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农五师八十九团绿丰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农五师八十九团绿丰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是2011-05-05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新疆双河市89团。
农五师八十九团绿丰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2701572528564L,企业法人李建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农五师八十九团绿丰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塑料制品、地膜、滴灌带制造、销售;塑料颗粒回收;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农五师八十九团绿丰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新疆建设兵团是否属于一级行政区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现存唯一一个担负屯垦戍边使命,兼具党、政、军、企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半军事化经济组织。它的分支机构遍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除柯孜勒苏自治州),以“两周一线”为主——就是两大沙漠的两个圈,加上一个边境线。并管理着若干个县级市。它拥有独立、完备的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司法体系,它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保障新疆的稳定与民族团结、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增长。 前期历史 1950年代初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逐渐稳固、全面转入和平时期经济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批军人复员转业。与苏联接壤的新疆经济落后,汉族在人口民族构成中占少数,存在大片宜农荒地。中国领导人决定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十二兵团仅保留一个现役国防步兵师,绝大多数军人(17.5万人)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安家落户从事工农业生产,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任司令员为陶峙岳。 兵团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开垦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戈壁荒漠,兴修农田、水利、绿化等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当时兵团也吸引和征调了大量中国其他省份的青壮年男女来补充兵团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性别比例。在1960年代中苏交恶的时候,由于大量边民逃往苏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大量人力到边境地带“代耕代牧”,以填补边境地区的防卫空缺和农业生产缺额。到1966年末,兵团的总人口达148万人。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兵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经济每况愈下。1975年,兵团经济已到了崩溃边缘,最终撤销建制,所有机构移交地方政府农垦局管理。 兵团的重建 1979年,霍梅尼夺取伊朗政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开始向全世界扩散。次年即1980年,苏联攻占阿富汗,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1980年3月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决定西藏的工作“以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为主”,把绝大多数汉族干部、汉族技术人员与职工撤回内地。新疆也要按这个精神办,一时在疆汉族人心浮动。1981年10月王震邀请邓小平考察新疆,王震建议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此后兵团成为稳定新疆局势的支柱。 体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和师均设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司令员或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的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市。 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兼任。兵团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则兼任自治区的党政副职,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任命,其行政职级为正省级,党内级别为中央委员。兵团现任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分别是聂卫国和华士飞。 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级市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师另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行政级别为地厅级。 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团场编以数字番号。有些师实行师市合一体制。 在兵团总部、各师师部和团场密集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构。 80年代以来,军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副军级建制的兵团军事部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即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所属各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大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的。目前兵团下设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及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插花地分布于自治区全境,位于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团总人口大约为24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218万。 