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巨头加持,中国自动驾驶迎来新年的第一缕春风
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已经经历了一轮淘汰和发展,在第一阶段靠人才吸引投资者,第二阶段靠技术(原型车)吸引投资者,目前,大多数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第三阶段,靠商业化落地吸金,通过自动驾驶路测和Robotaxi试运营等来获得资本认可,但长久以来一直无法跃迁到下一个阶段,进入规模化常态运营阶段。随着产业资本在资金和资源上的大力扶持,中国的自动驾驶头部公司也将正式进入与美国头部企业相同的段位,翻开规模化运营的新篇章。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现在中国哪家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比较好
国内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目前基本都是被ABCD这几家外企垄断,A是奥托立夫,也就是目前的维宁尔,在国外这家主要是沃尔沃的项目,在国内之前主要是吉利的项目,不过上半年好像没搞好,不过据说广汽的新项目给了他们,不过目前这家项目量不多,B是指博世,目前智能辅助驾驶70%的市场份额都是被博世把控,原因在于其整车的集成能力,转向有博世华域,制动系统,这都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执行机构,博世目前的项目主要是新平台的转换,所以多多少少也有不少问题,C是大陆电子,其公司雷达目前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集成能力比较差,国内目前还是比较低级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D是德尔福,也就是现在的安波福,目前广汽,长城,泛亚,北汽,均有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已经量产的有HWA功能,在行业中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但是由于内部斗争,负责开发的大佬们被斗跑了,所以等于自宫了,想要超越博世,难了!除了这些还有采埃孚,万都等企业,不过目前量都不是很大!目前摄像头龙头老大以色列的MOBIEYE也在做相关的开发,不只提供摄像头及芯片,还提供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驾驶算法,目前吉利的个别项目全包给他们开发!
国内的企业目前做的好的恒润 德赛西威 华域 等企业吧,不过都是产品量比较少的,比如恒润在做的上汽的,基本都是销量小的车型,车型多的都是博世!也有主机厂自己开发的,比如长安,目前ACC 等比较基础的功能都是自己开发量产,由博世或大陆等提供雷达和摄像头!
Ⅲ 疫情当下,丰田给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投4亿美元!加码自动驾驶落地
从市场看,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初创企业造成了经济压力,但也给其提供了一次实战的机会。现在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载物无人驾驶车辆穿梭于包括医院、街道、商铺和住宅区等限定场景,为疫区人民及时送去必要的物资和补给。
在载人领域,实现不需要司机和安全员的无人驾驶,是包括小马智行在内的行业先驱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此次疫情的爆发也让人们意识到,真正的无人驾驶一旦实现,将会令出租车成为乘客出行中专属的私密空间,从而有效减少病毒人传人的情况,提升乘客安全。
而对于全球巨头丰田汽车来说,自动驾驶的本地化还是需要投资本地企业,此时联姻小马智行,是明智之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小马智行完成4.62亿美元融资 创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新高
2月26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ai)?宣布完成了4.62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B轮融资后中,有4亿美元都来自于丰田汽车公司。小马智行对此表示,这将加深和扩大小马智行与丰田在出行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
小马智行是一家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成立于2016年末。2018年12月,其发布PonyPilot自动驾驶移动出行(Robotaxi)项目,并在广州试点城区公开道路Robotaxi常态化运营,也成为首个在中国市场提供Robotaxi服务的公司。此外,2019年11月,小马智行还在美国推出加州首个面向普通公众的Robotaxi服务,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自动驾驶服务打下基础。
而去年双方的合作目前看来十分愉快,仅在半年后丰田就为小马智行投资了4亿美元。此外,加之另外未透露具体投资者的6200万美元投资,小马智行本次获得的4.62亿美元融资也创下了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新高。
据悉,此前截至2019年4月,小马智行还得到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君联资本、晨兴资本、锴明投资、斯道资本等一流投资者共计3亿美元的投资,估值达17亿美元。因此,小马智行的融资总额也累计达到了近7.62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丰田加速自动驾驶领域布局
事实上,包括丰田此次投资小马智行的等种种投资行为,都表明丰田正在加速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据不完整统计,自2015年至今,丰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近50亿美元。
2015年,丰田就在美国成立了丰田研究院(简称“TRI”),斥资10亿美元,专门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到2018年3月,丰田又联合爱信和电装投资28亿美元,成立了位于本土的丰田研究院高级研发公司TRI-AD,同样用于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此外,在UberATG上的投资也超过了3亿美元。种种动作都可以见得,丰田在布局自动驾驶领域的决心与野心。
