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俄罗斯成立勘探公司需要哪些条件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俄罗斯公司概况 外商可以在俄罗斯设立独资公司或者合资公司, 或者分公司或者代表处. 各国习惯不一样. 比如, 日本人更习惯设立代表机构, 但是公司法人也有不少. 中国人, 美国人更愿意设立公司法人,不想设立代表处因为代表处不能做生意. 外商可以在俄罗斯设立贸易公司 (国内, 对外), 也可以设立生产性公司, 可以搞商店, 商场, 饭店, 宾馆, 大中小型工厂, 服务类公司, 搞加工. 在俄罗斯注册的外商公司不能从事武器与类似业务. 申请俄罗斯外资的条件和所提供的资料: 在俄罗斯要注册公司, 外商主要应该提供下列文件: 1. 营业执照 2. 银行证明书 3. 公司章程 4. 主管部门 (董事会等)决议书 (为什么在俄罗斯成立公司, 目的是什么) 5. 将来公司的领导人委托书 以上文件 先必须在中国 (香港)境内通过国内公证人公证复印件与译文(俄文或者中文); 然后在省级(行政区级)外事办确认; 最后在俄罗斯驻中华 (香港)大使馆或者领事馆确认. 另外, 还有一些文件可以直接来到俄罗斯之后办理: 1. 将来公司的章程 2. 注册登记地址担保书 3. 办理注册手续俄罗斯代理公司合同与委托书 4. 将来总经理的护照通过俄罗斯的公证人公证译文 5. 外经委申请书 (申请注册公司) 6. 在俄罗斯的银行开帐户 7. 在俄罗斯的本地税务机关, 移民局,海关, 统计,保险机关办理所需要的证件.这些文件俄罗斯的代理公司就可以办理). 如何开始: 填写《注册公司委托书》 办理程序: 委托书-》签署协议-》交付定金-》董事亲自签署法定文件-》到俄罗斯政府各部门办理手续-》交货结款 办理内容: 注册证书 / 公司章程 / 钢印 / 原子印/ 股票本 公司名称 公司名称必须以俄文注册。 注册资本 目前最小注册资金不能低于5万美元(银行, 保险等行业有另外规定). 新成立公司:30-45个工作天; 每年维持费用随政府的调整而浮动。 关于利润税率 从今年起俄罗斯大幅下降利润税 (以前 35%; 目前 24%).国内, 对外贸易, 生产队外商没有什么特别限制 (不分开外商, 内商). 只有根据商品品种分开 (从事一些商品, 要先办理许可证). 俄罗斯勘探市场由40%的外国公司和60%的俄罗斯公司组成 在俄罗斯经营成功的企业无不是聘用本地员工。尤其是勘探处理行业,由于语言优势、商业文化和对国家地质情况的了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俄罗斯一些特殊地域和特殊的地质条件(这和加拿大有点相似)像沼泽和冰冻的极地条件需要俄罗斯专家进行特殊的勘探处理。 俄罗斯市场的特殊性之一是服务公司需要同当地石油天然气公司的高官们密切联系,他们当中有些人并不容易接触。在俄罗斯从事任何商业都要靠人际关系。 地质学家和专家们认为西西伯利亚的石油勘探已基本枯竭,接下来将会把勘探重点转移到俄罗斯海上和东西伯利亚地区。 2010年11月25日,中国的石油公司获准进入俄罗斯的上游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这是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最新获得的一个重大突破。 中俄双方日前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关于扩大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上游)合作的备忘录》。 根据该备忘录,中俄两国国家石油公司将合作勘探开发俄罗斯三个陆上油气区块和一个大陆油气架海上区块。 北京的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中国的石油公司在俄罗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将使中俄能源合作从一般贸易领域向油气上下游延伸拓展。上游勘探开发一直是油气行业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的石油公司一直希望能够进入俄罗斯上游勘探开发领域。 2002年,中石油曾尝试收购当时的俄罗斯第九大石油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股权。因俄政界反对声音过大,俄国家杜马通过一项决议,不允许任何外国政府控股的实体参与竞拍斯拉夫石油的股权,这笔交易最终告败。中国的石油公司进入俄上游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对于中国能源安全来说,其意义在于在同等商业条件下,中国将获得优先话语权。 由此可见在俄罗斯成立勘探公司恐怕没有双方政府出面是不行的!
❷ 俄罗斯斯拉夫润滑油怎么样
现在润滑油市场知名品牌的油很多,我从事维修行业十几年要我选择的话,要倾向这些知名度不是太高的润滑油。最起码他为了自己的产品去打开自己的市场,质量上面一定会有保障。斯拉夫润滑油我也是近期才在河南市场接触,油的品质还不错在我厂维修使用过的客户回馈的信息,第一油品质还挺不错,用了之后发动机的噪音降低了,加速和动力方面都有所提高。第二市场价格也可以赢得客户和爱车朋友的接受。
❸ 白俄罗斯有哪些石油公司
1.白俄罗斯国企及其控股或白俄公司及其控股石油公司:
-Белоруснефть 白俄石油(国企)
-А-100 АЗС (私企)
-НефтеХимТрейдинг 石油化工 (ТРАЙПЛ的子公司)
2.俄罗斯国企及其控股或俄罗斯公司及其控股石油公司:
-Газпромнефть 天然气工业石油
-Славнефть 斯拉夫石油
-Лукойл 卢卡伊尔
3.其他外资石油公司:
-United Company 联合石油公司
目前已知的就是这些了,欢迎补充!
❹ 俄罗斯经济崛起哪三大命门贯穿沙俄、苏联、俄罗斯
对国家而言,实力的构成有三种。
第一:国家硬实力,主要是军事、经济、科技、实力。
第二:国家软实力,主要是文化输出、文化辐射。
第三:国家外交力,基于软硬实力之后的江湖地位、政治生态和外交政策。
以上三点综合,才算得上准确衡量的国家综合实力。
(交接班)
一片萧肃的俄罗斯,迎来了新执剑人普京。
但是经济问题往往和政治问题相互关联。
在连续经济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七寡头集团,那时已尾大不掉,垄断俄罗斯经济命脉一样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和几乎80%的国民财富,甚至媒体舆论,就连叶利钦当选都是和寡头妥协的结果。
面对这样的政治经济状况,普京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用各种手腕轮番收拾七寡头集团。
仅仅一年多,七寡头就成了过眼云烟!
别列佐夫斯基逃亡英国,霍多尔科夫斯基入狱,其他人也树倒猢狲散。
俄罗斯的经济命脉终于从寡头手中,回到了国家手中,随后借助国际油价上涨的风口,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俄罗斯经济终于开始回升。
而这一切也有数据支撑!