农一师:1953年成立,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师部与县级阿拉尔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 农二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库尔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 农三师: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境内,师部与图木舒克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 农四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伊犁地区境内,师部驻伊宁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 农五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博乐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 农六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 农七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 农八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驻石河子市,师部与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 农九师: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师部驻塔城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 农十师: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驻北屯镇,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 建筑工程师: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 农十二师: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 农十三师: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境内,师部驻哈密市。 农十四师: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和田市。 人口 兵团2003年总人口为254.2万,占新疆总人口的13%。兵团的民族构成为: 兵团民族构成(2002年数据) 民族 人口 百分比 汉族2 204 500 88.1 维吾尔族 165 000 6.6 回族64 700 2.6 哈萨克族 42 700 1.7 蒙古族 6 200 0.3 其他18 100 0.7 兵团各师当中,以农八师人口最多,共有57.93万人(2002年数据)。 经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发展经济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利用其国家计划单列的特殊地位,积极参与全国市场的竞争。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交流,它还经常使用一个企业化的名称——“中国新建集团”。 兵团经济目前依然以农业为支柱,核心是棉花、水果、蔬菜、粮食、油料、甜菜种植等产业,所生产的商品棉、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葡萄酒、番茄、番茄酱、啤酒花、美利奴羊等产品在全疆乃至全中国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其中商品棉和番茄酱更是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兵团的农业生产已逐步过渡到现代化阶段,既有集约化大生产,也有家庭作坊模式,在种植上普遍实现了节水灌溉和机械化耕种。 在兵团成立以前,新疆几乎没有工业。兵团成立后兴办了大量工矿企业,其中有很多后来都转交给了新疆各级政府。目前工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主要有食品、纺织、电力、采矿、造纸、医药、建材等门类。 除了工农业外,兵团在物流、贸易、旅游、房地产、建筑、公用事业等第三产业也都具有较强的实力,甚至还拥有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兵团旗下目前有11家上市公司,大都是兵团内经济效益最佳或者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 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百花村,SSE:600721):1996年上市,隶属于兵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营计算机软硬件开发。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SSE:600075):1997年上市,隶属于农八师,主营塑料制品生产。 新天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新天国际,SSE:600084):1997年上市,隶属于兵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营国际贸易和葡萄酒生产。 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新农开发,SSE:600359):1999年上市,隶属于农一师,主营棉花种植加工。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伊力特,SSE:600197):1999年上市,隶属于农四师,主营酿酒。 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基,000972.SZ):2000年上市,隶属于兵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营番茄种植加工。 新疆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宏,SSE:600419):2001年上市,隶属于农八师,主营造纸。 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天富热电,SSE:600509):2002年上市,隶属于农八师,主营发电。 新疆冠农果茸股份有限公司(冠农股份,SSE:600251):2003年上市,隶属于农二师,主营水果种植加工、马鹿养殖加工。 新疆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松建化,SSE:600425):2003年上市,隶属于农一师,主营水泥生产。 新疆赛里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赛股份,SSE:600540):2004年上市,隶属于农五师,主营棉花种植加工。 城市 在兵团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建成了六座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并且现在管理着其中的五座。师部和市府两块牌子、同一套机构,由师政治委员兼任市委书记,师长兼任市长。这些城市虽然在名义上是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但自治区的各级政府对城市发展一般不作干预。 奎屯市:位于北疆,原属乌苏市,1975年设立,原由农七师管理,是师部驻地。地处兰新铁路线上,经济以石油工业为主。1975年兵团撤销时把城市移交给地方政府,但1981年兵团恢复后该市未重新纳入兵团体系。目前其境内北部设有天北新区,由农七师直接管理。 石河子市:位于北疆,原属沙湾县,1976年设立,由农八师管理,是师部驻地。地处兰新铁路线上,始建于1950年,是兵团最早发展的军垦城市,也是后来一系列此类城市的样板。设有石河子大学和国家级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阿拉尔市:位于南疆,原属阿克苏市,2002年设立,由农一师管理。