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些年在塔塔集团手上,捷豹路虎变得更好了还是被拖累了
去年,捷豹路虎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量达557706辆,同比下滑5.9%,在增势下跌的全球浪潮里,这确实算不上什么新闻。当初塔塔集团收购捷豹路虎之后,上演了一场绝地大反击,捷豹路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扭亏为盈,不过近两年的情况似乎又有所转变。
2018堪称捷豹路虎折戟之年,在2017年全球中国销量皆创新高之后,2018年捷豹路虎全球销量下滑了4.6%。近两年老英国豪门在塔塔集团手里亏损不断,之前就有消息称,塔塔已在考虑为这两个英国汽车品牌寻找下家,如果传闻为真,那塔塔集团和捷豹路虎这些年的姻缘质量如何呢?
单年最大亏损达275亿,豪门变烫手山芋?
塔塔收购捷豹路虎发生在2008年,不得不说,在收购初期销量就出现了质的飞跃,2010年年全球销量为23万辆,到2014年则翻倍为46万辆。当然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一个成绩,与国内消费者有着密切的关联。2017年,捷豹路虎在全球全年售出64万辆,创塔塔集团接管捷豹路虎以来的销量新高。

毫无疑问,塔塔集团在最初收购捷豹路虎时,确实挽救了它们于生死之间,从当时较为先进的全铝化车身技术,到及时补足入门车型产品线,捷豹路虎在2014年之前都展示出了飞速的进步。以往豪车毛病多简直再正常不过,但其实方向早在2010年之前已经开始转变,豪华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先后严抓质量和品控(不妨了解下宝马E66一代的7系和奔驰W220一代S级换代前后,你就会懂了),这时的捷豹路虎更像是“被裸泳”,并未有意识到这一集体转变,导致错过了很好的上升势头。
2020年,当豪华车用户鲜有再为质量问题而困扰时,捷豹路虎甚至还在为质量问题而头疼。人们都说“新四化”或许是汽车的下一个风口,此前塔塔集团也正式与宝马达成了电动车相关的合作关系。而想要抓住风口力争上游,塔塔也需要为捷豹路虎长久以来的质量问题做个了断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印度“塔塔集团”将路虎 捷豹收下,他的实力到底有多牛
看惯了美系汽车、日系汽车以及德系汽车,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会犯一些审美疲劳。在我们国内,这几个地方的汽车品牌都是比较有名的,且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但是我们很少会听到有人买印度系的车,那么印度的汽车工业到底怎么样呢?如果你以为印度的汽车工业很差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印度的汽车工业非常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塔塔集团了,旗下拥有路虎和捷豹两大品牌,综合实力比吉利还要强。塔塔听起这个名字就可以感觉到很特别,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印度塔塔是什么?

虽然很多人都说印度是一个“奇葩”的国度,但是它的一些成就,我们还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这家拥有着超强实力的印度塔塔,也是一个例子。且印度塔塔在五百强的排名中,它排在了232名左右,比国内的阿里巴巴集团和吉利集团排名还要靠前,不得不说印度塔塔的实力还是存在的。
C. 印度塔塔汽车怎么样
在印度,“塔塔”的身影无处不在。最大的钢铁和电力企业、最大的豪华饭店连锁网、最大的茶叶生产商、最大的民族轿车生产商……这一连串头衔让总资产额150亿美元的塔塔集团成为印度当之无愧的顶尖财团。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塔塔集团的百年发展史,见证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之路。
“Tata”诞生
由于塔塔集团的创始人早先为英军供给军需品,交易后总爱道声“Tata”(再见),久而久之,“Tata”就成了其家族的“姓”。
塔塔集团的两个创业公司分别是“塔塔之子公司”和“塔塔工业公司”
“塔塔之子”是塔塔首要的创业公司,由集团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先生于1868年成立,当时作为贸易企业。它是集团主要公司的创业者,并拥有这些公司的大量股权。
1945年,塔塔工业公司由塔塔之子公司成立,当时作为企业的管理机构。后来随着这套管理体系的废除,该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成为新的高新技术公司。
