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减资,A股东认缴200万,实缴60万,现撤资,60万投资款不退还给A股东求会计分录
公司注册建账时,
A股东认缴资本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一A股东 200
贷:实收资本 200
收到A股东实缴资本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60
贷:其他应收款 60
现在,
A股东撤资,
减少注册资本。
不退还的部分冲减其应分担的亏损。
会计分录:
借:实收资本200
贷:其他应收款 140
贷: 未分配利润 60
B. 公司减资30万,根据净资产计算实际退还股东12万元,退股款与实收资本的差额18万元应该放在哪个科目核算
公司减资,不等于股东退股,如果是股东全部退股的话,借:实收资本30
贷:银行存款12
未分配利润等净资产中相关科目18(按比例在各科目中分摊)
C. 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股东减资
按照现行《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如果公司通过违法的程序作出减资决议,公司债权人无法通过主张公司决议无效的方式保护自身利益。这一困境有望通过《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颁布实施得到扭转。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一条规定:“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及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等,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或者有效的,应当依法受理。”
D. 股东退股是否属于减资个税如何处理
股东退股属于减资。自然人股东减资的个人所得税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第一条的规定,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
E. 公司减资后各股东持股比例计算
a=51/90
b=39/90
具体情况是双方协议完成的
只需要重新备注
F. 某股东减资减为0跟撤资和退股一样吗
从根本意义上说不一样,他还算是股东,只不过是最小的股东,但是他的股份价值已经为零,不存在实际意义。如果此人曾经是大股东,还可以参加董事会,但发表的建议不会有人采纳了。
G. 股东撤资,净资产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如果其他股东或者有新股东愿意购买他的股份,不建议做减资。
如果必要,正常时按经审计后所有者权益的35%(股份所占比例),因为所减部分不一定都是货币资金,其他资产可能会影响正常经营。这个是需要协商的。
具体流程,先去报社,媒体登减资公告,然后准备具体材料,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减资报告,然后去工商变更登记
H. 怎样为减资股权作价
您好!
在实务中,可以考虑以虚拟转股的方式进行作价,即由存续股东与撤资股东按照存续股东购买,撤资股东出让减资股权的方法进行作价。像股东转让一样按照减资股权的实际价值多少就作价多少,作价多少撤资股东就从公司取走多少货币或者等值财产的原则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减资作价的方法寻求存续股东和撤资股东之间利益的公平,既不侵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也不互相侵害股东之间的利益。
从法律关系的本质上说,减资就是公司的存续股东用公司中存续股东共有的财产将撤资股东的股权买下,因此既不能按照减少的注册资本作价,也不能按照减资股份相应的股东权益作价,而应当按照减资股权的市场价值作价。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减资需要履行如下法律程序:
1、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资金过剩或者股东要求编制减资方案;
2、向公司债权人发出公司减资的通知并在报纸上进行公告;
3、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公司减资方案;
4、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偿还债务或提供担保或债权人达成协议;
5、修改公司章程;
6、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减少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
7、向撤资股东支付撤资对价;
8、更换出资证书。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I. 原来有三个股东,一个减资后是不是就剩两个了。
减资是指公司的注册资金减少,形式很多,可以是按股东比例减资,也可以是其中的股东退资。
如果其中一人退资,那当前的注册资金应当是剩下两个股东的注资总和。
但是要注意,减资时要满足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两个人3万,一个人10万。
公司减资的流程是比较麻烦的。如果一个股东想退出。可以将其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
只需在工商局做备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