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百润股份未来可口可乐

百润股份未来可口可乐

发布时间:2021-05-08 23:07:36

① 可口可乐什么时候火的

应该是1984年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Dr.John.Stith.Pemberton>()
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5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那天,他正在搅拌做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二氧化碳+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 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五美分。
发展背景
1888年,阿萨·坎德勒 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坎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

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阿萨·坎德勒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坎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
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可口可乐之父
坎德勒于1886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他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19年,Elntst 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阿萨·坎德勒的继承人手里买下可口可乐公司,在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可口可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可口可乐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无论消费者何时何地想要可口可乐都能得到满足,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先是被翻译成不知所云的“蝌蝌啃蜡”,随后被蒋彝教授翻译的“可口可乐”所代替。
1929年,可口可乐和他的装瓶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顶端开口的冷柜销售瓶装可口可乐,1937年,该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Woodruff为可口可乐发起了以生活风格(lifestyle)为主题的广告,该广告突出了该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产品本身的属性,该产品在20世纪20~30年代最著名的广告词是“The Pause That Refreshes”,该公司继续拥有亚特兰大附近原有的装瓶线并且开始买回一些经营不善装瓶特许经营权。

在中国的发展
初入中国市场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
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名的音译,还比英文名更有寓意,在这两点的作用下,形成了最关键的流行因子:即无论书面还是口头,“可口可乐”这个名字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 [5]
然而,在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8年12月19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第二天,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根据协议,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装瓶厂,由中方提供厂房,可口可乐赠送一条先进的生产线。
为了保障水质,可口可乐为北京厂提供的是反渗透水净化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项技术。可口可乐总计派出了180多个人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北京,帮助安装设备,调试和培训中国技术人员。 [5]
1984年,一名中国普通老百姓与可口可乐共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5]
可口可乐新装"卖萌"
为迎合年轻消费者,可口可乐2013年悄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包装,记者看到,在一贯的红色包装上,“可口可乐”四个大字已经“退位”,取而代之的是诸如“文艺青年、高富帅、白富美、天然呆”等网络流行语。2014年推出可口可乐歌词瓶,包装上印有歌词。
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全球饮料巨头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事实是,随着可选择范围的增多,汽水饮料的霸主地位已经被撼动。“新一代年轻人对汽水饮料并不买账,而第一代主力消费者的七零后、八零后对汽水饮料也没有那么热衷。”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记者表示,对可口可乐而言,新一代消费者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赢得年轻一代的认同很重要。”

发展业务
Woodruff还开始发展可口可乐的国际业务,主要是通过出口,他最知名的举措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决策,即响应二战初艾森威尔将军的号召,保证每个军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5美分的价格得到一瓶可口可乐,而不管其成本为多少。可口可乐的装瓶工厂,随着美国军队推向全世界,这一举措使可口可乐在欧洲和亚洲国家获得了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并且一这一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1991年。
在二战后紧接着的几年中,可口可乐将它最接近的对手百事可乐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占有了近70%的可乐市场,上百家小型的地区性软饮料公司继续生产各种各样的调味剂,瓜分了剩下的30%的市场。
在1954年,可口可乐的销售和利润有所下降,这是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1955年,该公司更换了1916年以来一直沿用的瓶子,把其容量扩大至12盎司。50年代的后期,可口可乐推出更大容量的可乐瓶,可在食品店中销售。1961年,可口可乐开始象销售瓶装可乐一样销售其罐装饮料。
1976年,可口可乐的CEO Paul Aust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的软饮料消费已经成熟(饱和),可口可乐的最大销售量增长将来自国际市场。到1982年,国际市场的销售量占可口可乐全部软饮料产量的62%。
1981年,当出身于古巴的化学工程师Robert Goizueta被选为可口可乐公司的CEO时,行业观察家对此感到奇怪。Goizueta上任后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发表了1200字的战略声明,提出可口可乐公司要进行显著的变革,把重点放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增长上。
Goizueta声明,公司将把可口可乐的商标名作为竞争性资产,并不再将它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价格折扣策略将在必要维持可口可乐优势地位时才被使用。1981年,行业价格折扣达到了新的强度水平,年底,在食品店中,接近50%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是进行折扣销售的。那一年的尼尔森稽核表明,192盎司装的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的成本略低。
Goizueta还声明将提高可口可乐糖浆果汁的价格,为日益增长的广告和促销费用提供资金。为了取消糖浆的固定价格,可口可乐公司修改了已存在60年的特许协议,并同意向其一些最大的装瓶商出售浓缩品(无糖精),作为修改协议的交换条件。

广告主题

② 谁知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创业史

品牌—不是闲话的闲话(一家之言)

□胡亚庄

2002年第22期《读者》杂志有一篇题为“闲话中国品牌”的文章,以下摘录该文的最后几段,很耐人寻味。
在第一批国外著名品牌的食品进入中国的时候,这家公司就进来了,我们简称它为Q。北京市一家最大的外贸公司“牦牛”的老总和Q公司签了50年的合资协议。
Q进来的时候,带着大笔资金、著名的神秘配方和独特的产品外观,而当时的中方什么也没有,于是“牦牛”就以厂房、人员作价,建立了合资公司,牦牛公司要求占到51%的股份。Q方同意了这些,但它要求,厂房折旧按三年算(中国一般折旧是按十年算),这点中方没有反对,因为想不出会有什么问题。
第一年下来,公司折旧和广告投入等等算完,亏本了,而且是大亏特亏。按照原来的合同,对于亏本的企业是要双方继续追加投资的,但是控股的中方也就是“牦牛”手里并没有可以追加的钱,于是,Q方单方面追加了投资。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司每年都在亏本,一年比一年亏得多,每年仅广告费用就是天文数字,所以Q方也就一再追加投资。
这样5年下来,中方没有拿到一分钱,而且中方的股份也从当初的51%稀释到15%。而Q方得到了什么?85%的股份!这些年企业的利润全部以广告的方式投入到了中国的广告市场,Q方得到的是品牌和近乎于独资的控股公司,并且获得了已经折旧完毕的几乎没有成本的生产线以及巨大的销售网络。Q方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批发价格。它目前已经全面占领这个行业的中国市场,完全挤垮了中国所有与它相关的产业,其中包括所有的国产碳酸饮料及饮品。
接下来的故事不用讲了,在这之前的饮料行业,人们还能叫出一些国内厂家的品牌,而在这之后,人们最熟悉的品牌便成了Q。
由这个故事,可以联想到目前竞争正酣的汽车行业。现在国内企业跟国外企业的合资越来越多,可有几个人想到过品牌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西班牙在北京举办“西班牙工业展”,那一年,西班牙的汽车产量排世界第五,所以西班牙的汽车工业该是西班牙的支柱产业了。我去看西班牙的汽车工业展,一辆汽车也没有看见,一问才知道,西班牙生产的汽车全是外国品牌,西班牙无权展出。由此推想,哪一天中国要在国外办汽车展,轿车类恐怕找不出几辆车可以展出。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甚至打开电视机,都看到无处不在的Q公司的产品“美得冒泡”!我想,幼稚和无知不是永远可以被原谅的,中国在品牌战略上需要知识,需要成熟,虽然这条路会很长很长。

《中国汽车报》 (2003年02月18日第一版)

③ 可口可乐的发展史

可口可乐的发展历史分为起源和发展两部分;具体如下:

1、可口可乐的起源:

1886年5月8日,来自美国乔治州亚特兰大的约翰·彭伯顿医生把碳酸水加苏打水搅在一块,制成一款深色的糖浆,并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的作用,该饮料即为可口可乐。

2、可口可乐的发展:

1887年,约翰·彭伯顿在美国专利局注册了“可口可乐糖浆及浓缩液”商标,取得其知识产权,并首次使用优惠券推广可口可乐。

1888年阿萨·钱德勒看到了可口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钱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

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钱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因为他相信将来这种饮料主要是在饮料机中的销售。1886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钱德勒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19年,Erntst-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阿萨·钱德勒的继承人手里买下Coc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Coca-Cola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Coca-Cola的CEO。

1929年,Coca-Cola和他的装瓶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顶端开口的冷柜销售瓶装Coca-Cola,在1937年,该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

在1954年,可口可乐的销售和利润有所下降,这是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1955年,该公司更换了1916年以来一直沿用的瓶子,把其容量扩大至12盎司。

50年代的后期,可口可乐推出更大容量的可乐瓶,可在食品店中销售。1961年,可口可乐开始象销售瓶装可乐一样销售其罐装饮料。

1976年,可口可乐的CEO Paul Aust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的软饮料消费已经成熟(饱和),可口可乐的最大销售量增长将来自国际市场。

1981年,当出身于古巴的化学工程师Robert Goizueta被选为可口可乐公司的CEO时,上台发表了1200字的战略声明,提出可口可乐公司要进行显著的变革,把重点放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增长上。

1982年,可口可乐改变了广告主题并且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1899年,可口可乐公司决定将可口可乐以特许经营模式装瓶出售。瓶装可口可乐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1915年,可口可乐装瓶公司向全美的玻璃制造公司立下“战书”,要求设计一款绝无仅有的玻璃瓶,“在黑暗中仅凭触觉即能辨认,甚至摔碎在地也能一眼识别”。

1915年11月16日该设计注册了专利,可口可乐弧形瓶由此问世。为适应当时的装瓶设备,瓶子经过修改和瘦身后于1916年正式大规模生产。

在这之后近40年间,弧形瓶是可口可乐公司唯一的包装用瓶,直到1955年才引入特大容量的包装瓶,1950年,可口可乐弧形瓶成为首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商业产品。

1960年,可口可乐弧形瓶被美国专利局批准为注册商标。如今,它依然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包装瓶形,从新型的铝瓶至2公升的家庭装包装均采用这一瓶形。

1992年起,可口可乐中国不遗余力通过奥运火炬接力,让更多中国人直接参与奥运。

2015年,在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举办权的瞬间,可口可乐推出金色限量版“可口可乐北京2022年冬奥会祝贺纪念罐”。

(3)百润股份未来可口可乐扩展阅读

可口可乐成功的原因:

1、出售优质产品:

产品不必会说话或者会飞,但必须具备某种能被人广泛接受的某种有用的功能。习惯了可口可乐的味道,就会觉得它非常好喝,就会使人们养成一种嗜好。可口可乐可使鼻孔有发痒的感觉,能解渴,还有一点咖啡因的效果。

2、相信自己的产品:

要让产品树立起崇高的形象,并使与之相联系的职业成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要让工作人员认为产品是世界一流的,他们正在为最优秀的公司而工作。推销员应具有传教士的本领,而不应是只拿工资的推销员。

3、产品的成本低:

每瓶可乐的成本极低,还不到1美分。可口可乐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起来也不困难,更不费劳力,虽然它的生产过程高度保密。

4、让人人都能买得起:

从1886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每瓶可乐的价格只有5美分,今天它在世界上也不是很贵。因此,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也能买得起。就是在困难时期,可口可乐仍畅销不衰。在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和最近的不景气时期,可口可乐的制造商们仍财源滚滚。

6、产品要无处不在:

要使产品伸手可及,使它无处不在,要使它在舞厅、理发店、办公室、火车上等地方可随时取用。早期的可乐推销员哈瑞逊·仲斯在1923年曾说过,“要让人们无法回避可口可乐”。

7、宣传好了自己产品的形象:

一位可口可乐广告商曾经告诫他那些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雇员:我们卖的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他们喝的也只是一种形象而不是产品。把可口可乐当成提神饮料而非专利药物来宣传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而且还可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麻烦。

8、合理利用名人效应:

可口可乐公司一开始就聘请名人做广告,希望消费者会效仿棒球巨星泰·科博或女明星希尔达·克拉克。

参考资料:网络-可口可乐公司

④ “当年牛股”百润股份为何走下神坛

来源:《投资者报》

在消费市场里,提及RIO(锐澳)鸡尾酒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但提及上海百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润股份”,002568.SZ),可能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不过在A股市场里,百润股份也算是一只明星股,因为在上一轮牛市中,该公司股价走出了一轮上涨12倍的超级行情。

最近,百润股份再次发出关注,不仅是因为没有兑现当初巨额收购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克斯酒业”)时许下的业绩承诺,更是因为在短短三年间,公司市值蒸发了约273亿元。针对未能兑现业绩承诺的情况,公司将如何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百润股份实际控制人刘晓东名下将有超过其股本50%的股份解禁。这一解禁将会对公司造成怎样的影响?就上述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多次通过电话、邮件联系百润股份相关人士,然而一直未收到任何回复。

业绩“扭亏”背后

百润股份于2011年上市,彼时,公司是以一家致力于食用香精和烟用香精的生产企业。

后因行业过于传统化,于是在2014年9月份,百润股份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巴克斯酒业100%的股权。其中,巴克斯酒业主营业务为预调鸡尾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借此百润股份将营业范围拓展到鸡尾酒领域。同时,百润股份的预调鸡尾酒业务主体也是巴克斯酒业。

根据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百润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1.72亿元,同比增长26.64%;净利润为1.83亿元,同比增长224.2%,实现扭亏为盈。

具体来看,预调鸡尾酒板块(含气泡业务)在主营业务中收入占比达87.81%,营业收入为10.29亿元。然而,百润股份针对新推出的含气泡水业务并未提及具体销售情况,只表示尚未对公司做出业绩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百润股份称,销售费用同比下降除了因报告期广告费以及市场活动费用投入减少外,职工的薪酬也进行了缩减。

从百润股份年报里的“销售费用”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的广告费用为1.27亿元,2016年则是2.47亿元;2017年的职工薪酬为1.38亿元,而2016年的则是2.17亿元。

与此同时,百润股份2017年的员工人数为1426人,相比2015年减少2376人。其中,人员变化最大的是销售人员。2015年百润股份的销售人员高达3231人,而到了2017年则只剩下801人。

此外,百润股份2015~2017年的应收账款在逐年增加,分别为:12.56亿元、35.21亿元和45.8亿元。百润股份如何看待应收账款激增的现象?倘若不能如期收回应收账款,公司又将如何处置?《投资者报》记者联系到百润股份,并多次给公司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公司的任何答复。

未曾兑现业绩承诺

百润股份在收购巴克斯酒业时,正值预调鸡尾酒行业的“春天”。彼时,巴克斯酒业被称为“预调酒行业中的茅台”,当时还有数据预测,预调鸡尾酒市场未来将达到百亿元级别,从而引来不少跟风投资的企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克斯酒业承诺在2014~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要分别达到:2.22亿元、3.83亿元、5.44亿元和7.06亿元。

