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最富有的人是谁
附2008胡润中国富豪榜榜单前100名: 排名 财富(亿元) 姓名 公司 总部 行业 年龄 出生地 1 430 黄光裕 鹏润投资 北京 家电零售、房地产投资 39 广东 2 350 杜双华 日照钢铁 山东 钢铁 43 河北 3 330 杨惠妍 ** 广东 房地产 27 广东 4 270 彭小峰 江西赛维 江西 太阳能 33 江西 5 250 刘永行家族东方希望 上海 氧化铝、电解铝、饲料 60 四川 5 250 荣智健 中信泰富 香港 综合 66 上海 7 220 张近东 苏宁电器 江苏 家电零售、房地产 45 安徽 8 215 施正荣 尚德太阳能 江苏 太阳能 45 江苏 9 210 许荣茂家族 世茂集团 上海 房地产 58 福建 10 200 张志祥 建龙集团 北京 钢铁、造船、机电制造 41 浙江 10 200 朱孟依家族 合生创展/珠江投资 广东 房地产 49 广东 12 195 何享健家族 美的集团 广东 家电 66 广东 13 190 刘永好家族 新希望 四川 农业、食品、房地产等 57 四川 14 185 鲁冠球家族 万向集团 浙江 汽车零配件、房地产等 63 浙江 15 180 陈丽华 富华集团 北京 房地产、紫檀博物馆 67 北京 15 180 张茵家族 玖龙纸业 香港、美国 包装纸 51 黑龙江 15 180 宗庆后家族 娃哈哈 浙江 饮料、童装 63 浙江 18 170 童锦泉 长峰房地产 上海 房地产 53 江苏 18 170 周成建家族 美特斯邦威 上海 服装 43 浙江 20 160 李金元 天狮集团 天津 保健品 50 河北 20 160 李彦宏 网络 北京 搜索引擎 39 山西 20 160 卢志强 泛海建设 北京 房地产、金融 57 山东 20 160 史玉柱 巨人集团 上海 在线游戏、金融 46 安徽 20 160 王健林 大连万达 辽宁 房地产、酒店 54 四川 20 160 祝义才 雨润 江苏 食品、房地产 44 安徽 26 150 莫峰 昌运东富 香港 航运 - 广东 26 150 许家印 恒大集团 广东 房地产 50 河南 28 130 黄俊钦 新恒基集团 北京 房地产 42 广东 28 130 黄伟 新湖集团 浙江 房地产、金融 49 浙江 28 130 张力 富力地产 广东 房地产 55 广东 28 130 朱林瑶 华宝国际 广东 香精香料 38 四川 32 125 李兆会家族 海鑫钢铁 山西 钢铁、金融 27 山西 32 125 马化腾 腾讯 广东 即时通讯、门户网站、在线游戏 37 广东 32 125 潘石屹、张欣夫妇 SOHO中国 北京 房地产 43、45 北京、甘肃 32 125 钟声坚 仁恒集团 上海、新加坡 房地产、造纸 50 广东 36 120 梁稳根 三一集团 湖南 重型机械 52 湖南 36 120 沈文荣 沙钢集团 江苏 钢铁 62 江苏 36 120 周福仁 西洋集团 辽宁 复合肥、耐火材料、铁矿石 57 辽宁 39 115 陈卓林家族 雅居乐 广东 房地产 46 广东 40 110 丁磊 网易 广东 门户网站、在线游戏 37 浙江 40 110 郭广昌 复星集团 上海 综合 41 浙江 40 110 黄文仔 宏宇集团 广东 房地产、木业 55 广东 40 110 吴亚军家族 龙湖地产 重庆 房地产 44 重庆 44 105 吕慧、陈宁宁母女 嘉鑫控股 香港 铁矿石进出口、房地产、金融 45 100 黄茂如、张静夫妇 茂业集团 广东 房地产、零售 43 广东 45 100 刘沧龙兄弟 宏达集团 四川 冶金、化工、房地产 54 四川 45 100 严介和、张云芹夫妇 太平洋建设 江苏 基础建设 47 江苏 45 100 叶立培 仲盛集团 上海 房地产 64 上海 45 100 张桂平家族 苏宁环球 江苏 房地产 57 安徽 45 100 张祥青 荣程钢铁 天津 钢铁 39 河北 51 95 陈天桥家族 盛大网络 上海 互动娱乐 35 浙江 51 95 鲜扬 恒鼎实业 四川 焦炭 35 四川 53 90 李辙 山水文园投资集团 北京 房地产 \ 北京 53 90 王玉锁、赵宝菊夫妇 新奥集团 河北 天然气、房地产 43 河北 55 89 李兆楠 恒德贸易 广东 保险 \ \ 56 88 黄曦家族 福信集团 福建 金融、房地产 \ 福建 57 85 陈发树 新华都 福建 零售、金矿、旅游 48 福建 57 85 陈义红 中国动向 北京 服装 49 \ 57 85 严彬 华彬集团 北京 房地产、高尔夫球场、饮料 54 山东 60 82 黄振达家族 联泰集团 广东 