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先生一九九四年创立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是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现兼任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被评为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上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为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专家。二零零二年上海市工商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
范伟先生:公司董事兼总裁。复旦大学工学士。复星高科技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范伟先生一九九九年、二零零零年均被上海市评为市住宅建设功臣,现任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房协》会刊编委会委员。 丁国其先生:公司董事。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师。曾任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建筑公司财务部经理,一九九五年五月至一九九九年五月任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张琳先生: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以建筑师职称任职于上海静安区住宅公司、上海财经大学基建处、上海爱建建筑设计事务所。 王 宁先生:公司副总裁,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曾任职于上海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销售部、企划部经理。
曹志东先生:公司副总裁,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并曾于该校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任教师。曹先生曾任上海新黄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集团战略管理及人力资源咨询师,并兼任多个直属公司的人事总监、董事、监事。
张伟刚先生:公司副总裁,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曾任上海县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闵行区梅陇镇政府副镇长,闵行区政府办公室主任,闵行区虹桥镇党委书记,闵行区计划委员会主任等职。
王哲先生: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一九九二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一九九九年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毕业,获国际金融硕士学位。一九九七年获经济师职称。在中国农业银行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任职多年。 卢绮霞女士:公司董事会秘书,是特许秘书及行政人员公会和香港公司秘书公会会员,她在公司秘书职业领域中具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

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土木建筑分院收入怎么样呀里面的领导怎么样
职位名称 公司名称 工资待遇 经验要求 发布时间
文案策划
安徽圣恒广告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面议 3-5年 1小时前
创意文案
上海景程市场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面议 0-2年 1小时前
数码学徒
丽江薇薇新娘婚纱摄影 1000-1500元 不限经验 1小时前
文案
深圳尚美佳品创意管理有限公司 面议 0-2年 1小时前
平面设计师
乐清市乐成华鸿广告制作工作室 面议 0-2年 1小时前
市场专员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水办事处 面议 不限经验 1小时前
平面设计师
陕西华泰龙科工贸有限公司 3000-4499/月元 0-2年 1小时前
行政助理
上海园梦广告有限公司 4500-5999/月元 不限经验 1小时前
校园文化资深设计师
宁波两米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面议 不限经验 1小时前
项目经理
佛山市拓境装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4000-5000元 0-2年 1小时前
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的上海都城建筑设计院怎么样 待遇,工作强度,以及主要做哪一类或哪几类的设计为主
同济设计院市政分院工作5年画图狗来答,对建筑不了解,主要谈一谈市政。首先在建筑设计院,做市政地位已经可想而知了,同济建筑院基本是建筑、结构的天下,讲座、培训、行业大佬也都是建筑一派,市政基本属于闭门造车,跟不上行业热点,参与不了大项目,基本上是小作坊,尤其是市政给排水。
1.工作氛围
同济市政分院工作氛围很差,领导基本上是包工头性质,满嘴脏话,定点巡视,不让人闲着,整个办公室死气沉沉,员工之间几乎没有私下沟通。由于流动性很大,基本上剩下的大部分员工为女性,导致勾心斗角的事情很多,常常会有你工作很多、很辛苦,却被同事在领导层面前黑、说闲话,导致你得不到领导层认可,你的辛勤工作敌不过别人一句闲话。曾经一对办公室小情侣,就被领导层背后议论拆散,怕影响工作质量。
2.领导层问题
由于在建筑院,市政方向领导基本上没有向总院晋升的机会,这就导致市政分院基本上类似于私企的运作模式,没有上升通道,领导层大约都在40岁左右,近十年固化。而且领导层之间多对夫妻档,更加固了领导层的稳定,在同济市政基本没有晋升机会,一直画图狗。领导层之间会相互维护,形成了一个利益团体,其他人没有进入利益圈的机会。
3.收入及工作量
由于领导层固化,也没有往上走的机会,所以领导层目标就转向捞钱。基本上大的设计合同都会虚假分包,基本上会将设计费的50%分包到自己熟悉的公司,套现,进入私人口袋。
由于一部分设计费被领导层套现,导致下面员工虽然干的多收入却不高,比同等级上海市政、上海城建、上海勘测等设计院低6-10w,更谈不上公积金、逢年过节的福利了,公积金没有补充,基本为全上海设计院最低水平。
由于小作坊模式,技术差,所以领导层接的业务基本上为其他院不干的垃圾项目,而且为通过巨额回扣拿到的项目,设计费通过领导层套现、巨额回扣、院里50%管理费,实际可分配给员工的仅为实际设计费的20%左右。项目质量差,通常会反复改,基本改到2-3次。这就意味着相比于其他院,你的工作量翻倍,收入可能仅为其他院的二分之一。且领导层无底线向业主妥协,导致员工经常在外受气。
4.员工质量及发展
之前基本上进入的都为同济的研究生,由于院里及领导层一系列问题,导致口碑败坏,现在基本上招聘不到同济的研究生。近两年开始招聘本科生,同济本科生招不到,就招其他学校本科生。
由于类似于私企的性质,所以会有关系户进来,专科生、三本学生也有,因为关系户,收入往往会比同届研究生还要好一些。
同济市政不存在员工发展一说,近两年部分员工也看透了,造成了人员离职潮。所以招聘了大量本科生,本科生来到这边落不了户,其他院要求的基本上为研究生学历,也跳不了槽,所以基本上就是疯狂蹂躏本科生,因为你没有流动的机会。本科生建议去读个研究生,不要着急工作。即使工作,也要找个有前景的,不要在乎眼前那几万块的收入,将来你的一生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建议但凡有一点机会就不要去同济建筑院市政分院,尤其本科生。
