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威然 PK GL8 大众PK通用 上汽集团在背后乐开花
虽然今年MPV市场整体表现最为低迷(相对于SUV与轿车),但依然挡不住“神仙打架”的局面出现,这就是高端市场的现状。
5月28日,上汽大众首款大型豪华商务MPV Viloran威然(下称“威然”)正式上市,新车提供330TSI 商务版、330TSI豪华版、380TSI尊贵版、380TSI旗舰版四款车型,建议零售价28.68万元-39.98万元。
威然是大众品牌在华的首款国产高端MPV车型,虽然它能否终结上汽通用别克GL8独霸一方的格局,还需求时间证明,但至少在同类车型中,别克GL8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是在华品牌声誉强大的大众旗下的车型。
从更高的角度看,由于此前没有高端国产MPV车型,因此这是大众全面PK通用的开始,或将带动主流外资品牌角逐高端MPV市场。不过这两家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合资伙伴,那就是上汽集团,它将是这场PK最大的受益者。
威然瞄准的是谁?
同别克GL8 ES陆尊一样,威然也定位在中大型MPV,其瞄准的用户也与前者基本吻合,即兼顾家庭的中高端商务人士,加之其全新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众家族设计风格,使其与此前大众在华的MPV车型形成鲜明对比。
威然
GL8 ES陆尊
从价格上看,威然与GL8 ES陆尊基本一致,那么对于这些目标用户而言,二者拼的就是产品力谁更强或更有特点。除了上述所说的符合当代用户审美的全新外观外,威然基于商务为主,家用为辅的特点,在内饰与功能上进行了全面设计。
如在内饰方面,威然展现出来了简约大气的T型布局,配合精致的材质与工艺,再加上豪华定制的长绒礼宾地毯,使车内与外观一样,尽量尊贵质感。
当然,整体尊贵之下,威然还有其细节特点,如该车提供行政级第二排礼宾座椅,采用高档的真皮打孔技术,优雅的菱形格纹理,辅以滚边与绗缝工艺,体现精致与档次感。该座椅还提供电动调节(70°可调靠背及73°可调腿托)、主动通风与加热,更有3种模式x3种档位气动按摩功能,为二排贵宾带来尊享体验。
在满足商务需求的同时,对于家庭需求,威然同样考虑周到。比如在第二、第三排设计了四个儿童安全座椅锁,全系标配大尺寸全景天窗、三区自动空调系统,加之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容积约至2100L(不放倒在436L),都能让家庭出游更加惬意舒适。
智能层面,威然则一改大众的保守之风,具备了智慧车联系统,为用户提供语音、导航、控车、娱乐、出行等全方面的车联体验。此外,威然拥有交通拥堵辅助系统、车道保持系统、ACC3.0第三代的自适应巡航系统等多项领先驾辅科技。
符合中国路况需求的L2级别智能驾驶黑科技,辅以前瞻数字视野驾舱,威然为大V升级主动安全防护,可以轻松应对中国城市复杂的路况。
最后,在IQ Light智能LED大灯,以及大众独特德系的动力组合(330TSI和380TSI)与底盘调校的加持下,威然已显现出与GL8 ES陆尊的完全不同之处。但它们二者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要争取中高端用户。
而现今上市的威然也被上汽大众定义为基本款,如同GL8的Avenir艾维亚一样,未来该系全新产品只可能向上,争取更高端的市场。
高端“蛋糕”在做大
别克GL8系列,可谓是中国中档外资品牌在高端国产MPV市场上的成功范例,自2007年上市以来,一直占据高端MPV的有利竞争位置,甚至长时间占据领导地位,创造了一个商务车的神话。
夏朗
其实大众在华投入MPV产品的时间较别克更早,早在2002年,其首款MPV产品——夏朗就以进口车的身份进入中国。不过当时市场对MPV的认知度较低,而且大众历来以轿车为主(SUV都是这两年才引入的),志不在MPV市场,因此没有进一步深入。
在威然上市之前,真正国产的MPV只有上汽大众的途安,但该款产品相对低端,不仅进入到了中国品牌为主导的同类型细分市场,而且价格更高,因此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此时威然的到来显然是嗅到了高端市场的机会。
自上市之后,GL8的全部表现
据官方透露,威然的研发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大众当时已经预测到了中国市场会因消费升级而产生产品格局的变化,而且从GL8历来稳定的表现也可以得出高端市场的可操作性。
从整体的市场数据看,2019年中高端MPV累计销量达到了272562辆,市场占有率达19.87%,相比2018年增加了2.63个百分点,而同期MPV整体市场却同比下滑了近两成;别克GL8在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47644辆,同比增长5.99%,即使在2020年4月,别克GL8车系零售同比也增长了7%。
从上汽大众整体用户消费水平来看,随着中大型产品的不断推出,30万元至40万元区间现已成为可接受的价格区间,而在此前的天花板是30万元,因此威然的销量还是可期的。
况且,作为后来者,威然有更大的调整空间,以满足当下目标用户多样的出行需求。当下有句俗语叫“好饭不怕晚”,随着GL8的全面换代及威然的上市,高端MPV市场在外资品牌的入驻下,正呈现进一步活跃之势。未来如丰田的塞纳,甚至是更高端的威尔法将趁购车升级之风,让用户享受更多福利。
丰田全新塞纳
而眼下的威然与GL8之争将成为大众与通用各阵线全面竞争的开端,在更多更全面的导入产品,且形成更大的市场“蛋糕”之时,双方背后共同的合资伙伴——上汽集团不仅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而且将从双方的产品中吸取更多的营养,以壮大自主板块的产品。
据了解,上汽内部早已开始对高端MPV产品进行规划,此前荣威首款MPV-iM8概念车型也已发布,其由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主导设计,悬挂全新狮标,外型与雷克萨斯LM相似。
