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华大基因如何回应近期热点问题
2018年8月2日报道,一篇《华大癌变》的文章再一次把华大基因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次让媒体口伐笔诛的不其董事长语出惊人“要求公司员工必须活到100岁,”而是其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遭受质疑。
种种负面报道缠身之下,8月1日华大基因在深圳开展了第二期媒体开放日活动,以对近期事件作出官方回应。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表示传言都不属实,“尽管被误解,但我们始终坚守华大的价值观:诚信是底线,造福是目的。华大目前仍然处在快速成长期,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更多包容和信心。”
针对上文长沙个案,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徐茜回应:“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该先辨是非,再论对错。湖南案例中‘华大漏检’的说法存在概念性错误,实际上该案例并不在华大的无创产前检测范围之内,因此也不存在对对方赔偿的说法。”
对于网上传闻“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梅永红将加盟碧桂园”一事,华大方面强调,“目前,华大农业确实正在与碧桂园农业探索与洽谈合作,希望优势互补,尚未定论。但梅永红不会离开华大。”
㈡ 梅永红的梅永红首次公开谈入职华大基因感受
梅永红接受南方日报等媒体专访的部分内容:
记者:大家对您之前的身份很好奇,从山东济宁市市长的位置上来到了华大基因。您在这里工作也有半年左右了,工作感受如何?
梅永红:这个问题一般我都不愿意回答。反正前两天已经说了。我先重复一下我前天(3月27日在中国IT领袖峰会上)谈的观点,因为我过去长期从事科技工作,主要是科技政策、科技战略的研究。我认为我再回到业务当中来,回到华大这样一个高科技企业来,确实是我的一个理性的选择。
我曾经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谈过,其实官员也是一种职业。我们过去“官本位”的思维根深蒂固,似乎做官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在官场许多人也是把做官、做更大的官作为自己人生唯一的追求。
但是,现在社会已经多元化了,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不同的位置上去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对我来说,我认为华大这个平台可以让我的积累、知识能够得到更多发挥,我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国家生命经济特别是现代农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现在来华大刚刚过半年,我确实由衷地认为我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一方面就是因为华大这个平台它本身就是开放的,可以吸纳更多的资源,将更多的优势资源、优秀资源吸引到这个平台上一起做伟大的事业。另外,华大是一支非常有活力、非常年轻的队伍,能够跟这样一个队伍一起来做好中国生命科学、现代农业这篇文章,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福气。
记者:今天大家对您有很多称呼,梅市长、梅总、梅老师等等,您最喜欢的称呼是哪一种?
梅永红:反正华大(的人)管我叫梅叔、梅老师的都有,你就看着叫吧。
华大农业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中国“孟山都”
记者:现在国家对种业非常重视,华大农业集团其中有一个业务是农作物育种。请问目前在华大农业推动基因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在植物的培育方面如何定位?跟育种企业关系怎么定位?
梅永红:种业是农业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实际上现在今天世界上一些大的跨国公司,比如孟山都等公司,最牛的就是他的育种技术和他现在掌握的一些品种。
目前我们国家在新的育种特别是分子育种方面是相对落后的,但是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一方面是大量的人才,另外,中国还有世界上难得的种子资源优势。
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得中国在种业新的革命浪潮中间有更多想象空间、努力空间。华大正是利用自身在种子资源、基因测序、大数据以及数据分析方面全球领先的技术,在种业方面能够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现在我们已经在众多领域有了突破了,比如水稻育种技术、小米育种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我们还在其他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布局。我相信所有这些一些努力和成果都将让中国的种业现在的局面能够有所改变。
记者:刚才提到水稻育种、小米育种,华大农业有没有具体的品种?
梅永红:现在我们还没有审定的品种。目前在水稻上跟国内有关机构做合作,比如说跟农培高科,跟其他机构展开合作。这种合作实际上是一个平台的概念,就是利用华大在这个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为我们育种单位、种业公司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这也是华大种业的业务方向。我们也会利用自身积累在将来拥有种子资源上、获得自己的知识产权上做一些努力。
记者:目前还不考虑像孟山都这样做种子方面的培育?
