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士人争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士人争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2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等。
法定代表人:李欣
成立时间:2013-12-20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501660119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乡西柳村中街(三间房动漫集中办公区468号)
② 宦官集团和文官士人集团为什么会出现权力斗争
除了唐朝的安史之乱后的宦官专权,明朝其实没有宦官专权,所谓的宦官专权其实是皇权和文官之间的斗争罢了。
比如说刘瑾魏忠贤都是权倾朝野的人物,但实际上他们的权力全都来自于皇帝,他们只不过是皇帝跟大臣争权的工具而已。
皇帝信任的时候威风无限,一旦失了欢心就什么都不是。
刘瑾够厉害了吧,一朝武宗不喜欢他了,马上就被剐了。
魏忠贤号称九千九百岁,只比皇帝少一百岁够猛了吧.但是天启一驾崩,崇祯上台没多久就把他办了。这个只比皇帝少一百岁的人最后上吊自杀了,连拼死一搏都不敢。
汉唐那才是真正的宦官专权,他们甚至能换皇帝,而明朝的太监一毛钱的权也专不了。
③ 蜀汉政权以荆州士人为主,这是什么原因呢
荆州学者普遍实行的高度民族认同感和耐心,正义,责任和诚实的主流素质,是高度礼貌的重要因素,其精神和行为弥补了学者气质的不足。为促进蜀汉的统一性,它变得衰弱而著名,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荆州学者并不是真正的特权群体,而是蜀汉政权的核心。
魏晋时期以后,由于荆州学者在蜀汉政权中的统治地位,评论员通常被命名为荆楚和荆襄。在过去的研究中内部主持人与新旧群体之间的矛盾蜀汉被夸大了,荆州学者不能称为特权群体。在蜀汉的早期阶段,由于刘备和诸葛亮能团结大多数人,士人组仍然更加统一。因为刘备和诸葛亮能够将大多数人团结在一起。但是主要权利仍在荆州 士人手中,从蜀汉,诸葛亮,蒋琬开始。
④ 三国时期魏蜀吴哪个集团最强大
魏蜀吴之间的真实力量对比历来争论不休。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国的人口的考证和讨论。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为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这成为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也采用这个说法。
但是李向军对此有质疑。他在《三国人口考》中指出三点疑问。
1、目前人们所认为的三国人口数767万,是263年魏、蜀两国加上280年吴国人口总和。在统计学上欠妥。并且人们认为这是三国时期人口最少的时候。其实在建安末年答曰在221年左右人口数比263年还少。因为那时三足鼎立已经确立,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没有。人们生活较稳定,人口应有所增加。
2、《晋书》中的记载有疑问。书中载221年蜀国90万人,到了263年才94万,42年只增长4万人疑似有隐漏。另外,《晋书》言吴国在242年幼人口240万,到了280年只有230万,人口不增反降,甚为可疑。
3、《晋书-地理志》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245万,人口1616万。计算下来,从263年到180年的十七年之间魏国和蜀国平均每年户口增长率为43%,人口增长率为57%。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近来有学者撰文说三国人口没有这么少。尤其是蜀国人口应该被隐瞒、漏报。王育民在《三国人口探索》中列出了4种户籍人口统计错误的原因:世家豪族荫庇人口的漏报,屯田者步南路户籍,兵、吏及其家属漏报,少数民族不计入人口。
内容可参看葛剑雄编著的权威著作《中国人口史》。
二、蜀国之弱
蜀国是最先被灭亡的。国力差距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还有以下的因素:
1、蜀国后期人才贫乏。刘备建立蜀国主要依靠荆楚地主士人集团的支持。其中以诸葛亮、庞统、马良等豪族为主。随后刘备入川,曾经拉拢蜀地本土地主集团但未获成功。随后刘备采取以荆州士人集团压制益州背地势力的策略。这在蜀国刚建立的时间曾取得较好的效果,稳定了政权。但其后遗症也十分大。尤其是以诸葛亮、费祎、郭攸之、董允等荆州人才的相继去世和被害,蜀国人才凋零,再也无法和魏国抗衡。
2、未能与士族豪强合作。李开元认为蜀国是一个以豪侠武人、寒门下士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在三国中带有浓厚的下层社会特点。他始终没有与当时的强大力量,士族豪强合作,尤其是益州士族豪强一直对蜀汉政权阳奉阴违。在邓艾率军队到达成都城下时,朝中大臣力劝投降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诸葛亮在前几次北伐时虽然占领了雍凉二州,却无法在哪里站住脚的重要原因。
⑤ 三国蜀国有那三大集团分别是以谁为首
1、荆州集团
