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策为什么不允许金融类企业借壳上市
金融类企业属于特殊行业类型,一方面金融企业具有杠杆性,资产结专构异于其他行业,属另一方面,借壳上市与IPO相比流程和审批简化,不利于政策控制。
金融与实体虽然是伴生关系,但金融独大也会伤害实体经济的运行,所以政策上的这些条款有利于国家从总体方面引导控制。不过实际运行中,也是有很多规避方法的。
㈡ 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国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最新(2015)国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中航集团:
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关联交易较多,预计未来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较大,是内生增长最强劲的整机企业。
成飞集成(002190)国防主管部门还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长期看好军工行业的发展,后期仍然存在整合预期。
中航飞机(000768)运输机、支线客机板块,军工企业改制、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军民融合加深等进入兑现阶段,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航动力(600893)航空发动机的主机板块,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资产交割,公司存在发动机板块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成发科技(600391)预计将注入中航集团发动机板块的优质传动资产,2012年已完成传动事业部的建立,资产注入前景明确。
中航动控(000738)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板块资本运作平台,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的企业,存资产注入预期。
中航电子(600372)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细则出台,之后将进行分类改革和试点,作为中航集团旗下公司,市场对于中航电子的改革期待较大。
中航机电(002013)航空机电系统的唯一平台,托管集团旗下机电资产18家公司,剩余14家仍存继续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预期。
中航光电(002179)公司为C919大飞机提供集成设备安装架、系统支架和连接器等,是综合设备柜的唯一供应商,对外并购将是公司的战略规划。
中航黑豹(600760)农业运输车的骨干企业,向高科技环保电动车发展,第三大股东东安发动机是国内最大的汽油发动机生产企业,有想象空间。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团直升机板块业务整合顺利,且市场效益明显,军品总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已逐步成熟。
贵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东与中航汽车签订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更成中航汽车,后期有资产注入预期。
中航重机(600765)股权划转后海翼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将极大强化与海翼集团在液压及锻造领域的上下游关系,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新材料
上市公司,由于业绩堪忧,未来大股东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深天马A(000050)资产注入之后管理协同效应提升将推动公司经营效率稳步提升,带动产业链配套运转,推动盈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长.
飞亚达A(000026)央企中航国际的下属企业,预计潜在的激励机制改善可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时有整合预期。
中航地产(000043)航工业集团旗下产业除航空、军工类产业以外,还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产业,对集团旗下众多资产整合预期提升。
*ST东安(600178)公司处于集团公司的汽车板块,业绩一直不如人意,后期存在大股东的相关资产注入预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华锦股份(000059)华锦股份业绩亏损,实际控制人实力雄厚,并有意将华锦股份打造为石化产业平台,未来资产重组值得期待。
北方国际(000065)北方国际的主营业务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内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铝业加工制造等,存在作为相关资产整合平台的预期。
北化股份(002246)大股东变更为中兵投资,有利于发挥公司在纤维素产业及特种化工板块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团层面有效实施产业整合。
长春一东(600148)生产和销售重、中、客、轻、轿、微等各种型号的汽车离合器,农用车离合器;生产和销售各种铝、锌压铸件产品.
