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中国企业会上美国贸易战打击清单
特朗普(Trump)政府拟对每年最多达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模糊计划,使中国企业纷纷猜测自家产品是否将出现在华盛顿的清单之上。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关税背后隐藏着白宫一个更广泛的目标,即破坏中国一项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的高层战略,该战略旨在将一批中国企业打造为机器人、半导体、飞机制造、计算机应用等行业的世界领军者。
中国商飞依靠与包括通用电气(GE)、霍尼韦尔(Honeywell)、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Rockwell Collins)在内的美国公司建立的合作和合资公司,为C919供应包括发动机、机轮和航电设备在内的关键部件。
清华紫光(Tsinghua Unigroup)
在中国政府支持的投资者中,少有像清华紫光集团如此激进地在全球四处追逐半导体资产的。这个由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控股的集团的成立使命就是通过收购把国外的半导体技术带到中国。美国贸易办公室的报告指出,清华紫光已经从由中国工信部直接控制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National IC Fund)获得了资金。
清华紫光曾多次尝试直接收购优质美国资产。例如,2015年,该集团提出以38亿美元收购美国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15%的股份。但在美国监管机构发起调查后,清华紫光撤销了这笔交易。
但清华紫光支持的集团还发起了一些规模较小、旨在进行类似收购交易的基金。另一家出现在美国贸易办公室报告中的实体——华创投资(Hua Capital),利用来自清华紫光的资金收购了美国数字成像公司OmniVision。
华大基因(BGI)
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吸引了一轮又一轮愿意出高价的私募股权机构的投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是华大基因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2013年,华大基因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的基因组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后者已经对逾2万个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
华盛顿担心中国政府和共产党对华大基因的兴趣。上述报告指出,华大基因已经从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获得了大笔贷款,并表示,虽然股权结构为私人所有,但华大基因“与政府有明显关联”。
② 贸易战中美和谈,在贸易战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了解
贸易战中,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知识点。需要知道的是双方两国的态度。如果是从哪些方面认知这场战争的话。我们可以从,税收,世界市场,以及国际整个局势来看看。此次战争完全是由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发起的。特朗普一上任就开始了各种花式表演,好像不搞点事情事情,就显得他这位新官的三把火烧的不够旺一样。
要知道中国仍是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国.中美贸易,这次也许只是美方的试探,并不会长久。双方都承受不了那样的损失。和谈是必然局面。但是特朗普这样四处树敌来看,也许会对美国是挑战。试图恢复美国在国际的威望,已然是非常困难的。此举更是无稽之谈。
③ 中美贸易战出口到美国,涉及到增加关税的产品如何避税
第三国转口,了解一下。
④ 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加征了哪些关税
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建议对清单上中国产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称此举旨在弥补美国在科技领域所遭遇的损失。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清单显示,大多数的商品并不直接面向日常消费者,包括化学制品、药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不锈钢产品、铝合金产品、涡轮喷气产品、发光二极管、摩托车和牙医设备等。
但是,由于清单涉及范围广泛,势必影响美国企业的生产供应链。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时间表,此份清单稍后还将经过多个听证环节。
(4)贸易战美的集团出口扩展阅读
中国宣布对600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
2018年7月1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的措施。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声明称拟将加征税率由10%提高至25%。
美方背离了双方多次磋商共识,单方面再次升级了贸易战,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和自由贸易体制,实质性损害了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也将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针对美方上述措施,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
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将其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即行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
⑤ 中美贸易战。美国直销公司会受到影响吗
会的 原因如下:
中国目前的经济体系与西方接轨,因此中美之间经济利益关系更为密切。据媒体报道,美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近十年来,几乎每年的增长,都超过10%,因此美国企业在中国早已拥有了巨大的投资。以美方340亿美元征税清单为例,其中有60%的产品都和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有关系,而其中美国的投资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贸易战开始可能还好,一旦双方加量延长,美国企业本身也会遭到重创,这也使得美国有所顾忌。
转自【七点说】,转自【七点说】,可以关住下,有些分析还可以,能了解不少知识。
⑥ 中美贸易战的开始与到现在为止的情况,最好有往期新闻
美国历史上曾5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基本都是同样的结果。但此次中美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采取了不同于往届美国政府的策略。
更多资讯,请下载Wind金融终端APP
来源:Wind金融终端APP
2010年美国曾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而此轮调查则始于2017年,恰逢“七年之痒”。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来自中国的600亿美元(约合3800亿元人民币)产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3月23日,商务部表态称拟对自美国进口的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回应称,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如果美方执意要打,我们将奉陪到底,并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301调查决定发表谈话表示,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害怕贸易战;任何情况下,中方都不会坐视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已做好充分准备,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希望美方悬崖勒马,慎重决策,不要把双边经贸关系拖入险境。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陈福利则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301调查有关进展,一旦美国有关措施实施,中国会坚决出手。
此外,中国商务部3月23日早间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其中计划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产水果、猪肉、葡萄酒、无缝钢管和另外100多种商品征收关税。
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一方面,美国本身也会遭到重大的经济打击,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即使发生短暂的贸易战,美国私营领域也将失去130万个工作岗位,占私营领域总工作人数的1%。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的最大权限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内,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不超过15%的关税,国会对于15%以上的关税提议具有否决权,而国会和商界的关系不可忽视。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可以凭借对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机电、航空器等行业的贸易反制,拥有与美国谈判的地位,这些贸易反制可能使得关税提议遭到来自美国商界的反对。
中美如果发生贸易战,其实都不是以单纯的贸易保护为目的,特朗普希望如果提高关税逼迫人民币升值或高端制造业回流,中国贸易反制也是希望拥有谈判的筹码换取中国深化改革的时间。正是因为各自的意图都不在贸易本身,发生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高,未来可能更常见的是中美之间局部、逐步发生的贸易摩擦。
对中国影响几何?
