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吴鹰上市公司通信

吴鹰上市公司通信

发布时间:2021-05-05 15:02:50

⑴ 吴鹰的人物平生

成也小灵通败也小灵通
1989年,在纽约街头的吴鹰,颇为意外地与后来担任UT首席技术官的黄晓庆相逢,而正是这段美丽的邂逅,最终成为吴鹰人生中需要用浓墨重彩去勾勒的标志性事件。
5年后的1994年2月,黄晓庆正式脱身贝尔实验室并一头扎进由台湾人陆弘亮一手撑起的Unitech公司,而当时的陆弘亮正在美国集中精力从事通信软件的开发。后来,在黄晓庆的努力下,吴鹰、薛村禾、陆弘亮才得以有机会在酒桌上把酒痛饮,感喟“相识恨晚”。而当50%:50%的合并方案在吴和陆之间深入交流并最终敲定后,吴鹰更是将黄晓庆拉到了中国。
1996年,时任浙江余杭市邮电局局长的徐福新,去日考察时偶然发现了PHS技术(小灵通)的可用性,并迅速回国搞出了小灵通。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的徐曾密切接触过多家国际通信巨头,力图合作开发,奈何对方均以小灵通技术落后为由,拒绝合作,其中华为、爱立信对此曾认真做过专项研究,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正是这些通信巨头们的集体缺席,吴鹰才得以买断该技术并强势推广。1998年,在国际巨头纷纷不看好的情形下,吴鹰斥资数千万发展小灵通业务,并最终一炮打响。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登陆当天,股价一度高冲到73美元,涨幅达278%,公司市值瞬间膨胀为70多亿美元,被纳市戴上了2000年第一季度10佳公司的桂冠。
吴鹰下注小灵通,居然成功了。
股市的好消息以及媒体的吹捧让吴鹰沉醉其间。天南海北飞来飞去,各种名人派对、财富论坛上总可见吴鹰的标志性身影,其气势、光环与大牌明星并无二致。
在继美国《商业周刊》2002年评定UT为全球IT100强,遴选其为全球成长最快公司之后,2003年,美国《时代周刊》更是将吴鹰与eBay创始人惠特曼、Google 全球副总裁Omid Kordestani、Dell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Kevin Rollins、搜狐总裁张朝阳等14人一道,给予了隆重的特别报道。
在这期名为“Tech survivors”的重磅推介中,《时代周刊》对吴鹰在小灵通技术上引人瞩目的商业贡献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推崇:“吴鹰于1998年在中国推出小灵通业务时,估计谁也不会想到,截至2003年,其用户能够突破1800万。而更为离奇的是,这种技术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问世于日,而吴鹰愣是凭借他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学位,重新定义了小灵通概念,并以此说服了中国信产部的官员,让他们相信小灵通是固定通信业务的延伸和补充,并将该技术卖给了中国的两家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而这两家公司当时也正踌躇于没有移动运营许可证而扼腕叹息中,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时代周刊》援引某位咨询师的观点,耐人寻味地披露:“吴鹰最奇妙的地方在于,他总是能够将不可能的东西变得合理合法。”
但吴鹰的好梦只持续了几年,随着小灵通业务的急速落败,UT决策层宛若热锅上的蚂蚁。他们从前都是将大把的力气用在小灵通上,很久以来也未曾想过今后的发展谋略,满心以为靠这一个东西就能够吃上些年月了。
处境的尴尬逼迫变局的出现,扭转颓势成为当务之急。但吴鹰的押宝心态郁结在心头化不开,其“大赌定输赢”的气质似乎已经全然融会在他的血液里:从扛着巨资砸入3G几乎血无归,再到谋划中国IPTV版图结果前途渺茫,UT和它的精神领袖吴鹰仿佛无头苍蝇,开始到处乱撞。
吴鹰,那个被烙上小灵通标志的物质载体,此刻却再也不想提什么小灵通了。
2006年10月17日,在位于北京长安街东方广场的UT斯达康中国总公司的办公楼里,其市场总部高级投资关系经理张纯面对《IT时代周刊》记者的提问说,吴鹰确实是在这里办公,但已经去美国,而且他经常是美国、北京、杭州三地飞,时间很不确定。在与张纯交流前,刊记者在前台和接待小姐聊天,对方称吴总经常不在北京。
在其办公楼的几面墙上,分别摆放着UT的最新产品图示、最新产品模型、各个时期的荣誉证书和奖杯,记录着小灵通曾经的辉煌。据信产部发布的权威数字,2005年上半年与2006同期相比,整体利润上涨31.5%,而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仅仅增长2%。尽管从数字上看似乎仍在增长,但就行业整体而言,预期已很不看好。而UT的官方数字显示,2005年,公司净亏损4.62亿美元。2006年仅上半年净亏损就已突破3210万美元。分析人士甚至预测,2006年UT全年财报将会比2005年更加难看。
在小灵通风光不再的时候,吴鹰终于也脱去了他那一层神奇的光环。不过,对于吴鹰不再就任CEO职位一事,UT方面称,这只是公司让吴鹰承担更重要的职能,寻找公司战略选择,而不是因为小灵通的问题。
身陷泥潭
小灵通业务不再风光,吴鹰开始了新一轮的赌博。他频频在WCDMA、CDMA2000、IPTV等业务上下注,希图扳回败局。但这一次,命运之神显然没有再次眷顾他。对吴鹰下注IPTV一事,号称“拼命三郎”,对吴鹰了解甚深的周韶宁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的时候说,“没错,IPTV目前在发展模式上还有待探索,标准也不确定,监管也有问题,到大规模应用可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量投入可能会有风险。”周韶宁曾供职于UT长达9年,当时与吴鹰、黄晓庆并称UT中国的三架马车。对于这个说法,UT斯达康称,经他们核实,该刊记者与周的对话被称为断章取义,严重违反被访者初衷。但可惜的是,他们是如何核实的,UT并未明言。
