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共享电单车有哪些品牌
共享电单车又被称为共享电动助力车、共享助力自行车、共享电动脚踏车、共享电动单车等,是在单车的基础上,加入电池助力,使人们骑行时更省力更舒适。共享电单车被称为“共享单车的下一阶段差异化竞争”。
由雷风团队自主研发的雷风行共享电单车是服务于3—5公里的短途出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电池+电单车+换电站”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闭环,电子围栏技术实现有序停车,杜绝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现象,维护城市形象。
雷风云平台可实现远程车辆故障诊断,卫星定位防盗追踪,可以通过数据实时处理,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管理,更高效分配车辆,满足热点区域用车需求。同时,雷风云平台可在海量的大数据中预见未来,为交通出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雷风团队以分布式新能源网络为基础,建立先进的能源服务系统,服务于城市景区、校园、商圈、社区等各热点交通区域,带来一站式的出行服务,有效解决了人们在短途出行领域的痛点!
现如今,共享电单车的发展主流变成与当地城市政府的合作准入,在投放密度、行驶划区上更加规范。由于共享电单车骑行定价高于单车,且损坏率更低,运营收益上是呈良性增长的,这一新起的共享出行方式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如果你2020年在找好的投资项目,并且有良好的个人信誉、商业信誉、丰富的商业经验、客户资源以及资金实力,那么雷风共享电单车一定是你不容错过的好项目,半年之内回本,一年内轻松盈利,你还在等什么?
❷ 哈罗单车融资的投资方是谁
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以14.68亿美元整体估值,对哈罗单车增资18.93亿人民币,占股比例上升至36%。
6月1日,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行,603776)发布公告称,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云鑫”)及其他投资人,拟对上市公司参股公司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低碳科技”)进行增资,上市公司拟放弃对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以下简称“本次放弃增资权”)。
低碳科技是哈罗单车背后的运营方。
有意思的是,哈罗单车的股东中还有部分摩拜股东的身影,此次增资后持股比例从0.80%降至0.69%的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背后是摩拜的前董事长李斌,其在哈罗与永安行合并时入局。李斌与杨磊也颇有渊源,在2015年时就曾投资了杨磊的上一个创业项目爱代驾。
同时,公告还透露了哈罗单车的财务状况:总资产 36.51亿,净资产4.1亿。2017 年营收1.28亿元,净亏损却达到了4.8亿,亏损额接近于收入的4倍。
在此之前的2018年4月,哈罗单车股东方曾透露,哈罗单车完成新一轮融资,达7亿美元,除蚂蚁金服、复星等老股东继续投资,另有7名新的投资方。当时另有报道称,实际金额为3.5亿美元。
内容来源:凤凰网
❸ 共享电单车有哪些品牌
1、哈啰助力车——哈啰出行
哈啰单车2017年获得蚂蚁金服20亿元的融资,在与OFO、摩拜的竞争下,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共享单车企业。
2018年,哈罗品牌升级为“哈啰出行”,从共享单车服务商转向专业移动出行平台的全新发展。从哈啰出行的官网可以看到,除了哈啰单车,还新增了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哈啰顺风车、哈啰景区车等多个产品线。
其中哈罗助力车业务发展势头相当猛烈,据了解现已经入驻100多个城市,车辆投放已超过35万。杨磊,Hellobike创始人&CEO,爱代驾CEO,连续创业者。
历经3次创业,他主导的第一家公司,以亿计美金出售;第二家,他是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而今在业界依然红火;他所执掌的第3家公司是爱代驾。哈啰出行最新一轮融资,是由蚂蚁金服领投,4亿美元的战略融资。
2、小蜜电动单车——宝驾出行
小蜜单车是电动单车分时共享出行服务提供商,宝驾(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2018年已投放超过20个城市,投放车辆6万余台。李如彬,学大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宝驾租车创始人兼CEO。 2001年李如彬受互联网创业大潮影响,年仅24岁时创办了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2007年获鼎晖创投风险投资, 2010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NYSE:XUE)。 2014年3月,在移动互联网不断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时代背景下,李如彬看中基于分享经济理论的汽车共享市场前景,开始创办宝驾租车,再次步入履行社会责任与成就事业梦想的创业之路。