结语
毫无疑问,已经成了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之一,它的出现或许能从本质上改变汽车行业的生态和未来。目前看来,自动驾驶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技术壁垒较高并且还没有相应的标准,而这也意味着每个车企都有机会成为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一旦有某个车企完成了质的突破,势必就能抢占先机,甚至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因此,在未来加速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对于每一个车企而言都至关重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自动驾驶又近一步这家中国创业公司在激光雷达上有了新突破
[汽车之家?行业]?在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过程中,激光雷达承担重要角色,近日,国内的一家激光雷达企业有了新突破。8月4日,速腾聚创(RoboSense)正式推出性能和价格更均衡的高线数产品:80线激光雷达RS-RubyLite。帮助各大应用场景的自动驾驶方案实现更安全可靠的功能化升级和商业化应用。
『80线激光雷达RS-RubyLite实测点云』
编辑点评:
通向无人驾驶的传感器路径中,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解决方案。而阻碍激光雷达普及的一大原因,就是成本较高、商业化普及未实现,进而企业也无法在研发中分摊成本。不过,随着激光雷达性价比的逐步提升,或将进一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文/汽车之家才丽媛)
Ⅵ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齐迎“高光时刻”
在肺炎疫情的笼罩下,全国车市一片愁云惨淡,不过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自动驾驶。
今年1月,国内突然爆发大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助力抗疫,一辆辆由京东、网络、美团等国内企业研发的无人车被迅速投放到各大医院及隔离点,用于运送药物及生活物资,不仅让自动驾驶大刷了一把存在感,也使得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验证。
2月底,在国内很多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都深陷肺炎疫情带来的业绩亏损之际,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Pony.ai(小马智行)和驭势科技却凭借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的技术实力,逆势吸金,分别获得了丰田和博世的投资。
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公布了《2019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显示在MPI(MilesPerIntervention,每两次人工干预之间行驶的平均里程数)值排名中,前十名就有5家企业具备中国背景,分别是网络、AutoX、Pony.ai、滴滴、PlusAI,其中网络Apollo排名更是首次超过Waymo,夺得第一,再显中国技术公司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势不可挡。
一直以来,自动驾驶测试车的脱离接管情况被认为是衡量自动驾驶汽车实际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测试车辆脱离次数越少,人为干预接管的次数越少,就表明该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越稳定,其所在公司自动驾驶研发水平越高。
因此从某些程度上来讲,此次DMV榜单前十中国技术公司占据半壁江山,也体现了中国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整体实力的显著提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强势征战海外
据此次DMV报告,去年网络在加州依旧只投放了4辆测试车,但总测试里程却较2018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达10.83万英里,共脱离6次,平均每18,050英里接管一次,与2018年的平均每206英里接管一次相比,进步明显。
图片来源:网络Apollo
AutoX除了在加州的测试,今年也计划在国内开展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在2020CES上,AutoX与FCA达成合作,双方今年将基于FCA旗下的Pacifica大捷龙打造一款无人车PacificaX(捷龙星),并在深圳、上海等地实现规模化投放,其中在上海,AutoX计划推出100台无人驾驶出租车用于试运营。而更长远来看,AutoX还将联手FCA在整个亚洲市场布局自动驾驶汽车。
另据了解,今年年底AutoX还将在欧洲大规模部署首批RoboTaxi。2019年7月,AutoX与瑞典电动汽车制造商国能(NEVS)达成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把AutoX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集成至国能下一代汽车架构中,从而在2020年将双方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投放到欧洲的公共道路上。
滴滴在2019年对于自动驾驶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2019年8月,滴滴宣布正式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用于开展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之后刚过一个月滴滴就获得了由上海市颁发的首批载人示范应用牌照,另外两家获牌企业分别是上汽和宝马。
