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健力宝的创始人是谁
健力宝的的创始人李经纬,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创建“健力宝”品牌。1990年创建“李宁”品牌。
1994年把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命名的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1月因健力宝被浙江国投收购后,被推荐出任健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2013年4月22日13点56分在故乡病故,终年74岁。
(1)张海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扩展阅读
二十多年来,健力宝创造的“中国之最”达60多项,多次获得国家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连续八年入选“全国五百强大型工业企业”,连续10年被评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
积极回报社会,推动民族进步,民族品牌责无旁贷。1996年,健力宝出资1000万元支持中国航天事业,1998年为希望工程一次性捐款1000万元,在全国建立了40所希望小学,援助1998年抗洪赈灾款物达1326万元。1984年至今,健力宝支持我国教育、体育、科技、赈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达3亿多元。
⑵ 健力宝大家知道吗请问健力宝创始人是哪位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病逝 从知名企业家到囚徒
李经纬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企业家,1984年,通过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李经纬让健力宝的品牌一炮走红,2002年,李经纬涉嫌贪污被政府调查,2011年,年逾七旬的李经纬因“花费公司巨款为个人投保”获刑15年,因身体原因一直保外就医。
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病逝 为中国体育营销鼻祖
健力宝这个品牌自1984年面世以来,曾经显赫一时,甚至出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此后的15年里,健力宝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成为体育营销的经典案例之一。1997年,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中国饮料行业第一,健力宝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
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病逝 曾一手打造中国魔水
被誉东方魔水之父的李经纬,在1984年创办健力宝时恐怕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有一天他创办的品牌会略显陌生。但这一切已经与他无关。李经纬1984年创建健力宝品牌,在他的执掌下,“东方魔水”健力宝曾显赫一时,品牌价值超过60亿。1984年,健力宝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此后一领风骚15年,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背景资料:
1984年,时任佛山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的李经纬创办了健力宝饮料厂,当时,李经纬将目光盯向了8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8月7日的女排决赛上,被誉为“东方魔女”的中国女排姑娘直落三局,击败东道主美国队,实现了“三连冠”。这原本与健力宝毫不相关的幸事,却戏剧般地成就了“魔水”传奇的开始。
《东京新闻》的记者有贺不经意发现,中国女排选手在比赛中一直在喝一种从没看见过的饮料,便写了一篇花边新闻《靠“魔水”快速进击?》。随后,这条新闻又被一位随团采访的《羊城晚报》记者改写成《“中国魔水”风靡洛杉矶》,并被广泛转载。
健力宝一夜成名,企业发展也迎来爆发期。1984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为345万元,第二年就飞蹿到1650万元,再一年达到1.3亿元。
1997年,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中国饮料行业第一,健力宝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
1997年后,健力宝的销量开始以每年七八万吨的速度持续下降。到1998年,“两乐”占据了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2001年,“两乐”及其旗下其它品牌已经占据中国碳酸饮料70%的市场,而健力宝的市场占有率缩到了不到3%。
2001年7月,三水市政府为健力宝召开转制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全数到齐,每个与会的官员一一表态,结果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并且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几经挫折,健力宝卖给了张海。
2002年1月,李经纬在参加了健力宝转让签约仪式后不久,因脑溢血突发住院。同年10月,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6000万元被有关人士检举后,以“涉嫌贪污犯罪”被捕。随后被罢免了全国人大代表职务,被监视居住。
2009年9月3日,70岁的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与其三名老部下——原健力宝三名副总杨仕明、黎庆元、阮钜源在佛山市中级法院公开受审。由于李经纬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参加庭审,法院经审查后依法裁定中止对其的审理。
2011年8月,佛山中院决定对李经纬恢复审理。同月29日15时30分,在广州珠江医院审理该案。2011年11月,李经纬被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15年徒刑,并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在佛山市三水区因病去世,享年74岁。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去世
⑶ 张海入狱的原因
健力宝由危机到重组,顺理成章地引发出此后一系列事件,历史与现实纠缠在一起,演变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诸多怪象。但这些现象表明,健力宝并非无药可救的烂摊子,而是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所在。
最近一
段时间的各种迹象表明,李经纬等团队复出的传言仅仅是个昙花一现的假象,而三水区政府重掌健力宝的愿望已渐渐成为现实。
12月21日,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经销商们齐聚健力宝山庄,这是继18日健力宝华南地区经销商后的第二次订货会。
订货会上,健力宝销售公司向经销商发出的一份《关于启动经销商信用保证金的通知》,要求经销商将其年度销售任务的8%到15%的信用保证金额,打进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力宝贸易公司)。而此前,经销商在健力宝集团的剩余账款也被要求全部转至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
健力宝贸易公司是在健力宝风波发端时(12月6日)成立的新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法人股东为三水区公有资产委员会。
订货会的状况似乎表明健力宝集团正沿着三水区政府设定的方向走去———以健力宝贸易公司来承接健力宝集团的品牌和销售。此时,手握健力宝集团91.1%股权的李志达归于沉默,张海高调回应媒体的指责。至此,此前的一系列问题仍令人充满疑惑———健力宝股权何以被出售?三水区政府为何在一夜之间接管健力宝?在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中天恒)入主健力宝之后,为什么陷入了一个争端之中?
