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帆2019预计亏损50亿,汽车板块孤木难支,重心重回摩托板块
2019年可能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分水岭,尤其是自主品牌将进行了一轮大洗牌,一些二线品牌销量下滑严重,利润同比也是呈现出下滑趋势,经销商大规模退网,品牌处于崩溃边缘。比如幻速、力帆、华泰、君马、斯威、汉腾、宝沃、观致,其中幻速、力帆、君马处境最危险,幻速基本上处于半破产边缘,全国店面基本撤空,君马更是连工厂都给转让了。而力帆虽然还有部分的4S店存在,但是数量也是极为稀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重庆“力帆”曾经那么厉害,为何现在却走下坡路了
重庆力帆曾经是享誉国内的民族品牌,也是重庆的城市名片之一,以造摩托车而闻名天下,该集团创立于90年代初期,创始人是尹明善,据传他曾经被誉为重庆首富,可见财力雄厚。当初尹明善凭借敏锐的商机嗅觉以及精明管理,在集团成立后的10多年里,带领集团取得了迅速发展,2003年力帆集团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一举超越嘉陵和建设这两大传统品牌,表明了此时的力帆正走向巅峰,力帆的商业“帝国”也开始逐渐壮大。不过如今的力帆却急速陷入困境,步履挣扎,身背诸多债务以及最终到了宣告破产这一步,这个创造过很多辉煌的企业不禁令人感到惋惜。2015年,力帆已经成为一个大型综合集团,拓展了汽车、房地产、金融等领域,但是危机已经开始出现。2016年,力帆的汽车和摩托车市场整体销售额下滑,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因新能源汽车电池标示不符规定,力帆还被财政部取消了力帆新能源汽车补助资格,还深受汽车质量问题的困扰,困局加大的力帆,集团的发展便步步走向下坡。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烧钱程度也是非常大的,竞争力度很大,力帆虽然选择继续坚持,但是最终还是难以熬过这场非常艰难的危机困局,走向了破产。
3. 力帆股份否认年底进入破产程序,力帆破产只是“谣言”还是硬着头皮支撑
几天前,该网络发布消息称,“力帆汽车等四家汽车公司将在今年年底进入破产程序。预计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在产业链中总共有大约500亿坏账”和“银行关注股票客户”。某些汽车企业产业链中的风险调查通知等传言。
作为谣言中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车公司发布了两则谣言。尽管力帆汽车还没有达到如此紧急的水平,但实际上,力帆汽车的现状确实相对困难,遭受运营困难和资金流动压力。
在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力帆汽车抓住了“窗口”并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力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257辆,同比下降60.7%。
当前的力帆汽车在产品增长,经营亏损,高负债以及债务纠纷方面面临困难。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力帆股份似乎也处于“出售资产”的道路上。
在当前的危机中,力帆汽车,摩托车是否可以成为救命稻草以及力帆汽车是否可以在困难的情况下摆脱困境仍然未知。
4. 曾经辉煌的力帆汽车,为何现在步入了困境
曾经辉煌的力帆汽车,为何现在步入了困境?部分金融行业相关从业人员透露,近两年来,力帆控股已质押力帆股份20余次,解除质押15次,质押股份总数已达90%,不容乐观。
造假之后,力帆新能源开始如悬崖峭壁般没落。2016年和2017年,力帆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5550辆和7738辆,远低于2015年14874辆的业绩。不仅销量受影响,股价也开始大幅下跌。
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评论称,力帆的新能源战略是“早起晚起”。2018年,经过几年的积累,国产新能源汽车开始一辆接一辆的亮相。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驾驶体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注重国家补贴,忽视技术研发的力帆,又一次被全行业抛弃。
5. 力帆作为曾经的王者,为什么现在成为了“亡”者
5月大事件之力帆经销商维权这几日可是闹得风生水起。30多家力帆经销商聚集力帆总厂,集体标语力帆还钱,进行集体维权。
经销商一致要求退网赔偿,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全额返还,最重要是的要求全额回收库存车、库存配件、专用工具。这无疑是一记闷棍重重的打在了力帆身上。
对力帆来说,昔日的辉煌恐怕永远也停留在昨日了,力帆已经离一线自主车企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力帆已入不敷出,连年的亏损已经让市场给剔除殆尽。18年8月20日,力帆股份股价下探到了4.57元/股,成了历史最低点。
力帆想要再创辉煌,转型、继续造车、走新能源?不禁在想,如果当年力帆一直着力摩托车的话,会不会比现在要好得多?
这次的经销商退网,会不会让力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6. 欠债累累、资产被冻结的力帆汽车真的要倒下了吗
觉得力帆汽车要倒下这个可能性比较大了。
而且不断攀升的负债率让力帆孤帆力不从心,近两年的时间,力帆股份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0%以上。据最新的统计,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力帆股份总资产为268亿,而总负债高达193亿,资产负债率达到72%。
7. 又一家车企凉凉“欠债未还”的力帆汽车面临破产清算
今年车市竞争加剧,弱小车企陆续陷入经营困境中。力帆汽车就是其中的一家。
7月9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包括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全资子公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风险。
狗血的是,前段时间吉利汽车被曝出有意接盘力帆汽车,力帆股份因此大涨,趁机割了一波韭菜。随后吉利控股新闻发言人杨学良表示并没有此事。
大咖点评
今年车市的分化非常明显,众泰、力帆等经营不善的企业相继陷入困境,车市已经出现了洗牌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力帆日子难!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产/退市风险
[汽车之家?行业]?力帆集团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破产/退市风险如影随形。8月24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于日前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请已获法院裁定受理。根据规定,力帆股份股票于2020年8月2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如果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裁定书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产原因,如不及时拯救,会给债权人、股东、员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书还提到,力帆股份公司从事汽车及摩通行业多年,拥有较为齐备的生产资质和成熟的生产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销售渠道众多,具备重整价值,其拟通过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的方式实现重整,该重整预案具有可行性。
编辑点评:
近来,围绕力帆股份的负面消息不断,销量下滑、债务/诉讼缠身、经销商维权让力帆的经营现状堪忧。当国内多数车企的经营回到正轨,不断提振销量、推出新品时,力帆仍未从危机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产的边缘。下一步究竟是破局还是破产,是力帆时刻在面临的问题。(文/汽车之家才丽媛)
9. 掌舵人被立案调查,力帆汽车可能破产退市
当下力帆汽车已经处于风雨飘零的状态,而力帆汽车的创始人在这个时候却被立案调查,真可谓雪上加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得不说,此次立案调查给力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力帆汽车雪上加霜,虽然在力帆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后有吉利汽车参与其中,但是后续却没消息流出,力帆的存亡依旧是一团迷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 欠债新闻频频曝光,力帆到底还能撑多久
也许该由力帆创始人尹明善来回答。好在力帆还有余粮,尹明善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坦诚相告:“我们到现在大概还有33亿元的债券到期需要归还,我们工厂的搬迁,可以带来15亿元到20亿元的收益。我们还有很多的闲置资产,闲置了很多年都没有动它,比如上新街的土地,已经搬走了好多年,土地闲置差不多10年了,厂房一直空着,我们想办法处理,跟南岸区政府商量。”
黄粱一梦十五载,如今已到梦醒时分!经过了几年的积淀,国产新能源车一个个崭露头脚。不论是续航里程还是驾驶感受,都有着长足的进步。而只关注于国家补贴而轻视技术研发的力帆,再一次被整个行业越抛越远。随着工厂的搬迁,力帆的造车美梦也该醒了,好好拿着手里的补偿款做点踏实的产品说不定还能在未来逆流而上,重新回到一线自主车企梯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