这款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将定位在20万元左右,竞品锁定在广汽传祺GM8,这也将是上汽首次冲击高端MPV市场。虽然目前上汽自主开发能力并不弱,但关于这款产品的运作,很难说其背后没有合资企业做出的相关贡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请问合资品牌汽车商,比如上海汽车,股权结构中是否有外资股份如有,比例多少,利润分配如何
有。 要进行分配的上汽由他自己的财务体系
上海汽车集团是目前或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最领先的乘用车制造商和最大的微型车制造商。现为全球第8大汽车制造商,注册资本达3554.67亿元。
旗下公司 (打括号的为合资)
(上海方面)上海汽车公司,生产荣威,注册资本36.8亿元人民币。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和通用各出资 50% )注册资本7亿美元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和各出资 50%)注册资本106亿
上汽集团仪征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6.8亿元
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上汽、沃尔沃各出资 50%)注册资本9700万美元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柳州五菱分别持股国内最大微型车生产厂)注册资本19亿元
上汽控股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15亿元。收购韩国双龙全部,收购韩国通用大宇10%的股份。
(南京方面)2007年12月26日,上海汽车集团正式收购南京汽车集团。
南汽集团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62亿元。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上汽、IVECO各出资 50%)注册资本25.27亿元
南京跃进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
南汽名爵,注册资本18亿元,后与上汽荣威合并
(其他投资)上海广电、上海磁悬浮列车、信息产业投资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银行、证券、保险业等
2008年,上汽集团整车销售超过182.6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111.8万辆,商用车销售70.8万辆,在国内汽车集团排名中继续保持第一位。2009年,集团以上一年度248.8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五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359位。
呵呵,忙死我了,按照持股比例,利润分配就要你自己算啦。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C. 上海的外企有哪些
1,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公司于1984年10月签约奠基,是国内历史悠久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并先后在南京、仪征,乌鲁木齐,宁波,长沙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2,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金1238.000000万美元,地址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东方路1215-1217号陆家嘴软件园11号B楼三层。
3,惠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HP分别于1995年11月和2002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惠普计算机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和惠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4,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为香港三星电子上海办事处,于1993年起在国内开展业务,是由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在上海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
5,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华硕是行销全球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产品及应用方案。2007-2009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500强,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D. 请问“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的区别(汽车行业)
楼上的明显不对题嘛.
