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RM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这对我国的芯片研究有什么帮助
ARM是智能手机产业链的IP供应商,居于产业垄断地位,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ARM主要出售芯片的设计技术,包括指令集。高通、博通、联发科、苹果、三星、华为、小米、展讯等都需要从ARM获取技术授权。

所以ARM公司未雨绸缪,先进行利益捆绑,避免未来被淘汰出局。未来合资公司将寻求在中国上市。中国市场占据ARM营收25%的份额,未来有望成为其最大市场。新成立的合资公司,ARM占49%,厚安基金占51%。但值得注意的是,厚安基金不是百分百中资,其主要股东是中投公司、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高盛和淡马锡出资)与ARM,其发起人是ARM。厚安基金的日常管理由ARM和厚朴投资负责。所以,虽然中资主导的基金占据51%,但细算股东权益,ARM权益占比不止是49%,所以,合资公司的主要控制权仍然在ARM手中。
『贰』 ARM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是真的吗
投资界(pedaily2012)5月3日消息,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新公司名为ARM mini China,在深圳注册,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这家新公司将接管ARM在国内的所有业务。
ARM是一家国际主流的芯片架构公司,全球超过95%的智能手机使用的是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其主要业务是向芯片设计公司进行知识产权授权,并提供技术支持。2016年7月,被日本软银以234亿英镑(约合3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此前,2017年5月,Arm在北京与厚安创新基金签署协议,双方拟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由Arm提供芯片设计所需知识产权、技术支援和培训,但由中方控股,目前市场传出Arm和中资合作计划已经敲定。
资料显示,厚安创新基金由中投公司、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与ARM公司于2017年1月24日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规模为8亿美元。
『叁』 深圳市有哪些大型的国企单位
1、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股东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4亿元。2009年赛格集团资产总额67.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4.12亿元。
赛格集团拥有下属企业24家,其中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赛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为“深交所”上市公司。
赛格集团为全国企业500强、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集团连续十年获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称号、广东省企业100强称号。赛格商标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赛格品牌获2008年度广东省十佳优秀品牌。
2、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
免税集团创办于1980年,前身为深圳免税商店;1983年1月8日更名为深圳市免税商品供应公司;1993年1月18日,更名为深圳市免税商品供应总公司;
1995年1月5日,经深圳市国资委[1994]7号文批复,公司改制成为国有独资企业,改为现有名称,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为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注册资本金为34,038万元人民币,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3.41亿元,净资产16.47亿元。

3、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于1984年9月,前身为深圳市属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深圳市工程开发公司。
1994年,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深府函〔1994〕18号文批准,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深圳市长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同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股票简称:深长城,股票代码000042,法人代表:伍斌),成为公众上市公司。
2004年11月,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司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广东联泰集团通过江西联泰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联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受让公司28%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形成了产权多元化的体制;
4、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市属国有股份制企业,公司原名深圳市天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1983年9月集体转业的基建工程兵302团。1993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7年4月更名为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5、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直管的国有上市公司,成立于1989年5月,199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简称:深振业A,证券代码000006),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营业务。
拥有广西振业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振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惠州市惠阳区振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振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安振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所属企业。
『肆』 平安保险是国企还是私企
属于民营股份制企业,非国企。而且最大的股东也和国企没有任何关系。

平安保险作为一家上市的公司,它的实力是非常厉害的,在全国的保险行业里面也是排得上号的,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家不可忽视的大集团了,而且它的保险的种类也是非常的齐全的,信赖度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现在很多的人乐意选择这家保险公司。
可以说这几年就是民营企业的春天,在国家大力的支持之下,像平安保险等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在国际上面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伍』 中国平安人寿发起人有哪些
中国平安于1988年5月21日,由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局分别出资51%和49%的平安保险在深圳发起成立。1989年,平安成立员工风险基金,名为让员工持有部分股权,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于国家政策变化的缘故,1992年更名为职工合股基金公司,1996年再度更名为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993年,国际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连袂入股平安,各持有5.56%的股权。随即,平安在全国范围内以每股6元的价格进行私募入股,使股东数量激增至70多家。1997年,平安实行股份制改造,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深圳市财政局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与工行、招商局和新豪时一道作为五大发起人。深圳市财政局的入股背景是,当时政策尚允许投资金融业,而深圳市也看到平安的发展潜力,因此曾数次向平安要求入股,但是遭到平安的拒绝。随着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并迁入深圳市中心后,平安对当地支持的依赖之处越来越多,也就同意深圳市财政局入股约5.2%。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加盟则是由招商局牵线。两家公司当时同归交通部管辖,也就随着招商局一同加入平安,并将中远集团许多保险业务(包括船舶、货物保险等)给了平安。此时,工行与招商局的持股额最高,估计均在15%左右;高盛、摩根士丹利也同时增持股权至7.63%。
1999年,工行因国家政策要求退出金融业,将全部股权悉数转让给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
2002年前后,中远集团和招商局亦分别出售了其持有的9.9%和14%的股权,至此,三大发起人全部退出平安保险。
2002年10月,汇丰斥6亿美元参股平安10%,成为第二大股东。而此时,平安保险的第三大股东换成了江南实业。平安方面的解释称,江南实业与新豪时同属员工持股机构,实际最终控股股东分别为平安保险工会、平安证券工会和平安信托工会。员工持股计划分别持有江南实业和新豪时69.11%和98.15%的股权。两家自然人控股的企业——源信行投资与宝华集团此时也分别进入平安,分别持有7.7%和6.74%的股权。而江南实业与新豪时共计持有平安17.61%的股权。
2003年,平安最大股东、持股16.09%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出于符合保险业单一股东持股不超过10%的政策法规及深圳市国企战略重组的需要,在深圳市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8800万股,约合平安总股本的3.6%。当时的买家是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从平安上市招股书的披露看,这部分股权已经转让,使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在上市前下降至12.49%。同样是出于深圳市国企战略重组的需要,持股6.93%的深圳市财政局也将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国资背景的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
截止目前中国的平安十大股东分别为:
1、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7.82%
2、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7.76%
3、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6.08%
4、源信行投资有限公司 4.8%
5、林芝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03%
6、林芝景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3.46%
7、深业集团有限公司 2.27%
8、深圳市武新裕福实业有限公司 2.22%
9、工布江达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76%
10、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