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里能找到往年上市公司年报实际披露时间表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年报都是在每年的12月31日号左右公布的,一般会公布专在各大证券网站、门户财经属网站上,网络一下“上市公司名字+年报”即可查询。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第一季报、第三季报。年度报告由上市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即一至四月份),中期报告由上市公司在半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即七、八月份),季报由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即第一季报在四月份,第三季报在十月份)。
定期报告的披露要求为在指定报刊披露其摘要,同时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披露其正文。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贰』 沪市一共多少家上市公司深市多少上证指数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上海一共有981家上市公司
深圳738家上市公司
最近二市都有好几家股票上市,因此股票的家数是不固定的,是逐渐增加的。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叁』 沪、深证券市场成立时间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1 从“老八股”的成长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在上海悄然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始交易,12月29日并正式开业,挂牌交易的仅有8支股票,人称“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挂牌。沪市8家公司的股本规模小得可怜,也不具有行业和产业的代表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微弱,有的干脆就是“街道企业”,或是名不见经传的“试点”公司。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我国证券市场是在一片“姓资姓社”的争论中磕磕碰碰地成长的。
我国证券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经过曲折的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融资能力的增强,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额从1994年的99.78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192.22亿元,占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的11.45%;其次,随着证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股票交易额也持续增长,1993年的股票交易额为3627.2亿元,2000年股票交易额达到高峰,为60826.6亿元,增长了16.7倍。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1154家,投资者帐户为6639 .68万户。上述数据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证券业是在一定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因此其要进一步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内证券机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一,结构趋同。业务范围仅限于国内的承销、经纪和自营三大传统业务,企业财务顾问业务等虽然也有,但是大多是争取承销项目的辅助手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大的雷同,对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充分的认识。
其次,融资渠道不畅,上市证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个方面: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增资扩股,且融资偏重短期资金融通,缺乏券商发展急需的长期资金融资渠道。
第三,资本运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混乱。
第五,证券经纪业务收益下降。
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余年成长历史的新中国证券业同经历过百余年资本市场锤炼并且实力雄厚的国外证券公司同场竞技,将面临巨大的现实压力。
挥证券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杨宇白
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 杨林森
中国股市从10年前的100点起步,到2000年7月19日,实现了2000年2000点的历史性跨越,股市价格的涨幅名列全球之首。2000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8 2%,再次名列世界经济增长前列。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5972 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增收997 18亿元,是1993年税制改革以来增收最多、增幅最大、进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长突出,增收额320亿元,约占总增收额的32.1%。而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6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7%,增收159 65亿元。这足以说明我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促进了股市的繁荣。而证券市场的繁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凸现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1 从“老八股”的成长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在上海悄然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始交易,12月29日并正式开业,挂牌交易的仅有8支股票,人称“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挂牌。沪市8家公司的股本规模小得可怜,也不具有行业和产业的代表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微弱,有的干脆就是“街道企业”,或是名不见经传的“试点”公司。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我国证券市场是在一片“姓资姓社”的争论中磕磕碰碰地成长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我国证券市场才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初创阶段。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股价波动限制的取消,是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如果说1992年5月以前我国证券市场属于试验阶段的“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其后的飞速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引起国人的重视。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股市的健康发展不仅对国有企业筹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优化资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提升。