然而,预调鸡尾酒从风光无限到逐步凋零只用了一两年时间,从百润股份历年的年报数据中就能窥探一二。

2014~2015年,巴克斯酒业都完成了业绩承诺。然而到了2016年,百润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则出现了上市后的首次亏损,亏损额为1.47亿元,同比下滑129.39%。其中,2016年,巴克斯酒业完成的扣非后净利润为-2.3亿元,远未达到其承诺当年5.4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的标准。

而到了2017年,巴克斯酒业的营业收入为10.35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为1.38亿元,扭亏为盈。但是该数据距离其被收购之初许下的业绩承诺7.06亿元,依旧相差甚远。

百润股份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咎为市场环境变化、销售费用高企以及仿制品过多。

虽然2017年度巴克斯酒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仍处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的恢复性增长中;而交易对方在进行盈利预测和业绩承诺时,系基于交易时点的市场环境和巴克斯酒业运营状况。

不过,不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或市场因素的影响,巴克斯酒业连续两年未能实现业绩承诺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公司接下来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业绩承诺未兑现的问题?公司又有哪些措施提振巴克斯酒业的业绩?对于上述问题,公司方面并未对记者的采访给出回复。

三年市值疯狂缩水

2015年A股泡沫破裂崩盘的惨状,让不少投资者历历在目。如果有投资者幸运地在上证指数5178点时买了天齐锂业、中国平安并且持有到现在,仍然将获得高收益。但如果当时购买了百润股份,并持有到现在,那其资产已经大幅缩水。

2015年百润股份的一季报、半年报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6.13亿元,不仅完成了业绩承诺,更是远超市场预期。在当年6月还曾突破过700亿元市值大关,彼时便有机构投资者鼓吹百润股份市值将破千亿元。

不过在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的一轮大跌后,截至2015年12月31日,百润股份的市值为382.5亿元。而到2018年6月4日收盘,其市值仅为109.33亿元。即使不与牛市高峰期的市值相比,从2015年底到目前,百润股份市值也已经蒸发至273亿元,股价也从2015年5月22日的最高价89.95元/股跌至6月4日的15.35元/股。

尽管凭借着重金赞助《天天向上》、《奔跑吧兄弟》、《中国新歌声》等热门综艺,维持了一定的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但无论从业绩还是市值来看,百润股份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引人注意的是,6月19日,百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晓东将有1.81亿股份解禁,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为58.14%。按照6月4日该公司15.35元的收盘价计算,解禁股市值约28亿元。如此巨量的股份解禁是否会对公司股价造成影响?一切有待时间证明。

⑤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战略计划的区别

简介

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生产的一类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
中文译为可口可乐(出自蒋彝),饮料有一种特殊风味,这种风味来自原料中可乐<Cola>种子
可口可乐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碳酸饮料,也是全球最著名的产品之一,
拥有全球48%的极高市场占有率.
配料:
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焦糖色,磷酸,香料<包含咖啡因>
口味:
可口可乐<原味>
香草味可乐
柠檬味可乐
樱桃味可乐
健怡可乐<香料不含咖啡因>
柠檬味健怡可乐
青柠味健怡可乐
香草味健怡可乐
樱桃味健怡可乐
Zero[零度]无糖型可乐
可口可乐官方网站:
可口可乐中国网站:

来历

1885美国乔治来州的潘伯顿医生<Dr.John.Stith.Pemberton>,
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潘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ca>,
同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潘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ca
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
那天,他正在搅拌作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碳酸水<二氧化碳+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乐<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画一,将Kola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五分美元,可口可乐原作为药物出售<当时不少美国民众相信碳酸饮料有助健康>,当时顾客赞不绝口,争取要这种“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从此,可口可乐就是可口可乐糖浆与碳酸水混合的饮料风行世界,并且从1894年起,以瓶装出售.
1903年,由于政府禁止使用可卡因作为饮料添加剂,所以可口可乐的成分中不再有可卡因,
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除了持有人家族之外无人知晓,可口可乐公司也会严密防止自己的员工偷窃配方,至今,可口可乐虽然有了不少竞争对手(如百事可乐),但依然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碳酸饮料。
但真正能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还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埃斯•简道宁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1888年Asa Griggs Candler看到了可口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Candler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Candler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因为他相信将来这种饮料主要是在饮料机中的销售。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Candler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在1919年,Erntst-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Asa candler的继承人手里买下Col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Cola-cola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Cola-cola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无论消费者何时向地想要Cola-cola都能得到满足,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在1929年,Cola-cola和他的装瓶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顶端开口的冷柜销售瓶装Cola-cola,在1937年,该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Woodruff为Cola-cola发起了以生活风格(lifestyle)为主题的广告,该广告突出了该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产品本身的属性,该产品在20世纪20~30年代最著名的广告词是“The Pause That Refreshes",该公司继续拥有Atlanta附近原有的装瓶线并且开始买回一些经营不善装瓶特许经营权。
Woodruff还开始发展Cola-cola的国际业务,主要是通过出口,他最知名的举措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决策,即响应二战初艾森威尔将军的号召,保证每个军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5美分的价格得到一瓶Cola-cola",而不管其成本为多少。Cola-cola的装瓶工厂,随着美国军队推向全世界,这一举措使Cola-cola在欧洲和亚洲国家获得了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并且一这一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1991年。
在二战后紧接着的几年中,Cola-cola将他最接近的对手Pepsi-cola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占有了近70%的可乐市场,上百家小型的地区性软饮料公司继续生产各种各样的调味剂,瓜分了剩下的30%的市场。
在1954年,可口可乐的销售和利润有所下降,这是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1955年,该公司更换了1916年以来一直沿用的瓶子,把其容量扩大至12盎司。50年代的后期,可口可乐推出更大容量的可乐瓶,可在食品店中销售。1961年,可口可乐开始象销售瓶装可乐一样销售其罐装饮料。
1976年,可口可乐的CEO Paul Aust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的软饮料消费已经成熟(饱和),可口可乐的最大销售量增长将来自国际市场。到1982年,国际市场的销售量占可口可乐全部软饮料产量的62%。
1981年,当出身于古巴的化学工程师Robert Goizueta被选为可口可乐公司的CEO时,行业观察家对此感到奇怪。Goizueta上任后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发表了1200字的战略声明,提出可口可乐公司要进行显著的变革,把重点放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增长上。
Goizueta声明,公司将把可口可乐的商标名作为竞争性资产,并不再将它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价格折扣策略将在必要维持可口可乐优势地位时才被使用。1981年,行业价格折扣达到了新的强度水平,年底,在食品店中,接近50%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是进行折扣销售的。那一年的尼尔森稽核表明,192盎司装的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的成本略低。
Goizueta还声明将提高可口可乐糖浆果汁的价格,为日益增长的广告和促销费用提供资金。为了取消糖浆的固定价格,可口可乐公司修改了已存在60年的特许协议,并同意向其一些最大的装瓶商出售浓缩品(无糖精),作为修改协议的交换条件。
1982年,可口可乐改变了广告主题。Goizueta说:“用我们的新口号‘Coke is it ',自豪地表明我们是第一的;我们以前的口号‘Have a Coke and Smile'非常好,但我们正处于激烈竞争之中,这口号象一句民谣。竞争势头已从Purchase,New York(百事可乐的总部)转移到了我们亚特兰大。”
Goizueta战略计划还扩展了可口可乐的公司战略。公司私营的咖啡业和茶业被出售,塑料制造公司和酒业公司也是如此。1982年,觉察到影视业的增长潜力及其与市场营销的协同作用,可口可乐在1982年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Goizueta说,可口可乐将成为“在饮料业和娱乐业中都具备强势的企业”。
可口可乐还对装瓶网落做了改变。公司鼓动经营不善的装瓶商出售其经营权,并通过杆杠兼并的方式卖掉自己的大部分装瓶点。1980年至1984年间,特许经营中所有权发生改变的相当于50%的可口可乐产量。可口可乐的管理人员指出,公司在购买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在不少情况下,为潜在买主提供资金。公司有时在新特许的装瓶商那里占有一部分股分,但牢记保持一个独立的装瓶网络。到1985年,可口可乐属下的装瓶厂只生产可乐产量的11%。
对于可口可乐的装瓶网络,这种从80年代初Robert Goizketa开始的变化一直延续。在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的350个特许经营商中,有150_200个提出转让其特许经营权。在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购回了他最大的两个特约经营权,他们由Beatrice和J.T.Lupton公司所拥有,J.T.Lupton公司是一家私有的可口可乐装瓶商,占有美国可口可乐产量的15%和Dr.Pepper产量的40%。这两家公司的获得,使得可口可乐自身的拥有的装瓶产量从11%提高到38%。
这些兼并在创立可口可乐企业集团(CCE)和1986年11月售出51%股份给公众时达到了顶点。CCE创立后和其供应商与销售渠道重新进行了新的谈判,巩固主要市场,削减20%劳动力,并通过统一分销和原材料采购降低成本。1986和1987年,CCE每箱可乐的净售价降低了2.5%。在1989年,CCE买出的苏拓比1986年多了20%,CCE的利润在整个80年代末期来说是不稳定的。
80年末,可口可乐公司建议它的特许协议应该由“Master Bottle Contract"来代替,降低固定的糖浆价格和可口可乐商标特许权费。到89年底,新合同覆盖了大约70%的美国可口可乐产量。78年到89年之间,新合约下的装瓶商经历了可口可乐糖浆价格约60%的上涨。
[编辑本段]关于
Ø 全世界每一秒钟约有10450人正在享用可口可乐公司所出品的饮料。
Ø 在巴西,西姆斯集团装瓶厂为将可口可乐运到偏远地区的销售点,需要用小船,沿亚马逊河流域航行30天才能到达。