光电股份(600184)集团光电板块中,仍有体量庞大的优质光电资产未上市,同属兵工集团的江南红箭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国内传统的专业化矿用自卸车行业龙头企业,生产各种型号的"特雷克斯牌"传统自卸车。
北方导航(600435)作为兵工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集团将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后期整合预期加大。
凌云股份(600480)汽车产业未来将以节能减排为方向快速发展,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整合提供新一轮发展机遇。
晋西车轴(600495)产品涵盖国内外各型铁路机车、地铁、轻轨等轨道车辆,重组并购北方锻造后,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车轴企业。
北方创业(600967)大股东内蒙一机是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研制基地,兵器集团还有不少和坦克、轮式战车相类似的装甲车资产有待整合。
江南红箭(000519)公司作为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先进材料公司,未来有望成为集团非金属先进材料整合的平台。
中国医药集团:
国药一致(000028)实际控制人国药控股增持后,有望获得国药体系内更多的资源倾斜,受益央企改革试点带来的制度红利。
国药股份(600511)国药集团被确定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试点企业,公司是国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药平台,有望迎来改革整合。
天坛生物(600161)大股东中生集团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汉所等,有望成为血制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
现代制药(600420)此前并购的容生,川抗等企业,随着后续15亿定增资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开启外延并购的新高潮。
中国建材集团:
北新建材(000786)大股东对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引入外部投资者等举措将提升公司竞争力。
洛阳玻璃(600876)中国建材集团及所属中国建材玻璃公司承诺,计划三年内,以公司为平台,解决与龙新玻璃等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方兴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进行改革。
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熔铸锆刚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铸氧化铝系列耐火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将受益于国企改革。
中国玻纤(600176)集团公司入选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成为改革焦点企业。
国投集团:
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和境外投资,受益于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
国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确立了"立足煤炭、发展电力、延伸煤制气"的战略,国投系改革加速。
国投电力(600886)国企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集团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公司作为集团电力能源建设运营的重要平台,有望从中受益。
中纺投资( 600061)安信证券借壳,在交割完成12个月内,对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的基金和期货 相关业务有望以资产注入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国投中鲁(600962)江苏环亚借壳上市,通过重组等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带动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尝试。
中粮集团:
中粮地产(000031)公司控股股东中粮集团,成为国资委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公司有望成为相关领域的整合平台。
中粮屯河(600737)公司将以混合所有制作为手段,为下属企业引入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私募股权等,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中粮生化(000930)中粮生化是首批改革试点企业之一,随着后续细化改革政策的落实以及第二批试点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中国诚通集团:
中储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发转让15.3%股权,引入后者作为战投,开启央企混改,预计将出现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单中.
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为集团特种纸业务发展平台,若获得与冠豪高新主营业务相同或类似的业务机会,优先让与冠豪高新。
岳阳林纸(600963)作为林浆纸一体化龙头,公司造纸所需纸浆部分自给,林产200万亩,具有林业资源优势,是国资改革潜在受益标的。
恒天集团:
恒天海龙(000677)公司控股股东恒天集团获股权划转,将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为恒天集团整合平台。
恒天天鹅(000687)恒天天鹅重组交易标的为华讯方舟特种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有望获新股东资产注入,转型为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商。
国家电网公司:
许继电气(000400)许继电气正步入特高压收入,智能电表业务不断突破、海外业务不断拓展的时期,同时受益"一带一路 "战略及国企改革。
平高电气(600312)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带一路"和国网海外规划,集团存在整体上市预期。
国电南瑞(600406)国家电网会继续推进以旗下具备条件的公司整体上市为目标的改革,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受益集团资产证券化。
国电集团:
国电电力(600795)公司作为中国国电集团常规能源的整合平台,未来资产注入预期强烈,且受益于电力体制改革。
长源电力(000966)公司收购国电集团湖北公司旗下中华山、乐成山等10个风电前期项目,拟开拓新能源业务,后续资产注入可期。
英力特(000635)凭借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通过继续剥离亏损的非核心资产和提高盈利水平较好的产品的占比,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种为褐煤,公司内生增长一般,集团公司承诺适当时候将元宝山、白音华矿注入到上市公司。
上海上实集团:
上海医药(601607)新团队实现平稳过渡,制定三年过千亿目标,而作为上海本地医药企业,有望明显受益于国企体制机制改革。