原供职于摩托罗拉、现为摩托罗拉旗下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亚太区总裁的关永祺,曾经专门负责PHS技术在日的研发推广,但PHS业务后来被摩托罗拉果断砍掉。
2006年10月19日,北京和平里中街乙十六号商务会所,关永祺接受了《IT时代周刊》的独家专访。
关永祺对刊坦言:“当初摩托罗拉在日也发展小灵通,但后来我们彻底退出了。因为那时候日政府认为,这个技术已经面临淘汰,技术应该往高处走,而不是相反。我一直密切关注UT和吴鹰的发展路径,我也曾看到,吴鹰把这个东西拿到中国来,做得很好,我可以祝贺他,但我们不会去做!”
“小灵通是一种很特别的产品,但不是一个长远发展的方案,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一个特定的机会,它冒了出来而已。即使你在几年前问我,飞思卡尔要不要上一个小灵通芯片项目,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尽管你可以说,靠这样一个不能维持长久的方案,UT斯达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 关永祺对小灵通的发展轨迹基持否定的态度。
而多位专家在和刊记者谈及UT和吴鹰时,都表达了惋惜之情。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范围经济”,把几乎全部的力气投注到小灵通上,最后当小灵通业务呈现发展迟滞征兆时,再提转型,在时间上已经晚了好几步,处境自然不利。
转型往哪里转,又是一个问题。先是投3G,从WCDMA到CDMA2000,再到IPTV,给人的印象是急速冒进、杂乱无章。在3G领域,企业进入很多,诺基亚、爱立信、北电、华为几年前早已安营扎寨、厉兵秣马,在终端设备上拥有明显优势。
值得一说的是华为,它是一个与UT截然不同的企业,几乎通信领域的所有分支技术华为都有涉及,是产品线完备的一个典型,在各个领域与国际一流企业展开全球性竞争。所以,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UT似乎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已经公开的消息是,很早以前中国电信就已经与爱立信签署协议,就3G技术设备进行合作。广东移动也很早就提出决定采用爱立信的3G设备,而此时的UT却还在如火如荼地拼杀小灵通。在这样的情形下转型做3G,从时间和整体氛围上讲,对UT已经很不利。
一位接近吴鹰和UT达数年之久的内部人士对《T时代周刊》记者透露,由于当初吴鹰做小灵通做得很强势,分抢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饭碗,曾经给两者造成了很大压力, UT一度与两者关系很僵。所以,就3G业务,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领导都曾拜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均盛情接待,唯独吴鹰吃了对方的闭门羹,再加上3G迟迟不发牌照,UT更是雪上加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在小灵通业务上的深度合作,UT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固话运营商积累了不错的关系。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初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力推小灵通实属迫不得已。因为没有移动GSM牌照,小灵通又属于固网通信,所以便只能找小灵通这一仅有的途径去拓展业务,除此没有其他任何选项。
董事会否决了吴鹰的全球CEO
小灵通的战略失误所造成的公司与个人的窘迫心境,一度让吴鹰回忆起当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那段经历:在被贝尔实验室开除出局的一刹那,农民出身、勤恳治学、一步步走到当下的吴鹰顿时泪流满面。强大的自尊心燃烧起来的是无比高亢的斗志,吴鹰隐忍并坚强地搜寻着可能成就事业的一切线索,直到发现了小灵通。吴鹰曾经掷地有声地表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你才能判断出谁是man,谁是boy!
吴鹰试图凝聚全身气力扭转颓势。在转投3G深陷无底洞之后,他亮出了最后一张王牌:IPTV!
事实证明,他又错了。
身处漩涡之中的UT首席科学家杨景,不得不对IPTV加以褒扬。他表示,IPTV是消灭数字鸿沟、实现全社会信息化的最有效途径。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要给IPTV捧个场,那样UT也能好过些!
股价一挫再挫,亏损无边扩散,UT董事会眼睁睁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公司股票,如今变得如同大白菜一样被低廉抛售,心中自是焦虑万端。更有分析师表示,UT股价在5美元才基符合实际情况。
固定资产在不间断地无形流失,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倍受打击,高管跳槽风波愈演愈烈,而更为重要的是,股民的集体不买账已经凝聚成为公司内部的巨大压力。