④ 上海同济房地产有限公司属于国有企业吗
上海同济房地产有限公司为同济大学控股的上市公司---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经营。
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具有房地产企业二级开发资质。公司控股项目公司及子公司13个。现有在职职工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6人,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12人,初级技术管理人员8人。
同济房地产公司在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下,依托同济大学高科技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近十来年在上海和全国的房地产行业中硕果累累。先后投资和建成的项目近二十个,如同济绿苑、同济欣苑、蓬莱家园等住宅小区等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级的鲁班奖,白玉兰奖,国家住宅示范小区,优质结构,文明工地和各种建筑工程的奖杯和奖状等。
公司开发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周边地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在江苏泰州市的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公司开发的项目有上海虹桥地区的5A办公楼同诠大厦、集商务办公,四星级酒店和商场的同济广场建筑群8万平方米,还有16万平方米的同济华城高级住宅小区等总投资达二十多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二十八万平方米左右。经过多年的发展,同济房产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开发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受到业内同行的关注。
同济房地产公司注重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的研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汇集同济大学的人才优势,从项目的前期决策定位和市场需求出发,对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交付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始终坚持以精心管理为手段,以打造品牌为目标的建设思路,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建立了一支完整的技术管理和建设的队伍。
⑤ 上海同济大学 校办企业有哪些
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版研究院
上海同济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铁大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宝冶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
上海宏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⑥ 同济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甘其食的创始人——童启华。
2009年,甘其食仿佛是一夜爆红,杭州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能找出一家甘其食包子店。而这家连锁店的掌门人童启华,显然比甘其食更具传奇色彩。他是典型的理工科高才生,同济大学1995级,毕业于自动化控制专业,从不懂餐饮到做出极致的包子,童启华花了四年时间。在长三角刮起“甘其食”风暴后,他还把包子店开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旁边。

李国豪先生值得我们每个同济人引以为傲。
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⑦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发展简史
1951年
·为承担同济大学基建任务成立设计处。
1953年
·为适应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基本建设急剧增加的需要,成立“同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处”,翟立林任处长,下设四个设计室,由华东文委下达设计任务。 1958年
·在大跃进形势鼓舞下,上海需要兴建大量工业建筑及文教建筑,在建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58年3月1日在129礼堂召开了“同济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成立大会,吴景祥任院长,下设八个设计室。
·1960年
·改设设计院院务委员会,王达时任院务委员会主任。
·1961年
·吴景祥任设计院院长。
1964年
冯纪忠任设计院院长。
·1965年7月29日
·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及上海市委、市文化局有关领导在上海锦江俱乐部接见院“上海3000人歌剧院”项目设计组人员,听取吴景祥院长的汇报并过问了设计方案。歌剧院设计小组被授予“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66年
·文革开始后,设计院和教学单位一样处于停顿状态,不久被解散。
1969年
·同济大学部分师生组成“五·七”公社设计组,并配合三线建设赴安徽贵池进行现场设计。
1971年10月
·设计组撤离贵池回上海。
1974年
·参加金山石化总厂现场设计。 1979年
·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直属学校领导,吴景祥任院长,下设三个设计室。
1981年
·王吉螽任院长,下设二个设计室。
1983年7月
·设计院迁入现址。 ·1984年5月,黄鼎业任设计院院长。
·1984年,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勘察设计单位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的通知》精神,设计院与学校拟定了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的实施细则,学校不再拨给设计院事业费,设计院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并向学校上缴利润。
·1984年,经民主推举产生室主任,并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形成三个综合设计室。
·1985年,成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和厦门分院。
·1985年9月,黄鼎业调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院院长,刘佐鸿任设计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1987年底,设计院成立TQC领导小组,在全院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1989年,刘佐鸿任设计院院长。