2014年,应算是苏联解体后的经济最高峰。
那一年相对2000年比,俄罗斯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工农业产值也增加了一亿吨之多,GDP增长率也达到了10%,唯一的减少量是人口,14年时间俄罗斯人口减少了3000万。
但是这看上去很美好的一切,却有隐患。
首先:俄罗斯经济增长来源单一,太过依赖资源售卖,就注定俄罗斯经济增长犹如油价波动表,油价高经济增速快,油价降,经济增速底,甚至负增长,这样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可却难以改变。
其次:人口减少,还有负增长时代的预期,也让普京头疼!
人,只有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可这个问题依旧难以解决。
再次:七寡头虽然被打压,但政治影响依旧,比如别列佐夫斯基人在英国,却依然唱反调,经常大放厥词,还有不少拥戴者。
最后:就是西方基于俄罗斯经济复苏担忧的不断打压和制裁,从未停止。
特别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更是变本加厉。也让俄罗斯经济发展受到了方向性制约。
以上三维度分析之后,就可知俄罗斯经济破局之艰难了。
普京曾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有可能为杜撰)
20年之约已到,政治上普京差不多做到了,经济上则只能说刚刚及格,不算优秀。因为他也不算经济专家出身,再加上俄罗斯的特殊地理条件,发展经济难度太大。
❺ 求“全球前100强石油公司”名单谢谢!
1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沙特阿拉伯 100% 1 358.27 4 63428 1 44020 10 441 8 9765 7 14225
2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 委内瑞拉 100% 5 104.26 6 41565 3 16395 11 410 3 15480 5 14735
3 英荷壳牌集团 英国、荷兰 12 13.74 13 17111 5 11770 2 812 2 20035 1 33930 4
4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 伊朗 100% 4 122.35 2 231710 2 18625 8 481 13 7250 13 7195
5 5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 墨西哥 100% 7 63.82 12 17593 4 15350 7 495 10 8325 10 8120
6 6 美国埃克森公司 美国 19 9.33 17 11969 10 7835 4 653 1 21860 2 27165
7 10.15 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 英国 16 10.01 19 8773 8 10245 5 600 4 14075 3 24010
8 7 美国美孚公司 美国 24 6.49 26 4446 19 4675 9 444 7 10885 4 17200
9 8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 科威特 100% 3 132.19 15 14790 9 9525 34 91 15 5725 16 6085
10 9 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 印度尼西亚 100% 27 5.48 9 30273 18 5045 6 518 19 4455 18 5895
11 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 100% 10 17.47 20 6611 6 10925 23 155 6 10975 33 3755
12 12 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 阿尔及利亚 100% 14 12.6 7 39847 11 6780 3 791 37 2425 26 4040
13 11 美国雪佛龙公司 美国 25 6.43 35 2633 15 5535 14 247 11 7925 8 10140
14 14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巴西 100% 15 10.27 36 2472 17 5250 30 114 9 9170 9 9315
15 13 美国德士古公司 美国 32 4.89 38 1844 20 4650 15 230 12 7530 6 14440
16 17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00% 6 73.68 5 62335 12 6655 12 364 67 1055 42 2275
17 18 意大利埃尼集团 意大利 36% 35 3.95 28 3826 27 3265 16 225 22 4295 20 5420
18 20 法国道达尔公司 法国 34 4.14 31 3276 28 2820 22 155 19 4455 14 6880
19 19 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 伊拉克 100% 2 154.11 8 31253 7 10710 65 36 49 1750 39 2570
20 7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 100% 23 7.22 32 3070 23 3530 78 23 5 11865 12 7390
21 21 法国埃尔夫阿奎坦公司 法国 37 3.53 43 1746 22 3995 29 125 23 4115 22 5175
22 23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 利比亚 100% 8 32.33 16 13150 14 6150 42 64 51 1710 46 1890
23 28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 100% 31 4.92 11 18379 29 2760 13 334 55 1450 45 2085
24 22 美国阿科公司 美国 36 3.89 34 2786 24 3290 17 217 40 2310 38 2825
25 26 俄罗斯苏尔古特油气公司 俄罗斯 * 22 7.53 14 16180 23 3530 32 103 49 1750 54 1440
26 24 美国大陆石油公司⑴ 美国 43 2.18 42 1750 39 1740 26 146 25 4035 21 5245
27 25 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 尼日利亚 100% 9 22.95 10 22421 13 6640 67 33 41 2120 59 1255
28 29 卡塔尔石油总公司 卡塔尔 100% 30 5.07 3 83337 21 4080 19 204 79 315 69 735
29 27 埃及石油总公司 埃及 100% 45 2.03 25 4457 36 2150 38 75 34 2900 44 2245
30 34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⑵ 美国 53 1.32 50 1148 56 980 28 128 18 4675 17 5990
31 36 阿根廷YPF公司 阿根廷 * 44 2.08 33 2940 31 2590 27 136 47 1850 51 1550
32 31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 俄罗斯 41% 18 9.79 1 333663 57 950 1 5531 0 74 500
33 32 俄罗斯万科斯公司 俄罗斯 * 13 13.35 27 3951 25 3425 91 12 35 2700 48 1815
34 33 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 美国 49 1.59 40 1774 50 1175 24 150 42 2070 37 3360
35 37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挪威 100% 38 3.31 29 3397 35 2300 35 86 61 1300 47 1850
36 30 俄罗斯西丹科石油公司 俄罗斯 * 17 9.92 22 5105 37 1995 80 21 29 3525 64 1100
37 35 俄罗斯鲁克石油公司 俄罗斯 27% 11 15.31 66 659 16 5385 73 29 37 2425 53 1500
38 38 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印度 100% 27 5.48 21 5377 30 2670 18 207 0 0
39 39 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 哥伦比亚 100% 42 2.31 49 1198 34 2445 43 62 58 1400 55 1415
40 43 俄罗斯秋明石油公司 俄罗斯 * 20 9.14 30 3373 38 1975 83 18 48 1800 69 735
41 40 俄罗斯石油公司 俄罗斯 100% 29 5.32 18 11778 48 1265 53 49 66 1075 79 330
42 42 俄罗斯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俄罗斯 26 5.49 37 2112 39 1740 87 15 45 1950 63 1175
43 44 美国阿美拉达-赫斯公司 美国 56 0.95 71 582 53 1030 46 59 36 2475 40 2410
44 41 比利时菲纳石油公司 比利时 58 0.92 81 378 68 700 48 53 28 3580 27 4000
