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你的投资组合具有长期持久力的方法之一是在你选择投资时使用基本面分析版。投资的基权本面是支撑该投资的基础。它们不是完全依赖于市场中发生的事情。这些基本面是根据自身价值证明投资价值的项目。志,那么就可以多梳梳你的前发际线,在发
Ⅱ 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解禁股的创业板股东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前是否可以减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前述人员的配偶,控股内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容敏感期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持有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如果不是上述人员,可以在定期报告披露前减持,但是不得从事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
Ⅲ IPO上市流程与借壳上市流程借壳的优势和减少了多少步骤
n买壳上市与直接上市比较直接上市的利弊:
好处
Ø成功后可直接达到融资效果Ø比买壳上市的成本一般较低(3千多万人民币)Ø没有注入资产于上市公司的限制弊处
Ø上市操作时间一般较长,一般需要九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Ø上市过程存在若干不明朗因素,如须通过证监会,联交所审批及面临承销压力Ø上市成功前须支付超过60%的费用(约港币1500-2000万),但未必一定能成功上市n买壳上市与直接上市比较(续)买壳上市的利弊:
好处
Ø比直接上市简单、快捷(3个月-5个月)Ø如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成功率相对较高Ø无需支付巨额的IPO费用而冒最后上市失败的风险Ø借壳上市后,可再融资能力强(于2002年于香港或美国主板及创业板之「再融资」总额为560亿港币)Ø不用符合直接上市的利润要求(死壳复生除外)Ø联交所及证监会的审批比直接上市容易得多n买壳上市与直接上市比较(续)弊处
Ø需要先付出较大的一笔壳费(对国内企业而言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后才能融资Ø收购壳公司法律程序复杂,如收购过程中不妥善处理,日后可构成麻烦n二、香港或美国买壳上市的途径香港或美国买壳上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Ø直接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干净壳)Ø透过债务重组以取得控股权(重组壳)Ø挽救及注入资产以取得控股权(死壳)n(一)直接收购上市公司Ø向主要股东直接购入控股权 Ø若收购超过30%股权需进行全面收购Ø减持配售以达25%公众股权比例n(一)直接收购上市公司(续)操作方式:
Ø提交重组方案给清盘官(包括削债、股本重组)Ø与清盘官、债权人、原有股东谈判Ø投资者进行尽职审查Ø削减现有股本Ø削减债务Ø增发新股给投资者(以达到控股权)Ø配售减持至25%公众股,复牌上市n(二)透过债务重组以取得控股权操作方式(一):
Ø提交重组方案给清盘官(包括削债、股本重组、注入资产)Ø与清盘官、债权人、原有股东谈判Ø增发新股给投资者(以达到控股权)Ø注入新资产(需符合上市条件)Ø进行新上市文件编制、审批等新上市程序Ø减持配售至25%公众股Ø复牌上市n(三)挽救及注入资产以取控股权操作方式(二):
Ø成立新准上市公司(「新公司」)Ø以“股换股”的方式把新公司的部分股份给原上市公司股东及债权人Ø新公司从以上换回的原上市公司股权卖给清盘官Ø注投资者的新资产入新公司Ø配售减持至25%公众股Ø新公司进行「介绍上市」n三、香港或美国买壳上市时间,代价及后续融资n(一)买壳上市时间(一)「干净壳」:2-3个月(最佳选择)
(二)「重组壳」:5-8个月
(三)「死壳」: 6个月-1年
n(二)买壳上市代价投资者的成本有三个部分:
Ø壳价Ø公司内之资产价值(如保留)Ø中介费用(清盘官、财务投资公司、律师等等)投资者亦要准备全面收购之资金(如需要全面收购)
n(二)买壳上市代价(续)(一)壳价(注:壳价会随市况波动)
主板(一般情况)
「干净壳」:7-12千万
「重组壳」:3-6千万
「死 壳」:2-4千万
创业板: 9百万-2千5百万
n(二)买壳上市代价(续)(二)公司内之资产价值
Ø取决于投资者对公司的资产的需求及原有股东董事买回公司资产的意态Ø投资者可跟原有股东另行达成协议,于1年后出售部分或全部公司资产予原有股东n(三)买壳上市后续融资一、资产注入公司
