited, Head Office),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Head office)。
中国国旅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 中国企业500强 ” ,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现为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两大企业之一。

(3)国旅集团营收扩展阅读:
中国国际发展历程
1994年,国旅总社被国务院列为“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
1998年,国旅总社被列入520家国家重点企业。
1998年底,国旅总社与国家旅游局脱钩,进入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
2000年,国旅总社成功地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加入世界旅游组织(WTO);国家工商向国旅总社颁发了中国国旅集团证书。
2001年,国旅总社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企业500强”第219名,旅游业第1名,并分别进入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人均营收、人均利润前100名。
2002年,国旅总社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企业500强”第243名,旅游业第1名。
2003年,国旅总社成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国旅
D. 高分悬赏 近几年 国家旅游收入 最好从1990年开始 到现在的数据
2007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00万元 (源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2006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62297400万元 (源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国内旅游人次超过12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源自: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经济型酒店产业组织演进研究 《旅游学刊》2007年09期)
2004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57亿美元,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11亿元,全国旅游总收入达6840亿元,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2%。 (源自: 旅游业助推中国“十五”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旅游报》2005/12/09)
2003年,国内旅游收入3442亿元人民币。(源自: 享受型旅游小荷露角 《中国消费者报》2004/03/08)
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3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1%。(源自: 我国酒店业集团化道路的探索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001年,中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源自: 论旅游产业与珠海经济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000年,中国国内旅游者已达7.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3175.5亿元人民币。(源自: 关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及其战略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999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2,831亿元人民币。(源自: 论西部旅游业的优势产业地位及发展对策 《经济地理》2001年02期)
1998年,国内旅游收入已达2391.2亿元。(源自: 旅游市场扩大内需 潜力巨大。《中国市场》1999年07期)
199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6.44亿,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112.7亿元人民币。(源自: 旅游产业成长阶段的重要标志——生态旅游的兴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996年,国内旅游收入1638亿元。(源自: 享受型旅游小荷露角 《中国消费者报》2004/03/08)
199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6.2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1376亿元。(源自: 旅游产品发展的机遇 《上海工艺美术》1997年01期)
1994年,国内旅游收入1024亿元人民币。(源自: 蓬勃发展中的铁路旅游业 《铁道知识》1996年02期)
1993年,国内旅游人次是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收入是864亿元人民币.(源自: 外资进入中国旅行社行业的战略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992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50亿元。(源自: 国内旅游市场化 《旅游学刊》1993年05期)
1991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亿人,回笼货币200多亿人民币。(源自: 东北亚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中的旅游业 《人文地理》1993年02期)
1990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170亿元。(源自: 旅游企业并购模式研究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E. 什么是旅行社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实务:成本和费用
一、旅游服务企业营业成本和费用核算的特点和内容 1.核算特点 (1)旅游服务企业经营的项目多,因而会计核算也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经营项目有旅行社、客房,客车出租等服务业务,也有商品经销业务,还有餐饮生产服务性业务。对生产服务性业务,在成本费用核算上有归集成本费用的核算,对商品经营项目要核算经营成本,对旅行社、客房服务,则主要是核算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
(2)旅游服务企业与工业企业比较,其主要特点在于后者为物质产品生产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制造过程,而前者为旅游服务性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是商品经销和各项服务过程。因此,旅游服务企业的营业成本和费用核算有其自身的特点。
(3)旅游服务企业的成本项目和费用主要是按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划分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当期费用单独核算,从每期的营业收入中直接扣除。
2.营业成本和费用核算的内容 旅游服务企业的成本和费用项目一般是按费用要素划分,即分为“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辅助营业支出”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五项。其中,辅助营业支出在期末要分配摊入各项营业费用中。因此,主要是使用“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两个科目核算企业各营业部门成本费用开支。管理费用是核算公司管理机构的和非营业性的费用开支。“财务费用”则是核算企业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手续等费用开支。对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的明细项目介绍如下:
(1)营业成本的明细项目:
①餐饮营业成本:包括餐厅、酒吧、咖啡厅等部门在经营中耗用的各种食品原材料、饮料、调料、配料等的实际成本。
②商品销售成本:指售出商品的进价。
③汽车营业成本:应比照运输企业会计制度,即出租汽车经营中所产生的实际成本,包括司机工资、燃料费、材料费、轮胎费、折旧费、维修费、养路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制服费和其他直接费用等。④旅行社的营业成本,包括各项代收代付费用,如代收的房费、餐费、交通费、文娱费、行李托运费、票务费、门票费、专业活动费、签证费、陪同费、劳务费、宣传费、保险费、机场费等。⑤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务企业营业成本主要指耗用的原材料成本。 (2)营业费用的明细项目:
①职工工资:指部门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工资,根据有关规定计提。
②职工福利费:指按国家规定企业应支付给职工的洗澡费、交通费、独生子女费、奶费、书报费、探亲路费等各项费用。
③工作餐费:指企业按规定为职工提供工作餐而支付的费用。
④物料消耗:包括企业的日常用品、办公用品、日常维修材料、零配件等支出。
⑤包装费:指旅游服务企业在销售商品等经营活动中消耗的包装物品开支。
⑥保管费:指旅游服务企业为客人提供行李、服装等物品的保管发生的开支。
⑦展览费:指企业为举办展览而发生的开支。
⑧清洁卫生费:指宾馆、饭店、酒店、酒楼等企业为保持服务场所和设备的清洁卫生而发生的开支。
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企业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摊入本期的金额。⑩折旧费:指企业内部按提供经营服务的固定资产和有关规定计算折旧列入。各部门也可以不计提折旧费,由企业统一计提折旧,列入管理费用。