45 47 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 西班牙 21% 59 0.88 73 568 54 1020 74 27 21 4360 30 3795
46 46 叙利亚国家石油公司 叙利亚 100% 46 1.97 41 1756 42 1615 72 30 62 1225 57 1275
47 48 阿曼石油开发公司⑶ 阿曼 60% 33 4.42 23 4941 32 2505 70 31 0 0
48 45 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 俄罗斯 77% 52 1.33 24 4941 49 1185 94 7 54 1455 72 690
49 49 加拿大石油公司 加拿大 18% 70 0.65 61 708 73 505 39 75 52 1540 52 1545
50 51 美国加州联合油公司 美国 66 0.73 44 1732 55 1015 20 188 0 0
参考资料:这是世界前50强的石油公司
排名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国家 主营业务 销售额 2 BP 英国石油 英国 炼油 232571.0 3 ExxonMobil 埃克森美孚 美国 炼油 222883.0 4 Shell 壳牌石油 英国/荷兰 炼油 201728.0 10 Total 道达尔 法国 炼油 118441.4 12 ChevronTexaco 雪佛龙德士古 美国 炼油 112937.0 14 ConocoPhillips 康菲 美国 炼油 99468.0 43 ENI 埃尼 意大利 炼油 59304.4 52 CNPC 中国石油 中国 采油、炼油 56384.0 54 Sinopec 中国石化 中国 炼油 55062.0 76 PDVSA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 委内瑞拉 炼油 46000.0 91 Repsol YPF 雷普索尔YPF 西班牙 炼油 42031.5 99 Valero Energy 瓦莱罗能源 美国 炼油 37968.6 100 BASF 巴斯夫 德国 化学品 37757.0 112 Statoil 国家石油 挪威 炼油 35241.8 119 SK 鲜京 韩国 炼油 33768.5 125 Dow Chemical 道化学 美国 化学品 32632.0 129 Bayer 拜耳 德国 化学品 32331.1 144 Petrobrás 巴西石油 巴西 炼油 30797.0 186 Petronas 马石油 马来西亚 炼油 25660.9 189 Indian Oil 印度石油 印度 炼油 25316.3 259 Lukoil 卢克石油 俄罗斯 炼油 19345.0 292 Idemitsu Kosan 出光兴产 日本 炼油 17669.6 308 Mitsubishi Chemical 三菱化学 日本 化学品 17045.0 323 Hanwha 韩华集团 韩国 化学 16181.8 326 Sunoco 太阳石油 美国 炼油 15930.0 342 Nippon Mining Holdings 日本 炼油 15551.1 359 Yukos 尤科斯 俄罗斯 炼油 14966.0 365 Akzo Nobel 阿克苏诺贝尔 荷兰 化学品 14770.7 371 RAG 莱茵集团 德国 采矿、原油 14559.2 378 Amerada Hess 阿拉美达赫斯 美国 炼油 14408.0 422 Fortum 芬兰 炼油 12893.1 427 Cosmo Oil 日本 炼油 12691.5 432 Cepsa 西班牙 炼油 12588.6 450 Bharat Petroleum 布哈拉特石油 印度 炼油 12053.7 456 PTT 泰国国家石油管理局泰国 炼油 11904.6 462 Hinstan Petroleum 印度斯坦石油 印度 炼油 11750.5 482 Reliance Instries 瑞来斯实业 印度 炼油 11327.7
❻ 俄罗斯有哪些润滑油品牌是否知道斯拉夫润滑油这个品牌的背景及其质量怎样
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最早起源于1908年罗曼诺夫王朝,当时斯拉夫地区浅表层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因此特定为皇家的御用石油供应基地。直至1994年6月俄罗斯斯拉夫皇家御用石油供应基地,顺应时代发展借助军方正式成立拥有现代化生产的"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
斯拉夫石油公司是除俄罗斯石油工业总公司以外的第二大石油公司(等同于中石油与中石化),但却是俄罗斯最大的润滑油供应商(主供军方)。目前公司拥有石油储量为3.83亿吨,石油产量为1300万吨,石油加工量为1900万吨,雇员人数为1.65万人。
斯拉夫石油公司2009年前期在中国做了一年多市场的考察和调研,最终经官方多次努力,于2011年在中国香港正式成立“俄罗斯斯拉夫石油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至此斯拉夫石油公司就由幕后军供全面走入中国市场,且实现散装基础油出口运输至无锡灌装的多年中国梦。
斯拉夫的未来在中国,斯拉夫感谢您!
斯拉夫润滑油在俄罗斯有百年历史,品质过硬,军工企业,集团销售,技术先进,全合成油。机械,车辆使用后明显发动机噪音减小,动力增加,油门轻快啦!
❼ 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
9.俄罗斯自然资源概况
俄罗斯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据俄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2004年出版的《俄罗斯:复兴之路》报告称,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作为世界资源大国,俄罗斯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这已经是影响俄内外政策走向的基本要素之一。从类别看,俄罗斯各种资源储量几乎都位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其他国家非常短缺的矿物、森林、土地、水等资源方面,俄罗斯的优势明显。
第一,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测算,从探明储量来看,俄罗斯各类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都相当高,石油为35年,天然气为81年,煤为60~180年,铁矿石为42年,铜、镍、钼为40年,钨为37年,锌为18年,铅为15年,黄金为37年,磷酸盐为52年,钾盐为112年。
第二,俄罗斯森林覆盖率约为50%,拥有世界1/5的木材储量。俄罗斯森林资源储量已经超过了整个北美的森林资源。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木材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第三,俄罗斯农业用地2.1亿公顷,其中耕地1.25亿公顷,人均耕地为0.85公顷;而全世界耕地面积不过14.57亿公顷,人均只有0.32公顷。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土地非常肥沃,正如俄罗斯土壤学奠基人多库恰耶夫指出的那样,黑土地带是俄罗斯的主要财富,俄罗斯的黑土地曾丢失了20%~50%的腐殖质,但仍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第四,俄罗斯有丰富的水资源,仅贝加尔湖就容纳了占全球地表淡水总量的1/5。俄罗斯拥有500多条通航河流,总长度为30万千米,实际通航里程为8万千米。如果俄罗斯的全部水力资源被利用,每年可发电2万亿千瓦时。
俄罗斯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资源异常丰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别具特点。这些对俄罗斯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其地势是西低东高,大致形成三大地貌单元。
其西部分布有东欧平原一部分(又称俄罗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其平原面积约占全俄面积的1/2;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为中西伯利亚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4,中西部的乌拉尔山、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等组成的山地面积约占全俄面积的1/4。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属于温带和寒带气候。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升高,东北高原、山地气温最低,年温差较大,是气候条件最严酷的地区。
由于受西风带、大西洋暖湿气团的影响以及西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外加东部山地的屏障作用,太平洋的水汽难以进入,导致俄罗斯的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由西向东和由森林带向南北两侧呈递减的趋势。太平洋沿岸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较大。俄罗斯有数条长度超过2000千米的河流,其中几条被列为世界长河的均分布在国土的东部地区,如叶尼塞河、勒拿河等。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河流多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向东注入大洋;欧洲地区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丘陵地带,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由于俄罗斯地域辽阔,地势大部平坦,而且不少地区开发较晚,因此依纬度而变化的水平地带性特点十分明显。俄罗斯邦斯从高纬向低纬分布有极地荒漠带、苔原带、森林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等自然景观带(或自然地带),在山地则按高度变化形成垂直分布的景观特征。