拥有全套的棉花种植、加工产业链,并设有塔里木大学。是南疆地区汉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 五家渠市:位于北疆,原属昌吉市,2002年设立,由农六师管理,是师部驻地。它实际上是乌鲁木齐市的卫星城,也是兵团较早建设的军垦城市。 图木舒克市:位于南疆,原属巴楚县,2002年设立,由农三师管理。地处古丝绸之路上,境内有托库孜萨来遗址等多处重要的文物古文教 兵团自身拥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覆盖了高等教育、中学、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教育等各个领域。现有两所综合性高等学府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分别位于北疆的石河子市和南疆的阿拉尔市,均以农科专业见长。此外,兵团还有近两百个覆盖不同学科的科研院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机关报是《兵团日报》。兵团和各师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各团则普遍建立了广播电视转播台,目前覆盖率已达90%以上。
㈢ 新疆艾比湖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怎么样
新疆艾比湖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是1994-01-0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新疆博州博乐市红星路。
新疆艾比湖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27007107937898,企业法人杨胜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新疆艾比湖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农副产品种植、养殖
㈣ 新疆兵团的资料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在自己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是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工、交、商、建、服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
兵团现拥有总人口250余万,在岗员工68.41万。总部设在乌鲁木齐市,下辖13个农业师(垦区)、1个建筑工程师、174个农牧团场、1513个工交商建企业,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2003年兵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兵团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拥有土地面积69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6万公顷。农业机械动力达到203万千瓦。
兵团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能源和基础工业相配套,已建成拥有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钢铁、电力、煤炭、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近百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兵团工业总产值达114亿元,其中原煤371万吨,发电量19亿千瓦时。
兵团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2亿美元。兵团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目前已有百花村、新天国际、新疆天业、新农开发、伊力特、新中基、新疆天宏和天富热电8家公司先后上市。
兵团旅游业发展迅速。现有旅行社38家,其中国际社3家,国内社35家。兵团所属的西域国际旅行社在新疆同行业中各项经济指标排名第一,已连续7年名列全国百强社。旅游涉外饭店28家,其中星级饭店23家,客房总数2976间,床位总数6689张。旅游景区6家,其中获国债支持项目的5家。2002年旅游总收入达到6.18亿元,外汇收入3881万美元。兵团所辖的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拥有飞机35架,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抗灾抢险。
兵团拥有勘测、设计、施工一条龙的建筑、安装施工队伍,在国内外承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大型工程。
"十五"期间兵团将以"四大工程"为重点:一是26.67万公顷喷滴灌节水工程、36.67万公顷新疆和西北节水农业示范区。二是边境形象工程,加快边境农牧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白红绿"工程。"白"是40万吨优质出口棉基地建设和30万棉纺锭技改;"绿"是以50万吨优质库尔勒香梨为主,包括哈密瓜和鲜食、制干、酿酒葡萄的6.67万公顷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红"是以50万吨番茄酱为主,包括枸杞、红花、胡萝卜、大枣、线椒等红色系列食品基地建设。四是小城镇建设工程,包括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北屯等4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的建设和以现有垦区农场为依托,重点建设38个农场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城镇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位置、面积] 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西、北两面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380多公里。全州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509.7米。博乐市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总面积795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3.1平方公里,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24公里。
[人口、民族] 自治州总人口43.96万人,民族40个,其中蒙古族2.67万人,汉族29.80万人,维吾尔族5.49万人,哈萨克族4.16万人,回族1.48万人。
[行政区划] 自治州下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
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哪些民族的人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在自己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是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工、交、商、建、服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