百联集团:
上海物贸(600822)主营业务包括金属材料、矿产品(不含铁矿石)、化轻原料、建材、汽车及配件、机电设备、进出口贸易等。
百联股份(600827)商贸零售作为完全竞争类行业,剥离资产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未来更深层次改革有望陆续推进。
第一医药(600833)作为集团公司旗下的医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团: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运和现代物流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整合相关物流资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团主业,实现协同发展。
金枫酒业(600616)作为集团公司旗下酒业平台,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乳业(600597)第二期激励计划有望再次激发公司活力,引爆国企改革热情,是集团旗下国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经营,公司2014年12月发布股权激励方案,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国企改革提速。
上海城建集团:
隧道股份(600820)国企改革有望持续发酵,上海国企改革的推进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地产集团:
金丰投资(600606)绿地集团借壳对象,绿地集团业务包括建设建筑、酒店及商业运营等,还涉足能源、汽车、金融等领域。
中华企业(600675)公司借助国企改革东风,加速解决同业竞争并做大做强,收购资产增强发展后劲,国企改革预期较强。
上海电气集团:
自仪股份(600848)国资改革代表企业自仪股份推出重磅重组方案,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园区开发和经营。
上海电气(601727)公司将推进整体上市,聚焦能源、工业装备和服务三大领域,立志成为中国的西门子。
上海机电(600835)作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唯一上市平台,集团旗下上海电气自动化设备等资产注入的预期增大。
上海文广集团:
百视通(600637)百视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注入文广集团优质资产,树立了文化类国企改革典范,给其他文化类国企改革带来了示范作用。
上海纺织集团:
龙头股份(600630)公司作为集团旗下的纺织平台,存在相关的资产整合预期,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申达股份(600626)公司将成为上海国资委进行新兴产业整合的平台之一,申达股份正在和多方资本接触,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上海国盛集团:
棱光实业(600629)华东设计院借壳对象,上市公司将转型成为建筑设计行业领军企业,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耀皮玻璃(600819)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上海地产集团,其是对上海国有房地产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成立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
上海华谊集团:
双钱股份(600623)
公司在加强轮胎主业内部投资同时,也在探索兼并收购模式,进行主业扩张。
三爱富(600636)华谊集团经过3~5年的推进,基本完成国企改革总目标,制订了集团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方案。
上海机场集团:
上海机场(600009 )上海机场集团未来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集团资产进入上市公司预期加强。
上海建工集团:
上海建工(600170)公司在建筑施工设备设施领域获得长足发展,接下来将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挖掘更多创新动力,继续寻求发展。
上海交运集团:
交运股份(600676)集团将突出主业发展重点和制度创新重点,对自身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快核心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锦江国际集团:
锦江股份(600754)向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和控股股东募资30亿,弘毅投资占锦江股份总股本约12.43%,成为第二大股东。
上海久事公司:
强生控股(600662)来自大股东久事公司的李仲秋被聘任为新任总经理,这将是强生控股又一次变革的出发,集团整合值得期待。
申通地铁(600834)申通集团集轨道交通
投资等多项职能于一身,而久事公司则是国有投资经营控股公司,后续整合预期强烈。
上海兰生集团:
兰生股份(600826)东浩兰生集团证券化率极低,多数资产都在上市公司之外,有资产注入的预期。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上汽集团(600104 )作为上海的标杆国有企业,新的管理层履新后,旨在激发企业后续发展动力的国企改革有望继续深化。
华域汽车(600741)有望享受上海国企改革加快红利,通过推动新一期股权或现金激励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等。
上柴股份(600841)公司控股股东上汽集团已经进行国企改革和激励,也将对上柴股份的管理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城建总公司:
城投控股(600649)城投控股在引入战投弘毅投资后的一举一动牵动市场,已于2014年11月份停牌。
上海报业集团:
新华传媒(600825)公司属于重要国企改革股,为集团公司唯一资本运作平台。同时,公司非常重视新媒体业务布局。
上海仪电电子:
仪电电子(600602)公司退出非主营业务,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有利于推动公司业绩的长期发展。
飞乐音响(600651)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进度可能快于市场预期,公司将推动股权激励方案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上海实业集团:
上实发展(600748)上实发展目前身具上海自贸区、国企改革、土地流转 、养老 地产等多个市场热门概念。
上海水产集团:
开创国际(600097 )公司自上海拉开国资改革大幕起就被寄予改革先锋的厚望,重大事项终止,不过后期预期犹存。
申能集团:
申能股份(600642)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未来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是集团推进国企改革的载体,公司整合优质资产步伐加快。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上港集团(600018 )发布员工持股方案,公司近72%的员工参与认购且锁定三年,更加有利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缩减成本。
中山中汇投资:
中山公用(000685)引入复星作为二股东,很可能是广东国企改革第一单,中山市政府意在对接复星整体资源,对中山公用进行改制。
圳振业集团:
深振业A(000006)深圳国资委有五个A股上市地产公司,深振业为深圳国资委唯一增持的公司,较大概率成为国资委整合平台。
广东广晟资产:
中金岭南(000060)公司可能成为广晟资产集团旗下除了稀土矿产之外的矿产资源整合平台。
风华高科(000636)可能成为广晟的电子信息
资源整合平台,广东国企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电子信息类企业要注入同类上市公司。
广晟有色(600259)已经通过定增收购了稀土资产,成为广晟集团整合稀土资源的上市平台。
广东商贸控股:
广弘控股(000529)不仅是集团旗下而且是广东省国资旗下唯一的食品类上市平台,未来可能成为广东省食品行业的整合平台。
广东粤电集团:
粤电力A(000539)公司在建机组将于2015年、2016年相继投产,且集团资产注入可期,未来装机规模有望大幅提升。
广东水电集团:
粤水电(002060)公司是控股股东广东省水电集团下的唯一上市公司,集团旗下还有优质的水力发电、医院、旅游度假等资产。
广东广新控股:
省广股份(002400)集团公司旗下的广告文化创意平台,通过实现营销传播链条的全贯通,推动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
佛塑科技(000973)佛塑科技属于科技型企业,未来可能做股权激励,可能作为新能源和新材料平台。
星湖科技(600866)星湖科技在2014年1月引入战投汇理资产,可能整合集团公司旗下生物医药及食品资产。
珠江钢琴集团:
珠江钢琴(002678)广州国资委绝对控股,拥有众多可整合的文化资源;已经做过股权激励,存在国企改革预期。
广州无线电集团:
广电运通(002152)国企改革大潮下,公司在管理层激励、员工持股等激励措施上有望取得突破,业绩增速可望提速。
海格通信(002465)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其中员工持股计划认购3500万股,价格之高及锁定期之长,体现公司员工对海格看好。
珠海华发集团:
力合股份(000532)珠江金控经过多次举牌,合计股份达到30%以上,可能作为珠江金控的金融资产整合平台。
珠海格力集团:
格力地产(600185)51.94%股份转让给珠海投资控股,格力地产为三大核心之一,未来有大可能性获得优质资产注入。
广东广业资产:
贵糖股份(000833)广业集团下面还有其他矿产资源,贵糖股份可能成为广业矿产资源的整合平台。
宏大爆破(002683)民爆综合服务,广东广业资产主营环保、燃化能源、矿山、现代服务四块业务。
广州百货集团:
广百股份(002187)存在集团整体上市预期,有望成为广州市国资唯一的商贸零售资产整合平台。
广州岭南国际:
东方宾馆(000524)广之旅总裁陈白羽出任公司总经理,广之旅拥有丰富的旅行社客源资源,公司可能成为打造旅游产业链的平台。
㈢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瑞迅财经为你解答:
成飞集成(002190)中航飞机(000768)中航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电子(600372)中航机电(002013)中航光电(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纺投资( 600061 )
贵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机(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马A(000050)飞亚达A(000026)中航地产(000043)
*ST东安(600178)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华锦股份(000059)北方国际(000065)北化股份(002246)长春一东(600148 ) 冠豪高新(600433)岳阳林纸(600963)光电股份(600184)北新建材(000786)瑞泰科技(002066)国投电力(600886)
北方股份(600262)现代制药(600420)洛阳玻璃(600876)国投新集(601918)国投中鲁(600962)
北方导航(600435)天坛生物(600161)方兴科技(600552)中成股份(000151)中粮地产(000031)
凌云股份(600480)国药一致(000028)国药股份(600511)中粮屯河(600737)中粮生化(000930)
晋西车轴(600495)江南红箭(000519)北方创业(600967)中国玻纤(600176)中储股份(600787) 等等。。
㈣ 泛华金控平台是传销吗
截止2018年11月8日,泛华金控平台尚未被认定为传销。
2018年8月在慧保思享会第九期现场,泛华金控董事长兼CEO汪春林对近年来中国保险中介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同时也积极地表明当下正处于中介发展的最好时代。
汪春林认为绝大多数成熟的行业都必然有发达和成体系的中介,“主体+中介”才能打通整个产业链,并呼唤大家去正确地理解中介,感谢中介,拥抱中介。
在思享会上,汪春林认为中国已经开启保险行业发展的黄金20年, 2018年是一个再次起步的元年。“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去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保险国。
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现在不到美国保费的一半。所以我认为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随之而来,全球最大的保险中介公司也一定在中国。”汪春林有信心地说。
保险中介发展未来可期基于以下四个原因,首先是国家的重视。随着《保险法》的修订和行业整顿,近千万保险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国家的关注重点。
汪春林坦言:“我认为保险中介责任与机遇并存。中介是不是整个行业承担责任的一部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有机会。如果你只看到机会没看到责任,我觉得是不成熟的。”
此外,监管层面的变化也对中介发展有利。费率市场化改革、银保监合并、行业整顿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面的调整,必将给保险中介带来政策红利和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
汪春林认为:“监管希望老百姓(603883,股吧)愿意买保险,并且多买保险,同时让老百姓买到更便宜、更好的保险。银保监合并可以带动在金融行业地位相对弱小的保险业协同发展,同时提高监管水平,更加利于监管。”
第三,消费需求升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中产阶级崛起,消费人群的换代,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需求升级,科技助力等都将对行业的快速增长将产生拉动作用。
汪春林相信:“中介将成为保险主体和消费者之间更重要的桥梁。随着消费者年轻化,消费者需求会变成主动意愿,再加上中介主动的推进,作为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桥梁,中介作用必不可少。”
最后关于资本驱动,汪春林深有感触:“资本是最敏感、最聪明的,同时也是最逐利的。有些东西你不用判断,如果资本跟随而来,你做那个事情就不会错。大量资本和寡头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到保险中介行业,说明是保险业未来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
保险中介是保险行业当中的互补关系。汪春林称国内保险中介市场起步太晚,保险公司一直承担着中介很多功能,对保险公司而言,无论成本、无论效益、无论服务体验的成本都是难受之重。
“过去保险中介与保险主体之间都存在着同质与竞争的关系,但是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保险中介与保险主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唇齿相依的互补关系,” 汪春林说。