俄罗斯联邦的自然条件及其地域组合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带为其各具特点的农业地带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物质基础。广阔的森林带(森林覆盖面积占全俄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用地面积占全俄的土地面积10%左右)为俄罗斯的森林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场所。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居世界前列。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为俄罗斯经济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但是,俄罗斯的自然条件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利因素,给农业生产以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带来许多困难。其主要问题是:水热之间的矛盾突出,农业综合自然条件较差和东北部自然条件严酷。热量资源与水资源分布的不一致以及水热之间矛盾尖锐,是俄罗斯自然条件地域组合中的突出问题。热量资源从北向南渐次增加,而地表径流则大致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同时,多数河流由南向北流,使80%的径流量注入北方诸海。全俄每年大气降水量约有7000立方千米,其中有一半被蒸发和渗漏,年径流量尚有3000多立方千米,相当于世界年径流量的6%,居世界前列,完全可以保障俄罗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并且绰绰有余。然而,由于水热分布的不平衡,致使南部的森林草原地区降水量少,且极不稳定,蒸发量又很大,呈半干旱甚至干旱状态,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的需要;而广阔的北部地区,气温低,降水较多,蒸发小,河流众多,水分过剩。
总之,中南部缺水同北部的水分过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其是南方农业地区的周期性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是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的直接原因之一。如何解决南旱北涝是目前俄罗斯国土整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根本措施是实行北水南调,人为地重新分配地表径流。如已修筑了额尔齐斯—卡拉干达运河,其他跨地域、跨流域的调水方案也正在计划与实施中。同时,以解决水分过剩为主要内容的俄罗斯非黑土地带的开发计划也正在积极准备付诸实施。俄罗斯联邦虽然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就农业综合自然条件全面分析,俄罗斯远不如同纬度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不如西欧诸国。就热量、水分等气候条件综合分析,俄罗斯联邦的农业土地的生物潜力可能性比美国低60%,比法国低55%,比德国和英国分别低40%和35%。俄罗斯联邦广阔的东部地域,永久冻土带广布,自然条件严酷,不仅严重影响种植业发展,同时,对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人口移入,都带来许多困难。
俄罗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在俄罗斯已发现和探明大约2万多处矿产地(包括燃料资源)。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高于其他国家,多数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金刚石和锑矿、锡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铝矿储量居第二位、金矿储量居第四位,钾盐储量占世界的31%、钴矿储量占21%;其他一些矿产储量也占世界相当大份额。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保障俄罗斯国内需求并实现对外出口的坚实基础。
10.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在能源当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源。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各国政治、军事及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俄罗斯依靠雄厚的能源储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俄罗斯国土面积1709.82万平方千米,广阔的国土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油气前景的陆地和海域面积约129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架和海域面积为560万平方千米。俄罗斯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总资源量分别为353.5亿吨、8.4亿吨和98.74万亿立方米。截至2006年12月31日,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为10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6%,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7.6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26.3%。2008年俄罗斯新探明石油储量达5亿吨,天然气储量达6500亿立方米。俄罗斯已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11.俄罗斯的五大油气区
(1)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西西伯利亚油气区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十分丰富,1988年最高产量达4.1亿吨,该区共发现300多个油气田。已开发的油田主要集中在鄂毕河中游地带的下瓦尔托夫斯克、苏尔古特油田区和萨伊姆油区;
(2)欧洲的伏尔加乌拉尔大油气区。该油气区位于俄罗斯西部,面积约78万平方千米,1970年最高产量达到2亿吨。该区共发现900多个油气田。其石油产量仅次西西伯利亚,位居第二;
(3)蒂曼伯朝拉盆地。该盆地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北部,它是俄罗斯继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之后的重要油气产区和远景区,共发现油气田70多个;
(4)东西伯利亚大油气区。该油气区位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预测石油储量为11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4万亿立方米,目前只探明很小一部分,是继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之后将要开发的另一大油气区。已发现几十个油气田,成为俄罗斯重要的油气产能接替地区;
(5)俄罗斯周边海域大陆架含油气远景。俄罗斯周边海域面积62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架面积45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大陆架面积的13%。据地质学家预测上述大陆架面积中的80%,即360万平方千米为含油气远景区。俄罗斯周边海域油气潜在可采资源量可达900亿~1000亿吨(折合成原油),比北海油气储量大6倍。石油和气比例中天然气的预测资源量又占有绝对优势,石油占的比重不超过15%~20%。根据俄政府制定的计划,到2020年俄在大陆架探明的油气储量有望分别达到130亿吨和20万亿立方米。俄罗斯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从地理分布上来说不十分合理,绝大部分储量集中在西伯利亚,远离国内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消费中心,并且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储量开发利用程度低,仅为3%和9%,而在石油天然气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储量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50%,发现新油气田的几率大大降低。
12.西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