截止到1999年底,当年沪市的8家公司总股本已达592950 16万股,是上市之初的16 69倍。在规模扩张的同时,8家公司借助证券市场的筹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获得了持续发展能力。中国证券市场10年的发展变化,在“老八股”成长变化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2 从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历程看1992年以前,以试点方式运作的中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运作要求也只能是一种试点探索。虽然有从境外成熟市场引进吸收的一部分规范制度,但沪深两市14家大部分是由集体、联营、行政性企业改制过来的上市公司,其行为规范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自身的认知和自律。
1992年起,随着上市公司的批量上市,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间的纽带关系趋向紧密,加之运作要求更高的B股公司的诞生,上市公司已初步意识到“股东老板”的权益所在。5月间,《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的颁布,为招股改制后股份制企业的运作作了较详细的规定。1993年5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出台;6月,第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发布。
与此相应,以各地“证管办”建立为标志的监管体系初具雏形。从1996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建设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期间,在“法制、监管、自律、规范”八字方针的指引下,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制度、股东大会制度、公司检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改制辅导制度、市场禁入制度及中介组织行为规范等相继建成并得到完备。证券交易所初步完善了对上市公司的一线监管体系,管理层同时也加大了对公司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规范年”和“风险防范年”的教育,推崇基本面业绩成为市场投资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达6年的不断修订,1999年7月,《证券法》终于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是证券市场10年发展的里程碑。我国股市由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良性发展轨道。2000年7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旨在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行为,支持其通过重组提高资产质量的新政策,使重大资产重组有章可循;8月,又发布《法人配售发行方式指引》,给法人配售新股定规立矩。我国的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与创新。
3 从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机制变化上看中国的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自身规范发展道路上执着地向前走。2000年7月6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超越千家。我国证券市场站在了新的高度,具备了向更远目标迈进的基础。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将载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册。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成立时的14家,发展到今天的1000多家,跃居世界前十名,上市股票1086支,开户投资者超过5000万户。网上交易量已占交易总量的1%。目前,在全国84家证券公司中,已有10家证券公司的资金超过15亿元。沪深股票市值增加为4万多亿元,日成交量最高达900多亿元。2000年上半年,沪深两市A股成交总金额就突破了34700亿元,这比1999年全年的成交额还多一成。除台湾省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能见到挺进沪深的上市公司的身影。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自1993年以来,我国先后4次下达发行额度,1993年50亿元,1995年55亿元,1996年150亿元,1997年300亿元。直到2000年取消额度限制,仅上半年就发行新股66只,筹资823亿元。10年间,千家上市公司累计筹资近4000亿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本金不足的矛盾,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开发了新的产品,增强了发展后劲,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新旧体制交汇碰撞,传统国企“凤凰涅
『肆』 如何查找上市公司年报或财务报表
1、未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
登陆交易软件,按F10,在“操盘必读”里可以看到“拟披露专年报”,上面显示属的时间就是该公司年报发布时间,在这个时间沪市A股登陆上交所网站、深市A股(含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登陆深交所网站,就可以看到该公司年报。年报里有详细财务报表。
2、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
登陆上交所或深交所网站查询。如沪市A股,直接登陆上交所网站,点击“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公告”旁边方框内输入要查询的上市公司代码,即可看到该公司所有已发布公告,当然也包括历年的年报。
『伍』 如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查找某家公司的财务报表
可以下载个股票软件,比如大智慧、国信金太阳、湘禾证券等等的盯盘交易软件,一般在个股的详细信息资料里都有报表。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陆』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和收市的时间是多少
上午 9:30--11:30 ,下午 13:00--15:00 ,
不过早上在 9:15--9:25之间还有十分钟的集合竞价时间
『柒』 一个公司的年报是什么时候公告的
您好,很高来兴为您解答:
正常的年源报按规定每年4月30日前要公布完。特殊情况可以向交易所申请延期。
一般交易所会事先公布每家公司预约的年报公布日。
预约时间表和公司的年报都可以在交易所的网站上查询。其他财经类的网站也会转载,但最好直接在交易所网站上去查。一来是第一时间,二来可以保证真实和完整。
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捌』 截止2018.12.31有多少上市公司其中上海交易所有多少深圳交易所有多少
截止2018.12.31有多少上市公司?
3576
上海交易所有多少?
1449
深圳交易所有多少?
