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信理财是骗人的吗13%收益100元一个月是多少利息谢谢!
这么的理财产品千万不要相信,随时都有可能跑路。
目前国内在理财产品这一块监管比较松懈,很多民间借贷公司以理财的名义到处吸收存款,而噱头就是高利息。很多人经不住诱惑就投了。你看中的是对方的利息,对方看重的是你的本金。近些年这类理财公司跑路的情况已经是天天都在上演了。
⑵ 财经道网站有谁用过吗上面的理财产品信息准确吗
每个管理员控制2到3个群,同时会注册十几个个号码去群里当托,天天在群里自问自答,那些交割和转账单都是假的,每天在群里推荐的股票其实都是当天9点15分才出现的集合竞价的票,如果哪一支股票涨了 就立马吹嘘一下 马上做个假的交割单 说是用户提前建仓挣钱了,当天才有的票 如何来的客户提前建仓啊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感觉他们群里好多人在咨询问题 其实就是他们的管理员和自己的小号在玩自问自答,如果在群里一说话 他们就会马上找你私聊 ,想想为什么群里其他人可以在群里说话 而你就不行呢
另外补充一条:现在很多骗子们 又开始玩新花样了!如果群里有人找你说合买软件 千万不要上当哦,那就是他们的托,等你跟他合买软件之后,他们第二天就会说 他们的系统检测到你们是合买的软件 违反公司规定,要么不了了之,要么补足余款 希望你不要上当
朋友们,网络一下炒股软件骗人曝光视频 内幕很吓人
⑶ 网信理财最新负面消息
截止至2015年03月,网信金融旗下网信理财平台在信息披露、经营方式、担保、债项规模以及偿债能力等问题上存在严重问题。
继把平安集团旗下P2P平台陆金所列入“黑名单”后,大公国际昨日又将另一家P2P平台网信金融“拉黑”。大公国际的报告认为,网信金融旗下网信理财平台在信息披露、经营方式、担保、债项规模以及偿债能力等问题上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将其列入“P2P黑名单”。
大公国际进一步解释道,网信金融虽然声称“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交易资金进行监管”,但其与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关联关系,并非真正意义的独立“第三方关系”,资金监管有效性存疑,涉嫌建立资金池。并表示该平台还涉嫌自融及参与经营。
(3)网信理财内幕扩展阅读:
网信金融的相关情况:
1、陆金所被爆出2.5亿元坏账消息,虽然陆金所发布公告澄清,但大公国际随即将其“拉黑”,引发两家公司口水战。
2、对于大公国际的指责,网信金融拒绝回应。接近网信金融的人士向北京晨报记者坦言,网信金融此前已准备一份详尽的回应,但决定暂不发布。
⑷ 老师好!最近有很多朋友推荐网信理财,收益率高达10%。请问网信理财背后是否有强大的资金链,为何能提
这位网友,你好,谢谢你的提问!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去投资过P2P。
对于普通人我也不建议大家去投资P2P,这里也不是说所有的P2P都是不能投资的,只是冒着资金跑路的风险谋取不太高的收益,有些不值得。
2015年7月7日,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内容:“感觉接下来,P2P的高收益可能难实现了,那些买了小厂商P2P产品的有必要考虑赎回了。”
2015年12月16日,e租宝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
随后的近一年里面P2P跑路成风,国家对P2P的监管也在不断加码。
大家都知道P2P,就是网络贷款,中小企业假如质地不错,肯定首选去银行贷款,利息也是非常低的;在我看来只有公司质地差的企业才会去P2P平台去贷款,因为P2P的贷款利息至少是银行的3倍以上。既然是质地差的企业,还款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所以这也是P2P商业模式行不通的主要原因。
具体到你说的网信金融10%的收益,事实上,互联网公司在产品设计上一般会玩很多花样,很多看似收益很高,都是在亏钱玩补贴获取客户,有了用户之后,再去拿融资。最新的消息,网信金融刚刚拿到新一轮7000万美金的融资。
另外,10%的收益有很多限制条件,对于投资者来说,会限制投资额度和投资周期的,另外投资的标的规模特别小,刚去他们官网看了一下,最少的规模只有7万,最大的也只有100万。
当前看P2P互联网金融理财8%以上的收益率,风险都开始越来越大了。
该回答来自于网络问咖 王晖 大咖
⑸ 网信理财本来回款很正常,有有企业家逾期了,为什么突然那么多企业家逾期,是不是官方有猫腻
如果以前很正常,现在有企业逾期而无法回款,这不外乎两种情况,一专是确实是企业逾期,现属在经济形势并不太好,企业生存困难,贷款还不上多了去了。二是理财公司本身就存在问题,如自融,一标多投等欺骗投资者。你这情况,估计凶多吉少,搞不好这是跑路的节奏。
⑹ 网信理财是骗子公司吗
网信理财不安全了,它背后的先锋集团,已经资金紧张,大面积私募延期,很多回媒体报道了,涉嫌自融、答关联交易什么的,特别是网信证券涉嫌违约,资产被冻结了,很多媒体报道了,然后很多貌似最近又删了,但员工内部募集的东方红产品确实还没兑付完,还有员工没拿到钱,这个有点非集的味道,因为听说连合同都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