健力宝的真实价值
让健力宝问题公之于众的是——今年8月25日,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在其牵头组织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张海不再担任健力宝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接替其总裁职务的是祝维沙,董事长的职位由魏小军担任。
虽然健力宝集团否认了诸多利空传闻,但业界依然认定,张海的退位缘于健力宝集团的资金链紧张,以及偏离主业、玩资本游戏等因素。
此前仍风平浪静的健力宝自此卷入旋涡之中。经销商齐聚三水要求健力宝退款、供应商因其欠款拒绝提供原材料,健力宝在国庆后不得不陷入停产困境。
8月12日,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起诉健力宝集团,要求兑付一笔2924万的广告款后,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16日冻结了健力宝的账户。
此事引起了作为主要债权人——银行的警惕。三水区各家银行等主要债权人以三水市工商银行为主组成了债权委员会。后经证实,工商银行冯行长出任债权委员会负责人。
问题的出现,使相关各方都开始从自己的角度设计救赎健力宝的股权并购方案。但之所以有众多的方案出现,分明显示出大家对健力宝表面危机下的真实价值有共同的判断。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对健力宝来说,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健力宝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健力宝目前的品牌价值被估为102亿元,而健力宝20年来累计经营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及二三级城市。
“显然,这些还不是各方争夺健力宝的全部。”分析人士指出,在2002年张海掌控健力宝之后,在实业上虽无建树,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利丰厚。
张海通过健康产业投资了平安保险、兴业银行、西北化工、陕西宝丰酒业以及成都豆瓣厂,这些已经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仅仅是平安保险,利润超过10亿元,而即将上市的兴业银行更是拥有丰厚的获利空间。
李志达委托大鹏投资所做的调查显示:健力宝总资产(不含品牌价值)约55亿元,其中负债41亿元,净资产约6亿元。
此次参加订货会的一位经销商透露,即便是现在,做健力宝依然赚钱,即使包括拖欠的货款,他今年依然能盈利。
这都说明,健力宝并非无药可救的烂摊子,而是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所在。这也是各方通过设计方案争夺健力宝的关键之处。这也同笨梢越馐停
⑷ 健力宝的老板是哪里的
张海是健力宝原总裁,2005年3月张海因涉嫌以做假账、虚假投资、侵吞健力宝资金等被健力宝集团举报,后被立案调查。2005年3月被佛山警方拘捕,后因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获刑10年,出狱本应在2015年,但其在狱中因有立功行为和表现良好等获得了两次减刑机会,第一次从10年减为8年,第二次减到6年,故最终得以于2011年年初提前出狱。
中文名: 张海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南开封
出生日期: 1974年5月出生
职业: 健力宝原总裁
罪行: 挪用资金罪
⑸ 健力宝事件的始末和张海的相关事情
健力宝由危机到重组,顺理成章地引发出此后一系列事件,历史与现实纠缠在一起,演变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诸多怪象。但这些现象表明,健力宝并非无药可救的烂摊子,而是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所在。
最近一
段时间的各种迹象表明,李经纬等团队复出的传言仅仅是个昙花一现的假象,而三水区政府重掌健力宝的愿望已渐渐成为现实。
12月21日,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经销商们齐聚健力宝山庄,这是继18日健力宝华南地区经销商后的第二次订货会。
订货会上,健力宝销售公司向经销商发出的一份《关于启动经销商信用保证金的通知》,要求经销商将其年度销售任务的8%到15%的信用保证金额,打进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力宝贸易公司)。而此前,经销商在健力宝集团的剩余账款也被要求全部转至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
健力宝贸易公司是在健力宝风波发端时(12月6日)成立的新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法人股东为三水区公有资产委员会。
订货会的状况似乎表明健力宝集团正沿着三水区政府设定的方向走去———以健力宝贸易公司来承接健力宝集团的品牌和销售。此时,手握健力宝集团91.1%股权的李志达归于沉默,张海高调回应媒体的指责。至此,此前的一系列问题仍令人充满疑惑———健力宝股权何以被出售?三水区政府为何在一夜之间接管健力宝?在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中天恒)入主健力宝之后,为什么陷入了一个争端之中?