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先生1839年生于古吉拉特邦一个小镇,14岁跟父亲来到孟买,1858年大学毕业,20岁加入其父亲经营的公司。1868年,在他29岁时,以21,000卢比起家,开始经营一家贸易公司。1869年在孟买办起纺织厂,两年后卖掉纺织厂去英国长时间研究兰开夏棉贸易。在英国看到的一切深深鼓舞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认定自己在“已经睡醒了的故乡”——印度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贾姆谢特吉的民族自尊心非常强,当年,他在欧洲旅行期间,因肤色之故被一些高级宾馆拒之门外。感到愤懑的贾姆谢特吉发誓要在印度建一个世界顶级的宾馆,让傲慢的西方人对印度人刮目相看。1898年,气势雄伟的泰姬饭店在孟买问世,成为当时世界十大旅店之一。时至今日,它仍是国际政要造访孟买时下榻的首选。
早在20世纪初,贾姆谢特吉就开始思考印度经济的富强之路。他认为,要实现印度工业化必须依靠钢铁、电力和科学技术。为此,年事已高的贾姆谢特吉四处奔波,着手筹建钢铁厂。1904年,超负荷工作多年的他在德国为钢铁厂筹资时因病逝世。
贾姆谢特吉未竟的事业和梦想,在他的两个儿子、侄儿以及侄孙的手中,陆续得以实现。
1907年,塔塔钢铁公司成立,最初资本为50万美元,职工9000人,年产铁16万吨,钢10万吨。一战期间,塔塔钢厂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印度民族钢铁业的老大。与此同时,贾姆谢特吉的长子杜拉布还继承父亲遗志,于1910年创建了塔塔水力发电公司,建造了当时印度第一家水电站。几年后,他又相继建立了安得拉河谷电力公司和塔塔电力公司,担负起提供孟买乃至全印度工业和照明用电的重任。
杜拉布于1932年去世,而贾姆谢特吉的另一个儿子也已在1918年病逝。由于他们二人都膝下无子,老塔塔的侄孙、34岁的J·R·D·塔塔成为塔塔家族第三代掌门人。他除了保持塔塔家族的优良传统外,在企业管理上进行大胆革新,从家族式管理转向专业人员管理,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董事会制度,全面掌控集团高层人事安排、经营方向和生产计划的大权。在印度独立后保护国内工业政策的帮助下,塔塔集团一直健康发展。
步入“全球化”时代
自1991年的改革开放,印度经济向自由化和全球化过渡。政府也取消了生产许可证制度并鼓励外国投资。
随着印度各种保护性税收和措施相继被取消,塔塔集团开始面对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竞争。1991年3月,塔塔家族的未来传到了第四代人的手中——拉坦·塔塔担负起重任,正式接任集团董事长职位,成为塔塔财团掌门人。一度被人们视为不敢有大动作的塔塔在拉坦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胆改革。
拉坦·塔塔对塔塔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将员工总数从7.8万人削减到4.5万,而且由于裁员手段得当,没有引起员工不满。他还斥资25亿美元更新机器。塔塔麾下的“印度酒店”卖掉了在国外经营的一批三星级酒店,转而在豪华酒店领域发展。
现年67岁的拉坦,青年时期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教育。上任十多年来,拉坦不断对庞大的集团公司进行结构改造,使原本松散型管理的企业变得更加紧密高效。在他的领导下,无论是钢铁、茶叶、电力、汽车还是宾馆等传统行业,塔塔都继续在印度排行老大。此外,塔塔还以惊人的速度向电信、生物技术、保险、生命科学和服务业扩展,集团分公司现已扩大至80多家。去年,拥有22万雇员的塔塔集团资产总额高达150亿美元,约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2.4%。
跨国经营仅仅是开始
《2000年外汇管理法》生效后,印度储备银行对境外投资限制大大放宽,允许印度公司对外股份投资和设立独资分公司的投资额上限达1亿美元。除银行和地产外,允许跨行业投资。现政府允许企业在境外投资额超过企业净财产的一倍;企业可以通过国内外金融机构融资。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企业跨国经营。
借助这股东风,近几年来,塔塔财团各公司境外收购活动频繁:
塔塔钢铁公司,印度最大的私营钢铁公司,目前年产钢480万吨,到2010年生产能力将扩大到1000万吨。在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澳大利亚收购钢厂,在斯里兰卡收购钢丝厂。其中收购额较大的是:2004年8月以4.86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的Natsteel公司,2005年12月以4.04亿美元收购马来西亚世纪钢铁公司(Millennium Steel)。
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印度最大的软件服务公司,在低成本国家如中国、巴西和乌拉圭建立了开发中心。2005年10月收购悉尼的FNS,11月以2300万美元收购智利外包公司Comicorn。它的下属公司VSNL于2005年7月以2.39亿美元收购Teleglobe International,以1.5亿美元收购Tyco Global Network。2006年塔塔咨询服务公司以1.05亿瑞士法郎(约合8030万美元)收购瑞士软件服务公司TKS-Teknsoft。这家公司在欧洲经营状况良好。
D. 塔塔汽车公司的介绍
