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指持股份额较高的股东,包含大股东卖出手中股票,下降持股份额就称之为减持,这种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小散户减仓。
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
1、稀释了二级商场的资金总量,由于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商场,尤其是那些从财政出资视点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
2、股东很多减持阐明公司的领导层现已发现未来该公司的盈余才能大幅下降,股价在近期或许成为很长时刻无法逾越的高点,对股价十分显着的镇压。
3、从产业资本的视点提示金融资本,由于连控股股东都开端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出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所以,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供给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4、盘活了股市商场的筹码,提升了股市商场的筹码流动性。究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由于股价严峻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政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
5、股东们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商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活跃走高,那么极有或许强化股市商场的牛市气氛,在继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相同。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B. 大宗交易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现大宗交易意味着什么呢
你好,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一、买进信号
当股价很低时,公司会在某个价位间买进本公司的股票,庄家在吸够足够的筹码时,为了吸引散户的目光也会这么做,这时,是买进的信号,当然,如果庄家进行洗盘结果后,在大幅拉升时,也会采用这种方式。
二、卖出信号
当股价已经涨了很多,而且已经接近或者高于历史最高价时,这时的大笔买进往往是一个陷阱,如果以前已经有了二到三次洗盘时,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这时最好能及时出局。
三、收购信号
当一个机构或者集团要收购一家上市公司时,有时一般会采用这种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股票大宗交易的全部介绍,看完之后希望大家对它有深刻的了解,无论以后是在炒股还是相关投资问题上有个很好的把控,能够为自己的收益盈亏带来最大化。小编在此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慎重投资,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C. 大宗交易 股票多久可以卖出
大宗交易的股票要6个月后才可以卖出。
交易所要求,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3)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影响扩展阅读:
大宗交易首次被纳入监管
相比2016年1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修订后的新规去掉了“大”字。
证监会对于大股东减持范畴进行了修改,除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外,股东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也受新规影响。
与此同时,在减持方式方面,大宗交易减持首次被纳入监管。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
或者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股份出让方、受让方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关于减持数量、持有时间等规定。
沪深交易所发布《实施细则》,第五条明确规定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交易所要求,大宗交易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明确其所买卖股份的数量、性质、种类、价格,并遵守本细则的相关规定。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D. 什么是大宗交易,对股价有何影响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大股东交易股数越大,买入迹象明显会使股票涨起来。
对股票未来走势是好还是坏:按理说应该是坏事,因为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大股东在抛。但有时候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出现大宗交易榜单上的股票,其后几天的走势大多数是涨的,而且很多是凶猛地上涨。
可以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买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说的庄家。他们在正常二级市场上吸筹有的时候很难,通常吸筹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场吸筹就相对简单了,还能有折扣。买进来当然不是为了亏钱,所以在走势上往往会有一波强劲上扬走势。但是要注意逢高走人啊,因为以后往往伴随着阴跌的。
(4)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影响扩展阅读:
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
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为本所交易日的15:00-15:30,本所在上述时间内受理大宗交易申报。
大宗交易用户可在交易日的14:30-15:00登陆本所大宗交易电子系统,进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大宗交易用户可在交易日的15:30-16:00通过本所大宗交易电子系统查询当天大宗交易情况或接受当天成交数据。