谈及产销分离,汪春林认为必然是大势所趋:“只有发达的中介才能促进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赶超发达国家。只有保险主体+保险中介才能够形成繁荣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同时我认为未来五年左右,保险中介将会出现千亿级规模的巨无霸和独角兽。”
虽然中国保险市场未来可期,但想要成长为独角兽,或者做到千亿级规模并不容易。在私享会上,汪春林还分享了成为保险中介独角兽十个关键因素:
第一,认同、专注、坚持、不忘初心始芳华。这是做中介的基本前提,认同这个行业,把它当事业来干才能做好。如果是因为短期的利益或者偶然的机遇,当做机会主义来干中介,短期可能会获得一些利益,但很难长期取得成功。
第二,精准的战略研判和清晰的市场定位。未来整个行业可能是几万亿,乃至几十万亿的市场,细分是一定的,不要做非此即彼的判断,专注做好细分的市场,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千万不要哗众取宠,也不要危机四伏。在几十万亿的市场里,哪怕分个几十亿,带来的红利都是不错的。
第三,充足的资本支持。凭着几个人的一腔热血,小作坊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果资金不能保证,企业根本就开不了头。首先要有基本成形的投资,要有一帮人让大家分工清楚。
第二,当打造基本的技术支持时,比如建立科技平台,并且保证其升级、迭代和维护,都需要资金。资金充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基于你的资本量力而行。
第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真正属于中介的人才奇缺。保险中介人才需要“内育外引”,内育放前,外引放后。内育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一批人,这批人懂公司、懂战略、懂执行,需要时间磨炼。外力也是必须的,通过内力是满足不了需求的,外力也需要同样需要时间再去培育。
第五,全面金融产品才能构建盈利模式。单一产品的保险中介,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线下都是非常脆弱的,盈利模式也非常单薄的。重成本之下,单产品盈利非常难。只有多产品去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抓住客户,形成持续稳定的业务和利润来源。单产品切入没问题,但一定要形成全金融产品。
第六,IT、互联网科技建设与创新确保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成本。互联网科技是很重要的工具,企业缺了这个管理没法做,业务没法做,甚至企业的风险怎么管控,缺少互联网科技根本没法管控。所以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IT和互联网建设,是一定会被淘汰的。
第七,保险中介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保险是最适合互联网,也是最不适合互联网的。最适合互联网,是无物流、无仓储,最不适合互联网因为什么?黏度太低,同时交易的场景太复杂。所以我认为保险一定要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
第八,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是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保障。文化决不是说写出来的,文化是领头人带着核心管理层所带出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制度是解决向心力的问题。
第九,品牌与服务是保险中介增值价值的必然追求。品牌与服务很多人看上去是一个成本,但只要敢做就会带来增值和盈利。但你不做的时候,会发现什么都没有。
第十,发展是硬道理,合规创造价值。发展是硬道理很容易懂,合规创造价值很多人未必重视。与一个企业合作之前,应该了解他的合规和风控怎么做,如果这个企业的合规与风控做得很好,这个企业可以合作,因为它对安全有底线。
㈤ 哪些p2p金融企业属国企控股
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国有大型企业共同投资的回开鑫贷答
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和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北京众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5月,由陕西省金融办主导,陕西金融控股集团和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联合成立的社会金融服务平台金开贷正式上线。
紧接着,6月,由安徽省供销社投资的专职运营管理金融板块的安徽新力投资有限公司控股和管理、具有国资背景的P2P平台德众金融上线运营;7月,中国农科院旗下的中农高科推出的武汉首个国资背景网贷平台京金联正式上线;8月,由紫金普惠金融信息咨询江苏有限公司打造的,隶属于南京国资背景紫金投资集团的紫金所也上线运营。
㈥ 中国有名的几大证券公司有哪些
现在中国的股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有几大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指的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主要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几大证券公司:
第四家证券公司是广发证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也是一家与中国资本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的新型投资银行,公司目前注册资本金59亿元人民币,员工近万人,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市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
总而言之,以上几家证券公司都是比较出名的证券公司。
㈦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飞集成(002190)中航飞机(000768)中航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电子(600372)中航机电(002013)中航光电(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纺投资( 600061 )。
贵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机(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马A(000050)飞亚达A(000026)中航地产(000043)。
(7)国企金控平台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分析预计: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创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低成本高质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冲撞欧美本土产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冲突将日趋升级激化。
面对美国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以及即将开始的下届总统大选,布什政府表示,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财长斯诺、商务部长埃文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贸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经济官员也纷纷指责中国的货币与贸易政策。