房地产、基础设施 61 广东 61 80 倪召兴 中融集团 上海 房地产、石油 52 浙江 61 80 王张兴 家饰佳控股 上海 商业地产、建材百货、酒店业 41 浙江 61 80 熊续强 银亿集团 浙江 房地产、工业、贸易 \ 浙江 61 80 徐明 大连实德 辽宁 建材、石油衍生品、金融、足球 37 辽宁 61 80 张宏伟 东方集团 黑龙江 金融、建材流通、港口、能源 54 黑龙江 61 80 周泽荣 侨鑫集团 广东 房地产 53 广东 67 78 刘文丰 文丰集团 河北 钢铁 \ 河北 68 75 车建兴 红星家具 江苏 商业地产 44 江苏 68 75 戴永革 人和商业 黑龙江 商业地产 \ \ 68 75 戴志康 证大集团 上海 房地产 44 江苏 68 75 丁世忠家族 安踏 福建 体育用品 37 福建 68 75 梁庆德家族 格兰仕 广东 家电 71 广东 68 75 林立 立业集团 广东 保险 45 广东 68 75 朱炳洋 恒丰永业 北京 保险 \ 广东 75 72 郭恩元 普阳钢铁 河北 钢铁 60 河北 76 70 柴慧京 国都房产 浙江 房地产 47 浙江 76 70 陈金霞 涌金集团 湖南 金融投资 40 上海 76 70 黄焕明 明发集团 福建 房地产 46 福建 76 70 黄如论 世纪金源 北京 房地产、金融 57 福建 76 70 黄世再 大中华国际 广东 房地产 57 广东 76 70 李非列 飞尚集团 广东 矿产、钢铁、能源 42 广西 76 70 李宁 李宁 北京 服装、体育用品 45 广西 76 70 刘忠田家族 忠旺集团 辽宁 铝型材、塑料 44 辽宁 76 70 苗连生 天威英利 河北 太阳能 52 河北 76 70 许健康 宝龙集团 福建 房地产 57 福建 76 70 杨铿 蓝光集团 四川 房地产、饮料 46 山东 76 70 袁柏仁 纵横控股 浙江 化纤、钢铁、房地产、金融 43 浙江 76 70 周传有 中金投资 上海 投资、房地产、矿 \ 上海 76 70 周庆治 南都集团 上海 投资 53 浙江 76 70 朱志平 同方联合控股 浙江 房地产 46 浙江 91 68 钭正刚 锦江集团 浙江 能源、有色金属、建材 55 浙江 91 68 康宝华 远大企业集团 辽宁 建筑、医药 52 辽宁 91 68 刘汉元、管亚梅夫妇 通威集团 四川 饲料、等 44 四川 91 68 沈国军 银泰集团 北京 零售、房地产 48 浙江 91 68 施文博 恒安集团 福建 个人护理用品 58 福建 91 68 孙广信 广汇集团 新疆 LPG、汽车服务、房地产、建材 46 新疆 91 68 王伟 裕昌隆工贸 北京 保险 43 海南 91 68 修涞贵 修正药业 吉林 医药 54 吉林 91 68 姚俊良家族 美锦能源 山西 煤炭、化工、金属材料 56 山西 91 68 姚原、姚涌兄弟 铭源实业集团 上海 房地产、医药 52 山东 91 68 郑泽良、汤巧莲 武新裕福 广东 保险 \ 广东
B. 疫情带来并购窗口期 中国企业迎出海好时机(上篇)
中国企业在全球汽车领域的新一轮海外并购窗口期正在到来!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持续蔓延,受此影响,众多欧美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纷纷陷入停产停业状态,营收剧减,现金流承压严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股市震荡严重,导致大量优质企业市值快速下降。对于资本充足的部分中国企业而言,是出手进行优质资产收购、实现全球化业务布局的大好时机。
P1疫情暴击海外车市?全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承压严重
进入4月,欧美地区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对汽车行业的负面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其中汽车供应链领域,诸多企业因需求大幅下降,停工潮愈演愈烈,短期复工无望,正遭受巨大的现金流压力。近日,已经有多家知名零部件企业被曝现金流只够支撑几个月,不得不进行人员优化。另有部分优质企业因此股价连续下跌,市值大幅缩水。
例如盖瑞特,全球涡轮增压领域的龙头企业,目前股价已跌至2018年10月上市以来最低点,其市值按美东时间4月6日收盘价——2.99美元计算,仅为2.2亿美元,而在高峰时期,盖瑞特的股价曾一度达到了19.71美元。