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其在1954年的时候与德国戴姆勒奔驰进行合作,1969年能够独立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商用车涵盖2-40吨的产品。1999年,塔塔进入乘用车领域,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在16%左右,最知名的是其自主开发设计的Indica和Indigo系列产品。塔塔汽车公司(TataMotors)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公司、商用车生产商。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全球商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内,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占有印度市场59%的份额。其在1954年的时候与德国戴姆勒奔驰进行合作,1969年能够独立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商用车涵盖2-40吨的产品。1999年,塔塔进入乘用车领域,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在16%左右,最知名的是其自主开发设计的Indica和Indigo系列产品。从60年代起汽车已出口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TATA的轿车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小型轿车印迪卡(Indica)外型优雅、时尚、价格低,曾在上市短时间内接到超过11万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创造印度汽车销售的最高记录。2008年3月26日,印度塔塔汽车公司以23亿美元现金收购福特汽车旗下捷豹路虎两大品牌,此次收购内容包含捷豹、路虎两大品牌,组装工厂及所有车型的知识产权。塔塔主要产品包括小型汽车、4驱动越野车、公共汽车、中型及重型货车等。

E. 塔塔汽车公司的主要汽车产品
塔塔汽车公司的主要汽车产品如下:
塔塔纳努(Nano):纳努是在2008年1月10日时于新德里汽车展上所发表的新款汽车(624毫升、后置引擎、可五人搭乘),并且在2009年3月23日在印度开始上市。售价为10万印度卢比(约2000美元),是最便宜的量产汽车。
Indica:1998年上市。斜背式超小型汽车;Indigo:2002年上市。以Indica为主体改款的轿车;Indigo Marina:2004年上市。以Indigo为主体改款的旅行车。
Safari:1998年发售的休旅车款。2005年追加大幅改良为搭载3000毫升新式柴油引擎车款。在日产及雪弗兰汽车都有同名的车款,但是并没有任何关系。
Sumo:1994年发售的越野车;Ace:2005年发售的轻型货车,搭载700毫升的柴油引擎,载重750公斤;Magic:2007年发售的车款,从Ace演伸出来的小型货车。TL/207 DI:货卡车;Winger:2007年发售的大型多功能休旅车。
Novus:塔塔大宇开发的大型卡车。2005年12月引进到印度,比韩国晚一年发售。另外韩国也新增了中型车款。

(5)塔塔集团汽车扩展阅读
塔塔汽车公司的现状
2008年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捷豹路虎等豪车品牌的汽车公司,但这也不影响塔塔汽车整体的经济实力。2019年《财富》杂志颁布的世界500强名单中,塔塔汽车成功跻身265名。
成立于1868年的塔塔集团涉足领域也极多从传统的机械制造到现代化的能源开发,从工程建筑领域可以横跨到商业服务的底盘。塔塔汽车发展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四十五万的员工渗透在全球的各处。
F. 印度“塔塔集团”为什么要收购将路虎 、捷豹
但它却有着独特的眼光,把路虎捷豹汽车引进了中国市场,并且在中国汽车行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路虎捷豹品牌在中国也因此一炮而红,被中国土豪誉为“神车”。
G. 连阿里巴巴都追不上的印度最大的塔塔集团,它们如今实力到底有多牛
印度的塔塔公司曾经收购了捷豹,还有路虎两大汽车品牌。这让印度的塔塔集团在国内以及国际上都拥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印度的塔塔集团不光涉足于汽车行业,更是在房地产以及酒店连锁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印度的塔塔集团曾经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这在当时曾经一度连阿里巴巴都望尘莫及,不得不说印度的塔塔集团在印度国内确实拥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我们也希望印度塔塔集团能够把自己所生产的汽车质量能够进行很大幅度的提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印度塔塔集团的汽车远销海外,只有这样印度的汽车行业才能有很大的提高以及进步。
H. 中国能买到塔塔汽车吗
塔塔汽车潜入中国
塔塔来了!