3、7号电单车——北京天和亿科技
7号电单车2017年开始投入共享电单车市场,2018年已入驻4个大型城市,投放车辆达超3万,目前已完成了C轮融资
4、小遛电单车——小遛共享
小遛共享2017年在宁波孵化落地,上线投放一年期间,在宁波已服务300万余次,宁波投放车辆约有2万辆。朱波,小遛共享创始人&董事长。开心老爸(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快乐白日梦儿童游乐有限公司董事长;“茶风”“主食故事”轻餐饮连锁品牌创始人。
5、雷风共享电单车——杭州雷风新能源科技
专注电动车行业14年的雷风所研发的“雷风共享电单车”符合新国标标准,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紧贴出行场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由雷风团队自主研发的雷风行共享电单车是服务于3—5公里的短途出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电池+电单车+换电站”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闭环,电子围栏技术实现有序停车,杜绝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现象,维护城市形象。
❹ e代驾和滴滴代驾哪个赚钱
主流的代驾平台有e代驾、滴滴代驾、顺风车代驾、优优代驾、爱代驾、微代驾等,其中e代驾和滴滴代驾最具实力,并且订单数也是数一数二的。再来看看两大平台的现状:
1、e代驾现状:是在代驾领域最早布局且成功打入市场,目前已超过10万司机注册,业务覆盖近200个城市,在在硬件、服务体系、口碑、品牌上都有一定优势。
2、滴滴代驾现状:最大的优势在于司机用户资源和平台大数据,业务涵盖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在代驾市场也占有很大份额,服务的多样行使更多用户选择滴滴出行。
总的来说,两大代驾平台各有千秋,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也各有优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注意事项
在进行代驾服务前,代驾公司与顾客之间应该签一份合同,以构成委托合同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般来说,酒后(除严重醉酒)并不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是有效的。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代驾服务的车辆情况(包括车险情况)、出发地和目的地、收取金额等内容,约定发生事故等方面的相关责任等。
按照《道路交通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承担责任的应该是驾驶员,因此,代驾司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消费者请人代驾的目的就是要对方将自己安全送达目的地,代驾司机在提供服务中发生交通事故,应视其违约,由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由代驾司机以及代驾公司承担。
❺ e代驾的详细介绍。
e代驾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代驾O2O公司,其使用人群主要是白领、金领、包括有一定经济实力偏重社交的用户群体,多数是在应酬、酒后方便及时叫代驾,并且多数代驾者是在晚间喝酒后才产生的需求[1]2015年10月神州专车与e代驾合作。
从汽车交易市场到汽车配件、美容、打车、租车乃至代驾,围绕汽车延伸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壮大,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大环境下,车类O2O蓬勃兴起。
2014年10月17日,58同城宣布以2000万美金投资e代驾,据投资协议,e代驾向58同城发行7.8%的普通股。e代驾在本次交易中估值逾2.5亿美金,e代驾的天使轮投资人经纬创投,A轮投资人光速也参与本次对e代驾的增资。此后,58同城将自己的代驾业务并入e代驾[3]。
❻ e代驾有接单神器吗优先接,每次跟别人在一起,每次都是人有先接。
客户下载顺风代驾手机APP,输入手机号码,系统发送验证码,收到验证码确认客户身份以及手机号码的真实性,点击进入APP,客户可以看到附近的10位司机。
因为系统会自动记录客户位置,默认给附近空闲状态的司机推送抢单,被司机工作手机会有响铃提示,司机可在点击抢单成功后,手机状态会自动调整为服务中,工作手机上会显示客服电话、客户位置,最佳到达路线。
客户自助:客人下载顺风代驾手机软件,在手机上可看到离它最近的代驾员信息,直接给代驾员下单,系统派单:可客户下单预约代驾,系统会给10公里范围内的司机推送订单提醒,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抢单,如果抢单成功立即和客户联系,不可拒单。