2127
『玖』 股市上市公司中报公布时间
中报披露时间表泄密:七八月将上演脉冲行情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 01:41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赵学毅
从深沪交易所公布的半年报公布预约时间表来看,7月10日开始,半年报行情就将逐步展开。有意思的是,由于业绩超预期权重公司中报间断式披露,行业景气度的不同以及IPO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中报行情极有可能呈现脉冲式走势。
从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中报披露以中小板公司华东数控(19.53,0.19,0.98%)打头阵,时间定于7月10日;7月11日,兴发集团(13.51,0.21,1.58%)将在沪市带头公布半年报;而深市主板第一家公布半年报的公司是*ST科苑(7.77,-0.03,-0.38%),其预约披露时间为7月15日。总体来看,两市公司公布半年报将集中在8月以后,以601开头的央企半年报发布时间多在8月20日以后。备受关注的石化业龙头中国石化(10.81,0.03,0.28%)和中国石油(14.61,0.03,0.21%),披露半年报的时间分别定为8月24日和8月31日;银行业龙头工商银行(5.55,0.07,1.28%)、建设银行(6.27,0.07,1.13%)、中国银行(4.66,0.03,0.65%)分别于8月21日、8月22日和8月28日发布半年报;地产龙头万科A(13.34,0.15,1.14%)、保利地产(28.99,0.03,0.10%)和招商地产(34.35,0.80,2.38%)半年报披露时间分别为8月4日、26日和18日。
业绩预增和扭亏为盈无疑为中报行情添加上涨动力。据记者观察,业绩预增和扭亏公司中报披露基本贯穿了整个A股公司预约披露时间表。打响中报披露第一枪的华东数控中报预计增长30%,是业绩预增第一家披露中报的公司;7月21日,市场迎来第二批业绩预增公司披露中报,万方地产(14.79,0.27,1.86%)中报业绩预增397.71倍;利尔化学(31.00,1.35,4.55%)预计增长40%~70%。而后的中报披露中,除8月4日和7日外,披露中报公司中均可见到业绩预喜公司的身影。
尽管预喜公司分布相对均匀,但业绩超预期权重公司的业绩披露还是能较大程度地影响行情。目前,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权重预喜公司共有16家,业绩披露集中在7月末及8月中下旬。具体来看,7月最后两个交易日,有露天煤业(27.26,0.29,1.08%)(预增45%)、美邦服饰(17.95,0.00,0.00%)(预增50%)、深圳机场(7.89,0.11,1.41%)(预增317%)三家预增权重股披露中报,形成第一个脉冲行情。间歇两个交易日后,九阳股份(26.27,0.11,0.42%)(预增50%)于8月5日披露中报;再隔两个交易日后,荣盛发展(16.93,0.03,0.18%)(预增30%)于8月8日披露中报;8月12日,总市值超过200亿元的葛洲坝(12.28,-0.06,-0.49%)披露中报,该公司业绩预增50%以上;8月18日,金风科技(30.22,-0.18,-0.59%)(预增220%)、天马股份(28.20,0.10,0.36%)(预增30%)中报登场。可见,脉冲式的中报行情将演绎得淋漓尽致。8月下旬,先后有金融街(14.43,0.11,0.77%)(预增450%)、宁波银行(13.23,-0.02,-0.15%)(预增30%)、中国石化(预增50%)、S上石化(8.20,0.01,0.12%)(扭亏)、苏宁电器(15.86,-0.15,-0.94%)(预增15%)等权重蓝筹的中报粉墨登场,这些业绩预喜公司联手将中报行情推向高潮。
业绩明确增长的高景气度行业也成为脉冲行情的一个动力。由于今年上半年政府主导投资刺激经济,同时受益于4万亿元的投资政策和房地产行业的复苏,水泥、建材等行业股票也在上半年行情中持续活跃。业绩预增100%的青松建化(12.26,0.05,0.41%)7月24日披露中报,业绩同样翻番的北方国际(25.06,0.06,0.24%)、海螺型材(9.39,0.06,0.64%)分别于8月1日、5日披露中报,葛洲坝、金螳螂(18.28,0.08,0.44%)、东华科技(24.64,-0.06,-0.24%)等8月中旬披露中报,业绩预增2倍的祁连山(13.98,0.46,3.40%)、成功扭亏的福建水泥(7.74,0.04,0.52%)分别于8月24日、26日披露中报。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半年报相对乐观,尤其是业绩超预期的行业更易推动中报行情上涨。比如与经济复苏密切相关的先导性行业如金融、汽车、房地产等行业,以及需求稳定、毛利率提升医药、化纤、电力、石化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