千万不要因为NANO缺席了4月份的北京车展而放松了警惕,眼下,这家印度汽车制造企业正努力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在南京,一家毫不起眼的公司悄然成立,它到底隐藏了怎样的阴谋?
南京工厂
这家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似乎很低调。蓝色的厂房顶棚上没有任何LOGO,只有 “南京塔塔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塔塔”)的名字掩映在清水亭东路绿色的林木里。从大门外面看,除了值班室里的保安,不见任何人影。
“我们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只是先生产一些产品样件与客户洽谈项目。”负责接待记者的南京塔塔相关人士谨慎表示,工厂需要把前期工作做好。但在工厂内部,记者随处可见穿梭往来的印度籍员工,该人士进一步证实,印度塔塔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来到南京,为南京塔塔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南京塔塔大约有90名员工,招聘一直在持续中。总投资额为700万美元的一期工程,年产量可供应40万辆汽车配套使用,所需工人约100人左右。
去年6月,在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内环路以西、南京开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以北、南京烈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东、诚信大道以南约2.6万平方米的地块上,南京塔塔开始动工建设。
在江宁区环保局的文件中,记者清楚地看到,南京塔塔主要生产通风孔、排气管、车厢通风格栅等汽车配件,年产能为95万套,投资总额为1100万美元。“目前,南京塔塔还仅仅是一个生产工厂,还没有做好后续的发展计划。”塔塔集团中国区总裁詹宏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布划中国
今年年初,因推出售价仅2500美元的“全球最廉价汽车”,印度塔塔汽车公司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焦点人物。无论是定位、品牌,还是发展路线,它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有太多相似之处,因此,毫无疑问,它也就成了中国汽车企业全球竞争中的最大敌人。
现在,南京塔塔正在充当塔塔汽车进军中国的排头兵。更重要的是,塔塔汽车的中国故事其实早在4年前就开始了。
2004年,当塔塔集团第三代掌门人拉坦·塔塔首次来到中国时就曾表示,中国将是塔塔汽车迈向国际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同年8月,塔塔汽车公司就与华晨控股(华晨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希望能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
但随后合作计划的进展却并不顺利。“对于与华晨汽车合作失败的原因,我曾向塔塔中国区人士咨询,他们只是一语带过。”与塔塔有过深入接触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张敏秋说,“但我与拉坦·塔塔聊天时发现,他对与中国汽车厂家合作丝毫没有降低兴趣,他们希望能在中国扩大其汽车业务。”
虽然塔塔急切地想进入中国市场,但又不得不面对诸多阻碍。“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规则,我们还不太清楚,而且没有任何帮助。例如企业文化不尽相同,语言也是一个关键障碍。”塔塔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在此情况下,2006年8月,塔塔公司在北京开设了一个办事处,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毕业的詹宏钰任中国区总裁。随后的2007年1月,塔塔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南京投资1200万美元成立独资企业,专门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计划于2007年底建成投产。