Ø买卖后需要一年后方可注入新股东资产Ø但收购第三方资产无时间限制Ø注入新股东资产为关联交易,须向联交所报批Ø注入资产可能是「非常重大收购」「主要收购」或「需披露收购」,须向联交所报批Ø如创业板公司主营业务转变,须股东通过Ø注入新股东资产值如超过公司资产值*的100%会促发「非常重大收购」,即相等于新上市处理,但如符合以下要求除外:ü注入业务跟原本公司类似,及并不显著大于原本公司ü董事会无重大变更ü公司的控制权无重大变更ü其他条件请见上市规则14.07(3)*其他基准请查看上市规则的第十四章14.06及14.09
n(三)买壳上市后续融资(续)二、后续融资
Ø减持配售可以新股增发方式融资Ø复牌上市后即可配售或供股Ø减持幅度没有限制,如可减持至51%(保留绝对控股权),可减持到35%(仍保留控股股东身份)Ø配售成本一般为股份价之2.5%给包销商Ø如死壳复生(即新上市),于复牌6个月内不可减持至低于50%Ø一般需要2星期-1个月完成配售,如配售不完成可申请延长Ø配售后大股东可再注入新资产以提高股权n目前国内企业谁最需要上市买壳?Ø国内民营公司,有长期融资需求Ø有大量现金(境外)Ø认为直接上市比较困难及风险大,特别是业绩及利润都一般(如1千万以下)Ø国营企业想尽快达到上市地位,国企官员取得经济业绩Ⅳ 创业板上市后原股东持有的原始股可以流通吗
创业板上市后原股东持有的原始股可以流通,但会有一定的限制,上市前应有一个相关协议
Ⅳ 创业板的借壳上市是什么怎么一回事
中国证监会11月30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借壳上市审核严格执行IPO审核标准,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
创业板定位于服务创业型、成长型小微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其准入、退市制度应当与主板、中小板有所区分。从现有主板借壳案例来看,多数借壳企业与创业板企业的特点不同,如果允许在创业板借壳上市,此类企业将登陆创业板市场,弱化创业板市场对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服务功能,扭曲创业板的定位。
Ⅵ 创业板法人股锁定期满后公司里面的小股东怎么减持
小股东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卖出。
Ⅶ 创业板上市公司创始人股票减持原因
1、创业板上市公司创始人股票减持原因有很多,比如创始人为了圈钱,套现盈利,还可能是创始人也不看好该股票,一般来说,股价会在减持后下跌,因此,对于这类创始人减持的股票,建议慎重考虑。
2、创始人减持对股票产生不利的影响 :稀释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总量,因为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尤其是那些从财务投资角度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一旦大股东们的减持行为具有持续性,那么,将抑制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降温A股市场。
Ⅷ 新股上市后,大股东什么时候可以减持股票
一般至少3年。
股票上市,意味着公司所有的股份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然而,为了避免原股东上市后立马套现走人而导致公司经营混乱,国家、证监会、交易所等层面均对原股东在上市后出售股票的行为进行了系列规定:
1、国家层面:《公司法》等。
2、证监会层面:《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历次保荐代表人培训提出的要求(内部规则,实践中效力跟法律一样)等。
3、交易所层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等。
总的来说,要确定某股东的限售期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估计要用3页纸的一个大表格才能把各种类型的限售要求说清楚,确定限售期要考虑很多因素,常见的有:
1、在哪个交易所上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规定均有差异。
2、股东的性质——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锁定期要求不同。
3、成为股东的时间长短——比如,上市前6个月内入股与上市前24个月入股的锁定期要求不同。
4、成为股东的途径——增资入股与受让股份入股的股东,锁定期可能不同(受让的话还要看是否从控股股东处购买的)。
5、股东是否同时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会有额外的锁定要求。
6、证监会审核时的要求——经常变,所以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比较非常规的锁定期要求。
7、最后,以5%划界的限售是以前股权分置改革时候的要求(所谓大非、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