E. 高管以集合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股票,对股价有何影响
高管以集合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股票,对股价有一定的影响了 高管减持股票会让别人认为公司有什么问题了
F. 大股东大宗交易减持问题
有,最新规定是“要求大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回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答的1%。”
受让方比例参考上面的规定。价格没有具体规定,这个是市场行为。
对于受让方抛售,交易所称“对大宗交易买入方的后续卖出行为,已采取重点监控措施,重点核查是否存在冲击市场影响正常交易秩序的情形。一旦发现,将及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G. 大宗交易会是证监会减持新规的“后门”吗
对近年来重要股东减持数据统计后发现,大宗交易恰是重要股东减持的主要途径,2015年全年占比将近50%。报道称,如此高比例的减持通道,没有相应的减持限制,难免令投资者担心大宗交易成为重要股东减持“后门”。
证监会2015年7月8日发布的“18号文”规定,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和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在减持禁令正式解除前,证监会在1月7日发布减持新规,其中提到:
为既避免《18号文》到期后出现减持高峰,稳定市场预期,又兼顾中长期供求平衡,满足大股东持股适度合理流动的需求,《减持规定》要求: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根据各种股份转让方式对市场的影响,划分不同路径,引导有序减持。《减持规定》在针对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设置减持比例的同时,为其保留了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减持途径。
每经报道提及,2015年全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减持股份数共计为390.62亿股,而其中有187.88亿股正是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如此算来,大宗交易在全部减持数量中占比达到48%。
报道称,去年前六个月,沪深两市重要股东减持股份数共计为368.01亿股,占全年比重高达94.21%,2015年下半年减持数量剧减正是受到2015年7月出台的减持禁令影响,尤其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数据更是缩减明显。
而在重要股东减持股份数最多的5月,大宗交易占减持总数的比例为56.6%,达到57.52亿股;大宗交易占减持总数比重最高值出现在2015年2月,当月减持总数和大宗交易减持数分别为28.09亿股和20.97亿股。
然而,从新规中可以明显看出,对于市场担忧的减持潮问题,证监会将关注点放在集中竞价交易和协议转让这两种减持方式上。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在一份研报中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的方式受到股市环境的影响,多头市场环境和空头市场环境下的大宗交易折价率差别较大,2010 年至今在 3%-8%之间波动。但这半年经历了动辄“股灾”、“熔断”之后,大宗交易接盘者的风险补偿可能会提升。
报告称,根据机构投资者的反馈,他们担心减持新规“关了大门,而减持则从侧门溜走”,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转让之后,大宗交易接盘者直接在二级市场的卖出,或者多次转手“化整为零”减持,仍将产生压力。而对于协议转让,新规的“防规避”条款的效果也有待商榷。
因此,张忆东认为,“大股东”减持将更多借道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方式,建议监管细节更进一步明确、完善,特别是对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保持密切跟踪,及时“打补丁”。
H. 大宗交易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有哪些
大宗交易针对的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由于大宗交易具有不直接冲击股价及交易目的相对隐蔽的特点,这种影响力更多体现为间接影响或滞后影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中有两类交易的活跃度最高:一类是产业资本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另一类是专业投资者在大宗交易和竞价交易间进行的套利交易。通常情况下,这两类交易对于股票价格都将形成一定压力,前者属于间接影响,后者则属于滞后影响。
先来看产业资本减持。由于此类股东持股量大且成本低,在二级市场上减持起来相对麻烦,并且会对股票价格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倾向于选择直接通过协议敲定价格后集中转让。统计显示,约有六成大小非减持是通过大宗交易完成的。此类交易对于股价的影响大多在于心理层面。
再来看套利交易。套利投资者主要利用大宗交易的折价做文章,先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以较高的折价率买入,继而在竞价交易中持续少量卖出,以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跌停价买入是常用手法,而对手则很可能来自并不计较出货价格的产业资本。对于这种套利方式而言,集中买入时并不会影响股价,但零散卖出时却会对股票价格形成压力。
再来看套利交易。套利投资者主要利用大宗交易的折价做文章,先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以较高的折价率买入,继而在竞价交易中持续少量卖出,以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跌停价买入是常用手法,而对手则很可能来自并不计较出货价格的产业资本。对于这种套利方式而言,集中买入时并不会影响股价,但零散卖出时却会对股票价格形成压力。
按理说应该是坏事,因为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大股东在抛。但有时候出现大宗交易榜单上的股票,其后几天的走势大多数是涨的,而且很多是凶猛地上涨。可以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买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说的庄家。他们在正常二级市场上吸筹有的时候很难,通常吸筹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场吸筹就相对简单了,还能有折扣。买进来当然不是为了亏钱,所以在走势上往往会有一波强劲上扬走势。但是要注意逢高走人啊,因为以后往往伴随着阴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