兵团现拥有总人口250余万,在岗员工68.41万。总部设在乌鲁木齐市,下辖13个农业师(垦区)、1个建筑工程师、174个农牧团场、1513个工交商建企业,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2003年兵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兵团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拥有土地面积69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6万公顷。农业机械动力达到203万千瓦。
兵团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能源和基础工业相配套,已建成拥有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钢铁、电力、煤炭、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近百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兵团工业总产值达114亿元,其中原煤371万吨,发电量19亿千瓦时。
兵团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2亿美元。兵团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目前已有百花村、新天国际、新疆天业、新农开发、伊力特、新中基、新疆天宏和天富热电8家公司先后上市。
兵团旅游业发展迅速。现有旅行社38家,其中国际社3家,国内社35家。兵团所属的西域国际旅行社在新疆同行业中各项经济指标排名第一,已连续7年名列全国百强社。旅游涉外饭店28家,其中星级饭店23家,客房总数2976间,床位总数6689张。旅游景区6家,其中获国债支持项目的5家。2002年旅游总收入达到6.18亿元,外汇收入3881万美元。兵团所辖的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拥有飞机35架,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抗灾抢险。
兵团拥有勘测、设计、施工一条龙的建筑、安装施工队伍,在国内外承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大型工程。
"十五"期间兵团将以"四大工程"为重点:一是26.67万公顷喷滴灌节水工程、36.67万公顷新疆和西北节水农业示范区。二是边境形象工程,加快边境农牧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白红绿"工程。"白"是40万吨优质出口棉基地建设和30万棉纺锭技改;"绿"是以50万吨优质库尔勒香梨为主,包括哈密瓜和鲜食、制干、酿酒葡萄的6.67万公顷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红"是以50万吨番茄酱为主,包括枸杞、红花、胡萝卜、大枣、线椒等红色系列食品基地建设。四是小城镇建设工程,包括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北屯等4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的建设和以现有垦区农场为依托,重点建设38个农场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城镇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位置、面积]
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西、北两面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380多公里。全州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509.7米。博乐市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总面积795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3.1平方公里,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24公里。
[人口、民族]
自治州总人口43.96万人,民族40个,其中蒙古族2.67万人,汉族29.80万人,维吾尔族5.49万人,哈萨克族4.16万人,回族1.48万人。
[行政区划]
自治州下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
㈥ 博乐农五师博赛建业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法定代表人:陈国强
成立日期:2002-03-23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52701710794810G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建筑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新疆博州博乐市塔斯尔海
经营范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叁级;市政道路工程、园林古建筑工程、土石方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建筑防水工程;建筑材料、五金交电、日用百货零售。
㈦ 新疆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历史沿革
新疆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远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代2000余年,相袭至今。
1949年9月25、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和省政府分别通电和平起义,新疆和平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尔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各地区,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1952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部队整编命令。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命令,将驻新疆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二、六、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分别整编为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1个建筑工程处、1个运输处,共约10.55万人,担负屯垦戍边任务。
195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发电报给西北军区、西北局和军委总参谋部,提出关于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领导机构、名称的请示报告。8月6日,军委总参谋部复电:同意第二十二兵团部与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军委总参电令,发布命令《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月25日,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机构及管辖部队番号》,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于1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