Ø 日本拥有最多的自动售卖软饮料机,全国共有200万部,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带有可口可乐商标。日本最畅销的非碳酸饮料乔治亚咖啡,就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
Ø 在哥斯达黎加的阿蜜,一个大市场和一个公共汽车站都是以“可口可乐”命名,该处是原来的可口可乐装瓶厂所在地。如果你坐计程车,告诉司机你要去“可口可乐”,那么司机很可能送你到市场,而非可口可乐真正的可口可乐装瓶厂。
Ø 可口可乐湾在洪都拉斯的科尔特斯港。四十多年前以可口可乐为这个海滩命名,因为这个海滩就在一家可口可乐装瓶厂前面。那间可口可乐装瓶厂现今已不复存在,但名字却留给了海滩。
Ø 巴西马卡帕装瓶厂位处赤道,因此我们可以在街的一边即南半球买一瓶可口可乐,然后立即到街的另一端即北半球再买一瓶可口可乐。
Ø 如果将至今所有出厂的可口可乐,以8盎司可口可乐曲线瓶,将其首头尾相连地排列,沿着地球周围的卫星轨道环绕,所形成的距离将花费一个卫星11年10个月又14天内的时间绕行4334圈。
Ø 如果可以制造一个大的足以装下所有曾经生产过的可口可乐的超级大瓶子,则这个瓶子的瓶高将会有3.2公里,宽达2.4公里。若有个与这个瓶子成同等比例的人,这人将会是一个身高超过27.2公里,体重达到3亿2千万公吨的巨人。
Ø 如果将所有曾经出厂的可口可乐以8盎司弧型瓶送给全世界所有的人,则每人将可获得678瓶(或42加仑以上)。如果将所有曾经生产的可口可乐,以8盎司曲线瓶装头尾相连排列,他们将可来回月球1057次。若以每天来回一趟计算,则须花费2年10个月又23天的时间。
Ø 如果将所有曾经生产的可口可乐以8盎司曲线瓶头尾相连排列,他们将可从水星通过金星、地球、火星,一直到木星。
Ø 如果将所有曾经生产的所有可口可乐倒进一个平均深度为1.8公尺的游泳池,则这个超级大游泳池的长将35.2公里,宽为12.8公里。这个游泳池将可同时容纳5亿4千8百万人。
Ø全球最大的墙画之一是以可口可乐罐为主题,面积为200英尺乘180英尺。这幅手绘的墙画设置在香港的太古可口可乐装瓶厂,由画师花了三个半月的时间精心创造。这栋十八层高的建筑物亦是世界上最高的可口可乐装瓶厂。
Ø中国最大的外墙广告是以可口可乐弧形瓶为主题,由可口可乐公司于1999年2月份制作完成,这个面积超过87892平方米,重量达2900公斤的巨型广告位于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由4幅画面组成。这个广告正申请成为吉尼斯世界最大的外墙广告。
Ø全世界最大的球状可口可乐广告位于日本的名古屋车站楼顶,以超过46吨钢铁、940米长的霓虹灯管及1870个灯泡构制。
Ø世界上最大的可口可乐广告牌在智利的艾尔哈切山上,它高131英尺,宽400英尺,由70000个26盎司的可乐罐垒成。
Ø世界上最大的可口可乐瓶在纽约时代广场。这个20米高、13.7米宽的纤维玻璃瓶放置在两座大楼间的霓虹灯广告上。在电脑控制、马达驱动下,瓶盖会“啪”地一声打开,同时一支粗大的吸管从瓶中伸出来。随后瓶里的可口可乐神秘消失。
Ø世界上最大的可口可乐卡车在瑞典,它长79英尺,有4个车斗。世界上最大的球型可口可乐广告牌位于日本名古屋车站楼顶,以超过46吨钢铁、940米长的霓红灯管及1870个灯泡构制。
Ø澳门是全球唯一拥有一系列与人差不多大小由混凝土制造的可口可乐瓶。这些瓶子在1940年建成,用来抵御经常把可口可乐招牌吹倒的台风。
Ø可口可乐这四个中文字的意思是"可口"和"快乐",用普通话读起来与"可口可乐"的英文发音相近。
Ø虽然全世界消费者都喜爱饮用冰冻的可口可乐,然而在香港,热腾腾的可口可乐常被视为医治感冒的良方。
Ø澳洲拥有最长的可口可乐分销路线,由西澳洲的柏斯出发,需要驾驶1093里的路程才可到达偏远的两个分销点Karratha和PortHedland。
Ø上世纪20年代,某品牌的国外饮料开始引入上海生产,其中文译名为“蝌蝌啃蜡”,这种饮料的销售状况非常差。于是该品牌专门负责海外业务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悬赏350英磅征求译名。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现在看来,这个翻译堪称经典。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影响
据食物成分表数据显示,普通可乐中含水约89%,糖11%,每100克含有11毫克左右的磷、含有1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其他成分含量极微。
说起可口可乐的成分,人们首先反应出来的恐怕是两个字:神秘。自可口可乐诞生之日起,围绕它的配方就有各种猜测。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从可口可乐总部了解到,可口可乐的诞生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含可卡因的酒精饮料时期、糖浆时期、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时期。
可卡因是一种从生长在南美的灌木——古柯的叶子上提取的物质。19世纪中叶,法国药剂师将古柯的萃取物加入葡萄酒,调制成一种叫做马里奥酒的饮料,很快大受欢迎。这可以作为可口可乐的第一阶段。
1886年,美国药剂师约翰•史蒂斯•彭伯顿在马里奥酒的基础上,去掉酒精成分,调制出了一种止咳、镇痛的糖浆,彭伯顿把糖浆装到罐子里,拿到附近的药店出售。这是第二个阶段。
当年夏天,一位头痛患者到药店购买糖浆,提出了想在糖浆里加些自来水的要求。当时店员偷懒,不愿去打自来水,而是就近将身边的苏打水加了进去。没想到病人喝后连声叫好,这个奇遇造出了今天的碳酸饮料“可口可乐”。
当时,可口可乐最重要的成分是可卡因。再后来,由于可卡因成了禁用品,它便不得不从可口可乐中退出了。Coca—Cola这个名字暗示着,除了Coca(古柯)以外,该饮料应该还含有另一种重要成分cola——可乐果,可乐果里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很容易让人上瘾,这也是一百多年来人们始终爱喝可口可乐的原因之一。”
1981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时,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糖酒杂品处的一份报告曾指出:可口可乐配方中采用了中国的桂油、甘草、桂皮等中药材料。2000年欧洲食品科学研究院透露,可口可乐中的“神秘物质”包括野豌豆、生姜、含羞草、橘子树叶、古柯叶等的提炼物。
可口可乐中含有磷酸、咖啡因和精制糖等成分,均有增加钙流失的效应。已有人体研究证实,少女的骨折率与可乐饮用量有很强的相关性,大量饮用者比不饮者的骨折风险高出5倍。可乐与牙齿损害的关系也有充足的研究证据。
可口可乐显然不是一种有益营养和健康的饮料。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孩子、老人和中年女性,因为孩子更容易对咖啡因上瘾和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中年女性对肥胖和钙流失应更加关注,而老年人营养吸收能力下降,也需要控制可乐类营养素密度过低的饮料。另外,可乐中含有咖啡因,常喝的人突然停饮,可能引起头痛、易怒、胃部不适等症状。不妨慢慢降低饮用量,从而降低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历史:
1885美国乔治来州的潘伯顿医生〈Dr.JohnS.Pemberton〉,在地窖中把碳酸水加苏打水搅在一块,成为一深色的糖浆。他的合伙人罗宾逊(Frank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于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软性饮料可口可乐就此诞生了。
1886〈5.08〉可口可乐在亚特兰大的药房首卖,开张的第一年,可口可乐公司仅售出了400瓶可口可乐。
1888〈4.14〉潘伯顿将三分之一的股权悄悄的卖给艾萨凯德勒〈AsaCandler〉。
1888〈8.16〉潘伯顿过世了。
1888〈8.30〉可口可乐的股权移转到大富豪AsaCandler的身上,原因是他有一天头痛的毛病又发,仆人拿来一杯热可乐,喝下之后却好了,从此他就开始大力投资可口可乐。
1892〈1.29〉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成立。〈The coca-cola company〉
1892可口可乐首笔被记录下来的广告预算〈11401〉
1893可口可乐在亚特兰大之外的第一个制造地-达拉斯〈Dallas,Texas〉
1899艾萨凯德勒把装瓶权利卖出,保留神秘配方及可口可乐名称的所有权。
1900JosephWhitehead取得执照在亚特兰大成立瓶盖工厂。
1909美国广告协会惠眼识英雄,选可口可乐为最佳广告商品。
1915你现在瞧见的可口可乐曲线瓶由AlexanderSamuelson发明,称为Hobbleskirt。
1921可口可乐副总裁HarrisonJone发明了把六罐可乐瓶放在一箱。
1923〈4.28〉影响可口可乐最重要的领导人RobertWoodruff上任。
1926可口可乐公司第一次采用广播广告。
1928可口可乐开始在中国天津及上海装瓶生产。
1928可口可乐开始跟奥运合作。
1931代表可口可乐的第一个圣诞老人出现,由插画家HaddonSundblom设计。
1934可口可乐的自动贩卖机出现在Chicago。
1934可口可乐的工厂在英国诞生了。
1941可口可乐第一次在广告上使用“Coke”
1942可口可乐出现了第一个纸杯。
1949第一个可口可乐的衣服和收音机问世了。
1955可口可乐最重要的总裁RobertW.Wooddruff退休了。
1955可口可乐八瓶装成一箱的新Size问世。
1960〈4.21〉可口可乐迷死人的曲线瓶申请到专利权。
1967〈8.7〉可口可乐成立了食品公司。
1968可口可乐新产品“FrozenCoca-Cola”问世。
1971Coca-Cola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广的饮料商标。
1982〈2.4〉你我熟悉的健怡可口可乐Diet-Coka问世。
1983无咖啡因可口可乐和无咖啡因健怡可口可乐在美上世。
1985〈4.23〉可口可乐推出号称的新配方“newformulacoka”,但是相当不受欢迎,股价下跌,销售滑落。
1985〈7.10〉可口可乐赶紧弥补,“ClassicCoke”再度回到市面。
1985〈10〉塑胶瓶的可口可乐问世。
1985美国太空梭挑战者号将可口可乐带进外太空,成为人类在太空饮用的第一个碳酸饮料。
1986小女生爱喝的樱桃可口可乐CherryCoke问世。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八十五,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