合资企业一般指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外国合营者可以是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中国合营者目前只限于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个人和个体企业。经审查机关批准,合营企业是中国法人,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它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合营企业还不能发行股票,而采用股权形式,按合营各方的投资比例分担盈亏。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而并非两人或以上投资,主要是国家拨款,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资产的投入主体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就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虽然是一个组织体,但它只有或主要为国家一个出资人。这不同于合伙、合作企业和一般的公司,也不同于私人独资企业。国家作为企业出资人,一般并不由最高国家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中央政府)直接进行具体的投资管理和经营活动,而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分别由各级有关国家机关或其授权部门,代表国家所有权人负责具体的投资、管理和经营活动。
这几天,我把国内外的汽车集团(主要是轿车和SUV)的资料整理了一下,主要是各个品牌之间的关系,请楼主看看。
首先是国内的:
1)东风汽车集团:
东风标志 东风雪铁龙 (东风汽车50%,标志雪铁龙50%)
东风悦达起亚 (东风汽车25%,江苏悦达25%,起亚汽车 50%)
东风本田 (东风汽车50%,本田汽车50%)
东风有限 (东风汽车50%,日产汽车50%)
东风日产 (东风汽车51%,郑州轻型19%,日产汽车 30%)
2)第一汽车集团:
一汽轿车 一汽马自达 (第一汽车25%,一汽轿车50%,马自达 25%)
一汽大众 (第一汽车60%,大众中国10%,德国大众 20%,奥迪10%)
一汽海马 (第一汽车49%,海南汽车49%,海南省政 府2%)
一汽夏利 (第一汽车50.98%,天津汽车33.99%)
天津一汽丰田 (第一汽车20%,一汽夏利30%,丰田汽车 40%,丰田投资10%)
一汽丰田销售 (第一汽车36%,天津一汽丰田25%,丰田 汽车32%,四川丰田5%,长春一汽丰越2%)
四川丰田 (成都一汽50%,丰田汽车45%,丰田通商 5% )
成都一汽
3)广州汽车集团:
广州本田 (广汽集团50%,本田汽车50%)
广州丰田 (广汽集团50%,丰田汽车50%)
4)上海汽车集团:
上海大众 (上汽集团50%,大众集团50%)
上汽双龙 (上汽集团51.92%)
上海通用 (上汽集团50%,通用集团50%)
上海通用北盛 (上汽集团25%,上海通用50%,通用中国 15%,通用投资10%)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集团50.1%,柳州五菱15.9%,通用 中国34%)
上汽制造
5)通用中国集团:
上海通用东岳 (上汽集团25%,上海通用50%,通用中国 25%)
6)北京汽车集团:
北京奔驰 (北汽控股50%,戴克集团50%)
北京现代 (北汽集团50%,现代集团50%)
7)南京汽车集团:
南京菲亚特 (南汽集团50%,菲亚特50%)
MG ROVER
8)长安汽车集团:
长安福特 (长安汽车50%,福特汽车50%)
江铃控股 (长安汽车50%,江铃集团50%)
长安铃木 (长安汽车50%,铃木50%)
9)华晨汽车集团:
华晨宝马 (华晨金杯40.5%,沈阳市政府9.5%,宝 马50%)
华晨金杯
10)江铃汽车集团:
江铃汽车 (江铃集团41.03%,福特汽车30%)
11)中航二集团:
昌河汽车集团:昌河铃木 (昌河集团51%,铃木汽车39%,冈谷精机 10%)
哈航集团 (三菱技术合作)
12)福建汽车集团:
东南汽车 (福建汽车50%,台湾中华50%,三菱技术 合作)
13)长丰汽车集团:
长丰汽车 (三菱19.5%)
14)台湾裕隆集团:
中华汽车 (裕隆80%,三菱20%)
15)吉利汽车集团:
华普汽车
单独产业(国有企业):华泰汽车,奇瑞,长城,力帆,中兴,比亚迪,江淮,双环
除单独产业外全是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前五位: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
以上的两种说法都不对。中国重汽的股份是重汽占58.55%,沃尔沃占41.45%。当然是合资企业了。
