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制度必须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首先声明,这里复仅讨制论上市公司,对于非上市公司,不做讨论。一、《上市公司章程指引》1、三会议事规则作为章程附件,而章程需要股东大会通过,因此这些议事会规则必然需要股东大会通过。2、必须由股东大会通过的事项还有:选聘解聘董事监事、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审议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事项、审议股权激励、审议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对外担保事项(即所谓重大对外担保事项)。二、《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的权限不包括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公司内部部门设置的决策,这些决策权应当由董事会行使。独立董事由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提名,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独立董事属于董事会的一部分,对股东负责,其议事制度理当由股东大会通过。由此可知:《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外担保决策制度》、《关联交易控制与决策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对子公司的控制制度》等需要股东大会通过。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主要是董事会的运作制度,比如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内审部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对董事会负责,信息披露由董事会负责等,理当由董事会通过。
㈡ 股东会决议与董事会决议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从公司法的角度去讲:
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构成。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董事会是有股东会选举产生,对股东负责。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具体地讲,
股东会的职权有: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由“非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9)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0)修改公司章程。
董事会的职权有:
(1)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7)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由此比较而看,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股东会制定方针,董事会制定方案并向股东会审批通过。简单地说,股东会的决议高于董事会的决议。
而从实际角度出发,中国目前的许多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是同一人(也包括董事长、大股东是老子,总经理是儿子的情况)。而由于董事会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这又造成了董事会成员都是大、中股东,而持有小股份的小股东就不具有决策权或话语权。如此就使得董事会、股东会的会议决议混淆(毕竟管事的掌权的就是那几个人)。如,召开董事会后产生会议决议,就不再向股东会汇报审批等。但是,一个规范的公司、有着正确管理制度的公司应当按照法律章程来经营管理。
本人也并非权威专家,只是结合生活及理论知识发表个人意见,如有不同看法,敬请指教。
㈢ 什么是股东会制度
股东大会是企业经营管理和股东利益的最高决策机关,不仅要选举或任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而且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股东的利益分配等都要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但股东大会并不具体和直接介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它既不对外代表企业与任何单位发生关系,也不对内执行具体业务,本身不能成为企业法人代表。
㈣ 董事会议事规则是否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法律依据是哪条
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董事会议事规则必须有股东大会批准。一般是根据公司版章程规定。股份公司章程权对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有明确的约定,行使这些规则都是要按照章程的规定程序。
公司章程必须依法制定,是设立公司的必备文件之一,也是在公司法下,公司管理和活动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㈤ 股东会决议与董事会决议的区别
首先从公司法的角度去讲:
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构成。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董事会是有股东会选举产生,对股东负责。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具体地讲,