考虑到此次争端可能最终走向“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市场普遍谨慎乐观。
海通证券表示,无需太过恐慌,市场中期趋势取决于基本面。备忘录的焦点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近期累积了一定涨幅的科技类股压力偏大,借机去伪存真,2月以来回调盘整的价值类股,估值盈利匹配度较好。
中金公司同样认为,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中长期不必过于悲观。其报告分析称,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从净出口层面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尤其在近期对增长分歧较大的时点,对短期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中长期的具体影响程度还要视后续贸易战的广度和深度来判断,但考虑当前中国内需的韧性以及较为充裕的政策缓冲余地,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及资本市场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短期市场如若出现连续且幅度较大的过度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进入时机。
此外,国际权威评级机构也认为这场贸易战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发表最新观点认为,美国对中国500-600亿美元商品加关税的行动,不太可能对中国或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能够解决与美国的关税问题,但贸易风险将增加。
惠誉表示,6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对美商品出口总额的2.5%左右,或中国GDP的0.5%,但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小得多。由于缺乏替代品,这些货物最终还是会去美国,而其他商品可能会转移到不同的市场。美国对中国目前500-6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的措施,对中国GDP增速的拖累不会超过0.1%。
惠誉表示,零星的保护主义措施在近几个月已经升级为“更具破坏性的贸易战争”。目前更大的风险在于美国最终对中国全面征收关税。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额的近五分之一,相当于中国GDP的3.6%,所以广泛的关税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也会因供应链的关系在亚洲其他地区造成连锁反应。此外中美贸易战也会破坏全球投资者信心。
穆迪则表示,中国企业的评级不会受贸易争端影响。根据初步评估,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宣布的措施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但如果有大范围的保护主义措施出台,对其评估就可能有变。
穆迪声明称,与10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下降;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比10年前低很多--2015-2016年平均为0.1个百分点,2005-2007年平均为3.4个百分点。
目前已宣布的行业性关税不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实质性伤害,因为这些行业对美国市场出口有限,包括对光伏面板、洗衣机、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如果美国大幅扩大关税范围并采取广泛的保护主义措施,负面影响将会更大。
穆迪称,提高对双边而非多边贸易安排的重视,将对亚洲经济体构成信用利空。
⑦ 美国跟我们打贸易战,像迪尚集团这样出口服装的会受影响吗这样的企业还有前景吗
美国最近发布的2000亿美元的涉及的产品不包括成衣服装,服装出 口企业基本不受影响,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不是加个税就能撼动的。现在网/上到处都是风声鹤唳,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以后如果川普再扩大征税范围,把成衣服装包含进去,对中国的服装出口行业的影响也远远达不到灾难的程度,顶多算是一道迈起来有点费事的坎。中国的服装出 口行业从1994年开始大发展,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中间经历的金融波动和各种名目的调查海了去了,迈过了多少道坎,现在不照样是第一服装出口大国。又有人说多少多少企业要死,其实就算没有美国人出幺蛾子,环保上落后、营销上单一、技术水平跟不上的中小企业还不是照样每年都死一批?这是正常的市场竞争和淘汰过程。要保持稳定的发展,就得有实力、有远见,对各种问题提前做准备。做服装外贸的都知道,这几年东南亚风头不小,许多欧美的单子都流到那里去了。又有人说特朗普迟早要对中国的服装征税,因为美国不买中国制造了可以买越南制造、缅甸制造。这种说法虽然也有道理,但也有片面的地方。没错,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东南亚的劳动力更多更便宜,可是以东南亚现在基础设施水平、教育水平和供应链配套能力,要取代中国的地位谈何容易。而且,像迪尚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几年前就已经在东南亚建工厂了。现在迪尚集团在孟家拉、缅甸、柬埔寨都有工厂,2018年又在缅甸规划了1万多人的大型工业园,到时候就算美国人都去买东南亚制造,赚钱的老板也还是中国人。
⑧ 与中国打贸易战符合美国的利益吗
首先,贸易战直接伤及美国跨国公司。美国在华有6.7万家企业,这些企业仅利用中国廉价土地、劳动力资源及中国政府富裕的优惠产业政策,其生产的产品大部分还是返销美国,因此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其次,进口商品的可替代性不同。从中美相互出口的主要产品看,中国出口美国的是美国家庭常用的必需品,数量巨大,短期难以找到足够的可替代产品和供应商。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则量少价值高,比如飞机,中国完全可以选址欧洲或其他国家的产品加以替代。