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新疆屯垦事业由原军垦农场开始逐渐转变为正规化国营农场,正式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化生产代替原军队自给性生产。1958-1960年,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如火如荼,兵团迅速掀起垦荒造田大兴水利建设高潮,同时,兵团工业生产也蓬勃发展。1961-1962年,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兵团各项事业很快进入一个全面大发展时期,农牧团场基本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不断下降。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
鉴于新疆农垦事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兵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1983年以后,兵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进行农垦经济体制改革。1990年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为兵团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今,兵团以占全疆1/7的人口,生产新疆1/5的粮食、2/5的棉花和1/3的棉纱、棉布、食糖,并交纳1/5的税金。
机构设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The Xinjiang Pro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和师均设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司令员或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的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曾迁至石河子,后又迁回乌鲁木齐市。
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兼任。兵团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兼任自治区的党委副书记,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任命,党内级别为中央委员。兵团现任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分别是聂卫国和华士飞。
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区行政中心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师另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
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编以数字番号。有些师实行师市合一体制,如石河子市(建立于1975年,为新疆最早的城市之一,现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后效仿石河子模式建立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阿拉尔市等。
在兵团总部、各师师部和团场密集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构,如:兵团公安局-农八师公安局-下野地垦区公安局,特例:兵团公安局-石河子市公安局(农八师公安局)-城区分局。
80年代以来,军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副军级建制的兵团军事部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即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大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的。目前兵团下设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及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插花地分布于自治区全境,位于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团总人口大约为248.05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218万。
农一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境内,师部驻阿克苏市,拥有阿拉尔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
农二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库尔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
农三师: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境内,师部驻喀什市,拥有图木舒克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
农四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原伊犁地区境内,师部驻伊宁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
农五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博乐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
农六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
农七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拥有奎屯市奎北新区,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
农八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驻石河子市,师部与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
农九师: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师部驻额敏县,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
农十师: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驻阿勒泰市北屯镇,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
建筑工程师: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
农十二师: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
农十三师: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境内,师部驻哈密市。
农十四师: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和田市。
[编辑本段]位置面积
新疆是我国国界线最长的省区,占全国陆地国界线总长的1/4。兵团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分布在东起东经95°34',西到东经75°50',南起北纬35°30'、北至北纬48°34'的广大地区,东西和南北相距各1500千米。新疆东部与甘肃、青海相邻,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国毗连。国界线长5700千米,其中与蒙古国交界1416千米,与俄罗斯联邦交界54千米,与哈萨克斯坦交界1753千米,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1096千米,与塔吉克斯坦交界457千米,与阿富汗交界92千米,与巴基斯坦交界599千米,与印度交界233千米。