健力宝的真实价值
让健力宝问题公之于众的是——今年8月25日,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在其牵头组织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张海不再担任健力宝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接替其总裁职务的是祝维沙,董事长的职位由魏小军担任。
虽然健力宝集团否认了诸多利空传闻,但业界依然认定,张海的退位缘于健力宝集团的资金链紧张,以及偏离主业、玩资本游戏等因素。
此前仍风平浪静的健力宝自此卷入旋涡之中。经销商齐聚三水要求健力宝退款、供应商因其欠款拒绝提供原材料,健力宝在国庆后不得不陷入停产困境。
8月12日,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起诉健力宝集团,要求兑付一笔2924万的广告款后,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16日冻结了健力宝的账户。
此事引起了作为主要债权人——银行的警惕。三水区各家银行等主要债权人以三水市工商银行为主组成了债权委员会。后经证实,工商银行冯行长出任债权委员会负责人。
问题的出现,使相关各方都开始从自己的角度设计救赎健力宝的股权并购方案。但之所以有众多的方案出现,分明显示出大家对健力宝表面危机下的真实价值有共同的判断。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对健力宝来说,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健力宝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健力宝目前的品牌价值被估为102亿元,而健力宝20年来累计经营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及二三级城市。
“显然,这些还不是各方争夺健力宝的全部。”分析人士指出,在2002年张海掌控健力宝之后,在实业上虽无建树,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利丰厚。
张海通过健康产业投资了平安保险、兴业银行、西北化工、陕西宝丰酒业以及成都豆瓣厂,这些已经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仅仅是平安保险,利润超过10亿元,而即将上市的兴业银行更是拥有丰厚的获利空间。
李志达委托大鹏投资所做的调查显示:健力宝总资产(不含品牌价值)约55亿元,其中负债41亿元,净资产约6亿元。
此次参加订货会的一位经销商透露,即便是现在,做健力宝依然赚钱,即使包括拖欠的货款,他今年依然能盈利。
这都说明,健力宝并非无药可救的烂摊子,而是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所在。这也是各方通过设计方案争夺健力宝的关键之处。这也同时可以解释,收购者李志达在进入健力宝过程中虽频受挫折———不能进行财务状况调查,不能进行审计,不能进行企业工商注册资料变更———仍百折不挠地向健力宝投入巨资的原因。
风波中的各种方案
在张海方所出的方案中,最早出现的收购方是福建阳光集团。阳光集团是福州一家从事建材、房地产等的贸易集团公司。
“当时,阳光主动表示出了并购意向。”张海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
但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为何无疾而终,记者并未从阳光集团得到答案。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很可能是心存疑虑的三水区政府否决了这一方案。
接踵而至的是台湾统一集团。该集团于10月4日匆匆在北京与健力宝签下了一纸合作草案,定下收购健力宝的主业资产和承接18亿元债务的框架协议,据称收购价为1亿美元。随后,统一派驻财务人员进入健力宝大厦。但短暂的接触之后,统一突然撤出。
撤出的原因是,统一只承诺接一部分银行的债务,然后把品牌带走,其他的不管。
张海所接洽的最后一个收购者是汇中天恒公司的李志达,他最终成功地与健力宝股东签下协议,拿到了健力宝集团91.1%的股权。当然,政府最后以行动对此方案进行了抵制。
在张海急于出售股权的过程中,持有健力宝集团8.9%股权的三水区政府并非无动于衷,在李志达进入健力宝后,三水区政府曾试图找菲律宾生力啤酒来接替李志达。
广州生力啤酒公司刘天丽女士表示,广州生力啤酒是菲律宾生力啤酒在中国的投资公司。但她对此方案并不能发表看法。这种方案未能成功的原因至今仍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因为健力宝集团欠经销商的货款高达1.6亿元,经销商们也敏感地提出了一套以债权换股权的并购方案。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经销商的方案并没有获得来自政府的认可。”事实上,这一方案要获得其他股东的认可也很艰难。