神秘配方
“7X商品”
可的口可乐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诞生以来,已保密达120年之久。法国一家报纸曾打趣道,世界上有三个秘密是为世人所不知的,那就是英国女王的财富、巴西球星罗纳尔多的体重和可口可乐的秘方。
为了保住这一秘方,可口可乐公司享誉盛名的元老罗伯特·伍德拉夫在1923年成为公司领导人时,就把保护秘方作为首要任务。当时,可口可乐公司向公众播放了将这一饮料的发明者约翰·潘伯顿的手书藏在银行保险库中的过程,并表明,如果谁要查询这一秘方必须先提出申请,经由信托公司董事会批准,才能在有官员在场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时间内打开。
截至2000年,知道这一秘方的只有不到10人。而在与合作伙伴的贸易中,可口可乐公司只向合作伙伴提供半成品,获得其生产许可的厂家只能得到将浓缩的原浆配成可口可乐成品的技术和方法,却得不到原浆的配方及技术。
“7X商品”成绝对秘密
事实上,可口可乐的主要配料是公开的,包括糖、碳酸水、焦糖、磷酸、咖啡因、“失效”的古柯叶等,其核心技术是在可口可乐中占不到1%的神秘配料——“7X商品”。
“7X”的信息被保存在亚特兰大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里。它由三种关键成分组成,这三种成分分别由公司的3个高级职员掌握,三人的身份被绝对保密。
同时,他们签署了“决不泄密”的协议,而且,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另外两种成分是什么。三人不允许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外出,以防止发生飞机失事等事故导致秘方失传。
“可口可乐”的众多竞争对手曾高薪聘请高级化验师对其公开配方“7X100”进行过破译,但从来没有成功过。科研人员通过化验得知,可口可乐的最基本配料是水,再加上少量的蔗糖、二氧化碳等。有些公司也曾按此如法炮制,但配制出来的饮料的口味却大相径庭。人们由此才醒悟过来,可口可乐中存在着占总量不到1%的“神秘物质”,才使得可口可乐维系了一个多世纪的荣光。
日前,欧洲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食品化学研究专家玻尔莫和他的搭档、生物学家瓦尔姆特女士在一本名为《大众饮食误区辞典》的书中说,他们经过长期的研究,解开了可口可乐配方的秘密。
他们透露,可口可乐中99.5%的成份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糖水,其中占极小比例的物质是一种香料混合剂,正是它奠定了可口可乐的独特口味。这种香料混合剂包括野豌豆、生姜、含羞草、桔子树叶、古柯叶、桂树和香子兰的皮等的提炼物、过滤物和染料。不过,他们指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内所生产的可口可乐的配方不完全相同,以适应各地顾客的口味。
可能是出于商业秘密的考虑,玻尔莫和瓦尔姆特并未公布如何生产这些组成成分和如何将它们调制成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对配方被解密一事予以否认。
让我们暂且搁置配方是否被解密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可口可乐配方被揭密(这仅是个假设),可口可乐公司将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创立一个新配方,还是维持传统配方?永远的配方能维持永远的可口可乐吗?
在配方创新方面,可口可乐公司曾有过教训。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公司决定进行口味试验。结果显示,多数人喜欢较甜的口味,与百事可乐公司生产的饮料比较接近。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废除了老配方,并在大肆宣传的情况下推出一种新配方。但可口可乐公司最忠实的顾客对此却并不认同。
事隔仅仅三个月,可口可乐公司在消费者的愤怒反应中屈服,重新用上老配方,新配方则被放弃。美国《纽约时报》曾称可口可乐修改配方是美国商界一百年来最重大的失误之一。这一修改配方的事件对可口可乐公司来说,应该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但创新永远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动力,如果永远守着传统配方,不进行创新,一旦配方被解密后,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对该公司在饮料界霸主地位的多方位的冲击波。