一向只负责资层面,并不实际操作中国业务的UT董事长兼全球CEO陆弘亮恼了。当时透露出来的可靠消息是,从2007年1月1日起,由UT独立董事Tom Toy担任公司董事长,陆离职后仍将担任公司战略顾问,但全球CEO将不再考虑吴鹰。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采访中,吴鹰曾经透露,自己虽然很早以前就曾被陆老板“钦点”为全球CEO(公司也作过公告称将于2007年1月1日起由吴鹰担任全球CEO),但总感觉自己的能力还有差距。但当2006年5月陆老板决定辞职并继续委任吴鹰时,吴鹰开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了,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如今老板的脸色变了。
行业资深人士何涛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深刻剖析了陆与吴的复杂关系。
据何涛讲述,陆弘亮是一个非常好相处、非常大度的人,更是一个可以做哥们、值得托付的人。早在与吴鹰合作之前的很长时间里,陆在美国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只是国内对此关注度不够。直到吴鹰和小灵通在国内的一路高歌才促使大家发现,原来在吴鹰和小灵通背后还有这样一个精明的战略投资家在整体策划。
“我的弱点也是我的优点,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很多时候我明明知道某个人借钱有去无回,但我还是要帮他。别人都说我太天真。”总是保持一脸笑眯眯表情、曾经创办过3家公司且深谙硅谷创新机制的陆弘亮,这样对自己人格作剖析,无论怎么看都有些是针对吴鹰的意思。
对于这个结论,刊向UT斯达康求证时,UT只是表示结论错误,但具体是哪错了,并未向刊明言。
诸多分析人士在与刊记者交流时都流露了类似的观点:陆弘亮在UT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人,至今无人能够撼动。UT董事长陆弘亮和董事会为什么要否决吴鹰的职位?其实无非是给股民一个交代。
固执的性格害了自己
UT走到了尴尬的悬崖边上,无论怎么走,都很危险。
自诩“60分的能力,80分的舞台”的UT,处处宣扬尊重人才的“一团和气”,但其实不然。
某位UT前员工对《IT时代周刊》讲,当初见到大胡子的吴鹰,并认真聆听了其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宏大解读后,当即感叹自己“找对了领头羊”。但承认“理想高过现实”的该员工,却在具体工作中,逐步修正了自己从前的观点,而且后来随着UT整体发展多次遭遇掣肘,“吴鹰在UT的标杆作用已大幅度退化”,而其内部机制也凸现了重重漏洞。 公司领导的个人意志往往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最终走向,是否善于采纳下层员工的可行性建议非常关键,吴鹰和他的UT从企业战略上来说,似乎并没有理顺这样一个基关系。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连福表示,作为小灵通精神象征的吴鹰,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但从小灵通一夜成名后,他似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人如果一度财力膨胀,性格往往扭曲,自己认为无所不能了,别人的正确建议都听不进去了,一切自我说了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单一的市场、单一的产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做高科技产品的企业而言,是最危险不过的,而吴鹰却偏偏固执地走到了这一步。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不论UT是否“改嫁”,吴鹰这次铁定是要离开UT了。只不过,根据双方签署的意向书,吴鹰不得不在2007年1月1日UT董事会最新调整下达之前,紧密配合其他同事以及美林证券,站好UT最后一班岗。而在此关键时刻,吴鹰需承担相应责任。之后,UT斯达康向《IT时代周刊》回复,认为这是商业谣言,公司早就公开辟谣,并掌握了谣言出笼背景。但让记者感兴趣的是,谣言的出笼背景是什么,UT并没有透露。
10月27日,一位UT在职员工在多次表露“千万不能署名”后,终于接受了刊记者的采访。在深入交流后,该员工就公司整体运营状况和吴鹰离职传闻,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他说:“其实, UT内部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动荡了,原因有两个。首先,大家心里一直都绷着根弦,而且不论基层员工还是中层领导,都很惶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是,公司运作的整体不景气极有可能再度引发大规模裁员。再者,整个公司从上到下,无论在杭州、深圳、北京还是在美国加州,在尚未传出正式消息前,就已经对吴鹰的去向猜测纷纷,而其中,除一部分高层在私下表示过吴鹰将要离开的消息外,更多人听到的却是:吴鹰即使不走,也会被降职处理,很有可能调离北京,去杭州负责研发、生产,但这样的任命,对好强的吴鹰来说,接受起来很不容易,是否接受这样的任命非常难说,所以,离开的可能性非常大。”对于UT员工的这段采访,事后刊向UT求证时,却仍然被UT定义为谣言。UT在回复刊的意见函中,表示愿意真诚地与媒体沟通,但当刊记者与UT方面进行沟通时,得到的却不是这个结果。在发展战略上饱受重创的UT,这个号称“东方智慧,西方创新”的国际“大”企业,再度面临艰难的选择。
精于交际、口才超人、融汇中美文化于一身的吴鹰,被尴尬地丢在死寂、灰暗的世界里。