在各种方案的角力之后,李志达顺利地与健力宝主要股东签订协议并开始巨资投入,但在此时,三水区政府突然宣布接管健力宝集团。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全面接管健力宝之前,三水区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专门召开了三次会议,当时定下的基调是:把健力宝恢复到张海进来之前的样子。
后来的事实表明,政府此举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一旦李志达成功接手健力宝,政府受制于股权约束,对张海时代的问题调查将非常困难。如果如其他媒体所言,张海确实给健力宝造成巨大资金窟窿,政府不仅8.9%的股权会相应缩水,还将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包袱。
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李志达曾经与张海达成协议,在李志达完成并购股权之后,张海以原投资价格回购其利用健康产业投资的平安保险以及兴业银行的投资项目。因为张海所购买的两个公司的股权均是法人股,无法流通兑现。
这些也仅仅只是张海的有据可查的投资项目,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外,张海还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拥有大量的土地投资项目。但张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极力否认这些项目的存在。
其次,政府对新进入的收购者也心存疑虑,而更愿意积极筹划自己控制健力宝的方式,这也就是健力宝贸易公司这家新公司出现的原因。“实际上,政府是想将健力宝变成一个健力宝饮料的加工厂,而由健力宝贸易公司负责品牌和销售。”知情人士透露。刚刚召开的订货会也验证了这一说法。
引进战略投资者?
但政府此举若想成功,还面临着诸多难题。政府作为仅有8.9%股权的小股东,如何能单方面授权健力宝集团将品牌和销售转移到健力宝贸易公司?如果此前李志达收购健力宝集团91.1%的协议有效的话,政府的接管应该只是暂时的,在下一步举动之前,健力宝的股权架构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当然,有张海时代的1个亿欠款及诸多问题在前,政府自有底气,但要解决的问题是:张海究竟有多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会使股权架构发生哪些变化?对已经巨资投入的新进入者李志达将如何交代?但显然,现在各方的焦点已集中到这份协议能否成立的问题上。而这也将是各方下一步行动的立足点。
12月21日,佛山市三水区区长宋德平终于首次对媒体回应有关健力宝的一系列传闻。他谈及汇中天恒的大股东身份时说:“我作为具体卖健力宝的人都不知道,他们(指汇中天恒)凭什么称自己为第一大股东?他们还没有过户呢。”
宋德平还表示:“当务之急是保住‘健力宝’这个品牌,之后我们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
⑹ 健力宝现在的董事长是谁
截止2019年12月6日,健力宝集团董事长是叶红汉
进入健力宝之前,叶红汉一直在香港经商,控制着多家上市公司。从张海进入健力宝之后,叶红汉担任健力宝集团董事兼营运总裁。
2005年接管健力宝后,叶红汉曾透露,在健力宝持股管理的这段时间,是他从商二十多年来“最头痛”的一段日子。
(6)张海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扩展阅读:
健力宝集团发展史
2002年1月,健力宝集团由国有企业成功转制为股份制公司。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新产品不断推出,业绩大幅提升,总资产也从改制前的37亿迅速增加到50亿。
2005年10月公司与台湾统一集团结成战略联盟,加快了在国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品牌效益日渐提升。
2007年1月8日,健力宝与世界知名饮料巨头加拿大Cott饮料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为Cott的亚太区饮料加工生产基地,健力宝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之旅。
未来,健力宝集团将进一步突出主业,以做"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企业品牌"为崇高奋斗目标,以健康产业为龙头,以打造百年民族品牌为己任,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健力宝产业王国,再创民族饮料的新辉煌。
⑺ 原健力宝董事长张海已外逃,飞机还是轮船
肯定是轮船 飞机要实名 应该是偷渡出去的吧
⑻ 健力宝是私企吗董事长张海是老板, 怎么董事长还叫挪用资金 还被判刑
02年1月之前是国企 之后是民营
公司都有严格的财务制度 国家有财务法
你是创始人有100股权也不能随意挪用资金 因为你要缴税
随意挪用资金触犯了财务法
⑼ 张海事件是什么
2002年2月,浙江国投受托以3.38亿元收购健力宝75%股权,张海成为健力宝新掌门人,是年28岁。
2002年12月30日:健力宝集团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议受让“深圳足球俱乐部”,健力宝投入1个亿。
