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p2p的龙头企业ledingclub在美国上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ledingclub上市来时间:北京时间12月自12日,纽约时间12月11日
【附上市新闻】:全球最大P2P平台LendingClub(LC)周四成功登陆纽交所,IPO价格为15美元,上市首日行情火爆,涨幅高达56%收于23.43美元,成交量近4500万股,市值85亿美元。
据悉,LendingClub多次上调了发行价直至每股15美元,并增发30万股,使其总融资金额达到了8.7亿美元,该公司及其背后的风投计划出售5800万股的股票,公司总股本为3亿6110万股。
过去7年里Lending Club已经成功完成50亿美金的放贷量,Lending Club现在只有2个产品:个贷和中小企业贷。就Lending
Club的主打产品个贷而言,市场整体体量在8500亿,但Lending Club只占其中的50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Lending Club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技术、市场、产品等多个方面,去和越来越多的中型商业银行竞争,抢夺客户。
B. 在美上市的p2p公司有哪些
拍拍贷、和信贷、宜人贷、信而富、趣店,和信贷选择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另外4家均选择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
C. P2P都有赴美上市的了现在P2P都这么牛了吗
出门上市也不见得安全。国内好多都倒闭了。要认真甄别。可靠的平台。
D. 目前上市的P2P公司有哪些
1、乐信集团
乐信集团成立于2013年8月,旗下有多个业务,其中P2P业务是由桔子理财负责。主要业务包括:互联网理财品牌桔子理财、品质分期购物平台分期乐商城、金融资产开放平台鼎盛资产等。
乐信集团当前股价为16.81美元,总市值24.09亿美元,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21日(周四)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融资1.2亿美元。
2、点牛金融
点牛金融营主体是上海点牛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成立于2015年11月。
是一家新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应用,点牛金融是一家专注资金银行存管、专注车贷市场、依托智能风控核心技术的平台,旗下运营平台:点牛金融。美股代码:DNJR,股价为4.600美元,总市值为6693万美元。
3、拍拍贷
拍拍贷是中国第一家网络信用借贷平台,成立于2007年6月,公司全称为“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网络信用借贷平台之一。拍拍贷于美国纽交所上市,当前股价为7.33美元,公司总市值24.05亿美元。
4、融金所
融金所是深圳市融金所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P2P平台,总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致力为有资金需要的中小企业提供安全有效的贷款服务,融金所的业务包括风险控制、资料审批、网络借贷、信用担保等形成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
5、信而富
信而富是上海信而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金融服务平台,成立时间为2005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
信而富是一家致力于国内消费信贷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司涉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在中国有超过15年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业务范围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信而富当前股价3.67,美元,公司总市值3.30亿美元。
6、宜人贷
宜人贷是由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YRD。宜人贷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致力于提供高效便捷的个人信用借款与出借服务。宜人贷当前股价为38.590美元,总市值为23.08亿美元。
E. 在美国上市的P2P公司靠谱吗 比P2P备案更容易
在任何情况下,作为投资人都要懂得判断平台是否靠谱的能力,大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1.平台资金是否由第三方托管;2.业务范围,也就是项目是否假大空,主要看平台的资产端;3.是否有风控团队,这点对于平台来说还是相当核心的;4.年化收益率是否合理,正常的都在8%-15%左右;5.用户的满意度和客服的服务等。
另外就是不要盲目“迷信”上市系国资系,关键还是要看平台各方面的资质,特别是在这个阶段,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F. 上市公司背景的P2P有哪些