百事可乐的甜度比可口可乐低,可口可乐含糖度比较高,百事喝起来口感没那么腻。 百事可乐感觉更清爽 ,可口可乐有些甜腻

⑥ 可口可乐的来历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约翰·彭伯顿,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他正在搅拌做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这回味道更好了。

合伙人罗宾逊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



(6)百润股份未来可口可乐扩展阅读:

可口可乐之父

坎德勒于1886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他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19年,Elntst 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阿萨·坎德勒的继承人手里买下可口可乐公司,在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可口可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可口可乐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

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先是被翻译成不知所云的“蝌蝌啃蜡”,随后被蒋彝教授翻译的“可口可乐”所代替。


⑦ 可口可乐有多少年历史了﹖

可口可乐距2019年已经有133年历史了。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自此便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灵感。现在,它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

目前,全球每天有17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在2016年10月,可口可乐公司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三名。


(7)百润股份未来可口可乐扩展阅读

发展背景:

1888年,阿萨·坎德勒 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坎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

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阿萨·坎德勒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

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坎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

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这个商标,从此之后由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⑧ 为什么可口可乐就靠一个饮料卖了100年屹立不倒

可口可乐利用品牌效应,通过合作、合资等多种方式在各地设立装瓶厂,并向多家装瓶厂出售可乐主剂(碳酸饮料原料)获取利润,且通过市场的再支持,统一在全国开展市场活动。
现阶段,它已有嘉里集团、太古集团和中粮集团3大合作伙伴,共计约26家装瓶厂。可口可乐在装瓶厂很少或没有股份,实际上,装瓶厂只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经销商,而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品牌拥有者,其核心技术的掌握者和利润最大化的获得者(主剂的销售),在表面上它又扮演着慈善家的角色,为各装瓶企业全方位提供指导和培训服务,每年规划、运作和大手笔地投入中国市场,赞助中国的公益事业、体育赛事,并声称是帮助发展中国的饮料事业,解决大批人员就业。
此方法运用前期对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可谓速度,有推波助澜功效,但因不同的利益目标结合在一起,则难免会产生纠葛。
可口可乐公司在考虑其中国整体发展战略是,所追求的是它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人均销量等指标,而碳酸饮料在中国销量的增长则是可口可乐追求的终极目标,目的是弥补其在本土与欧洲市场上的萎靡。
随着各装瓶厂本土化进程加快,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已被各合作集团的自有文化所替代
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之初,因其品牌效应而滋生的创新、激情与快乐的美国文化吸引了许多人,而企业为员工提供安定的工作环境与福利保障,并有许多培训和发展的平台,都是求职者以能在可口可乐工作而自豪。
以消费者为中心,为客户和员工创造价值的理念被以为股东创造利润,完成董事会的任务所取代。这样的结果是失去员工和客户的信任。
市场终端理论认表明:人类懒惰、享乐、纵情、自私是市场最根本的需求之源,人类无法满足的心灵深处是市场真正的终端;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而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又强化了这种本性。
曾经,可口可乐在全球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一个特列,这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更来源于经营者的智慧。