梅永红:华大有一个研发板块,就是希望在种业上有一些积累、突破。如果说没有这个梦想肯定是假的,我们要做农业肯定要在种业上有所作为,但是我们深知我们在这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在资源、知识、人才上先做更多的积累。我们希望经过更多努力,和国内机构共同合作,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孟山都”。
记者:目前华大在育种上都是跟国内机构合作?
梅永红:现在目前几乎所有的现在的种业上的努力都是和国内有关机构的合作,也有我们自身做的。
华大农业集团将加速产业化进程
记者:华大基因很早就涉及农业了,为什么今天才成立农业集团?在华大集团的生态版图里面,农业集团的定位是什么?
梅永红:华大确实很早就开始涉及农业,但是据我所知有两个局限:一个局限是以前华大涉足农业主要是研究,比如小米,2009年开始小米的分子育种,其他方面的情况也多半如此。第二个局限是,华大在过去若干个产业领域所做的努力、安排都显得比较零散,缺乏一个顶层设计、缺乏一个大目标。
今天华大农业集团的成立,一方面能够把我们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够通过跟其它生产要素、资源的整合,更快、更好地实现产业化;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在中国乃至全球大的农业格局当中找到华大农业的定位。我们要形成自身的顶层设计。 记者:华大基因在农业方面一直是在做科研,还没有产业化?
梅永红:那倒不是。过去几年,我们的重心是在科研领域、是在研究领域。产业化也有一些涉足,但是大规模的进行产业化应该还是刚刚起步。
记者:能不能理解为现在还没有一个盈利模式?
梅永红:我们实际上有一些领域实际上已经开始实现盈利了。比如在水产领域,我们去年已经开始盈利了。小米产业现在正在进行盈利模式的设计,去年更多在生产环节做了一些努力,选育品种,投入生产环节,实践证明这个品种是可行的,我们接下来会在种业、营养品加工甚至农畜结合上来进行布局,以实现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记者:华大农业在上游的科研、中游的育种、下游的种植等方面是亲历亲为,还是与合作方竞合来做这个事情?
梅永红:我们更倾向于合作。在有些领域,华大农业肯定会做得更多、更深、更系统,但是有些领域只是在研发上,在科技服务上来做我们的工作,这要根据每个领域不同的情况。
华大农业到底做什么?
记者:华大农业业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如果有几个主线的话,是怎么来分类?
梅永红:这也是一段时间我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对华大农业的理解有几个关键词:第一,它是一个平台。华大农业跟其它农业类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是平台。我们这个平台可以跟几乎所有的跟农业或者生物打交道的领域都有关联,所以我们农业不大可能局限在某个领域,比如小米、微生物等等。我们涉足的领域非常广泛。不过这种涉足也是根据情况来做,有些涉足产业完整,有些可能仅仅在高端做一些安排和部署。
第二个关键词是精准营养或者叫健康,确保我们的饮食的安全或者健康。华大农业谋求的大目标是让我们的百姓吃得更健康、更营养、更安全。我们会在精准食品或者精准营养的方向上做努力,几乎所有的部署无一不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比如小米,这是很多人不太在意的领域,但我们希望能够让小米为更多人享用,让小米成为主粮来改善大家的营养结构。因为小米是谷物当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我们也知道它是一个耐旱子作物,这对于缺水国家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
再比如说水产领域,华大农业也不是简单去做一般的水产,而是希望我们养出来的鱼质量更好,不带有大家比较惧怕的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的东西。我们希望是在受控条件下,让我们的鱼养得更好、养得更快,这也是朝着精准营养的方向去努力。
再比如说微生物,华大农业现在已经有一种益生菌产品,今年将谋划上市。人类的肠道菌群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套基因组,第一套基因组就是父母给我们的DNA,第二套基因组就是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对于我们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现在是无论科学上还是临床上都已经证明了。我们通过自己在微生物领域研究改善我们的肠道菌群,使得肠道菌群的有益菌群能够更多。
第三个关键词是竞争力。中国农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吃得饱的问题,现在面临在一个开放条件下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去年以来,我国在众多的大宗作物、大宗产品上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因为国外在技术、土地规模、政府支持上都有很多优势,中国众多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从根本上来看,我们认为有两点束缚我们:第一,核心技术特别是种业技术的缺乏,第二,基因规模,或者说是由基因规模所派生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局限。
华大农业就是想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也利用自己在市场当中的品牌价值、动员和集训能力,在一定区域内、一定范围内为中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作出自己独到的贡献。
记者:在区域上,华大农业也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怎么定位深圳跟全国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
梅永红:区域的布局也可以说是我们下一步思考的战略谋划。因为中国地域差异性这也是我们最基本的国情之一。南方和北方、东边和西边,差异之大可以说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就一定会根据各个地方特有的禀赋,根据他自身的自然条件我们来选择我们切入农业的那个最合适的点。未来比如说像我们现在在北方,我们更多的会把小米的技术、集装箱养鱼技术加以推广利用。在南方地区,我们也是考虑在改善现有的饮食结构上做一些文章吗,比如介入水果领域。我们希望做的水果不是一般的苹果、橘子,而是希望有一些特种的作物丰富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总之,我们在中国的所有思考都是基于区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来展开。