E. 上海大众是国企还是私企
1.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专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属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
2.2015年12月1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发布更名公告,在公告中指出,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自2015年12月7日起,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F. 2004年7月份的别克商务GL8,无事故,车况特别好,不知道值多少钱。
大概值9万左右吧 这车贬值太快
G. 上汽集团与上海大众是同一家公司吗
只允许一家外资汽车商拥有最多2家的中方合作伙伴;而稍有实力的外资企业都会选择2家,因为可以对2个中方伙伴形成制约;因些一般来说,国外的汽车制造商会在中国先成立一个以其名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组织,如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它是外商的独资企业,也是海外母公司在华开展业务的代表和枢纽。 而当一家汽车制造厂前面一部分是中文名字时,那么它就是合资公司了,如上海大众是上海汽车制造集团与德国大众的合资公司,一汽大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德国大众的合资公司。一般来说这样的合资公司中外资是不允许超过50%的股权的,以防国有资产流失和国产率无法保障。 上海大众是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公司,标志着外资汽车开始在华生产;后来上海大众的中方伙伴,即上汽集团觉得德国大众对合资公司控制太严格,技术转让不充分,于是经国家同意与美国的通用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车。这让德国大众极为恼火,对这种一女嫁二夫的作法,大众采取了类似的行动:找到北方的一汽成立了一汽大众来反制约上汽集团。 再后来,德国大众不愿看到两家大众过分竞争,就在战略进行了协调与合并,把销售策略和品牌宣传进行了统一规划。现在汽车销量分别位居第二与第三位。 一汽大众:奥迪系列;高尔夫,捷达,宝来,开迪,速腾,以及将要上市宝来GP和PASSAT B6; 上海大众:高尔,波罗,桑塔那,途安,波罗GP,PASSAT,PASSAT GP,以及将要上市的斯柯达。 而上汽集团不甘心只做合资车,它也将于近期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ROVER 75。
H. 外资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实际上,,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正式实施,外资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权限被进一步扩大。《补充规定》与2004年底颁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相比,主要职能增加了包括:允许外资公司的地区总部投资公司从事经营性租赁和融资租赁业务等全新功能,但是实际上,由于外资汽车公司在国内的众多合资公司市场地位日益重要,合资公司已经从投资公司手中夺走主要职能和业务。中国地区的区域总部地位日益被弱化。
这其中最尴尬的莫过于通用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下称“通用(中国)”)。在三年之前,在强势的墨斐的领导之下,通用(中国)在处理(中国)投资决策以及协调合资公司上海通用之间关系的事务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上海通用日益壮大,上海通用已经开始渗透和夺走原本属于通用(中国)的职能范畴。通用汽车显然也乐见这种变化,他们进一步整合了其在亚太地区总部和中国地区总部的职能。迁移到上海之后的亚太总部和中国总部职能严重重叠,并产生诸多争端,为通用效力多年的墨斐为此愤而出走。
此外,伴随着区域总部整合进行的是职能的重新定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原本属于通用(中国)的进口车SAAB(萨博)被移交给上海通用,通用(中国)继三年前转交豪华品牌凯迪拉克之后,目前通用(中国)只经营进口车品牌欧宝(OPEL)。而近来关于OPEL国产的消息也甚嚣尘上,通用(中国)的尴尬可想而知。