兵团的土地面积7.43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47%,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是全国农垦最大的垦区之一。
兵团人口
2006年末兵团总人口257.94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全年出生人口1.47万人,出生率5.71‰;死亡人口1.19万人,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1.10‰。 2006年末从业人员98.70万人,比上年下降0.1%。年末在岗职工66.3万人,下降0.5%。全年开发就业岗位6.74万个,实现就业再就业6.5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5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5%。
2007年末总人口258.47万人,比上年增长0.2%。全年出生人口1.33万人,出生率5.16‰;死亡人口1.01万人,死亡率3.93‰。人口自然增长率1.23‰。
2007年末从业人员99.51万人,比上年增长0.8%。年末在岗职工66.06万人,下降0.2%。全年开发就业岗位6.88万个,实现就业再就业5.7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9万人,新增劳动力就业3.19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555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57%。
气候特征
兵团地处新疆境内,气候与整个新疆一样,都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北疆西北部的农四、五、九、十师,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北疆准噶尔盆地的农六、七、八师、农十二师和农十师的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干旱区气候;南疆(包括东疆)的农一、二、三师、十三师、十四师,属于暖温带干旱区气候。 兵团垦区气候的主要特点,一是干燥少雨,二是冬寒夏热,三是日温差大,四是日照丰富。7月,全疆平均气温22~26℃,白天较热,夜间凉爽,新疆是我国天然的避暑旅游胜地。但吐鲁番盆地格外酷热,7月平均气温33℃,日高于40℃的酷热日数年均38.2天,气象站百叶箱内最高气温达49.6℃,地表最高气温达82.3℃,是名副其实的"火洲",是全国夏季最炎热的地方。但吐鲁番是干热,白天热,夜间凉,不同于重庆、武汉、南京的湿热,昼夜闷热。因此,夏天身居火焰山下,比在内地"三大火炉"舒适好过。新疆夏季高温,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北疆植物生长期平均180多天,南疆200天以上,西北疆160多天,全疆都可种植农作物。
工农业生产
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兵团有耕地面积1072.76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16.25千公顷。兵团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己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现代的大农业体系。兵团生产的农牧产品品种多、单产高、质量好、商品率高,主要经济作物单产水平均居全国前列。2001年兵团棉花总产63.89万吨,约占全国六分之一,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兵团工业己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能源和基础工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钢铁、煤矿、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电子等近百个门类;兵团生产的12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300多种曾获国优、部优、区优称号。
兵团拥有勘测、设计、施工一条龙的建筑、安装施工队伍,在国内外承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大型建筑工程。
兵团商贸流通业发达,批发、零售和饮服网点设施遍布全疆和内地各省市。兵团与世界上6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拥有各类出口商品基地170多个,经营34大类100多个商品的出口业务。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6年,全兵团土地总面积745.63万公顷,农用土总面积419.86万公顷,其中耕地104.31万公顷,园地6.52万公顷,林地44.39万公顷,牧草地242.65万公顷,建设用地21.05万公顷,未利用地304.72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1.99万公顷。
水利资源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灌溉、引蓄洪水和冬闲水,兵团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截至2006年底,兵团拥有水库125座,总库容32.4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1座,库容18.34亿立方米;中型水库29座,库容11.52亿立方米;小型水库85座,库容2.59亿立方米。有输水干渠8981.99千米。其中,已防渗5650.58千米。各类渠道建筑物103867座;机电井11305眼,其中,已配套11131眼。供水能力每秒351.84立方米,是年提水量14.29亿立方米。666.7公顷以上灌区83处,其中,3.33万公顷以上灌区6处,2万——3万公顷灌区6处。堤防建设长度达到2189.56千米,保护人口149万人,保护耕地39.19万公顷。在河道上建引水闸109座,其中,大型水闸4座,中型水闸26座,小型水闸79座。兵团总灌溉面积126.70万公顷,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25.5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121.21亿立方米,工业供水1.19亿立方米,城乡生活用水1.41亿立方米,生态用水1.74亿立方米(工业、城乡生活和生态用水为不完全统计)。
生物资源
新疆地处欧亚交汇要冲,东西方动植物品种在此交汇,加上多样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新疆温带作物齐全,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全疆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高梁、大麦、大豆、豌豆、绿豆、胡豆、粟、黍、红薯等杂粮。伊犁河谷素有“新疆粮仓”之称。农一师“天山雪”大米洁如玑珠,质细味香。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油菜、向日葵、啤酒花、薰衣草、胡麻、烟叶、药材等。兵团的陆地棉、长绒棉和彩棉、甜菜、油料作物、啤酒花、番茄酱的产量、质量居全国农垦之首位。棉花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之称。常见的瓜果有: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葡萄、杏、桃、李子、红枣、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蔬菜作物亦颇丰富,白菜、菠菜、芫荽、甘蓝、黄萝卜、青萝卜、白萝卜、马铃薯、大葱、菜豆、番茄、泮葱、辣椒、茄子、芹菜、韭菜、黄瓜、葫芦瓜、苦瓜、南瓜、丝瓜、冬瓜等。温带果蔬瓜类应有尽有。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其中绵羊最多,其次为马、牛、山羊、驴、骆驼、骡、猪、鹿等。家禽有鸡、鸭、鹅等。伊犁马、伊吾马、焉耆马、巴里坤马、石河子的军垦细毛羊、阿勒泰大尾羊、新疆褐牛、库车黑羔皮羊、伊犁乳肉兼用牛均享有盛名。兵团肉类产量居全国农垦首位。