根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截至2015年6月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台大概有60余家,布局形式以自建、控股收购、参股等形式为主。
涉及P2P网贷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44%属于深圳中小板块;38%属于主板,其中沪市主板占25%,深市主板占13%;创业板占比18%。
具有上市公司背景P2P平台有:
G. 国内与国外的p2p企业有什么可比性吗
国外行业背景:
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信息服务的公司始于2005年3月英国伦敦的一家名为Zopa的网站。
Zopa网贷平台为不同风险水平的资金需求者匹配适合的资金借出方,而资金借出方以自身贷款利率参与竞标,利率低者胜出。
而这一信贷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和个性化的利率定价机制常常使借贷双方共同获益。至此之后Zopa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其模式迅速在世界各国复制和传播。
除了英国的Zopa外,目前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还有美国的Prosper与Lending Club、德国的Auxmoney和日本的Aqush等等。
国外P2P发展的条件更成熟: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早已完成,对个人的无抵押借款的利率高达15-25%(一旦逾期违约率更高),甚至信用卡都达到 18%。而在P2P平台上的借款利率则只有11%(3 年期的借款)和14%(5 年期的借款),所以P2P平台的贷款产品对想借钱的人来说更有优势。正如大家看了上面可能预计到的,美国P2P超过70%的借款用途都是还款,即在P2P 平台上借一笔低息的钱,把所有透支的信用卡额度都还清... 看来,在钱面前美国人民也不笨啊。
美国的小微、个人贷款其实已经做得非常好了,通过FICO评分、征信局数据,以 Wells Fargo为代表的美国银行对小企业和个人的风险定价已经做得非常科学。可是美国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地广人稀, 所以银行再牛也不可能到每个县市都开网点,对想借钱的人的开发迫切需要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选择,而P2P平台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无抵押、无担保而且又在网上完成借贷,可是受惠于诚实守信的美国人民及美国良好的社会征信服务,P2P平台上的违约率基本可以接受。在P2P平台上投资理财的人发现他们的回报还是正的,而且比美国经过了多轮调息后的利息那是高的多 (例如LendingClub 2011年的综合违约率是3.9%,而出借人的综合收益是7.83%,所以还是有的赚的)。
在西方国家,P2P是原本已经完全利率市场化的信贷市场的补充。其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后劲有限,主要是因为国外人民不太喜欢存款,所以可以用于作为存款替代品的P2P平台的投资资金不是特别多,例如美国2011年的存款只是国民总可支配收入的4%,英国是5%,而这一数字在中国是惊人的25%。
中国p2p如何兴起:
P2P信贷业务2006年前后进入中国后,也一直快速发展。自2011年后,中国P2P贷款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大量P2P贷款平台涌现。2011年,P2P网贷平台数量仅为20家,月成交额仅为5亿元人民币;但到2013年底,网贷平台数量增加到600家,月交易额达到110亿元人民币;截止2015年1月,P2P网贷平台数量突破2000家,平均每天成立至少一家P2P公司。
P2P网贷在全球的迅猛发展,是由其金融脱媒、去中介化的核心价值决定的。中国P2P网贷平台正处新兴阶段,在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类公司质量层次差距大,导致了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感。国内的网贷平台无一不强调其平台的真实性、可靠性,需要申请各种权威机构认证。而且中国P2P公司往往通过设立担保公司、承诺保本等手段,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银监会倡导互联网金融监管秉持原则:
我们建议,应借鉴国际最新的监管改革经验,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秉持两大原则:
风险特征监管原则,指不拘泥于机构的名称,按金融业务的实质功能和风险特征进行监管。
首先,涉及金融业务且存在逆向选择风险就要建立准入标准。
其次,具有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就要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提供第三方支付和金融服务的互联网机构应该重点加强消费者保护和第三方资金托管。以P2P形式从事间接融资和以众筹形式从事直接融资的机构还应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流程,妥善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监管部门应该对互联网信贷机构开展现场与非现场检查,互联网众筹机构也应填报相应报表,定期公布经营管理情况。
再次,进行显性或隐性收益承诺就要具备损失吸收能力。互联网金融平台只要在客户投资损失时依合同约定或道义上有偿付责任,就必须建立资本和拨备类型的损失吸收机制。