⑵ 赢在中国那个创业节目,那三个评委的简历谁能告诉我一下,谢谢了

熊晓鸽,IDG风险投资公司中国区总裁。
UT斯达康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执行副总裁

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履 历:

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1985年,进入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数字通讯及数字信号处理。

1987至1991年,他加入美国贝尔实验室。

1988年至1991年,在Bellcore实验室工作。在这段工作经历中,吴鹰任高级研究员、项目主管,负责个人通信服务、多媒体通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

1991年,他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办Starcom公司。

1992年,吴鹰回国创业。

1995年,Starcom与Unitech公司合并后成立UT斯达康公司。

1995 年10月,吴鹰任UT斯达康副董事长、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所获荣誉:

1998年6月18日,吴鹰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拯救亚洲金融危机的亚洲50位明星中的一位。该刊在对吴鹰的评价中写道,“在今天的美国,有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在跟随着吴鹰的脚步,很可能有更多的人走上成功之路。”

2001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最富有的50名企业家中,吴鹰名列第19位。

2001年,《英才》杂志社与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合办的评选“中国十大新锐人物”中,吴鹰荣幸当选为“2001年中国十大最聚人气企业家”。

2002年5月22日,吴鹰荣获北京市政府评选的“北京市第一届留学人员创业奖”。

2002年12月,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国家计委和《中国投资》杂志及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联合评选吴鹰总裁为“海归十大创业人物”。

2002年12月,吴鹰被《通信世界》评为“2002中国通信业十大新锐人物”。

2003年1月,吴鹰被《知识英雄》杂志评为“2002中国IT十大风云人”。

2003年2月,吴鹰当选为“数字中国”联合会第一任会长。

吴鹰同时还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及北京华侨科技创业者协会会长。

马云,阿里巴巴总裁。

⑶ 有哪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将参加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中国大陆区域
石油/钢铁/电力/能源/煤矿:
鲍谊安(I. D. Bauert) 中国区执行董事 力拓有限公司
Soumen Bhattacharya 中国区总经理 信实工业有限公司
陈黎明 总裁 BP(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蒋大龙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金建平 总经理 天津市燃气集团公司
施正荣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邓宁 中国区经理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贾宝军 总经理 中钢集团
李强 总经理 天津钢管集团公司
马国强 总经理、董事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孙伯全 董事长 天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Isikeli Taureka 总裁 雪佛龙中国能源公司
王旭光 总裁 大连海昌集团有限公司
张铁汉 总经理、党委书记 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
张祥青 董事长 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张晓刚 总裁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朱继民 董事长 首钢集团公司
张元荣 副总裁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地产/建筑/工程建设:
马骏 董事长 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朱梦河 董事长 天津渤海和兴集团有限公司
孙明楠 董事长 大连鹏生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孙荫环 董事长 亿达集团有限公司
王健林 董事长兼总裁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奕晓 首席执行官 广东浩和建筑有限公司
周泊霖 董事长兼总裁 大连宏光好运来集团有限公司
徐明 董事长 大连实德集团
许立凡 董事长 天津泰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张军 首席执行官 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外贸:
孙宏 董事长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
王树生 董事长 大田物流有限公司
魏家福 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王志忠 首席执行官 天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Richard Zhu 首席运营官、 智傲物流有限公司
Ye Ming 副总经理 天津滨海服务外包产业有限公司
于汝民 董事长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公司/律所/会计师事务所:
彼得•纽曼(Peter Neumann) 股东 GT律师事务所
Alan Cao Runhuan 中国区副总裁 简柏特集团
周浩良 大中华区副总裁 CA Technologies公司
秦敏 政府事务总监 麦肯锡公司
Charles Hunting 亚洲区首席执行官 简柏特集团
谢祖墀(Edward Tse) 大中华区主席 博斯管理咨询公司
吴琪 运输部亚洲主管、亚洲领导团队成员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
Franny Yao 合伙人 安永
谢佳扬 亚太区商业发展和公共事务地区执行合伙人 德勤
赵民 创始人、董事长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
袁建华 执行董事 上海万宝盛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餐饮/零售/服装:
陈耀昌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沃尔玛中国公司
苏敬轼 全球副董事长、中国事业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百胜餐饮集团
王吉万 董事长 青岛亨达集团有限公司
朱德宇 总裁 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

金融/保险/银行/投资:
张楷淳 大中华区总经理 Visa公司
陈志宏 大中华区和东南亚首席执行官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
都特巴耶夫•努尔郎(Nurlan Dutbayev) 执行理事 Samruk-Kazyna JSC主权财富基金
范勇宏 总裁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AMC)
Goh Chye-Boon 首席执行官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李春津 董事、副总裁 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林清德 中国区执行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渣打银行
马勤 执行董事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潘功胜 执行董事兼高级执行副总裁 中国农业银行
秦亚峰 副总裁 华安保险有限公司
隋运生 执行副总裁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谭强 代理首席执行官 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王建东 总经理 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王劲平 行长 大连银行
吴鹰 董事长 China Capital Group
肖钢 董事长 中国银行
朱云来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朱鸿杰 副行长 中国进出口银行
杨戈 中国区首席代表 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集团
赵世刚 首席执行官 渤海银行
赵令欢 首席执行官 弘毅投资
郑伟鹤 董事长 同创伟业
俞熔 董事长 上海天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熊焰 董事长 北京环境交易所
杨松贺 董事长 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徐越频 董事长 江苏仁泰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Zhang Zhenxin 董事长 United Venture Group
Zhang Jing 执行董事 United Venture Group