新疆兵团农八师“花果山”下的家骆驼群 新疆共有90多种鱼类,其中较名贵的有布伦托海和额尔齐斯河的鲟蝗鱼、鲑鱼、赤鲈、银鲫、湖拟鲤、梭鲈、金鲫、高体雅罗鱼、江鳕、东方欧鳊等。深受人们喜爱的有布伦托海和额尔齐斯河的五道黑、小白条鱼,博斯腾湖的尖嘴鱼、大头鱼、伊犁河的鲤鱼、鲈鱼等。
野生植物也相当丰富。有食用、药用、工艺、固沙、观赏等植物达132科856属,近4000种,其中有经济和药用价值的有1000余种、稀有植物有100余种,如甘草、贝母、红花、雪莲、大芸、麦冬、当归、党参、阿魏、肉苁蓉、泰艽、麻黄、枸杞、青竺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草面积和产量占全国首位,兵团拥用甘草面积2.67万公顷。此外,新疆还有胡杨、沙枣、野苹果、野核桃、野杏、野巴旦杏、野山楂、芦苇、芨芨草、梭梭草等野生植物。新疆的胡杨面积占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5%,兵团管辖的胡杨面积为4万公顷。
新疆野生动物有580多种,其中鸟类340多种,哺乳动物130多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0多种。国家保护的一类动物有20种:野马、野牦牛、野骆驼、藏野驴、蒙古野驴、新疆虎、雪豹、藏羚羊、赛加羚、河狸、貂熊、白鹳、黑鹳、白鹤、黑颈鹤、白肩雕、斑嘴鹈鹕、藏雪鸡、游隼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67种,主要有棕熊、紫貂、猞猁、马鹿、北山羊、天鹅、玉带海雕等。此外,博斯腾湖和塔里木河边的麝鼠,绿洲和荒漠上的野兔,天山和阿尔泰山牧场的旱獭、黄羊、狼、狐狸、霍城的四爪陆龟等,都是常见的野生动物。其中马鹿、麝鼠、雪鸡、水貂等动物,已在兵团垦区成功驯养和繁殖,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矿产资源
新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三山藏宝,盆地聚油,古称“金玉之邦”。
新疆有138种矿产资源,其中探明储量的矿种79种,已列入全国矿产储量表中的新疆矿产储量占全国首位的有天然气、钠硝石、云母、蛭石、陶瓷土、脉石英、砖瓦用页岩、饰面用辉石岩9种;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镍、铬、钯、自然硫、钾盐、镁盐、长石、化肥用蛇纹岩、膨润土、水泥用大理岩、制灰用石灰岩、砖瓦用沙、砖瓦用粘土、建筑用角闪岩15种;居第三位的有铂、铸石辉绿岩、建筑镁矿、芒硝、毒重石、石棉、玻璃用脉石英、水泥配料用泥岩、建筑用花岗石、建筑用大理石10种;居第五位的有铯、硒、方解石、陶粒用粘土4种;居第六位的有铋、钴、普通萤石3种;居第七位的有油页岩、钛、泥灰岩、水泥配料用黄土、建筑沙5种;居第八位的有铜、硼、水泥配料用页岩、饰面用花岗石4种;居第九位的有锰、钽2种;居第十位的有盐矿1种。
兵团开采主要是固态的矿产资源,其优势矿种和潜力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石棉:农二师三十六团石棉矿开采,该矿山在全国同行业规模排名靠前。膨润土:农十师一八四团开采。已探明储量约为2亿吨,推测量可达50亿吨,品质较好,仅次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的膨润土矿。天然沥青:农七师一三七团开采。此矿种全国独一无二。气、肥煤:农六师的大黄山煤矿(保有储量7750万吨);农四师的七十一团焦化厂(保有储量7622万吨);这两家生产的低磷焦炭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年创汇520万美元,已成为兵团矿产品的出口大户。农十三师的红山农场煤矿(保有储量3304万吨。此矿种全国探明量不多,属于保护性开采矿种)开采。铜、镍:农十三师的隆兴股份有限公司开采。
目前兵团开采的其它矿种主要还有:蛋白土、垤石、云母、铁矿石、石灰石、芒硝、花岗岩等。根据资源的蕴藏量及市场的情况相对较有发展的矿山企业还有:农八师的石河子南山煤矿、农二师的哈满沟煤矿、农四师的铁厂沟煤矿、南台子煤矿、农十师的和什托洛盖煤矿等。
旅游业
新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兵团旅游业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西域”、“绿洲”等59家旅行社,“西域”国际旅行社自1996年起就已进入了全国国旅百强企业之一。
随着兵团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有新天国际、新疆天业、新农开发、伊力特、新中基、百花村、天富热电、天宏纸业等8家由兵团控股的企业先后上市,给兵团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乌鲁木齐的红山公园、水磨沟的温泉公园、红雁池水库、三屯碑水上乐园、柴窝堡湖游览园、乌位泊古城、南山白杨沟旅游区;吐鲁番的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高昌古城、交河古城、苏公塔;哈密的白石头、回王坟、松树塘,黄田农场的八大石、庙尔沟;巴里坤的天山庙、黑沟;奇台县的将军庙、硅化木、恐龙化石谷、魔鬼城、北塔山牧场岩画;吉木萨尔县的北庭古城、西大寺、五彩湾、火烧山;阜康县的天池、土墩子农场清真寺;五家渠的青格达湖旅游区;石河子的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纪念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艾青诗馆、一四八团沙漠旅游、一五0团沙漠公园、宁家河子瀑布、落脚湾温泉、达子庙古柏;伊犁的果子沟、伊犁河、乌孙古墓、昭苏石人、惠远古城、阿里麻里古城、七十一团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七十九团雪山旅游区;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魔鬼城、黑油山;阿勒泰的成吉思汗点将台、喀纳斯湖、布伦托海游乐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铁门关、博斯腾湖、大西海子水库、罗布泊、楼兰古城、米兰古城、巴音布鲁克天鹅湖、二十六团银沙滩旅游风景区、二十一团天河月牙湖旅游区;阿克苏的天山神木园、克孜尔千佛洞;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阿帕克霍加墓(又名香妃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达瓦坤沙漠旅游风景区、帕米尔高原风景旅游区;农三师的西海湾旅游区;阿图什的奥依塔克村风情园;和田的尼雅遗址、玉石等等。
位于兵团农八师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20.67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5.3平方公里。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惠,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灵活便捷的工作机制,为中外客商洽谈、投资、建设、经营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