股东会的职权有: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由“非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4)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9)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10)修改公司章程。
董事会的职权有:
(1)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7)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由此比较而看,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股东会制定方针,董事会制定方案并向股东会审批通过。简单地说,股东会的决议高于董事会的决议。
而从实际角度出发,中国目前的许多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是同一人(也包括董事长、大股东是老子,总经理是儿子的情况)。而由于董事会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这又造成了董事会成员都是大、中股东,而持有小股份的小股东就不具有决策权或话语权。如此就使得董事会、股东会的会议决议混淆(毕竟管事的掌权的就是那几个人)。如,召开董事会后产生会议决议,就不再向股东会汇报审批等。但是,一个规范的公司、有着正确管理制度的公司应当按照法律章程来经营管理。
本人也并非权威专家,只是结合生活及理论知识发表个人意见,如有不同看法,敬请指教。
㈥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由董事会还是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应该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㈦ 求股东会会议制度范本
企业会议是企业决策和沟通和主要方式之一。
一、例会制度
企业内部应形成有规律(固定时间、程序)的三级例会制度。
1、出席人员:
·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 与议题有关的中层干部(部门经理、分公司经理)
2、周期:
· 每半月一次,或每月一次
· 月末举行
3、会议内容:
· 本期工作总结及下期工作安排
· 公司重大问题决策讨论
· 专题研究
4、主持人:总经理。
二、总经理办公会议(碰头会)
1、出席人员:
· 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 公司各部门经理或分公司负责人
2、周期:
· 每周一次
· 周五下午举行
3、会议内容:
各部门本周工作汇报 各部门下周工作安排
各部门间工作协调
三、部门工作会议
1. 出席人员:本部门所有人员。
2. 周期:每周一次数 周一上午举行,为短会
3. 会议内容:
本部门上周工作总结 本部门下周工作安排
公司情况传达
4. 主持人:部门经理。
四、全体员工会议
1. 出席人员:公司(总部)全体人员
2. 周期:
定期:每半年或一年 不定期
3. 会议内容: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情况通报 讨论职工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讲座、培训、时事等务虚会 与公司前景在关的合理化建议
娱乐、会餐、颁奖
4. 主持人:总经理。
五、其他会议
1. 股东大会。按公司章程规定召开。
2. 董事会会议。按公司章程规定和董事会工作条例召开。
3. 监事会会议。按公司章程规定和监事会工作条例召开。
4. 计划调度会
(1)内容:各类计划制定、讨论、会审、批准、检查、变更及资源调度。
(2)出席人员:各部部长及计划部门人员。
(3)主持人:分管副总经理。
(4)周期:定期。
5、投资决策(审议)会议
(1)内容:专设对项目投资决策进行审议。
(2)出席人员:组成人员及研发经理。
(3)主持人:一般不定期。
6、工作汇报会
(1)内容:下级向上级汇报指定内容。
(2)出席人员:上下级或有关责任人。
(3)主持人:上级主管。
(4)周期:定期或不定期。
7、鉴定、评审、论证会
(1)内容:企业对新产品开发定型、设备选型、技改验收、质量、安全、环 保、标准认证活动。
(2)出席人员:有关上级机关、相关部门、专家教授、项目组成员。
(3)主持人:分管副总经理。
(4)周期:不定期。
8、新闻发布会
(1)内容:企业对外发布产品、质量、认证、上市、购并、诉讼等有关信 息。
(2)出席人员:有关上级机关、传媒、嘉宾、公关及行政人员。
(3)主持人:分管副总经理。
(4)周期:不定期。
9、专题、研讨会
(1)内容:就某一问题研讨,可得出或不得出结论。
(2)出席人员:有关人员。
(3)主持人:相关主管。
(4)周期:不定期或定期。
10、工作午餐会
(1)内容:一边就餐,一边随意讨论有(无)主题的问题。
(2)出席人员:有关人员。
(3)主持人: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4)周期:不定期或定期。
六、会议场所布置
1. 主持人须坐地主席位置,记录人须坐在主持人右侧。
2. 座次布局:
出席人数 三人 四人 五人
突出领导 ● ○ ○ ● ○ ○ ○ ● ○ ○ ○ ○
不突出领导 ● ○ ○ ● ○ ○ ○ ● ○ ○ ○ ○
3. 会议设备准备与调试:
会议横幅 会场路线指向牌
出席者主宾座次铭牌 资料袋(内装铅笔和记录纸)
签到簿 备用桌椅、墨水
电源插头和延长线 麦克风和播放系统
录音、录像工具 茶水、饮料
水果或点心 会议礼品
停车位、贵宾接待室
投影仪、幻灯片和白析或黑板(必要时的翻译或辅助视听设备)
七、会议管理技巧
1. 控制出席人数,与会无关者不参加。
2. 每次会议须明确主题,禁止漫无达际的泛泛而谈。
3. 对重大或有分歧的议题,有关人员在会前单独联络、沟通,而在会议上争执不下时,主持人应及时制止且搁置该问题,会后再议。
4. 会议发言应言简意赅,相对控制每位发言时间。对发言精彩者可适时延时,对发言啰嗦或情绪不稳定者应艺术、巧妙地处理。
5. 会议主持人应提前到会场,举止得当,温文尔雅、讲话声音清晰宏亮,体现领导的气质和感染力。
6. 会议主持人要善于控制会场气氛,对不同发言风格的人员合理安排发言次序,形成一个个生动、活泼、气氛轻松的大小高潮。
7. 会议主持人自身不应过多发言,除注意发言者外,还要观察听众的反应。
8. 对多个议题的会议,每段时间只集中充分地讨论其中一个议项。主持人可在每一议项或每隔一段发言时间作出小结,及时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