移动通信/电信运营/电信设备/网络设备
郭骅 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 Neustar公司
李刚 高级副总裁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
胡厚昆 董事会成员、执行副总裁、首席营销官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蒋亚非 高级副总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拉杰夫•辛格--莫拉雷斯(Rajeev Singh-Molares) 亚太区总裁、执行副总裁 阿尔卡特-朗讯
王红梅 发展战略部总经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王建宙 董事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王翔 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高通中国有限公司
Morris Zhang Jiahong 中国区执行董事 Kudelski 集团

互联网运营/电子商务
唐岩 副总编 网易公司
王宏 副总编 搜狐公司
王利芬 创始人、总编 优米网
王树彤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敦煌网
朱向阳 总编 优酷网
张朝阳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搜狐公司

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
郭为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侯宁 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心主任 东软集团
Qu Jiadong 执行董事 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李开复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创新工厂
林宇 首席执行官 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刘淮松 总裁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刘天文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黄耀辉 总经理 Adobe系统公司
萧洁云 总裁 思爱普中国公司
罗文德(Raghavendra Tripathi) 北亚区域经理 马恒达萨蒂扬公司
Rangarajan Vellamore 首席运营官 印孚瑟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汪旭 首席执行官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勇峰 总裁 东软集团
黄永恒 大中华区总裁 SAS公司
郑卫宁 董事长 残友集团
张亚勤 公司副总裁兼董事长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
徐沛欣 首席执行官 北京红孩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张旭光 首席执行官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集团有限公司

电器/家电/电子
郭庆存 副总裁 海信集团公司
李东生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TCL集团
梁启春 品牌总经理 TCL集团
李蔚 董事长 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吴克松 副董事长 海尔集团
肖志国 董事长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邢国友 董事长 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
叶祥尧 董事长 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行业
祁玉民 董事长兼总裁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江靖 董事长 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王鸿康 总经理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温跃忠 GE能源副总裁、GE能源中国总裁 通用电气(GE)
张世堂 董事长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电器设备/自动化/重工/轻工
吕书国 副总裁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穆传江 总裁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
彭小峰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赛维太阳能公司
虞成华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虎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化工/生物/制药/医疗/农林/畜牧
秦引林 董事长 柯菲平医药有限公司
陈本洲 副总裁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丁晓枫 总经理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施晨阳 亚洲区总裁 QIAGEN公司
石博韬(Peter Sykes) 大中华区总裁 陶氏化学公司
田仁礼 首席执行官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Eugene A. Vivino 战略规划领导人 BD公司
冯纳玺(Michel Vounatsos) 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执行董事 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
吴厚刚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大宁 院长 天津中医院
赵立志 董事长兼总经理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
闫希军 董事长 天士力集团
NGO及其他
栗宪庭 艺术评论家、馆长 北京宋庄美术馆
王建盛 合伙人 英联公司(重名的太多,不确定)
汪继云 会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杭州分会
吴昌华 大中华区总裁 气候组织
杨富强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
章建康 驻华代表 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
张幼云 副会长 中国就业促进会(CAEP)
余隆 指挥、艺术指导 北京国际音乐大师班夏令营(BIMFA)
徐冰 艺术家 徐冰工作室
徐匡迪 会长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CFIE)
张颖 总经理 青蛙设计公司