俄罗斯的石油主要蕴藏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其石油储量占全俄罗斯的2/3,石油预测储量集中在鄂毕河中游地带,这里分布着下瓦尔托夫斯克、苏尔古特和萨伊姆三大油区。
下瓦尔托夫斯克油区包括萨莫特洛尔、麦吉昂、瓦金、洛科索沃、阿甘、萨莫伊洛夫卡、别洛泽尔斯克和索斯宁斯克油田。其中萨莫特洛尔油田是西伯利亚,也是俄罗斯最大的油田。该油田发现于1965年,面积为180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高达60亿吨,可采储量约26亿吨;油田共分5个油层,厚度达78.5米;原油含硫量为0.75%~0.85%,含蜡量为1.45%~4.42%;油井深度为1685~2230米,1969年投产。瓦金油田发现于1963年,可采储量为5000万吨;油田共分8个油层,厚度达18~34米,油井深度为1690~2450米,于1965年投产。阿甘油田发现于1965年,油田共分3个油层,油井深度为2184~2280米,1973年投产。斯拉夫石油生产公司在麦吉昂有麦吉昂石油天然气公司和麦吉昂石油天然气地质公司。在苏尔古特油区分布着乌斯季巴雷克、西苏尔古特、良托尔斯克、贝斯特拉亚油田,其中乌斯季巴雷克油田发现于1961年,探明储量为6.8亿吨;油田面积142平方千米,共分14个油层,厚度为28.7米;原油含硫量为1.33%~1.51%,含蜡量为3.3%~3.6%;油田深度为2000~2020米,1964年投产。西苏尔古特油田发现于1962年,可采储量为3.18亿吨;油井深度为2000~2330米,共分6个油层;原油含硫量为1.53%~1.82%,含蜡量为3%~3.2%,1968年投产。萨伊姆油区是西西伯利亚开发最早的油田,有特廖赫澳泽尔诺耶油田、乌宾斯克油田和莫尔季米亚捷捷列夫油田。
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储量大,西西伯利亚天然气潜在储量占全俄的60%,A+B+C1天然气储量占全俄的70%。天然气主要蕴藏在西西伯利亚北部约62万平方千米区域内。这里分布着乌连戈伊、扬堡、梅德韦日耶、塔佐夫斯基、克鲁津什捷尔诺夫斯克等气田。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质量好。天然气中甲烷含量超过97%,而且含硫量小。天然气的开采成本也是国内最低的。这里每开采1000立方米天然气费用比高加索地区低44%,比乌拉尔伏尔加地区低34%。秋明州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是西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主要产区。俄罗斯最著名的乌连戈伊、扬堡和梅德韦日耶等气田都位于该自治区境内。
13.东西伯利亚的油气田
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蕴藏在西伯利亚地台南部。西伯利亚地台的石油储量为13.3亿吨,天然气储量A+B+C1+C2为3.64万亿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探明程度只有11%和8.3%,潜在储量分别为118.3亿吨和43.79万亿立方米。
西伯利亚地台的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尤鲁布切诺托霍姆斯克、索宾斯克和伊尔库茨克州的维尔赫涅琼斯克、科维克金以及萨哈共和国的塔拉甘斯克、恰扬金斯克、中博图奥宾斯克、中维柳伊斯克、中琼格斯克等油气田。
目前,俄罗斯资源开发的重点已转移到了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正在成为俄罗斯今后能源开发的希望所在。据2005年第24期《专家》杂志披露,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储量高达175亿吨,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长特鲁特涅夫要求加快东西伯利亚油区勘探步伐,制定新的勘探和开发招标计划,开辟新的油源。俄罗斯地矿资源署署长表示,2005年已颁发40余个东西伯利亚油气项目许可,年内拟就另30个项目在进行许可权拍卖。但是,东西伯利亚油田的开发条件十分恶劣,亟须大量的技术与资金投入。俄罗斯石油公司在2003年估算,东西伯利亚油田将于2005年到达资本投入的高峰期。即使不考虑管道运输的成本,仅开采方面就需40亿美元投入。俄罗斯石油公司对开发程度较低的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表现出浓厚兴趣。2003年俄罗斯石油公司购买了英国-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后者拥有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万科尔油田开发许可证。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将不仅完全可以满足本地区石油和天然气需求,而且每年可大量出口。
14.远东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远东地区面积620万平方千米,占俄罗斯联邦国土面积的36.4%。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俄罗斯的比重占35%,仅次于占40%的西伯利亚地区,大大高于位居第三的乌拉尔地区(占25%)。俄罗斯远东所有行政区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含油气的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25%。从宏观上来说,主要分为3个大油气区:东部领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萨哈林州东北领海)大陆架油气区,北极领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克奇海)大陆架油气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大型油气区。这3个主要油气分布区的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潜在储量分别为197亿吨,占全区预测总储量的41%,176亿吨,占全区预测总储量的38%;100亿吨,占全区预测总储量的21%。也就是整个远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的潜在总储量高达473亿吨。
萨哈林州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石油产地,约有62个油气田,大多是中小型油气田,20世纪末,萨哈林州陆地和领海大陆架已探明石油储量3.88亿吨,天然气8770亿立方米,其中80%分布在该州东北海洋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远景储量分别为9.97亿吨和4.157万亿立方米。萨哈林油气田的地质特点是油气层多,构造比较复杂。萨哈林原油的含硫量为0.2%~0.3%,芳香烃比重大,属优质油。但其他成分各不相同,不仅各油田的差异很大,甚至同一个油田内,其深度不同,也各有差异。有些油田的胶质含量不高,如捏克拉索夫卡油田为1.61%,帕罗迈油田为2.7%。有些油田树脂含量很高,如奥哈油田竟达17.2%。萨哈林气区的天然气大都属于重烃少的甲烷系,普遍不含硫化氢,含氮量也少,氩和氦的含量较多。天然气的质量在全俄是最好的。
远东地区陆地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勒拿通古斯流域、哈坦加维柳伊流域、萨哈林州北部、阿穆尔河中下游、阿纳得尔河流域、堪察加北部和乌苏里斯山地等。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是远东地区油气资源最富集的陆地地区。据2001年俄方公布的资料,萨哈共和国西南部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已探明的可供工业开发的天然气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预测储量高达16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29.16亿吨,凝析气储量3.88亿立方米。萨哈共和国的天然气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质量也是最好的,有工业浓缩液,有乙烷,丙烷和丁烷馏分,不含有害杂质,有利于发展高效能的天然气加工业。
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境内的塔拉干油气田(石油储量1.24亿吨,天然气储量470亿立方米)的开采权掌握在俄罗斯第四大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手里。塔拉干油气田是东西伯利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油田之一,油气储量估计超过3.5亿吨,占俄石油开采量的13%。而塔拉干产出的原油正是俄罗斯计划供应远东原油管道第一阶段工程的。公司计划修建塔拉干上琼斯克耶乌斯季库特石油管道,管道建设起于塔拉干油田,连接上琼斯克耶油气田(石油储量2亿多吨),终点站为乌斯季库特市勒拿输油站,全长500千米,造价10亿卢布(约合3486万美元),年运输能力260万吨。初步计划建设13个输油站,在勒拿站使用铁路油罐车,纳入俄石油运输公司的管道干线系统。公司总经理博格丹诺夫此前宣布,塔拉干上琼斯克耶乌斯季库特石油管道项目建设工作将于2005年内准备完毕,2006年开工,2008年完成,3年后纳入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干线系统,与泰舍特纳霍德卡管道连接。