⑨ 可口可乐公司的历史

1960年以前,基本上单一生产可口可乐饮料。后陆续兼并、收购一些企业的股权,逐步向各种经营业务发展,包括生产果汁,加工咖啡和茶叶,生产塑料包装材料以及水净化系统等。
当时顾客赞不绝口,争取要这种“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从此,可口可乐就是可口可乐糖浆与碳酸水混合的饮料风行世界。并且于1886年5月8日在亚特兰大的药房售卖。但真正能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还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埃斯·简道宁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之后,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有了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生产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1888年阿萨·钱德勒看到了可口的市场前景,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钱德勒开始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始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钱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因为他相信将来这种饮料主要是在饮料机中的销售。1886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钱德勒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在1919年,Erntst-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阿萨·钱德勒的继承人手里买下Coc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Coca-Cola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Coca-Cola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无论消费者何时向他想要Coca-Cola都能得到满足,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在1929年,Coca-Cola和他的装瓶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顶端开口的冷柜销售瓶装Coca-Cola,在1937年,该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Woodruff为Coca-Cola发起了以生活风格(lifestyle)为主题的广告,该广告突出了该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产品本身的属性,该产品在20世纪20~30年代最著名的广告词是“The Pause That Refreshes,该公司继续拥有Atlanta附近原有的装瓶线并且开始买回一些经营不善装瓶特许经营权。Woodruff还开始发展Coca-Cola的国际业务,主要是通过出口,他最知名的举措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决策,即响应二战初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将军的号召,保证每个军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5美分的价格得到一瓶Coca-Cola,而不管其成本为多少。Coca-Cola的装瓶工厂,随着美国军队推向全世界,这一举措使Coca-Cola在欧洲和亚洲国家获得了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并且这一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1991年。
在二战后紧接着的几年中,Coca-Cola将他最接近的对手Pepsi-cola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占有了近70%的可乐市场,上百家小型的地区性软饮料公司继续生产各种各样的调味剂,瓜分了剩下的30%的市场。
在1954年,可口可乐的销售和利润有所下降,这是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1955年,该公司更换了1916年以来一直沿用的瓶子,把其容量扩大至12盎司。50年代的后期,可口可乐推出更大容量的可乐瓶,可在食品店中销售。1961年,可口可乐开始象销售瓶装可乐一样销售其罐装饮料。
1976年,可口可乐的CEO Paul Aust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的软饮料消费已经成熟(饱和),可口可乐的最大销售量增长将来自国际市场。到1982年,国际市场的销售量占可口可乐全部饮料产量的62%。
1981年,当出身于古巴的化学工程师Robert Goizueta被选为可口可乐公司的CEO时,行业观察家对此感到奇怪。Goizueta上任后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发表了1200字的战略声明,提出可口可乐公司要进行显著的变革,把重点放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增长上。
Goizueta声明,公司将把可口可乐的商标名作为竞争性资产,并不再将它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价格折扣策略将在必要维持可口可乐优势地位时才被使用。1981年,行业价格折扣达到了新的强度水平,年底,在食品店中,接近50%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是进行折扣销售的。那一年的尼尔森稽核表明,192盎司装的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的成本略低。
Goizueta还声明将提高可口可乐糖浆果汁价格,为日益增长的广告和促销费用提供资金。为了取消糖浆的固定价格,可口可乐公司修改了已存在60年的特许协议,并同意向其一些最大的装瓶商出售浓缩品(无糖精),作为修改协议的交换条件。
1982年,可口可乐改变了广告主题。Goizueta说:“用我们的新口号‘Coke is it ',自豪地表明我们是第一的;我们以前的口号‘Have a Coke and Smile'非常好,但我们正处于激烈竞争之中,这口号象一句民谣。竞争势头已从Purchase,New York(百事可乐的总部)转移到了我们亚特兰大。”
Goizueta战略计划还扩展了可口可乐的公司战略。公司私营的咖啡业和茶业被出售,塑料制造公司和酒业公司也是如此。1982年,觉察到影视业的增长潜力及其与市场营销的协同作用,可口可乐在1982年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Goizueta说,可口可乐将成为“在饮料业和娱乐业中都具备强势的企业”。 可口可乐还对装瓶网络做了改变。公司鼓动经营不善的装瓶商出售其经营权,并通过杆杠兼并的方式卖掉自己的大部分装瓶点。1980年至1984年间,特许经营中所有权发生改变的相当于50%的可口可乐产量。可口可乐的管理人员指出,公司在购买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在不少情况下,为潜在买主提供资金。公司有时在新特许的装瓶商那里占有一部分股分,但牢记保持一个独立的装瓶网络。到1985年,可口可乐属下的装瓶厂只生产可乐产量的11%。
对于可口可乐的装瓶网络,这种从80年代初Robert Goizketa开始的变化一直延续。在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的350个特许经营商中,有150_200个提出转让其特许经营权。在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购回了他最大的两个特约经营权,他们由Beatrice和J.T.Lupton公司所拥有,J.T.Lupton公司是一家私有的可口可乐装瓶商,占有美国可口可乐产量的15%和Dr.Pepper产量的40%。这两家公司的获得,使得可口可乐自身的拥有的装瓶产量从11%提高到38%。
这些兼并在创立可口可乐企业集团(CCE)和1986年11月售出51%股份给公众时达到了顶点。CCE创立后和其供应商与销售渠道重新进行了新的谈判,巩固主要市场,削减20%劳动力,并通过统一分销和原材料采购降低成本。1986和1987年,CCE每箱可乐的净售价降低了2.5%。在1989年,CCE买出的苏拓比1986年多了20%,CCE的利润在整个80年代末期来说是不稳定的。
80年末,可口可乐公司建议它的特许协议应该由“Master Bottle Contract来代替,降低固定的糖浆价格和可口可乐商标特许权费。到89年底,新合同覆盖了大约70%的美国可口可乐产量。78年到89年之间,新合约下的装瓶商经历了可口可乐糖浆价格约60%的上涨。 20世纪初期:瓶装的可口可乐都是装在木制的冰盒里,盒子配有可以滑动的盖子,但人们没办法自助饮用,因为是在柜台后面。这种盒子多数情况下是用来冷藏平日里的猪肉鱼肉,以及黄油和芝士,所以并没有可口可乐自己的标签。后来,瓶装厂的一个员工将糖浆盒锯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冰一部分放瓶子。这样,饮料冷却器的想法就诞生了。后来,人们又加上了滑盖和底部支架。
20世纪10年代:老乔治.s.科布, West Point and Lagrange装瓶厂的所有者,是第一个为投币式自动售卖机发明做出贡献的人。1912年,他发明的名叫Vend-all的机器,获得了专利。这种机器总共可以容纳12瓶可口可乐。但是,12瓶对于人们来说,还是太少了,再加上制作成本很高昂,这种售卖机并没有被大规模使用。
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金属材质的可口可乐冷藏机叫做Icy-O,看上去十分笨重,而且很耗冰。尽管缺点很多,但相比之前的,它效果还是很好。虽然售价高达100美元,但在1928年,至少有5000台被卖了出去。
1929年,曼斯的the Glasock Brother 工厂生产出第一台由可口可乐公司认可的冷藏机。它是长方形的,从上部打开,可以容纳72瓶可乐、50磅冰块,外加4箱可乐的附加存储空间。每个机器售价只要12.5美元,仅仅是在第一年,就售出了3万2千台,至少是其它冷藏机的6倍。
20世纪30年代:提到可口可乐冷藏机,人们多数想到的是那台名叫Big Red Cooler的机器,由著名工业设计师依瑞特.华丁顿于1934设计。在整个机子的研发过程中,华丁顿主要负责设计的部分。而可口可乐工程部和西屋电子公司,则联合负责将更高的能效与耐用度,融入到华丁顿非比寻常的设计中。投入效果是非常可观的,单单只是1937年,就有十万五千台被卖了出去。
1930年代中期,直角边的the Mills “47”可以容纳104个可口可乐瓶,并且接受直接硬币购买。之前的机器投币处是额外加上去的,The Mills“47”却是和机身是完整的统一体。人们可以从冷藏机直接购买饮料,不需要服务生,因此在除却商店的许多其它地方,例如办公地点、体育场和加油站,都可以买到可口可乐。
20世纪40年代:当商用航空在1940年代越来越主流、越来越便宜时,可口可乐公司又发现这是一种新的接近消费者的新模式——甚至当人们是在旅行的时候。航空工作人员推着售货机,为乘客们提供瓶装可乐。为了方便起见,这种售卖机的一边配有瓶起。为了满足任何场合,人们对可口可乐的需求,将售卖机做的很小只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方法之一。
白色的可乐冷藏机被研制了出来。该机型可口可乐的标识更醒目,占地空间更小,受到商店老板的喜爱。
20世纪50年代:1955年,红色的可口可乐冷藏机换了新颜。圆形白顶的设计,与家庭冰箱更搭边。
第一款亮灯的售卖机于1959年面市。它的机身为方形设计,显得更具现代感。
20世纪80年代:1980年代马来西亚,一位英国游客开价3000美元要买掉一台用了四十年的老式可口可乐售卖机,被拥有它的商人谢绝:“运输的时候撞坏了怎么办?”
你知道前苏联第一台商用可口可乐售卖机,是在1980年代末期莫斯科Mezhunarodnaya酒店的休息室吗?
1988年,印度尼西亚的商人们,推着装有冷藏机的三轮车或手推车,在人潮拥挤的雅加达街头卖可口可乐。
1988年的日本,原先的70万台可口可乐售卖机系统,又增加了2万6千台新机器。同年的美国,也新增加了10万台。
印度尼西亚的软饮料市场,在可口可乐系统的催化下显现出一派生机。当地使用的售卖机是塑料材质,一台只要30美元。而这些室外和手推式售货机让可口可乐的销量呈指数型上升。1985年至1988年期间,至少新增了5万5千台机器。而可口可乐每年的人均消费量则从两倍翻到了将近四倍。
单单只是1989年,法国境内就新增了2万台售卖机。
早在1989年初期,日本当地的自动售卖机就拥有冷却加热饮品的功能,同时机器还能与顾客对话——而最新推出的功能是,不用往里面塞钞票就能买到饮料。这种日本的最新机器,除了接受现金交易,最初就被设计为可以使用预付信用卡。为了使用这种功能,人们得先从一台售卡机购买一次性卡片。随后,当卡片被插入到售卖机里时,饮料分配、销售信息便被记录在机器的电脑里。粗略计算,1989年的东京,共有70台插卡式自动售卖机在使用。
20世纪90年代:1990年的法国,可口可乐公司在5000家超市里投放了1万6千台自动售卖机、700台冷藏机。同一年的墨西哥,有3万台冷藏机/冰箱被投放市场。
1995年的南非,带有特殊标识的出租车,配备了可口可乐以及其它公司的冷藏机。
1997年,为了将我们的产品介绍给更多的顾客,可口可乐在非洲地区装配了不下5万台饮料冷藏设备。由于非洲的气候,真正的冰爽感觉不可能被大肆渲染。
21世纪初期:你知道吗?在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期间,大约有2000多台的环保型冷藏机被投放到了市场。这种机型,采用了最先进的干冰制冷系统和改良后的绝缘泡沫,从而代替了氢氟碳化物这种温室气体。除此之外,该冷藏机还配有可口可乐独有的能源控制系统,它能够根据冷藏机的模式自动调节制冷系统,在低使用期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这种创新技术的使用,至少减少了30%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日本是全世界拥有软性饮料自动售卖机最多的国家——约有220万台。其中,98万台——将近一半的量——标有可口可乐的标志。售卖机里出售的饮料类型,是当年选出来的,冷热均有。
在夏天最高气温只有0摄氏度、冬天最低气温低达零下40摄氏度的南极,也有可口可乐自动售卖机。售卖机设立在阿根廷军事基地中,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每隔45天就要重新补足货源。 19世纪80年代:1886年5月8日,新饮料可口可乐隆重登场。可口可乐是由药剂师约翰·史蒂思·彭博顿发明的,最早在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上市。可口可乐这个名字是彭博顿的好友——书商弗兰克·罗宾逊所赐,而可口可乐那至今沿用的字体独特的logo也正是罗宾逊先生手书。
1887年,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个创举极大地提升了可口可乐的知名度,那就是发行免费试饮的优惠券。
19世纪90年代:1894年,在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约瑟夫·贝登哈恩发现,他的饮料机卖的饮料当中可口可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因此他在自己店里的后台安置了可口可乐装瓶机,成为了第一个瓶装可口可乐经销商。
1895年12月4日,阿萨·坎德勒宣布,全美各州均可买到可口可乐。
1899年,可口可乐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瓶装销售。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本杰明·托马斯和约瑟夫·怀特海德从阿萨·坎德勒手中得到了销售瓶装可口可乐的独家权利。他们与约翰·卢普顿一起开创了我们今天的可口可乐全球瓶装系统。
20世纪初期:1906年,除美国外的第一批装瓶厂在古巴、加拿大和巴拿马三个国家建立。
20世纪10年代:1912年,可口可乐的第一家亚洲瓶装厂在菲律宾成立。1919年,可口可乐最早的欧洲瓶装厂在法国的巴黎和波尔多成立。
1916年,为了让消费者区分可口可乐与其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就算是天黑了也一样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经典轮廓可乐瓶。
20世纪20年代:1923年,6包装的可口可乐面市。尽管纸盒形象在今天看来很常见,但在当时仍是一种创新,因为可口可乐鼓励人们将瓶子带回家中,可以喝得更多。
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可口可乐第一次在奥运会上亮相。一艘货运船不仅载着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员,还运来了1000箱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是与奥运会合作最长时间的赞助商,2005年时,这种合作关系又延续到了2020年。
1929年,印地安那州曼西的制造公司the Glascock Brothers,生产出了第一台由可口可乐公司官方支持的标准冷藏机。这台从上开启的机器,拥有自助功能,但需要先将钱付给商店的服务员。
20世纪30年代:1931年12月,由艺术家海顿·珊布为可口可乐创作的圣诞老人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广告中。圣诞老人圆胖的身材、和蔼可亲的笑容这一形象的原型,是1822年的一首诗歌《拜访圣·尼古拉斯》中的圣·尼克。珊布接下来继续完成了60多年的圣诞老人的创作。
1933年的芝加哥世纪进步博览会,是自动售卖机的一个重要标志,糖浆和苏打水混合的饮料第一次从机器里流淌了出来。
20世纪50年代:1955年,国王型号(10盎司与12盎司)家庭型号(26盎司)的可口可乐瓶在美国问世,随后的1960年,又推出了12盎司的易拉罐。在此之前,冷饮柜台只出售6盎司的可口可乐。
20世纪60年代:1960年,芬达多种口味的产品线被引入美国,开始了品牌线的广泛延展。1961年,雪碧在美国的商店里开始销售。这些推广创造了可口可乐公司历史上的第一批新品牌。在这之前,公司只有“可口可乐”这一个品牌。
1960年,公司收购了美汁源公司,包括它旗下的美汁源、Snow Crop和Hi-C品牌。
1963年,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推出了第一款无糖饮料,刺激了低热量饮料市场的早期增长。
20世纪80年代:1982年,健怡可口可乐的推出创造了汽水饮料市场的历史,它是Coca-Cola和Coke品牌的第一次品牌延伸,也是可口可乐历史上最成功的汽水饮料新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健怡可口可乐成了世界第一的低热量汽水饮料。
1985年7月12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带着可口可乐太空罐登上太空,可口可乐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饮料。在NASA的合作下,可口可乐公司为研制空间技术花费了超过了25万美元。
1988年,在Landor Imagepower公布的调查中,可口可乐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21世纪初期:2005年,可口可乐推出一款新的铝制曲线瓶。
2006年4月,可口可乐公司为宣传可口可乐品牌,以“生活的可口可乐一面”为口号,发起了创新的全球性多媒体宣传活动。

阅读全文

与百润股份未来可口可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厂投资估算 浏览:557
美年股东投资 浏览:890
麦田英语融资 浏览:192
理财产品电销 浏览:479
私募基金2019持股 浏览:414
基金星期天更新收益吗 浏览:517
000851是什么类型股票 浏览:833
诚迈科技主力资金流向 浏览:165
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浏览:883
货币型基金的价格 浏览:730
汉鼎宇佑有无投资药业种植 浏览:328
外汇干货外汇衍生品 浏览:680
云南贵金属交易所骗人 浏览:966
李超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浏览:97
汇添富科创板基金A类C类 浏览:350
股票尾盘买入 浏览:2
登录椰子理财 浏览:655
外汇黑市换汇技巧 浏览:676
中国铁建股票历史最低价格 浏览:862
2月23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