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读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财务报告看哪些?
年报中的“财务报告”第一项是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通常“业绩地雷”在审计意见中会暗藏玄机。该部分是需要投资者认真阅读和仔细研究的。
正如巴菲特所言,财务报表中如果存在着过多解释性说明的公司,其管理层就可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除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外,其他审计意见都表明了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存在异议或疑义,简称“非标”意见),那么投资者就要谨慎关注了。同时,一些上市公司无正当理由频繁变更会计事务所,很可能说明公司报表审计中存在一定问题,此类公司即使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也是重点怀疑对象。其中,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看收入
一个健康稳定增长的企业,其收入应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并且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如果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临时的一次性的收入,比如有些公司总是通过出售资产、下属企业来增加收入,那么公司的可持续性经营能力就值得怀疑。
例如,一些公司并不属于房地产行业,但旗下却拥有房地产开发子公司。在房地产火爆的前几年,很多涉房类上市公司虽然主营业务表现一般,但房地产子公司盈利状态却相当惊人,这一块业务收入直接扮亮了整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然而,地产业务毕竟不是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这样的公司要想真正表现出成长性,还需要主营业务的发力。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较常见,那就是靠利息收入支撑整个公司的盈利局面。很多公司在圈完钱后,动辄10亿元级的巨额资金存放在银行里,如果以募集资金10亿元计算,光这笔资金一年就能有数千万元的利息入账,当然,这笔利息也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家公司的成长性。因此,在“掘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排雷”,揭开“虚假”收入的面纱。
看现金流
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比收入和利润更重要,也更真实。账面收入和利润的人为操纵较容易,但实打实的现金流大大增加了扭曲业绩的难度,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从这一点上,“现金为王”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有些上市公司尽管财务报表显示是盈利的,而且盈利额度还相当高,但公司却表示缺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问题就出在现金流量表上。
一些公司虽然盈利,但这些盈利在财务报告中的反映却是“应收账款”,即这些公司虽然实现了销售,但相当多的销售并未实现回款,导致公司垫付了大量的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公司虽然盈利,却见不到钱”的尴尬局面。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利润表的同时,也应关注现金流量表,如果公司期末的现金流量为负,那么这家公司就往往处于现金短缺的状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造成公司虽然大幅盈利但现金流紧张的原因并不只有上面一种情况,也包括公司报告期内大笔对外投资的可能,当然这些都要分开来考虑。
看利润
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该指标需要深入分析,辩证看待,需要关注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否来自“主营业务利润”;临时的一次性利润来源(比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财政补贴等)比重太高,只会增加企业的不稳定性,加大企业风险。
看资产负债
三大财务报表中,上面分别分析了利润和现金流量中的一些重要指标,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哪些指标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呢?答案就是存货量。一家公司的存货包括产品库存、生产原料库存等方面,公司库存商品过多会影响到公司下一报告期的生产和运营。
如果一家公司产品库存较多,很可能表明该公司产品销售遇到了困难,企业去库存化的压力较重,下一报告期内继续扩大产能就相对较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高库存面临的产品跌价风险也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
正是由于库存商品存在价格波动风险,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对库存计提跌价(或增值)准备。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虽然处于高库存状态,但却并未计提或少计提跌价准备,这样的财务报表也是不够准确和客观的,有财务粉饰的嫌疑。
警惕年报中的陷阱
投资者在看年报时,除了不要被年报的表面所迷惑,要分析观察和仔细研究年报的重点内容外,还要警惕常见的一些陷阱。
1.销售利润率陷阱
如果报告内的销售利润率变动较大,则表明公司有可能少计或多计费用,从而导致账面利润增加或减少。
2.应收账款项目陷阱
如果有些公司将给销售网的回扣费用计入应收账款科目,就会使利润虚增。
3.坏账准备陷阱
有些应收账款由于多种原因,长期无法收回,账龄越长,风险越大。
4.折旧陷阱
在建工程完工后不转成固定资产,公司也就免提折旧,有的不按重置后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有的甚至降低折旧率,这些都会虚增公司的利润。
5.退税收入
有的退税收入是不按规定计入资本公积金,而是计入盈利;有的是将退税期延后,这都会导致当期利润失实。
2. 如何看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如何看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里面涉及到很多内容版。看懂上市公司财权务报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最重要的是行业分析,确定是未来的朝阳行业后,进行公司分析。然后从微观层面比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才行挑选出基本面良好的股票。
分析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时,首先应该从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或者企业某一板块的业务所在的行业入手。
行业分析是投行和事务所最经常干得事情。通过查阅新闻、相关政策以及从国泰安、万德等数据库搜到的数据,可以对一个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摸清一个行业是一件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的事情。
可以用一周的时间摸清楚一个行业。你也可以用一个月或者一年甚至十年的时间去摸清楚一个行业。
3. 如何看上市公司的年报
可以通过网上的证券交易所进行查看,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具体方法如下版:
1、网络权搜索上海证券交易所,找到其官网后点击打开该网站。

4. 如何自学才能看得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因为你是非经济类的同学,所以想看懂财务报表的话,建议你首先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自学一遍,这是财会人员的入门级教材,循序渐进,最后教材中也提到了财务报表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包括 《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你把会计基础看懂就行了