11)燃料费:指餐饮部门烹饪食品实际支付的煤气费用,客车出租等所耗用汽油、柴油费用的实际支出等。
12)修理费:指部门财产修理的支出。
13)水电费:指企业内部各部门实际水电费支出。
14)制服费:指各部门职工的工作服支出。
15)洗涤费:指企业为洗涤窗帘、桌布、制服等各种织物的开支。
16)租赁费:指部门向外单位租赁财产支付的费用。包括租赁的固定资产改良和大修理工程的支出。
17)劳保用品费:指有关部门职工所需劳保用品支出。18)保险费:指部门财产向保险公司投保支付的费用。
19)邮电费:指部门实际支付的邮电费。
20)差旅费:指部门职工出差费用。
21)运杂费:指部门购买物品支付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等开支。
22)手续费:指部门在经营过程中支付给其他单位代销、代营手续费。
23)广告费:为推广业务发生的各项支出。
24)存货盘亏、盘盈:指部门存货发生的盘盈或盘亏。
25)其他营业费用:一般包括报纸杂志费、车船使用牌照费、差旅费。
二、营业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1.营业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营业成本应当与其营业收入相互配比。当月实现的销售收入,应当与其相关的营业成本同时登记入账。旅行社之间的费用结算, 由于有一个结算期,当发生的费用支出不能与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时入账时,应按计划成本先行结转,待算出实际成本后再结转其差额。 结转营业成本时,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营业成本”科目的明细账应与“营业收入”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相适应。
2.营业费用的核算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各营业部门在经营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发生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累计折旧”、“应付工资”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营业费用”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实务:营业收入
一、营业收入的确认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是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它是企业经营取得的总成果,亦称劳动总成果。该类企业大多是多功能的,经营项目繁杂,收入结算方法较多,必须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劳务收入按时入账。 营业收入的确信,一般应以提供了劳务,收到了货款或取得了收取货款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旅行社(不论是组团社还是接团社)组织境外旅游者到国内旅游应以旅行团离境(或离开本地)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者到境外旅游,应以旅行团旅行结束返回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者在国内旅游,也应以旅行团旅行返回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饮食业以收到货款或取得了货款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先服务后收款的服务业,以提供了劳务时确认营业收入;照相、洗染业等服务业,以接受服务时反映营业收入,期末扣减未完成作业部分。 二、营业收入的核算
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按实际价款记入“营业收入”科目。其核算内容包括饭店、宾馆、旅店的客房收入、餐馆收入、商品部收入、车队收入、其他收入等;旅行社的综合服务收入、组团外联收入、零星服务收入、票务收入、旅游及加项收入、其他收入等;酒楼、餐馆等饮食业的餐费收入、冷热饮收入、服务收入、其他收入等;理发、浴池、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务企业的服务收入;各类企业向外转让已入账的无形资产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实务:营业税金及附加
一、营业税及附加的类别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应由各项经营业务负担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1.营业税 营业税是以营业收入额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从事生产、零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人只要取得营业收入,不论有无盈利都必须照章纳税。营业税是一种价内税,一般不会导致纳税人亏损。饭店、宾馆、旅店、酒楼、餐馆、理发、浴池、照相、洗染、修理等企业应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营业税;旅行社应按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收入扣除代收代付房费、餐费、交通费等费用),计算缴纳营业税。应交纳的营业税=营业收入额×适用税率。
2.城市维护建设税
这是根据应交纳的营业税税金总额,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的一种地方税。它用于维护城市建设。应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金总额X适用税率。
3.教育费附加
这是根据应交纳营业税税金总额,按规定比例计算交纳的一种地方附加费。应交纳教育费附加=营业税金总额×适用税率。
二、税金及附加的核算方法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发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该科目核算企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应由各项经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应按月计算,月份终了,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由各种营业收入负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等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基本就只有这些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F. 旅游公司预计全年收入2.8亿元,实际上半年完成计划的58%,下半年完成计划的63%,实际收入多少
旅游公司预计全年收入2.8亿元,实际上半年完成计划的58%,下半年完成计划的63%,实际收入3.388亿元。
G. 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区别
不超过百分之8
H. 古丰旅游公司去年上半年的营业额是230万元下半年的业额占全年的54%。去年全年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设去年全年的营业额为X万元
(X-230)/X=54%
X-230=0.54X
0.46X=230
X=500
I. 国家旅游局在统计中,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有什么分别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来华旅游的海外游客(包括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在大陆(省、区、市)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交由宾馆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旅游支出包括海外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宾馆(酒店、饭店)居住期间,由宾馆组织的游程中行、游、住、吃、购、娱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但不包括以商业为目的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以及为公共机构的捐赠。国际旅游收入分为商品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两种。商品性收入:是指以实物形式为国际旅游者服务的收入,包括“商品销售”和“饮食销售”的收入。①商品销售收入:是指销售给国际旅游者的商品,如工艺品、文物、字画、文房四宝、书报杂志、烟酒、花、化妆品、药品、服装以及旅游纪念品等的收入。②饮食销售收入: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膳食、饮料等的收入。劳务费收入:是指宾馆(酒店、饭店)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收入,包括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市内交通费、邮政电讯费、文化娱乐费以及其它服务费的收入。①住宿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住宿宾馆(酒店、饭店)的客房住宿服务的收入。②交通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在市内交通服务及景点浏览往返的收入。③康娱费:指用于健身、文化娱乐的费用。④其它:指在劳务费收入中扣除住宿费、交通费和康娱费以外的其它费用。如邮政费等。国际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由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使用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据由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对海外旅游者的抽样和问卷调查取得。统计频率: 年度数据来源: 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