㈢ 华大科技和华大基因什么关系
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究机构—华大基因旗下的子公司。
华大科技(全称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华大基因旗下的子公司。
秉承 “科技合作与服务”的产业理念,于2012年4月成立。基于华大基因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华大科技建立了先进的科研平台、严格的质量体系、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数据分析以及优质的服务流程,为投身于生物、农业、医药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科研合作与服务。华大科技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共有1500位员工,服务网络已经遍布全球,在欧洲、美洲、亚太地区均设立了业务中心、分部及办事处。
凭借全球领先的大规模测序计算平台和先进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依托人类健康、药物研发、动植物研究、分子育种、微生物研究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华大科技为一系列大型基因组科研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了杰出的科研服务,例如: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糖尿病关联基因及变异研究、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小麦、玉米、桑蚕等动植物基因组计划、人体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以及人类基因组和家蚕基因组甲基化研究等。2012年营业额达6.5亿人民币,截至12年12月已有20000多位合作伙伴、4000多家合作单位,并参与发表了250余篇科研论文,其中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㈣ 华大基因帮助老挝建立首个司法鉴定实验室
老挝溃坝灾情牵动人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4日,华大集团老挝救援队结束现场救援工作回国。应老挝外交部邀请,华大集团从8月9日起参与老挝南部桑片-桑南内水电站溃坝事故人道主义救援,通过DNA身源认定,帮助确定失踪人口身份。同时,华大集团将帮助老挝建立首个司法鉴定实验室,培育专业人才。
㈤ 华大集团智能机器人是骗人的吗
首先,复先不论华大集团是否是真的制骗人,我们先要懂得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
其次想要确认华大集团是否骗人,很简单的一点去工商局或者相应的APP确认华大集团的注册资本金和它的主营业务,特别是在APP中是可以查询到公司相关法律纠纷的卷宗,这有很大的价值。
还有就是眼见为实,你可以考虑去他们的办公地点现场看一看。如果办公地点是个简陋的窝棚,甚至都不存在该地点,那就一定是骗人的了。
㈥ 华大基因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国企还是事业单位
是股份制企业。
华大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怀抱“健康美丽,做生命时代的引领者”的愿景,华大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领基因组学的创新发展,通过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与产业链各方建立广泛的合作,将前沿的多组学科研成果应用于医学健康、资源保存、司法服务等领域。
同时,为精准医疗、精准健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实际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先进设备、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坚持走“自我实践、民生切入、科研拓展、产业放大、人才成长”的新型发展道路,做到五环联动、循序递进,切实推动基因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6)华大集团说明召开基因扩展阅读:
华大基因自1999年成立以来,坚持“以任务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承担其中绝大部分工作)、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水稻基因组计划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因组研究工作,彰显了世界领先的测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也奠定了中国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领先地位。
华大基因已经形成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学研队伍,建立了核酸测序平台、蛋白质谱平台、细胞学平台、动物克隆平台、微生物平台、动物平台、海洋生物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并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国家基因库的构建,成立了生育健康中心和临床及医学健康中心,进一步促进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向人类健康服务、环境应用、生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转化。
㈦ 华大基因在基因检测领域是什么地位
这一类公司全球排的上号的有二十三家,它也许再奋斗三十年,能成为第二十四家!
现在它离二十三家的最后一名的差距还很大!
㈧ 华大基因公司跟联合基因公司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根本不是一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