按照规划,滴滴将于今年年初在上海落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特定公开道路上投入30辆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届时滴滴的乘车界面会新增一个“自动驾驶”选项,与现有的“快车”“专车”“出租车”等乘车选项并列,如果乘客选定的乘车起点和终点在特定区域内,滴滴会派出自动驾驶车辆接单。不过,或许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目前滴滴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仍未上线。
可以说,无论是无人车抗疫,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获车界巨头加持,还是DMV自动驾驶报告中的亮眼成绩,都表明当前国内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正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或许目前,国内在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方面还面临供应链不成熟、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多重难题,但从细分市场来看,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在封闭场景的落地还是指日可待的。
图片来源:驭势科技
刚刚获得零部件巨头博世投资的驭势科技就证明这一点。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研发测试和试运营后,已经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国际机场内启用了无人物流车为旅客提供行李运输服务,这是全球首个在机场实际操作环境下运行的无人驾驶常态化运营项目,亦是首个无人货运商业化服务。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的项目逐渐落地,国内无人驾驶有望迎来真正的春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中国本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自动驾驶系统研发企业
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网络、地平线、福特泰克吧,现在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处于爆发状态,新公司很多很多,但是像福特泰克这种能够前装量产,拿到最具影响力企业,登上2020年新经济之王500强企业榜单的公司还是很少的。
Ⅷ 自动驾驶概念股龙头是什么
1、华阳集团
华阳现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10余家,在香港等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是中国大型汽车电装企业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头和各类机芯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影音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开发中心——华阳工业研究院,并与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
Ⅸ 2020年元月通用3级自动驾驶上市了吗
通用三级自动驾驶是可以上市的
Ⅹ 中国自动驾驶最大单轮融资诞生,丰田4亿美元领投小马智行
据路透社,两位知情人士称,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约5亿美元,该轮融资由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集团(ToyotaMotorCorp)领投。
匿名消息人士称,丰田开出了约4亿美元的支票,这是该公司对一家有中国背景的自动驾驶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这家成立仅3年的公司估值为30亿美元,该公司此前已经得到了红杉资本(SequoiaCapitalChina)和北京昆仑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KunlunTechCo)的资金支持。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马智行的运营主体为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联合创始人李衡宇。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持股49.00%,为公司最大股东;李衡宇持股0.10%,为公司第八大股东。丰田汽车公司与小马智行之间一直有合作。
2019年8月,小马智行宣布和丰田建立合作,合作的内容就是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未来出行领域进行合作,探索自动驾驶的进一步落地。从2019年9月起,双方部分合作项目已经在北京和上海公开道路展开。
小马智行表示,此次投资是与丰田汽车公司2019年建立的业务合作关系的延伸。在该基础上,两家公司将加深和扩大在出行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
至于本轮融资剩余6200万美元具体的来源,小马智行并未透露投资方,路透社报道称小马智行的现有投资者也参与了本轮融资,但具体机构未知。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底,是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创始人是前网络首席架构师彭军和人称教主的楼天城。在2018年12月发布了PonyPilot自动驾驶移动出行(Robotaxi)项目,并在广州南沙率先试点城区公开道路Robo-taxi的常态化运营,成为首个在中国市场提供Robotaxi服务的公司。2019年11月,小马智行推出美国加州首个面向普通公众的Robotaxi服务。该公司称,截至2019年12月,他们已完成7万多个Robotaxi打车订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