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操作程序及应该聘请哪些中介机构以及出具哪些文件
国有股权划转的股份超过30%,申请豁免要约收购程序比较简单。忘记是哪个法条了
B. 出质标的为国有股 上市公司股权质权应如何行使
出质标的为国有股权时,上市公司股权质权的实行情况。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其一,不通过人民法院执行程序时,根据《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1]651号)第九条的规定,国有股质押后,若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不能按时清偿债务的,应当通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和程序将国有股变现后清偿,不得将国有股直接过户到债权人名下。据此,质权人和出质人不能通过协议折价的方式实现质权,只能依法拍卖或者变卖该出质的国有股以清偿债务。
其二,通过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行使质权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1]28号)第八条的规定,应当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不得直接将股权执行给债权人。基本程序是,由人民法院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股权进行评估,以该评估值为股权拍卖的保留价,拍卖最高应价未达到保留价时,应当继续进行拍卖,每次拍卖的保留价应当不低于前次保留价的90%,经过三次拍卖仍不能成交时,人民法院应当将所拍卖的股权按第三次拍卖的保留价折价抵偿给债权人。人民法院可以在每次拍卖未成交后主持调解,将所拍卖的股权按照该次拍卖保留价折价抵偿给债权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折价抵偿也并非绝对禁止,只不过拍卖成了一个必经程序,只有拍卖失败(流拍)后,才允许折价抵偿。拍卖成交后,人民法院应当向证券交易市场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由买受人持拍卖机构出具的成交证明和财政主管部门对股权性质的界定等文件,向证券交易市场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办理股权变更登记。股权性质的界定文件,是指国有股权转让行为发生后,由财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定转让后的股权性质的行政文件,是证券交易市场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据此重新对股权进行分类管理的依据。《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被人民法院冻结、拍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1]656号)第九条规定,买受人应持拍卖机构出具的成交证明以及买受人的工商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证明买受人身份的法律文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向原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主管财政机关提出股权性质界定申请。
出质标的为社会法人股时,上市公司股权质权的实行情况。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其一,不通过人民法院执行程序时,协议折价、依法拍卖或变卖这三种方式都可以。
其二,通过人民法院执行程序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1]28号)的规定,上市公司股权质权的实行情况与国有股在类似情况下作同样的处理。【延伸阅读】公司法注册资本公司章程公司设立
C. 请问在国泰安数据库里 如何看是否是国有企业
你可以试试在数据库中,用股东表来筛选。
你可以点击链接观看国泰安数据库的使用教程,上面有实例演示。
《国泰安CSMAR数据库使用教程》
D. 拟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管理,各个法人股东的国有股东级别不同持股比例不同,应该由谁确认
由所在国有股东所属的最高级别一层确认。
E. 现行法律法规对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何规定
财政部2001年有个文件,专门针对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做了具体规定,主要条款回:一是用于质押股权不得超过股答东持有的股权总额50%;二是须经董事会批准;三是报上级主管财政(现为国资)部门备案;四是办理质押登记。
另外,公司法、担保法对股权质押亦有所规定,但相对宽泛,对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质押按照上面财政部的文件办理,就不会违规。
F. 按国家规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可以转让给民营企业的吗
上市以后的股票就属于公众公司股份,如果可以自由流通的话,其股份可以转让给任何人,至于说持有股份的国资委是否愿意卖出,那是另外一回事。
G.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是否需要聘请财务顾问
(一)涉及上市公司收购的,应当聘请在中国注册的具有从事财务顾版问业务资格的专业机权构担任财务顾问、资金来源。而根据《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当关注收购人的收购目的,如不需要、资信情况、后续计划、收购人的承诺及是否具备履行相关承诺的能力等事项。问。收购人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聘请财务顾问的、实力、继承取得上市公司股份超过30%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诚信记录,担任收购人的财务顾问、管理经验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
主要纠结在《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的那条规定,”免于聘请财务顾问“到底怎么执行。
H. 如何强化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变动行为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5月18日对外联合发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与2016年出台的《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共同构成覆盖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和非上市公司国有产权,较为完整的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管制度体系。
据介绍,《办法》主要将实现四项功能。一是统一制度、统一规则。将原分散在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整合集中,并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变动行为类型进行补充完善,修订形成了统一的部门规章,既提高了制度的集中性和权威性,又方便企业执行。总体上看,《办法》的出台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变动行为的规范。
四是调整完善部分规则。保持和证券监管规则协调一致,减少重复规定,如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定价、受让上市公司股份成为控股股东的资格条件等证券监管已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办法》不再作出规定。对公开征集转让征集期限、受让人选择等进行了明确,细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制度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要求公开征集信息对受让方的资格条件不得设定指向性或违反公平竞争要求的条款,确保各类所有制主体能公平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