·1990年9月,黄鼎业副校长兼任设计院院长,姚大镒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0年10月,成立桥梁、道路、勘察、地下、环境五个专业设计室。
·1990年11月,通过国家教委所属设计院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的TQC达标验收。
·1992年5月,深圳分院实行独立核算。
·1993年1月,高晖鸣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3年6月,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张纪衡兼任设计院院长,高晖鸣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3年底,设计院归入同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995年8月,高晖鸣任设计院院长。
·1997年2月,设计院由三个综合设计室改为建筑、结构、设备三个专业设计室。 ·1998年10月,丁洁民任设计院院长。聘请原纽约规划局回国的郑翊担任院长助理
·1999年4月,设计院成立ISO9001贯标工作领导小组。
·2000年1月,设计院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2000年,丁洁民被评为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院院长。
·2000年底,深圳分院改制为“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并成为独立法人。
·2001年3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合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1年,通过股份转换,设计院直属同济大学领导,同济大学持有设计院70%股份,同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设计院30%股份。
·2011年底,设计院新原巴士一汽大楼竣工启用。
·2011年底,为适应市场需求,由专业设计室调整为综合设计所。
·2006年10月,设计院共有职工933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12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46人。聘请原纽约规划局回国的 郑翊 担任院长助理,实行集团化运作。
·2008年11月6日,同济大学举行建筑设计院建院50周年庆典,在设计院成立当年主持设计的著名建筑——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揭幕成立。

⑧ 想找装修公司,同济经典设计和同济大学是一起的吗
同济大学挺好的,至于挑选装修公司,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关键看你有什么要求,怎么选,设计、价格、施工是否适合你。
总之装修也不要着急了,应该多了解一下,包括:设计风格、质量价格以及售后等等,各方面的都要搞清楚,毕竟装修是要一定的流程,多比较,理性选择。
⑨ 复地集团的集团高管
郭广昌先生一九九四年创立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是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现兼任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被评为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上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为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专家。二零零二年上海市工商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
范伟先生:公司董事兼总裁。复旦大学工学士。复星高科技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范伟先生一九九九年、二零零零年均被上海市评为市住宅建设功臣,现任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房协》会刊编委会委员。 丁国其先生:公司董事。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师。曾任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建筑公司财务部经理,一九九五年五月至一九九九年五月任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张琳先生: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以建筑师职称任职于上海静安区住宅公司、上海财经大学基建处、上海爱建建筑设计事务所。
王宁先生:公司副总裁,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曾任职于上海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销售部、企划部经理。
曹志东先生:公司副总裁,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并曾于该校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任教师。曹先生曾任上海新黄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集团战略管理及人力资源咨询师,并兼任多个直属公司的人事总监、董事、监事。
张伟刚先生:公司副总裁,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曾任上海县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闵行区梅陇镇政府副镇长,闵行区政府办公室主任,闵行区虹桥镇党委书记,闵行区计划委员会主任等职。
王哲先生: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一九九二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一九九九年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毕业,获国际金融硕士学位。一九九七年获经济师职称。在中国农业银行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任职多年。 卢绮霞女士:公司董事会秘书,是特许秘书及行政人员公会和香港公司秘书公会会员,她在公司秘书职业领域中具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

⑩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与同济大学真的没有关系吗
有关系,第一授课老师大部来自同济大学,第二学校领导来自同济大学,第三使用同济大学的品牌、知识产权,第四同济大学占有学校股份。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
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汽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30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500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