最后,存在期限错配和流动性转换就要建立流动性管理规则。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分别针对短期流动性压力和长期资产期限匹配设立流动性监管指标,降低风险。
上市公司系平台建议:
第一个是非法集资重新定义。提了N多年了,投资人有10000块钱,每个标投100块钱投100个标的分散投资肯定比只投一个标的集中投资风险小多了。可是如果每个人投100块钱,200个人才20000,20000元钱能支持什么实体企业呢。
第二个是税的问题。企业给网上投资人支付了利息,税务局不向这些投资人收税,我们代投资人交税帮国家增加收入都不成,您让人企业怎么做账?难道让我们一直像现在这样找票贩子买发票给企业入账不成?我发现好多小企业真的很想规范经营,可是老碰到这种无奈的事。这事您也不用出国考察,翻翻ZOPA的网站就有解决办法——让我们这些平台给投资人开个利息收入证明不就能纳税了么?给企业开个客户收到利息的证明,附上托管机构的资金流水,让企业入账。
第三个是计入征信记录。银行能把借款企业违约信息录入央行大征信系统,为什么我们不成?这是对正规企业非常有制约力的一个手段。您担心我们都是野路子坏人多,我们一开始不查企业征信信息,只录入成不成?您把接入征信系统的平台负责人都登记了,如果录入虚假信息对他追偿,录个信息很难嘛?这真的很能保护投资者利益哎。
第四个问题,让银行把客户的钱托管了吧,这事就别试点了直接强制实施吧。老说平台卷钱跑路,碰不到钱不就卷不走了么?看监管层的诸位领导一提到客户利益被侵害都痛心疾首的样子,可是托管这事拖了这么久还刚开始有个别银行试水。
国内机遇:
中国多数是个人参与投资,在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热情很高。当Ron Suber先生听说中国的投资者都是个人时,觉得这个市场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冲基金和大型财富管理机构已经在美国的P2P平台上投资很多个月了,在国债市场利率水平在低点徘徊时,他们同样被最高利率24%所吸引。而机构投资者的抢购速度相较于个人投资者太快了,反而导致优质借款人成了问题。
中国储蓄率极高,有很好的投资潜力,而美国投资者潜力几乎为0。信用开发过剩。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H. P2P上市公司有哪些
好像有很多吧比如说 宜人贷 美国上市 陆金所等,上市公司不一定就是好公司,没上市的例如 小管家 人人贷 都挺好的
I. 为什么P2P平台纷纷赴美上市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我国的P2P网贷市场还不够成熟,相关监管政策在趋于完善,P2P网贷平台尚处于合规前的整改期中。在这种大环境下,P2P平台在国内上市机会渺茫。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仍有不少的传统企业在排队上市,再加上,最近乐视网IPO遭追溯调查,多名前发审委委员被查,新一届发审委对IPO审核趋严,这就进一步减缓了企业上市的进程。因此,P2P平台想在国内上市就势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
而从国外来看,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市场对于网贷市场更加成熟,政策也比较完善,再加上,美国自身也有P2P平台上市,因此,美国政府对P2P这种模式更容易接受。同时,美国资本市场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我国的P2P平台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美国股市实行注册制,公司上市排队时间较短,能够尽快满足投资方获利退出的需求,符合P2P平台各方的利益诉求。
综合这两点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的P2P平台都要扎堆赴美上市了。但对于P2P平台而言,海外上市并不等于高枕无忧。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政策正在收紧,属于一个政策调整期。政策的调整会对上市工作造成一些影响,包括上市之后未来的发展,因此上市需要做好风险防控的准备工作。
另外,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中国经营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赴美上市以及上市成功之后,也要受到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以“严”著称,并且监管成本非常高。一系列的监管会使企业达到监管要求的经营成本、合规成本大幅提高。而且美国股票的市盈率往往没有中国的高,能不能通过上市实现融资、再融资的目标,也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考验。
对多数投资者而言,会偏好投上市后的P2P平台,觉得上市后的平台对外进行的信息披露必须满足上市公司披露标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虚假数据,对此,我认为,标的的信息披露和上市后的财报披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多关注标的的信息披露、平台的信息披露,而非半年、一年的年报披露。因为标的的信息、平台的信息披露直接关乎投资人的利益安全。
同时我想提醒大家,判断平台是否合法、合规并非是否上市决定的,而是从平台的整体情况来衡量,如平台的运营人员、标的信息、风控模式、注册资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