欧洲嘉宾
佐恩-马哈茂德-阿卜杜拉 首席执行官 百事(欧洲)公司
谢尔盖-柯斯汀 创始人兼总裁 归途公司
约克-门多萨-威尔逊 国际投资者关系主管 乌克兰资本管理系统公司
多尔巴-恰兰-潘达 董事会主席 三角洲维尔马尔独联体有限公司
阿米尔-艾斯多夫 开采及金融业务发展主管 乌克兰资本管理系统公司
马蒂亚斯-克拉姆 摄影师 马蒂亚斯克拉姆AB公司
伊戈尔-阿赫梅罗夫 首席执行官 阿弗拉尔能源集团
内里奥-亚历山德里 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 泰诺健公司
卢克-阿尔菲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英国Oxitec生物技术公司
迪特尔-阿默尔 首席执行官 德国Conergy AG公司
克里斯汀-安格梅尔 首席执行官 安格梅尔布拉姆兰格集团公司
亨利德阿伦贝尔王子 创始人 比利时联赛俱乐部
大卫-阿克雷斯 企业及政府事务总裁 万宝胜华人力资源公司
基斯-阿特伍德 行政总裁 英国E2V技术公司
塔基-阿齐兹 常务董事 达什伍德集团公司
费迪南多-贝加利-法尔科 总裁 GE国际公司
阿列克谢-贝尔斯科夫斯基 系主任 国家科学院信息情报学联合研究所
朱利安-伯格兹 所有人兼首席执行官 法国伯格兹仪表公司
杰欧-贝利玛丽亚 常务董事 儿童社会与金融教育所
米莎-波恩 科学组组长 荷兰一级方程式管理学院
西蒙-亨利 首席财务官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
安东尼-凡-马里 副教授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
弗兰斯-亚历山大-奥滕 董事会主席 荷兰Lemnis照明公司
艾哈迈德-奥伦 首席执行官 土耳其伊赫拉斯近控股公司
比伦特-格克图纳 董事会主席 Mineks国际公司
伊恩-戈尔丁 院长 牛津大学21世纪学院
维瓦克-古普塔 常务董事 英国Lab49
埃里克-阿莱 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 Algebris(英国)投资公司
蒂姆-哈珀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英国Cientifica有限公司
马丁-赫尔博 常务董事 瑞士领导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学院
加文-希尔 财团财务总监 英国联合保健股份公司
劳伦斯-贝恩 首席运营官 英国Premier Farnell集团
拉克什-哈辛 首席执行官 柯尔特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詹姆斯-卡梅隆 董事会副主席 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
辛西娅-卡罗尔 行政总裁 英美公司
理查德-科斯特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英国科里勃&加文安德森公司
索尼娅-康特拉 联合院长 牛津大学21世纪学院纳米医药研究院
杰夫卡-特莫尔 主持人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
安努辛格-胡特 研究员 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学院
迈克尔-德雷克斯勒 全球总战略、商业投资银行及财富管理常务 董事 巴克莱银行
乔纳森-弗林特 联合院长 牛津大学21世纪学院思维与机械研究院
泰德-弗拉德 常务董事;欧洲金融机构团体联合负责人 德意志银行
马克-福斯特 集团行政总裁;全球市场管现顾问 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
大卫-加拉格尔 高级合伙人兼总裁 凯彻姆利昂有限公司
詹姆斯-吉福德 常务董事 联合国投资规范公司
菲利普-胡贝尔 联合首席执行官 健太朗有银公司
彼得-拉齐 常务董事 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
哈尼-莱兹卡尼 投资总监 奥拉扬欧洲公司
苏迪-马赫沙瓦里 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负责并购业务 安赛乐米塔尔集团
弗朗索瓦-泽维尔-麦尔曼 欧洲金融组负责人 高盛国际
马尔科姆-麦卡洛克 院长 牛津大学21世纪学院低碳节能交通研究院
罗宾-尼布莱特 院长 查塔姆研究院
里德-帕赫特 行政总裁 贝鲁水
史蒂夫-霍华德 首席执行官 气候集团
卡约-科赫-韦泽 副主席 德意志银行
热拉尔-莱昂斯 首席经济学家 渣打银行
约翰-麦纳斯-贝尔 首席执行官兼主编 英国《智能运输》杂志社
大卫-诺瓦克 合伙人 克莱顿,都贝里耶&莱斯有限公司
法比奥-卡瓦利 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商务师 瑞士mondo生物技术公司
马里奥-格雷科 教授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何亚菲 大使 中国常驻代表团
让-卢克 产品线管理高级副总裁 库德尔斯基集团
贾米尔-埃尔哈森 首席执行官 Jamyco控股(卢森堡)公司
安德烈-库德尔斯基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库德尔斯基集团
阿德里安-芒克 常务董事;通讯及媒体负责人 世界经济论坛
卡洛斯-莫雷拉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WLSeKey公司
克里斯托夫-尼古拉 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库德尔斯基集团
赫伯特-奥博哈恩斯利 经济与国际关系负责人 雀巢公司
史蒂芬-卡特 市场战略及通讯总监;执行副总裁 阿尔卡特-朗讯
休伯特-迪欧 首席执行官 巴黎发展署
托马斯-恩德斯 首席执行官 法国空中客车公司
沃尔夫冈-莱马赫 首席执行官 德普达洲际公司
让-伊夫-纳乌赫伊 高级副总裁 法国阳狮集团
莱纳-欧勒 公共事务与通讯高级副总裁 法国空中客车公司
米舍利娜-鲍萨阿尔特 国际部主管 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
埃克哈德-科德斯 管理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麦德龙集团
斯特凡尼-车尔尼 联合创始人兼常务董事 德国DLD媒体及风险投资公司
约翰-卡斯帕-卡梅琳 企业发展主管 赢创工业集团
安德烈亚斯-海拿克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对话社会企业有限公司
迈克尔-英纳克 企业通讯及公共事务高级副总裁 麦德龙集团
梅拉妮-克瑞斯-威尔扎克 执行副总裁 德国邮政敦豪
巴特-马库斯 普通合伙人 惠灵顿合伙人公司
加纳-迈克尔-库恩特 总负责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乌珀塔尔研究所可持续 消费与生产合作中心
伊戈尔-德古纳瓦 董事会主席 海事银行
奥尔加-德古纳瓦 董事会主席 俄罗斯外贸银行
伊万-叶戈罗夫 总干事 Ak Bars控股公司
安德烈-埃林森 副行政总裁 基本元素集团
佐法-卡拉耶夫 副总裁 Ak Bars控股公司
弗利克斯-哈斯 首席执行官 德国Amiando公司
马丁-海明 副教授 技术中心与创新管理公司
亚历山大-伊夫列夫 合伙人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德米特里-科诺夫 总裁 俄罗斯Sibur控股实业
德米特里-科罗布科夫 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 ADV营销传播公司
尼古拉-克位萨温 项目主管 基本元素集团
罗伯特-明尼戈雷伊夫 管理委员会主席 俄罗斯Ak Bars银行
罗伯特-穆辛 董事会主席 俄罗斯Ak Bars银行
艾农麦伽-哈勒拉 院长兼首席执行官 芬兰技术学院
马可-麦格纳尼 常务董事 意大利Mediobanca SpA银行
托马斯-毛罗辛纳托 研究员 帕多瓦大学
穆罕默德-哈桑 执行董事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哈利-大卫 董事会主席 飞格乐思有限公司
塞德-埃尔-扈利 总裁 希腊综合承包商公司
萨默尔-扈利 执行副总裁 希腊综合承包商公司
哈维尔-马丁内斯-莫格尔萨 首席研究员 雷伊胡安卡洛斯大学
马哈茂德-萨夫瓦特-毛希丁 埃及投资部长 埃及
凯文-奥康纳 高级讲师 都柏林大学
中国香港嘉宾
Alice Au 执行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 海德思哲国际咨询(Heidrick & Struggles)
高哲铭(Amir Gal-Or) 执行合伙人 英飞尼迪集团/英飞尼迪中-以基金
博泰(Jasjit S. Bhattal) 趸售部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野村控股公司
彼得•查尔顿(Peter Charlton) 亚洲区主管 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 LLP)
陈恂 执行董事 银湖投资集团
张志伟 北亚主管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
唐克文(Thomas Crampton) 360度数字影响力亚太主管 奥美公关国际集团
托马斯•伊斯顿(Thomas Easton) 亚洲商业总编 《经济学人》
Masako 叶嘉伦(Karen Fifer) 消费者市场行为地区执行合伙人 海德思哲国际咨询(Heidrick & Struggles)
约翰•弗利(John Foley) 亚洲办事处主管 Breakingviews Ltd
埃里克•弗兰克(Eric Frank) 全球投资和咨询总裁 汤森路透
席伯伦(Rafael Gil-Tienda) 亚洲区董事长 威达信集团(MMC)
高美娴(Michelle Guthrie) 会长 国际计划儿童发展协会
Hans Hickler 亚太地区首席执行官 Agility公司
胡一虎 电视节目主持人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
简碧佩(Deborah Kan) 节目主持人、记者 汤森路透亚洲有限公司
伊利亚娜•李 亚太区执行编辑 美国有线新闻网国际频道
梁锦松 高级执行董事、大中华区董事长 百仕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刘长乐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
菲利普•林奇(Philip Lynch) 亚太和中东地区首席执行官 野村亚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马锦华 执行理事 长者安居服务协会
菲利普•麦克莱伦(Philip McClellan) 亚洲区首席编辑 《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莫昆庭 合伙人 殷拓集团亚洲有限公司
Lou Pagnutti 亚太地区执行合伙人 安永