2004年8月25日: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宣布:张海不再担任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接替其总裁职务的是祝维沙,董事长由魏小军担任。
2004年9月,张海被健力宝集团举报涉嫌侵吞挪用7亿元资金,健力宝俱乐部处于完全瘫痪状态,董事会决定出售。。
2004年11月14日,北京汇中天恒与北方亨泰从张海、祝维沙和叶红汉手中购买了除三水公投国有股外健力宝集团91.1%的股份,张海、祝维沙等人均退出董事会。
2004年12月16日:股权转让协议正式签字,张海、祝维沙等33人由于其代表的公司已不再持有健力宝股份,均退出董事会,健力宝集团公司发布“关于陈松亭先生等人员免职的通知”,财务总监、资金中心总经理、采购中心采购总监、首席律师、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等29个中高级管理人员被免职。
2004年12月27日,深圳健力宝俱乐部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深圳健力宝俱乐部。俱乐部宣布5点声明,指出健力宝俱乐部与张海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不允许张海以俱乐部名义进行欺骗活动。健力宝俱乐部律师杨允忠在发布会上讲到“张海本人现在已经被刑事边控和经济犯罪立案”,这也是第一次有人在公开场合直接透露张海“涉案”,且透露者为身份特殊的律师。
2005年2月24日:佛山市公安局与三水区公安分局正式派人赶赴广州健力宝大厦,目的就是取证正在调查中的“健力宝大案”,指的就是去年9月,张海、张金富等人被健力宝集团举报巨额挪用或侵占健力宝高达7亿元的资金。
2005年3月24日:晚8时被广东省公安厅和佛山市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联合拘查,罪名是涉嫌挪用7亿元资金,同时被拘查的还有原健力宝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曹庭武、原健力宝投资管理部投资总监郭建函。
2005年4月30日:张海被检察机关正式批准逮捕。
2005年9月29日: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将其拥有的健力宝集团国内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前任俱乐部董事长叶红汉所拥有的两家广州公司,即广州冠群电子科技公司和广州亦扬贸易有限公司,两公司联合从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手中收购了健力宝58.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汇中天恒退而成为健力宝第二大股东。
2005年12月26日:张海在狱中民告官,被告人分别为佛山市工商局、佛山市三水区工商局。诉讼请求中,张海以程序违法为由,要求法院撤销上述两被告于2005年5月19日对其所拥有的三水健康产业公司、三水正天科技公司的股权进行的变更登记行为,后来对佛山市工商局撤述。
2005年12月28日:佛山市禅城区法院对张海案件正式立案。
2006年7月18日:张海状告佛山市三水区工商局“对健力宝股权变更登记违法”一案在佛山市三水区法院开庭。但令人意外的是,开庭不久,法官就因诉讼各方对原告张海的诉讼请求认识不一而被迫宣布休庭。
2006年8月25日:张海诉三水工商局案再开庭,整个庭审历时近5个小时,法官表示,由于案情复杂,合议庭经休庭合议后,将对此案择日宣判。
2006年11月2日:在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的羁押、侦查与审查起诉后,张海涉嫌职务侵占与挪用资金一案当天上午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佛山市检察院的指控,张海在任职健力宝集团董事长、总裁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人民币1.2亿余元,涉嫌挪用健力宝资金9400余万元,健力宝集团对此指控未持异议。
2006年12月11日:三水区法院对张海告三水工商局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书,三水区工商局胜诉。
2007年1月5日:张海向佛山中院申请取保候审,张海的辩护律师之一徐玉发表示,如申请成功,张海将可能免罪。
2007年1月18日:张海被控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在佛山市中院二次开庭。庭审中,控辩双方仅就张海是否挪用健力宝828万元的事实展开辩论,并未提及此前检方指控的职务侵占1.2亿元以及其他挪用资金罪名。
2007年2月12日:佛山市中院将张海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一案进行宣判,判决张海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