从应对来看,一旦贸易战打起来,美国会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美国高悬着20多万亿美元的债务,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也是美国飞机、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62%的大豆、25%的波音飞机、17%的汽车销售在中国。以美国对华出口产品数据为例,2016年美国对华出口大豆3366万吨价值138亿美元,飞机440架值125亿美元,汽车25.5万辆价值121亿美元,美国出口中国的原材料占其出口的近20%,每个美国农民平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约1.2万美元。
美国要看清贸易战数十亿美元与数万亿美元的机会成本之间孰重孰轻。不仅是货物贸易,单拿美国最倚重的金融业来看,目前中国正在加大开放力度,推进减免对外资投资金融业的限制,如果美国掀起贸易战,中国完全可以在对其他国家开放市场的同时限制美国企业进入,这对于美国金融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必然造成不利影响,使其错失良机。
⑨ 中美贸易战对中美及全球经济有哪些影响
中美贸易战一旦出现,短期内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市场稳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有分析认为,如若中美之间当真爆发贸易战,短期内可能会给中国造成需求侧的巨大冲击。而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等或许会迫使政策更加被动,也将增加人民币更大的贬值压力。而更悲观的一种情况是,稳增长压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进一步宽松措施,错失结构性改革良机。
其一,2016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对美商品出口不仅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如玩具、家具、纺织的对美出口均占该行业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机械等对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赶超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二,中国对美国在技术进口以及融资上也有一定依赖。例如,中国进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关键技术只有美国持有,一旦美国停止此类核心技术的对华出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产生冲击。例如,因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国手机绝大多数亦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旦爆发贸易战,中国在寻找此类技术的替代时需要一定时间。
其三,直接投资方面,过去十年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占中国全部FDI的3.3%,十年内美资在华企业雇佣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几大出口国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最后,估计难以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
但也有观点认为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相对有限。首先,贸易摩擦对经济的长期影响要小于对金融市场的短期冲击;其次,中美之间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贸易摩擦不会失控,两国博弈将最终收敛于双向妥协,新时代不会有“新冷战”;第三,中国将坚持“以我为主”的应对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长期实力补强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间。第四,目前中国对美出口量占中国向全球出口总量的19%,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约占40%,中国是全球贸易中间产品出口商,这意味着即使美国单方面向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可通过与其他国家增加贸易合作进行对冲。
⑩ 贸易战对出口企业影响因素是SWOT中的威胁吗
是的。
SWOT中的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而贸易战属于行业政策变化。
相关建议
(一)密切关注形势发展。政府和部门要及时掌握美国加征关税事态发展,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加强与企业联系,持续评估企业所受影响,
(二)强化出口退税力度及落实效率。进一步落实上级出台的提高出口退税税率、减税降费相关政策举措,加快企业出口退税速度,使企业资金快速周转,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
(三)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政府应给更多企业机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分散国别规避风险,提升出口产业抱团发展的能力。
(10)贸易战美的集团出口扩展阅读
2018年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美中贸易战引发海鲜供给链“大洗牌”,就在美国进口商在涨价前夕竞相囤积来自中国的鱿鱼和罗非鱼之际,加拿大开始对华出口更多龙虾。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报复性关税已导致全球贸易变动,在各种大宗商品销售中催生出新的赢家和输家。
据法新社报道,尽管数据显示中国9月贸易仍然强劲,但分析人士预测,贸易战对中美及各国的损害将在未来几个月中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