⑷ 大胡子吴鹰有着怎样的经历

说起我国的通讯产业技术,那无疑是一部饱经沧桑的奇迹史诗,从1G到5G的飞跃,从类比通信到数位通讯的转变,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的更迭,不过花了短短40年时间。

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极快,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通讯大头一夕之间破产之事屡见不鲜,如今的新生代早已不知小灵通,2G移动为何物了,但是对于IT行业和如今掣制IT市场的二马巨头而言,有一个人始终是神话般的存在,只要说起通讯产业,就绝对绕不开这个创造奇迹的男人。

他,就是人称"大胡子"的小灵通之父,吴鹰。

倚仗不变通的技术谋求一个时代的认同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坚信某项技术拥有永久的力量更是天方夜谭。如果要想生存就必须作出改变,商场如战场,局限于技术的人最终会被技术反噬得连骨头都不剩。

如今的吴鹰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转战其他商业领域,尽管在互联网业内他的名字不算响亮,但因为早年积攒的人脉,江湖之中依旧有关于他的诸多传说,至今仍如雷贯耳。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大胡子"会携手各界IT大咖,开启属于这个时代的又一奇迹也未可知。

⑸ 斯达康 吴鹰 的简介

吴鹰简介

UT斯达康公司创始人、副董事长、执行副总裁

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履 历:

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1985年,进入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数字通讯及数字信号处理。

1987至1991年,他加入美国贝尔实验室。

1988年至1991年,在Bellcore实验室工作。在这段工作经历中,吴鹰任高级研究员、项目主管,负责个人通信服务、多媒体通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