每位司机必须有一部系统版本以上安卓手机,想做代驾的时候,把工作手机调为上班状态,当没有时间不想做代驾的时候,把工作手机调为下班状态。上班时间可自由选择、接单地点是通过手机GPS定位来实现的,客户能通过客户端选择自己心仪的代驾师傅。
(6)爱代驾融资扩展阅读:
前e代驾成立三年来,虽然引入经纬和光速两轮融资,但对外相对低调。其实e代驾的成立时间比快的、滴滴还要早快一年。
即使互联网行业内,绝大部分人也没注意这家公司。
虽然后来出现爱代驾、V代驾、91代驾等类似公司,但是由于腾讯、阿里、网络这些互联网巨头暂时还看不上这一市场,代驾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不如打车软件,e代驾也更好布局。
也正是由于低调,e代驾没有被更多潜在竞争对手关注,才有截至2014年10月份接近90%的市场份额。
在2014年年初,就有过58同城要收购e代驾的传闻,随后双方从短暂的合作转向剑拔弩张,结果到今天又走向战略合作。
2014年10月29日,下午在e代驾的媒体沟通会上,e代驾CEO杨家军首次对外透露了e代驾与58同城从竞争对手转向合作伙伴后面的故事。
❼ 成都e代驾公司招电话是多少
成都e代驾公司的电话为18180595200
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53号嘉云台甲栋601号,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五09:30-17:00。
e代驾是从地理位置上看,o2o公司的用户主要是白领和金领,包括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偏好的用户。其中大部分是社交、饮酒后方便拨打驾驶代理电话,多为夜间饮酒需求。2015年10月,神州专车与e-driving合作。
(7)爱代驾融资扩展阅读:
e代驾公司报名须知:
1.登记信息必须真实有效,符合近3年安全驾驶要求。
2.确认自愿使用平台信息服务。
3.确认有下列证件:身份证、驾驶证。
4.同意在签约成功后从信息费账户中扣除注册费,具体视城市而定。
前e代驾成立三年来,虽然引进了两轮经纬度和光融资的速度,但外部相对低调。事实上,电子驱动比fast和didi早了一年。即使在互联网行业,大多数人也没有注意到公司。
虽然后来出现了艾迪驱、艾迪驱、91dai驱等类似公司,但由于腾讯、阿里巴巴、网络等互联网巨头仍暂时看不起这个市场,市场竞争远不如出租车软件激烈,电子驱动布局更好。
由于e世代的低调,更多的潜在竞争对手并没有注意到,到2014年10月,e世代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90%。
❽ 共享单车Hellobike要独霸二线城市
创业要想爽 拿下北上广?
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圈子,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什么行业什么项目,先拿下北上广,这事就成了一大半了。
比如打车软件最为明显,北京起家的滴滴站稳北京市场,杭州起家的快的打车,通过并购大黄蜂站稳了上海市场,要不是后来合并了,两家似乎可以划江而治,割据中国打车软件市场。
外来客UBER也是如此,UBER曾一度在上海和滴滴不相上下,甚至在杭州等城市市场占有率高达8成以上。滴滴知道要是硬碰硬直接竞争,付出的成本将是个无底洞,所以转而又采用并购的套路。
“创业要想爽 拿下北上广”,这个规则在外卖、打车软件、租房等许多行业,尤其O2O行业,被验证是可行的。
共享单车还有什么新玩法?
12月26日,宏民参加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中国平安、海绵保和共享单车Hellobike哈罗单车,联合发布了一个“骑乘人员险”,就是当用户骑着Hellobike遭遇意外伤害,平安保险则按合同约定支付赔偿金,如果是恶劣天气情况下,赔偿金额则翻倍。
当然,Hellobike也为当地民众做了很多实际的优惠政策,比如:每个城市晚上11点—凌晨6点的夜间免费骑行;所有开放城市一个月城市测试期间的所有骑行收入,都将用于当地的交通公益事业,这诱惑大大的啊。
再回到前段时间我关于共享单车行业的讨论:《赵宏民:共享单车行业90天内不可能结束战斗》,我觉得Hellobike的发展,正好从侧面证明了我的这个论调。当一线城市还没有决出胜负的时候,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也已经如火如荼的运营了起来。
退一步讲,即便是未来某个时刻,一线城市已然决出胜负,这些“单车巨头”走向全国的时候,还要去和每个二线城市的“地头蛇”去一个一个的竞争,在全国范围由一、两家霸占共享单车这个市场,或许,这个局面900天后可以有个定论。
文/赵宏民
❾ e代驾的行业发展
前e代驾成立三年来,虽然引入经纬和光速两轮融资,但对外相对低调。其实e代驾的成立时间比快的、滴滴还要早快一年。即使互联网行业内,绝大部分人也没注意这家公司。
虽然后来出现爱代驾、V代驾、91代驾等类似公司,但是由于腾讯、阿里、网络这些互联网巨头暂时还看不上这一市场,代驾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不如打车软件,e代驾也更好布局。
也正是由于低调,e代驾没有被更多潜在竞争对手关注,才有截至2014年10月份接近9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