根据国家关于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兵团实际,兵团将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兵团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特色和创汇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十五”期间将实施红花、棉纱、棉布、番茄酱、香梨、哈密瓜、啤酒花、石棉、膨润士、甘草、红花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兵团58个边境农场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相邻,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新疆己开放的14个国家一级口岸大都在兵团辖区境内,地边经贸发展潜力巨大。五家渠市、北屯、阿拉尔市、图木舒克等四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完成“四大工程”即:400万亩节水工程、边境形象工程、“白绿红”工程(白:40万吨出口棉基地建设和30万锭棉纺锭技改;绿:以50万吨优质香梨为主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红:以50万吨番茄酱为主的食品工业建设)和垦区城镇化建设。力争经过几十年不懈的艰苦奋斗,把兵团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示范区,使兵团成为国家开发新疆和西部的重要力量。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接壤,管辖的国界线有2019千米,其中与蒙古国交界571千米,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1448千米。兵团的边境农场,绝大多数分布在北疆的中哈、中蒙边境一线的中国领土上,担负着屯垦戍边和与邻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重任。
[编辑本段]国家级开发区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石河子开发区)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的石河子市。2000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增强实力的现实需要,国务院批准石河子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石河子开发区设立以来,尤其是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按照“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原则和兵团党委提出的“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密集区和利用外资的高增长区”的要求,紧紧抓住自治区党委“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兵团党委“做大做强石河子垦区”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借助国内外知名企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外向带动、资源转换、产业聚集的发展之路。有台湾顶新集团康师傅方便食品、旺旺集团乳制品和休闲食品,内蒙古伊利乳制品,江苏华芳纺织、雨润肉制品,浙江娃哈哈饮料、雄峰纺织、弘生家纺,北京燕京啤酒,贵航采棉机和河北华龙日清今麦郎食品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石河子开发区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棉纺织、绿色食品、现代农业装备和化工产业基地,而且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在推进八师石河子市乃至兵团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
顺便了解一下啊,你是哪个学校的啊?怎么都有去新疆建设兵团的机会?我那时巴望着脖子都直了,也没有……
失望死了!
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电力公司怎么样
简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电力公司地址位于博乐市民主路5号。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具体经营项目及期限以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或颁发的许可证、资质证书为准)电力供应、火力、水力发电、供热(限分支机构经营)。一般经营项目:粉煤粗灰、细灰、炉渣的销售;输变电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五交化、建筑工程机械、建材的零售。基本信息注册号****名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电力公司类型全民所有制法定代表人李军注册资本6441万成立日期1989年04月24日住所博乐市民主路5号经营期限自1989年04月24日经营期限至登记机关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照日期2013年06月27日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法定代表人:李军
成立时间:1989-04-24
注册资本:6441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52700000000370
企业类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博乐市民主路5号
㈨ 新疆为什么有兵团什么叫兵团
新疆解放初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二、六两军四个师、第二十二兵团和五军(民族军)一部,根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命令,集体转业组建而成的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兵团)。
兵团是军和师的统称。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军为战役战术兵团,师为基本战术兵团。兵团还曾是军队的一级组织。抗日战争初期国民革命军曾编有兵团,是介于战区和集团军之间的指挥层次;解放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曾编有二十多个兵团,下辖若干个军(整编师),相当于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也曾编设兵团 ,一般相当于集团军,成立了17个兵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陆续取消兵团一级组织,由军区直辖军。
1973年8月21日,“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纳入黑龙江省政府领导,改名“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2月25日兵团撤销,改编为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但是考虑到与苏联关系并没有太多缓和,所以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准军事力量,经常号召团场毕业生参加武装训练。
直到1979年末1980年初才全部停止武装。现在是中央直属企业,即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归农业部与黑龙江双重领导,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政策扶持,现已组建了北大荒集团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