1991年,他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办Starcom公司。

1992年,吴鹰回国创业。

1995年,Starcom与Unitech公司合并后成立UT斯达康公司。

1995 年10月,吴鹰任UT斯达康副董事长、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所获荣誉:

1998年6月18日,吴鹰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拯救亚洲金融危机的亚洲50位明星中的一位。该刊在对吴鹰的评价中写道,“在今天的美国,有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在跟随着吴鹰的脚步,很可能有更多的人走上成功之路。”

2001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最富有的50名企业家中,吴鹰名列第19位。

2001年,《英才》杂志社与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合办的评选“中国十大新锐人物”中,吴鹰荣幸当选为“2001年中国十大最聚人气企业家”。

2002年5月22日,吴鹰荣获北京市政府评选的“北京市第一届留学人员创业奖”。

2002年12月,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国家计委和《中国投资》杂志及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联合评选吴鹰总裁为“海归十大创业人物”。

2002年12月,吴鹰被《通信世界》评为“2002中国通信业十大新锐人物”。

2003年1月,吴鹰被《知识英雄》杂志评为“2002中国IT十大风云人”。

2003年2月,吴鹰当选为“数字中国”联合会第一任会长。

吴鹰同时还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及北京华侨科技创业者协会会长。

⑹ 一手压着两位“中国首富”,那位神秘的大胡子,他到底是谁呢

曹雪芹曾在《红楼梦》中写下:“我们也知道艰难的,但只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呢。”事情总是有办法解决的,有能力之人无论当下的情况如何,他总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路。

在马云创业之初,因他的产品不是不可被替代的,所以他非常需要投资,而吴鹰非常看好马云的产品,吴鹰在这个时候便给马云带来了第一笔投资。算的上是圈内老大哥的吴鹰给马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并且在马云和马化腾因各自产品市场有争端之时,吴鹰还帮助二人调节了矛盾,使得二人在国内和平的瓜分着互联网中的不同领域。

这也就是为什么吴鹰能够一手压着一个互联网大佬,还和他们谈笑风生的原因吧。这里的“压”不是说他对“二马”的压制,这其实是他们关系好的证明。我国大力鼓励创业,以此解决就业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创业能够推动社会的改变。而吴鹰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他给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⑺ 吴鹰的介绍

吴鹰先生,UT斯达康公司创始人、前副董事长、执行副总裁,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上市,吴鹰本人名列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50位亚洲之星之一。 2006年11月14宣布离职。未来论坛创始理事。

⑻ 茂业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公司(原"秦皇岛华联商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冀股办(1997)18号批复批准,由秦皇岛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和秦皇岛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设立。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7)477号批复批准,本公司于1997年10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人民币普通股3000万股,发行后股本11,005万股。后经送股、转增和配股,本公司总股本增至338,707,568元。 2013年7月公司名称由"秦皇岛渤海物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茂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Qinhuang Bohai Logistics Holding Corporation Ltd."变更为"Maoye Logistics Corporation Ltd."。 2015年11月,公司名称由“茂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茂业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Maoye Logistics Corporation Ltd.”变更为“Maoye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Co.,Ltd”。
法定代表人:吴鹰
成立时间:1997-05-16
注册资本:62182.6786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30000000000182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中段146号26层

⑼ UT斯达康的创始人

吴鹰1959年7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留校任助教;1985年赴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同时就职于美国NetLab通信公司,任技术主管;1992年,吴鹰在北京注册斯达康网络系统公司;1995年,Unitech公司与斯达康公司合并,成立UT斯达康国际通信有限公司,吴鹰担任总裁兼CEO;2000年3月3日,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上市。吴鹰本人名列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50位亚洲之星之一。

⑽ 为何说吴鹰是“成也小灵通,败也小灵通”

吴鹰被称作“小灵通之父”,而在他的一生中离不开的关键词就是“小灵通”,所以对于吴鹰的发展史可以用“成也小灵通,败也小灵通”来形容。而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技术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也是科技产品的推陈出新。如果将自己的眼光固有的放在旧事物当中,必然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UT受到了重创,高层也纷纷跳槽,公司的股价暴跌。小灵通的投资也失败,正是吴鹰“败也是小灵通”的体现。

阅读全文

与吴鹰上市公司通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国旅是股票还是基金 浏览:127
山推股票诊断 浏览:80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代表 浏览:399
外汇怎样赢 浏览:328
贷款双人面签 浏览:691
期货到期没成交 浏览:799
AGF合约基金 浏览:479
长富理财地址 浏览:188
大唐电器股票 浏览:800
股票新华医疗 浏览:431
股票退市条件 浏览:2
华泰柏瑞量化明选基金本周启航 浏览:327
原油价格对俄罗斯影响 浏览:267
tft交易体系 浏览:430
招商银行外汇入帐时间 浏览:444
0撸理财 浏览:922
国际股票大佬 浏览:835
康奈股票 浏览:458
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 浏览:775
2019年4月18号铝锭价格 浏览: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