以诸葛亮、蒋琬为首,还有马氏兄弟,黄忠,魏延,杨仪,费祎等,最高官爵是丞相诸葛亮。蜀汉中后期最重要的力量,文武均衡,人才实力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国家。黄忠年龄大了,暂不说,但是魏延是同时得到刘备和诸葛亮重要的人,后期出任大将军,地位仅此诸葛亮。
文臣方面完全压倒其他派系,诸葛亮不必说,蒋琬和费祎也一直担任重职,尽管杨仪魏延内斗,但依然不可否认荆州派的强大。就因为如此,诸葛亮招到刘备所忌,托孤时甚至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狠话,逼迫诸葛亮表忠心。
2、东州集团
以法正、李严为首,最高官爵是尚书令、骠骑大将军李严,这一派是刘备进驻蜀后产生的,在夷陵之战表现积极。因关羽、张飞的逝去,导致元老派势力大减,刘备为了节制荆州派一家独大。
重点扶持此派系,李严地位飞速上升,成为托孤二臣之一,为蜀汉二把手。但后期二派的斗争中,李严完败,尽管其子李丰依然为官,但已经沦为荆州集团的附庸。
3、益州集团
以黄权、谯周为首,主要是刘备入蜀前的旧部,东州集团是入蜀时投靠的非益州的本土士人,益州集团是益州的土著氏族。刘备定蜀后的用人方针就是荆州集团为核心,拉拢重用东州集团,安抚提防益州集团。
这是刘备最信任的一个派系,在刘备最困难的事情,他们不离不弃,忠心是得到肯定的。每次刘备到最关键的时候,总是依靠他们,可惜三国中期时,派系魁首关羽犯了极大的错误,丢失荆州,导致这一派损失巨大,沦落为蜀汉二流势力。
(5)士人集团扩展阅读:
蜀中反抗派:
主要人物,谯周,周舒、杜琼、彭羕,追求士族利益,最高官职是九卿谯周。
刘备进驻蜀后,属中士族利益受到损失,一部分人就暗中抵抗,最终合为一派。蜀汉后期的重要官职几乎是世袭,就算变动也是内部调整,本地士族无法进入,得不到利益,因此这一派是最仇视蜀汉政权。
姜维:蜀汉后期得不到蒋琬费祎等荆州派的支持,好像一个人在战斗,不好划分属性。(夏侯霸类似)
马超:本为枭雄,投降刘备后,一直招到怀疑,所以被安排防御北方,作冷处理。
王平:归顺蜀汉后,担任蜀汉特种部队首领,是蜀汉当地人被重要的典范,属于中途加入的荆州派。(严颜类似)
庞统:庞统尽管是荆州人,但属于内臣,无外官职,只是刘备的私人军师,不参与政治方面,不好划分属性。(法正类似)
⑥ 什么是“士人”和“士人阶层”
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士人阶层是指出身于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例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同一阶级里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
士人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
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他们的社会职业因而是多样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
⑦ 刘备入蜀前后,那个士人集团始终处于统治地位出了几任主政大臣简述其更逸过程。
无论前后,都是荆州集团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刘备集团入蜀后,先是采取拉拢东州集团来压制益州集团,后来刘备死后,东州集团的核心人物日渐凋亡,而由于荆州的失去,益州集团的作用不断变大,为了蜀国稳定,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改变策略,采取拉拢荆州集团,打压东州集团的策略,荆州集团处于朝堂的核心,而益州集团多担任各地太守一类地方大员。
主政大臣: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都是荆州集团的)
三个集团的分辨:荆州集团:至在刘备入蜀前所跟随之人与其嫡系下属(如姜维之于诸葛亮)
东州集团:指刘焉刘璋父子从蜀地之外所跟随嫡系与后来提拔的外地人才
益州集团:益州本土士族人士。
⑧ 魏晋时的士人阶层和宋朝的文人阶层有什么区别
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官。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士大夫”出现于战国,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⑨ 以辛弃疾为首的文人集团是什么
与辛弃疾同时或稍后的著名词人还有陈亮(1143~1194)、刘过(1154~1206)、刘克庄(1187~1269)、刘辰翁(1232~1297)等,他们与辛弃疾一起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
⑩ 什么是士人集团和官宦集团拜托各位大神
士人集团: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加个集团应该指的是中华文明中一个精英社会群体所组成的团体。 官宦集团:即官员。据《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宦,仕也……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指大部分官员并且以少数人为首的所组成的一个团体。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