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已达成约2,15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其中仅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2015年至2018年间,每年就完成了大约10宗国际并购交易,平均总金额达5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其他中国企业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跨界并购,如宁波银亿对美国ARC、邦奇的收购,郑煤机对博世电机业务的收购等,上述交易规模更大。
过去几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是围绕拓展国际客户、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取核心技术、拓宽产品线等来展开。而眼下中国企业出海,也是由于这次疫情的爆发,需要考虑通过合适的并购来进一步深化供应链的全球布局,提升企业未来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各个目标市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业务。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众多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运营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特别是聚焦于单一或者少数区域市场的零部件企业,因国内外多个主要汽车市场都摁下了暂停键,遭受的负面影响尤为巨大。
比较之下,那些全球业务布局相对均衡的企业,疫情发生时可以通过调配不同区域的生产资源来满足客户需求,损失相对可控。例如早前国内疫情高峰期,日资企业伟福科技宣布将其在武汉工厂的部分产能转移至菲律宾工厂,罗姆半导体则欲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替代生产就是很好的例子。从这一点上来讲,此次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供应链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步伐,尤其是在重点市场进行深度本土化。
近日,欧盟中国商会(CCCEU)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挑战重重,近六成中资企业依旧欲增加在欧盟的投资。同时调查还指出,回顾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历程,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三年正是海外并购真正形成规模的关键期。按此推测,此次疫情的爆发或可带来新一轮的并购机遇。
不过,海外并购真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除并购复杂性之外,交易本身也会面临各项监管。以此次疫情为例,为防止本国企业因疫情被外资收购,目前多国政府正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本国企业保护。如美国被曝正在考虑阻击中国对半导体和5G无线通信等美国认为敏感的科技行业的投资,包括动用国家紧急情况专用法律。德国则计划采取对策,防止国际投资者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德国公司进行恶意收购。还有澳大利亚,在本地疫情加重和股市暴跌之际,同样对外国资本收购制定了更严格的临时审查规定,包括把针对所有外国投资的交易金额审查门槛降至零,以防止海外资本“乘虚收购”。
因此,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并购之前,还需做足功课,以防范不必要的风险。具体怎么做,下期我们将结合一家典型企业样本进行细化分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