远东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开展得很不均衡,重点在萨哈共和国和萨哈林州。迄今为止共钻出普查井和勘探井2500个,其中90%在萨哈林州,另外马加丹州境内100个,楚科奇半岛70个。在萨哈共和国共发现了30多个油田和油气田,还发现6个大型天然气田。该地区石油天然气的探明程度很低,根据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专家的分析,分别为5%和6.5%,而西方国家的评估数字更低,只有4%和6%。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探明程度高的当数萨哈林州,分别为46.3%和28.1%,其次是萨哈共和国,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8.7%和12.8%。
15.远东大陆架的油气资源
俄罗斯大陆架油气资源丰富,主要蕴藏在远东萨哈林州附近海域的大陆架上。俄塔社2005年5月11日报道说,目前在俄罗斯已探明的陆地油气田中,75%已经处于开发阶段,资源的开发程度接近50%。为增强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后劲,俄罗斯政府开始把目光投向本国的沿海大陆架。俄罗斯政府最新制定的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战略显示,到2010年俄罗斯沿海大陆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将分别达到每年1000万吨和3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分别增加到每年9500万吨和3200亿立方米。俄自然资源部说,从现在起到2020年,俄罗斯准备吸引700亿至1100亿美元资金(主要是外资)用于开发俄罗斯大陆架油气资源,俄罗斯联邦财政的相关拨款也将达到350亿卢布。预计到2020年,开发大陆架油气资源给俄罗斯联邦财政带来的总收入将达到1000亿~1300亿美元。
萨哈林海域中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大部分蕴藏在水深100米以内的大陆架里。萨哈林大陆架的海水较浅,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西北部的萨哈林湾同阿穆尔河三角洲之间水深不到150米,东北部水域100米等深度距岸35千米,东海岸中部的内斯基湾100米等深度距岸60千米,南部阿尼瓦湾水深不到100米,西部鞑靼湾水深由南向北,从200米递减到50米以下。大陆架油气预测储量在水深200米范围内0~50米内的占26%,50~100米内的占33%。100~200米的占41%。
远东领海大陆架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首先对鄂霍次克海北部和鞑靼海峡进行了勘探,掌握了第一批海底地质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苏联党和政府曾试图开发和利用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加大了油气资源勘探规模。首次勘探作业是在萨哈林州领海大陆架约2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进行的,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0亿吨和1.2万亿立方米。从1974年起,苏联采用地震波探测方法,对40万千米延长的海域进行了油气资源勘探,重点是萨哈林海洋大陆架21万千米延长的范围。这次探查的重要成果是在阿纳得尔湾探明了有17个开发前景的矿区。1977~1992年的海上勘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萨哈林州领海大陆架共发现了8个大油气区:恰沃、尤斯科耶、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阿尔库通达吉等,其中6个为大型油气田,此后均列入萨哈林1~6号油气开发项目中。
16.萨哈林-1号项目
该开发区包括奥多普杜海域的油气田、恰沃海域的油气田和阿尔库通达吉海域的油气田。按目前的勘探结果,可采储量为原油2.9亿吨、凝析油3300万吨、天然气4250亿立方米。预计高峰期年产原油2410万吨、天然气197亿立方米。该方案于1996年6月开始实施,第一阶段的全面勘探工作已完成。参加该方案的有两家俄罗斯石油公司,一家日本公司(SODECO)和美国埃克森公司(Exxon)。这四家公司组成了一个国际投资集团,俄方占40%的股份其中,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俄罗斯)占23%;俄罗斯石油公司占17%,美、日各占30%,共投资150亿美元。由于财团内俄罗斯的两家公司无力承担投资责任,工程曾因此而一度停顿。为推动工程的进展,两家俄罗斯公司只好忍痛出让本公司的股份换取贷款,以解决投资困难。印度ONGC公司于2001年2月与俄罗斯公司签订协议,购买了原属于俄罗斯公司的萨哈林-1号工程20%的股份,为此它需支付20亿美元,替俄罗斯公司支付工程投资款。俄罗斯公司则按LIBOR加3%的利率偿还印方的垫款。目前萨哈林-1号工程财团各方及其股份为:Exxon(美国)占30%、SODECO(日本)占30%、ONGC(印度)占20%、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俄罗斯)占11.5%、俄罗斯石油公司占8.5%。
该项目基建投资127亿美元。油气田的开采期预计为33年,投资集团的利润率预计为16%。投资集团除按租赁协议缴纳租金外,还须按产品分割协议法把15%的产品交给俄罗斯联邦和萨哈林州财政。该方案计划收入1650亿美元,纯利润可达420亿美元。2002年萨哈林-1号工程的投资额为7亿美元。
2005年10月萨哈林-1号开始产油。
17.萨哈林2号项目
开发区包括整个尤斯科耶油气田和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油气田。可供开采的石油为9600万吨、天然气凝析油为3700万吨、天然气为4600亿立方米。
该方案由五家外国公司组成的投资集团参加实施,其中日方两家(三菱、三井)占30%的股份,美方两家(麦克德蒙特和马拉松)占50%,英国与荷兰联合组建的罗亚尔达奇公司占20%。投资总额为100亿美元。方案已于1996年6月开始实施。萨哈林-2号中70%的承包工程由俄罗斯的公司完成。俄方的大型企业还要参与石油的深加工。该方案可带来250亿美元的纯利润。投资方案规定除缴纳租金以外,还要把10%的产品缴给俄罗斯联邦和萨哈林州,其余90%的产品按比例在投资方之间分配。
萨哈林-2号1999年如期产油,于1999年7月4日正式开栓投入生产,2000年生产油井达12个,日产9万桶,约12300吨。1999年生产的原油除向俄罗斯联邦和萨哈林州缴纳10%的产品以外,大部分由日本转卖给韩国。2001年萨哈林-2号产油200万吨,2003年产油500万吨。
萨哈林2号项目已形成生产规模。包括一个油田(1.4亿吨)、一个气田(4080亿立方米)和一座年处理96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净化厂,由壳牌石油公司担当作业者。近几年来该项目已产生效益,并向日本出口了一定数量的油气。
18.萨哈林-3号项目
萨哈林-3号项目开发区域在东奥多普杜海大陆架,包括东奥多普杜、阿亚升和基灵斯克3个油气田,总面积2.04万平方千米。石油和天然气评估储量分别为1.37亿吨和1450亿立方米。地质勘探资料表明,这一海域仅南基灵斯克海域石油储量高达4.5亿吨,天然气7200亿立方米。
萨哈林-3号项目共投资约240亿美元。俄方占33.3%的股份,美方占66.7%的股份。目前,已有3家美国公司(埃克森、美孚、德士古)就3处油气田的开发与俄罗斯签订了租让合同,但尚未开始实际开发。其中美孚和德士古公司拥有一个区块的开发许可证,项目投资70亿~110亿美元;埃克森拥有两个区块开发许可证,预计投资130亿美元。在油气田开始商业运营前,工程的所有投资由美方公司承担。
2005年7月1日,中国的中石化与中石油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一号议定书》和《长期合作协议》。在《一号议定书》中,中石化与俄石油公司商定共同出资成立一家石油公司,负责在萨哈林-3号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新合资公司中,中俄双方的股权比例暂定为30∶70,未来将引入新的投资者,但中方拥有30%的股权比例将不会因此发生改变。根据计划,新公司在2006年开凿第一口探井,待形成生产规模后,中方将以“份额油”的形式获取收益。中俄双方进行先期勘探作业的维宁油气区块位于萨哈林岛东部,该区块预期储量为石油1.14亿吨,天然气3150亿立方米。
19.萨哈林-4号项目
萨哈林-4号项目包括乌兹洛耶、阿斯特拉哈诺夫卡油气区、涅克拉索夫卡和科连杜湾油气田。这一海域石油评估和潜在储量分别为1.05亿吨和1.15亿吨,天然气的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4400亿立方米和4500亿立方米。俄罗斯石油公司、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和美国阿科公司组成财团承建该工程,3家公司所占股份分别为25.5%、25.5%和49%。美国阿科公司参与了萨哈林4号一个区块的勘探开发,项目价值26亿美元,该项目目前还处于勘探阶段,前期的勘探费用全部由阿科公司承担。
20.萨哈林-5号项目
萨哈林-5号项目包括奥哈、埃哈比和东埃哈比油气田。该项目的预测原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6000亿立方米,2010年正式进行工业开采。俄罗斯石油公司、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和英国BP公司组成财团承建该工程,3家公司所占股份分别为25.5%、25.5%和49%。BP公司承担全部的勘探费用。该项目石油最高年产量达3550万吨,天然气为342亿立方米。
21.萨哈林-6号项目
萨哈林-6号项目包括奥克鲁日诺耶油气区,石油和天然气前景储量分别为1.5亿吨和2000亿立方米。
❽ 俄罗斯石油资源与世界关系