面临尴尬的同样还有日产汽车公司,日产(中国)在今年年初整合原来位于香港的日产进口车和内地的北京办事处成立日产中国之后,日产(中国)目前主管进口车和中国的有关投资业务,但是日产(中国)目前主要职能仍然以进口车业务为主,同时肩负一些日产品牌建设的职能。其他则转交给日益强势的东风日产。
类似的情形同样发生在本田(中国)和丰田(中国)上,这些改变均和外资在华的合资公司日益强大有关。
合资公司日益强大
在丰田汽车等众多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投资公司的网站上,有对其自身职能的介绍,综合来讲,这些外资公司的地区总部职能主要包括:参与集团公司在华生产、研发等投资活动,培养人才、提供法律支援,与中国政府、媒体沟通等。在本田和通用的网站上,其中国投资公司的职能被描述为:通用和本田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的投资方,代理总部行使管理和相关业务的职能。
专家指出,这些投资公司实际上就是“区域总部”,但是其投资职能相对薄弱。同时,这种区域总部的职能由于外资汽车在华业务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区域总部和投资职能均在不断弱化。
上海社科院外国投资研究中心李小钢主任分析说:“虽然不少汽车业的外资公司都在国内建立了投资公司,但现在主要还是在行使区域总部的管理职能,投资职能非常有限。”
多家外资汽车公司在华公关部表示:《补充规定》从理论上讲扩大了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渠道。但是否开展这些业务,还要根据公司的总体经营策略而定。
实际上,由于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相关汽车金融业务和重大研发投资任务都逐渐被合资公司吸纳,如原先属于通用中国管辖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由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各投资50%组建)也在2004年正式移交上海通用管理。同样,今年年初刚刚组建,位于广州花都的日产技术研发中心的管理权在今年年初被东风日产接管。
合资公司日益强大以及市场地位日益重要是导致外资汽车公司地区总部职能弱化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国内汽车公司独特的50%:50%的股权分配模式也是导致地区总部逐渐转移自身职责的重要因素。
“在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区域总部职能非常明显,他们主要充当集团利益的管理者角色,对当地的投资行使总部的监控和管理职能,但是中国市场独特的股比分配必然会导致中国地区总部更多只能担任当地投资的协调人角色。”PSA中国一位人士对记者分析说。
所以,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总部除了进口车销售等业务之外,更多只能担任一些如品牌建设以及企业文化传播等辅助职能,重大的投资计划和产品规划职能并不能实际执行,合资汽车公司实际上已经跳过地区总部直接与集团总部进行协调和谈判。(
I. 英国脱欧后车企或撤资关厂,汽车工业将面临重创
1960年,英国申请加入欧盟被拒。等了十三年,1973年英国再度申请加入,终成为成员国。
2013年1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整整折腾了七年,2020年1月31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
当初加入有多困难,如今脱离就有多麻烦。多方面迹象已经显示,英国汽车工业或是脱欧最大的“牺牲品”。

PSA曾表示,如果英国无协议脱欧,PSA将直接关闭埃尔斯米尔港工厂。其实此前埃尔斯米尔港工厂,已经将Astra车型的生产线迁移到了德国,单单该产能的转移,对英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就高达80亿英镑/年。
对中国车企或中国消费者的影响
中国车企在英国市场并无整车生产业务,比如上汽集团的荣威MG仅仅是英国有研发中心,上汽大通虽然收购了英国的Maxus商用车品牌,但做的是整车出口,脱欧影响也不大。反倒是英国汽车工业的“崩塌”可能会造成一部分资源流入中国,毕竟中国汽车市场是更开放包容的。另外,鉴于MINI和捷豹路虎的对脱欧的消极态度,恐从英国移除汽车生产计划,届时中国汽车消费者将难以买到原汁原味的英产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 上海汽车股票为什么从去年12月份的27块多一路跌到18快上下,他的业绩不是很好么
不是,主要是因为去年设计整体上市概念所以才贝高炒,现在缺乏题材,又单凭业绩已经无法支撑其股票价格。所以硬跌下来。一方面是市场原因,另一方面多头有获利了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