美国正逐渐失去对中国的耐心。一些亚洲专家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迁离欧美;而今,随着通讯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也同样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㈧ 听说互联网金融公司跑路的很多啊,有什么国企控股的好平台推荐吗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产业,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鉴别安全性较高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安全第一,收益第二
刚开始想要接触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人,都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收益高于其他理财方式,但是他们忽略了风险的存在。理财首先要确保就是资金的安全性,之后在考虑收益的。所以投资者应当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认真选择,不可马虎
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此之多,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是第一步。很多投资者在选平台时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其实这需要投资者从多个渠道去了解平台的信息,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通过第三方,可以实地考察。总之,要认真选择,不能随意。
3.分散投资,切勿集中
俗话说得好“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投资理财。在投资的时候,不要讲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同一个平台或者是同一平台的同一产品,这样做有助于分散风险,提高资金的安全性。
4.小额试水,缓步慢行。
投资理财不是一件能急的事情,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在初次尝试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时候,不要急于投入大量资金,以免风险太大。毕竟投资互联网金融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养成的,需要你逐步实践、理论学习相结合,不断尝试、不断交流学习才能够养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㈨ 深圳市有哪些大型的国企单位
1、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股东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4亿元。2009年赛格集团资产总额67.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4.12亿元。
赛格集团拥有下属企业24家,其中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赛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为“深交所”上市公司。
赛格集团为全国企业500强、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集团连续十年获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称号、广东省企业100强称号。赛格商标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赛格品牌获2008年度广东省十佳优秀品牌。
2、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
免税集团创办于1980年,前身为深圳免税商店;1983年1月8日更名为深圳市免税商品供应公司;1993年1月18日,更名为深圳市免税商品供应总公司;
1995年1月5日,经深圳市国资委[1994]7号文批复,公司改制成为国有独资企业,改为现有名称,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为履行出资人职责。公司注册资本金为34,038万元人民币,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3.41亿元,净资产16.47亿元。
3、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于1984年9月,前身为深圳市属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深圳市工程开发公司。
1994年,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深府函〔1994〕18号文批准,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深圳市长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同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股票简称:深长城,股票代码000042,法人代表:伍斌),成为公众上市公司。
2004年11月,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司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广东联泰集团通过江西联泰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联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受让公司28%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形成了产权多元化的体制;
4、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市属国有股份制企业,公司原名深圳市天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1983年9月集体转业的基建工程兵302团。1993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7年4月更名为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5、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直管的国有上市公司,成立于1989年5月,199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简称:深振业A,证券代码000006),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营业务。
拥有广西振业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振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惠州市惠阳区振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振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安振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所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