当今世界,俄罗斯是石油天然气储量、生产、出口和过境的能源大国,自普京担任总统后,俄罗斯就把能源出口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俄石油即开始大量进入国际能源市场,对国际能源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所谓国际能源格局,就是指在国际舞台上能够起主导作用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态势。俄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国际石油供求紧张,油价不断飙升。当前,“梅普组合”正积极利用对俄相对有利的国际经济形势,想尽办法使俄罗斯在石油供求关系、运输体系、定价机制和天然气贸易
等方面对国际能源格局施加影响,借此提高俄在国际经济政治大格局中的地位。
国际能源格局的基本状况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其中石油占能源消费的40%。世界石油版图经历了从“墨西哥湾时代”到“波斯湾时代”的变换。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第一口油井到20世纪中期,世界石油版图被称为“墨西哥湾时代”。这个时期美国和委内瑞拉是石油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美国在“墨西哥湾时代”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和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霸主地位。1948年以后,美国开始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标志着世界能源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中东,世界能源版图的波斯湾时代开始了。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世界石油市场基本处于消费国主导时期,石油的产量和价格由西方国家的石油大公司操纵;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立,标志着国际石油公司和石油产出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西方大公司对石油的控制权力被弱化。20世纪70年代,接连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较量,最终,产油国和消费国的力量趋于平衡。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中东产油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越
来越严峻,而世界经济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保障石油安全,无论是石油生产国还是消费国都纷纷制定了能源多元化战略,因而使国际能源格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美国和欧佩克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家。由于美国对石油的强大需求再加上美国自己繁荣的生产,使得美国对石油市场和世界石油政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力量所能达到的地步。美国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需求量和生产能力方面,另一方面反映在石油——美元定价机制上,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确定了美元作为交
易媒介的垄断地位,这不仅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而目影响了世界经济和各国财富的流向。欧佩克国家拥有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60%和供应量的40%。由于世界经济对石油严重依赖,因此,作为石油终端供应商,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供应方面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它们不得不与霸权国家达成妥协,实现所谓的“相互依赖”。
第二,俄罗斯、里海、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和地区在石油市场中的地位上升。俄罗斯是欧佩克之外石油含量是丰富和生产、出口能力最强
的国家。里海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据有关方面统计,里海的石油储量约在1100亿桶到2400亿桶之间,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8%。苏联解体后,里海的石油成为独立于俄罗斯之外的能源资源,并成为西方石油消费国追逐的对象非洲石油蕴藏丰富,不仅油质好、成本低、易运输,而且远离动乱中心,相对安全因此,西方各大石油公司视非洲为“尚待开发的处女地”,竞相投人巨资进行勘探开发。非欧佩克国家和地区石油相继进人国际石油市场,强烈吸引了石油消费国的目光,对欧佩克绝对供应国地位造成了一定冲击。
第三,能源消费增长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渐进快车道,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推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中心发生了转移。亚洲近20年来石油消费量增长了一倍,石油需求量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0%上升到25%,成为与北美、欧洲石油消费量基本相当的重要地区,是影响国际能源格局变化的新生力量。
俄罗斯能源优势得天独厚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能源最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与其他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俄罗斯能源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具有稀缺不可再生且分布不均的特点。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从波斯湾到里海,再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巨大“石油心脏地带”。俄罗斯在“石油心脏地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分布非常广泛,从乌拉尔山以东到太平洋沿岸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有诸多储量可观的油气田。按照石油探明储量排名,俄罗斯石油储量为70—10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8%—13%、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中.俄罗斯占32.6%,按探明储量计,其供给时间约为90年,按预测储量计则供给时间可为100年。
第二,俄罗斯拥有极强的油气生产和出口能力。承接了苏联时期的生产体系,俄罗斯的石油生产能力极强。根据俄能源工业总调度局的数据统计,2006年俄石油产墩4.8亿吨,2007年出产石油4.9亿吨。俄罗斯石油一半用做出口,2006年出口2.5亿吨,2007年出口2.53亿吨,占世界石油贸易的12%,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考虑到欧佩克内部成员之间矛盾不断、中东地缘政治环境恶化以及石油消费国纷纷谋求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等因素,俄罗斯能源对国向消旨源供求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优越。能源安全的主要挑战并不仅仅是获得足够的石油,而且还包括如何把石油从地下弄出来然后运送到需要人的手里。由于富产石油的中东地区与石油消费国大多远隔重洋,因此,从中东地区向外运输石油基本都走海路,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油轮需要经过由伊朗控制的霍尔术兹海峡和险象环生的马六甲海峡,这无疑增添了石油安全的危险程度。俄罗斯雄踞欧亚大陆,具有贯通四方而很少受到地理条件约束的优越地缘环境,与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亚洲和石油消费量最多的欧洲都有陆路接壤,因此,俄罗斯能源出口可以采用最经济、最安全的陆路管道运输,以此降低能源运输的风险和成本。
第四,俄罗斯有发达的能源输出管道系统。目前,俄罗斯已有三条通向欧洲的石油管道和一条横跨波罗的海海底直达德国的“北方溪流”天然气输送管道;2008年初俄又与保加利亚和寒尔维亚签订了准备修建“南线”天然气管道的协议;通往亚太市场的“泰纳线”一期也在按计划建设中。同时,俄罗斯还控制着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遍布各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和石油配送渠道,这些管道为俄扩大能源出口,影响能源进口国和过境国的政治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五,俄政府控制着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大部分生产和出口。在俄独立后掀起的私有化浪潮中,控制着俄90%的天然气开采和运输体系的俄气公司非常“荣幸”地始终掌握在国家手中。普京执政后,俄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又将已经私有化了的石油公司重新掌控在政府手中。由政府控制的油气公司虽然市场化程度较低,但却有利于使这些公司的生产和出口计划符合国家的政治需要,成为俄推行能源外交战略,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俄罗斯能源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前苏联并没有参与国际能源市场基本体系的创建,因此,尽管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它不是国际能源机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因而,