5. 如何看上市公司的详细财报
你所需要的这些信息,在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附注”部分里有。
这些信息,交易软件一般不会摘录,需要到公司网站或交易所网站上下载公司的年报全文,进行研读。
6. 如何读懂一个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财务报表,有哪些
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财务报表应该看哪几个参数:净资产收益率、净内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容增长率、毛利率、负债率、现金流等。
2.特别提醒:研究一家公司的好坏,无异于一场浩大的工程,参考上述主要指标还是不够的,需要综合考察公司的诸多方面。阅读财务报表主要阅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掌握一定的财务分析知识是必要的,任何以偏概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7. 如何读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4.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经营管理是否节约,较低意味着较严格的节省了成本。(巴菲特以营业费用/毛利润<30%为非常优秀)
5.折旧和摊销
这是不计入净利润却没有实际支出的资金。
6.非经营性损益
最好空白。公司习惯于把真实营业活动中的费用加到这个项目。必须在注释中找到相关缘由。连续的非经营性费用是管理层不自信的表现。
7.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
营业利润是一个接近真实的数字,应为它不包含几乎所有的一次性科目。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营业毛利率,这个数字可以跨行业比较。
8.利息收益/费用——公司为它已经发行的债券和持有债券所支付货收到的利息。
9.税赋——通常是列在净利润之前的费用。
要弄清楚现行费率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税率如果一年又一年反复摆动,意味着通过逃税产生的收益可能比销售货物或服务来得多。
10.净利润
净利润必须结合现金流量表查看,因为它很容易被一次性费用或一次性投资收益扭曲。
11.股份数——报告期发行在外的股份数,包括基准股数和稀释的股份数。
稀释股份数包括潜在的可转化为股票的有价证券,如股票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在这种股票商投资意味着潜在的缩水。
12每股盈利=净利润/股份数
如果不看现金流量表并综合其他很多因素,单这个数字是没有意义的。
8. 如何轻松读懂上市公司财报
找一本通俗易懂的会计类书阅读就行了,上市公司的财后不可能完全、客观的真实,但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假的过于离谱,辩证地看待上市公司的财报才是明智之举。
9. 如何读懂一个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应该先从三张表入手,即利润表、现金流表和资产负债表。无论是大券商的顶级研究员还是草根研究员,都必须看这三大表。但对于普通中小散户来说,一大堆的报表数据不是能够读懂的,就算专业的财务人员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财务指标,只要掌握好这几大指标,相信你也会成为财务高手。
如何看懂报表分析——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是总负债除以总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过高 (也不可以过低!) ,一般以50%(实践中,我们一般以50%-70%为限,如果高于100%就要警惕了) 左右比较合适。就是说,企业的净资产是1亿元,那么,它同时有1亿元对外的负债,相当于运用2亿元资产。当然,这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来确定。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反映了一个企业资产的安全性,这个比率不能低于1,最好大于2 ,相当于它应付短期负债的水平足够大。
3、速动比率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它扣除了存货,就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之后再除以流动负债,速动比率一般不能低于1。
如何看懂报表分析——营运能力
1、存货周转率:是主营业务成本除以存货的结果,其中,存货的数据一般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这个指标不直观,该私募使用的方法是期末存货金额除以当年的销售收入。这个数字,不能超过20%。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额,大约相当于两个多月的销售额比较合适。太多了,说明产品积压、资金占用过大,可能是企业的预警信号。最好是,无论是产成品半成品还是原材料,都不能超过一个月的销售收入。
2、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用销售收入除以应收账款。这个比率当然越高越好。如果要判断一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多少,主要看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为5%—20%最佳 。
如何看懂报表分析——盈利能力(重要)
一个公司要盈利,盈利能力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
1、市销率:相对于市盈率来说,该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跟该公司销售收入的比率。有私募做过一个跟踪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市盈率和市销率对股价波动的关系影响,而市销率比市盈率还可靠。根据国外统计,通常情况下市销率等于1是最合适的。
而在这个指标里,销售收入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企业销售收入不断增长而利润没有增长,这个企业的价值就要重估了。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先出现收入的改进,后出现利润的增长,所以收入比利润更真实、市销率比市盈率更有效、收入比利润更快反映企业状况。
此外,提醒大家,市销率必须还要远远大于1才行,而且是长期大于1,为什么呢?因为虚假财报很多,公司虚报收入,所以要远远高于1才能比较真实反映公司业绩,而且要长期高于1,因为公司出售子公司、买楼、卖股票都会增加公司利润,这并不是公司的主营,所以说,这里长期稳定,是判断市销率的重要因素。
2、毛利率:就是销售毛利润除销售收入。要跟踪毛利率的变化,要看历史上的情况,毛利率过高的现象不会持续( 垄断行业例外 ),过低的现象也不会持续。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在毛利率很低的情况下有稳定的业绩,一旦价格上涨,利润的增加会非常明显。反过来,如果毛利率过高,企业业绩已经稳定,毛利率平稳的行业将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3、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了一个企业运用净资产赚钱的能力。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比较好。补充一下,净资产收益率一定要和该公司的历史同期比较,并且和同行业公司比较,比较能准确反映其在该市场内部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实力
如何看懂报表分析——发展能力
简单来说,企业未来能否继续发展。投资者投资的是预期,企业发展其实就是一种预期,预期好,投资动力增加,会影响企业股票的走势。
发展能力可以关注两个指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股票能连续3年,甚至5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我们把它定义为高成长性公司,在市场给出合理价值的时候,是非常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