“一开始塔塔先与奇瑞谈合作,希望为奇瑞做配套,但是后来没有谈成,”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与奇瑞的合作传闻,塔塔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李符然表示不便发表评论。
詹宏钰表示,目前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汽车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短期内还没有成形的战略规划,具体项目,也都由旗下塔塔汽车公司负责。“正在收购的捷豹、路虎两个品牌都会在中国销售,汽车零部件方面目前只有一个工厂。因签订过保密协议,所以塔塔汽车与国内整车企业合作项目,目前还无法透露。”
野心膨胀
“对于在中国市场的规划,比如汽车零部件,我们会逐步加大采购量,”詹宏钰表示,在中国制造,会降低一部分成本。“这对集团所有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实际上,目前塔塔在中国的战略一直是三管齐下:“中国为全球”、“中国为亚太区”、“中国为中国”,主旨是通过塔塔在中国的业务推进,进而服务其全球客户。
“我在印度与塔塔的高层接触中了解到,NANO等小车的推出,并不是真正要推广到印度以外的市场,而是要以此来打开国际市场。”张敏秋说,塔塔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讲究效益和成本控制的企业,例如完全自主研发的印迪卡(Indica),是塔塔进军轿车市场的工具。
实际上,这种抢入式扩张的手段,对塔塔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05年,塔塔就通过控制西班牙一家巴士制造和设计公司(Hispano Carrocera S.A) 21%的股份,获取了西班牙的部分巴士市场,随后转向其他国家出口。
如今,塔塔也将这种扩张模式运用在中国市场。一个现实例子在于,与江宁开发区其他汽车零配件厂家不同的是,此次塔塔在南京设立的零部件子公司,它不是依附某家整车厂商进驻,更像个“自由职业者”,这也就意味着南京塔塔将可以给国内任何汽车企业提供配套。
据了解,目前南京塔塔的计划是两年内产能实现翻番后,将新增仪表板、车门镶板和较大汽车塑料零部件的生产,除目前确定的上海通用和长安福特马自达两个客户外,南京塔塔还将供应北美和欧洲的跨国汽车制造商。
引狼入室?
“从目前来看,南京塔塔生产的汽车内饰配件,还不会对国内的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造成影响,但3~5年后则很难说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陈光祖说,仪表台等内饰目前国内所有的车型基本上都是本土配套,许多内饰配件商还会出口欧美市场。如果塔塔做大,将挤占国内延峰、伟世通等内饰配套企业的市场份额。
从出口国际市场来看,中国与印度也存在竞争。詹宏钰表示,目前的国际贸易壁垒还是挺高的,由于国际贸易的增值税、关税等因素,中印之间的竞争还不是十分明显。中国出口的一些地方,印度企业还没达到。“但今后这方面的竞争将是难免的。”
而在印度塔塔中国潜力扩张之时,中国进入印度市场却是阻碍重重。
已经在印度开了一家汽车油箱配件工厂的亚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进表示,因为印度还没有汽车塑料油箱系统相关的技术,因此邀请亚普汽车过去设厂。但至于其他项目,进入印度就还比较困难。
据长城汽车宣传部部长商玉贵称,为把印度建设成为微型车的国际制造据点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大国,印度政府明确了进口关税限制政策,比如国内自主品牌出口印度的关税高达130%。但相比印度,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没有管制,处于完全放开的状态。
目前南京塔塔等汽车零部件公司,还处于低端配套的阶段。“这可能是塔塔汽车探索中国市场的前期方式。”陈光祖说,单纯进入中国建厂并生产低端配件并不是塔塔的最终目的。“在塔塔后续的计划中,可能更多的会考虑往高端配件方向发展,这将对国内汽车配套商提出更大挑战。”
面对一个同样贴上中国制造标签的印度企业,我们到底应该反击,还是应该联合?
I. 捷豹和我路虎被印度的塔塔集团收购,那算不算是印度汽车
不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