在发挥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方面受到极大限制。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能源在国际关系中的力量日益凸显。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威力,俄罗斯调整了国家能源战略,积极扩大能源出口,使俄罗斯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能源领域原有的力量平衡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冷战时期,苏联的石油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经互会”成员国及部分西欧国家,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不大。苏联解体后,能源出口成为俄罗斯政府财政和外汇收人的主要来源,其石油开始大量进入国际能源市场,并逐渐成为国际能源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除了欧洲仍然是俄罗斯能源最大的用户外,中国、印度、美国、日本以及韩国都非常看好俄能源,以减少对中东地区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进口的安全系数。随着俄罗斯石油出口渠道逐渐拓宽,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将不断蚕食欧佩克国家的份额,在平衡世界石油市场格局、维护市场稳定上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从而使国际石油供求格局逐渐改变。
由于地理条件优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大多采用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的陆路管道运输。俄罗斯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能源出口管道建设,已初步形成“扇”形油气管道战略:俄罗斯已有的和正在修建的以及将要修建的油气管道构成“扇”形油气管道战略中的扇骨;油气管道覆盖的地区形成扇面;由国家牢牢控制的能源企业是俄罗斯手中的扇柄。俄手中的能源工具,就像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可以伸缩自如,只要轻轻摆动,就能产生威力无穷的效用,并因此使国际石油运输格局发生微妙变化。
另一个影响国际石油格局的因素是石油价格。石油价格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是实实在在决定着国际资金和政治影响的流向和速度。因此,西方石油消费大国和主要产油国都非常关注全球油价的波动,并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的石油定价。作为石油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当然也不甘人后。目前,俄乌拉尔牌原油已占国际原油市场份额的12%,成为了能够影响国际能源供求关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俄罗斯还积极筹划开设了以卢布作为计价和结算工具的俄罗斯石油交易所,以彻底扭转俄罗斯石油没有自己的定价权的被动局面。
俄罗斯大力推进由卢布主导的石油定价机制目的非常明确:第一,挑战国际市场现行的石油定价体系,打破石油价格机制由欧佩克和西方国家垄断的局面;第二,利用油品交易使用卢布结算的机会,提升卢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近年来,美元持续贬值,已给石油出口国和消费
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引发了部分欧佩克成员国对用美元定价的石油交易体系的不满,提出改用其他货币进行石油贸易结算。这使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市场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计划有了实现的希望。
随着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增幅逐渐降低,以及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其他的能源资源天然气因具有分布更广、更清洁的优点,有可能逐渐替代石油成为未来最主要的能源。在天然气领域,俄罗斯的地位与沙特在石油领域的地位一样举足轻重。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像石油欧佩克的天然气组织,天然气的定价机制还未形成,因此,俄罗斯容易在远未成熟的国际天然气市场上拥有更
多的发言权,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能够充当国际天然气市场的“领导者”,俄罗斯对创建国际天然气联盟态度积极。早在2002年,普京就提出,由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成立一个“欧亚天然气同盟”,旨在协调天然气生产国的政策和价格。此后,关于俄罗斯和其他天然气生产国成立同盟组织的传闻从未停止显而易见,成立一个由俄罗斯主导的天然气国际组织,对俄影响国际能源市场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总之,俄罗斯能源担负着推动俄罗斯经济增长、参与世界贸易体系和维护地缘政治影响以及改善国际政治环境等多重责任,因此导致其能源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从而对世界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世界能源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❾ 俄罗斯是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一般是指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译为欧佩克。
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现有12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除了OPEC成员,还有其他石油输出国,比如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中国等国家,石油产量也很大,但是主要不是用于出口,而是储备自用。我们常说的石油输出国还是指中东石油输出国。
❿ 俄罗斯有哪些“油气
俄罗斯是油气资源大国,原油及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和天然气完全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并出口到其它一些国家。俄罗斯天然气勘探储量约占世界储量平衡表的35%,在世界油气开采中,天然气占30%,石油占11%。俄罗斯油气生产已超过前苏联时期开采总量的80%。俄罗斯联邦有三大油气产地: 西西伯利亚, 伏尔加-乌拉尔斯克,季曼-别切尔斯克,目前俄罗斯约有240家油气开采企业,其中俄罗斯石油公司、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卢克石油公司、诺瓦泰克石油公司、巴什基尔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公司、秋明石油公司、鞑靼石油公司、斯拉夫石油公司、卢斯石油公司等11家大型油气开采企业的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95%。
俄罗斯的油气远景区面积约为1290×104km2,其中有560×104km2在边缘和内海陆架区。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分布在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资源量丰富和开采程度较高的含油气大区内。
在俄罗斯已发现2240个油气田,其中有1512个油田,373个油气田和凝析油气田,355个气田和凝析气田,除此之外,约有80个油田已结束开发。油气田分布在古地台(东欧,西伯利亚),年轻地台(西西伯利亚,斯基夫-土兰),山间盆地及边缘坳陷。从里菲纪到晚第三纪的所有沉积层内均见到工业油气流。大部分油气储量分布在几个长距离展布的区域含油气层系内。在古地台,含油气层系主要分布在里菲系、文德系、寒武系(西伯利亚地台)、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东欧地台)。在年轻的地台区(西西伯利亚,斯基夫-土兰)主要的含油气层系分为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在地槽期后地区(萨哈林,远东山间盆地)总体上以新生代地层的含油气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