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哥伦布的融资

哥伦布的融资

发布时间:2021-05-03 01:20:47

① 哥伦布详细的一生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Colombo,Cristoforo ( Cristóbal Colón)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十分推祟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后来,对于谁最早发现美洲不断出现各种微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乃至亚洲、非洲整个旧大陆的人们确实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陆。至于谁最先到达美洲,则是另外的问题,因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为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② 哥伦布航海取得成功的原因

哥伦布航海的原因:
1.当时欧洲流行寻金热,为了寻找财富;
2.当时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萌芽时期,为寻求海市场,进行殖民掠夺,寻找通往东方的道路。

与当时中国有关的因素是: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15世纪中叶,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使得运往欧洲的商品数量少而且价格贵,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贵族、商人、新兴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开辟一条新航路,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另外,也有人认为,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望采纳

③ 哥伦布的成就

哥伦布的首次航行对欧洲历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甚至比对美洲大陆的影响还要大。1492年是每个学童都知道的年份。但是把哥伦布在此册中排得这样高,很可能会有几种反对意见。

一种反对意见是:哥伦布不是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个欧洲人。海盗水手雷弗·艾利克逊早在他几百年前就到达了美国。似乎可以相信,在这个海盗水手和哥伦布期间,还有其他几位欧洲人穿越过大西洋。但是从历史上来看,雷弗·艾利克逊相对说来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有关他的发现的消息从未被广为流传过,也没有引起欧洲和美国发生过任何大变化。但是哥伦布发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欧洲。在他返回后的几年内,就有许多次到新大陆的探险行程,于是征服新领土,在新领土上殖民的活动开始了,这些都是他的发现所引起的直接结果。
十五世纪的欧洲已成为一块人心鼎沸的土地:通商贸易向四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探险活动。事实上,葡萄牙人在哥伦布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一直在积极地寻找一条通往印度群岛的新道路。
似乎确实有可能欧洲人迟早都会发现美国,甚至也有可能不会推迟很长时间。但是如果说不是哥伦布在1492年的那次探险,而是法国人或英国人在1510年最先发现了美国,随后的发展就会迥然不同。

可能出现的第三种反对意见是在哥伦布航海之前,许多十五世纪的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个学说在许多世纪以前就由希腊哲学家们提出过,又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坚决赞成,因而是会得到十四世纪受过教育的欧洲人承认的。不过哥伦布并不因证明地球是圆的而闻名(事实上在这方面他并没有真正成功),而是因发现了新大陆而闻名的。十五世纪的欧洲人和亚里士多德都不知道美洲大陆的存在。

④ 哥伦布cat的创始人是谁

哥伦布猫的创始人

网上一搜就有,官网上是有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⑤ 哥伦布发现美国新大陆为什么会成为历史上的创举

哥伦布的发现成为美洲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5世纪欧洲人口急剧膨胀,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陆后,使欧洲人有了可以移民的场所,也有了可以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石和原材料。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新航路地开辟,进一步地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美洲的橡胶、玉米、烟叶、番薯、可可与马铃薯等物产都是通过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传遍世界各地的。而欧洲移民则把大麦、黑麦、燕麦、水稻等植物以及马、牛、骡等牲畜带入美洲并生根发芽,这大大丰富了东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此发现还致使西半球出现了一些与曾在该地区定居的各个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国家(美国等),对旧大陆的各个国家带来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具有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⑥ 哥伦布的主要功绩4点

哥伦布(约1451~1506),Colombo,Cristoforo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十分推祟曾在热那亚作过监狱的马可.波罗,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后来,对于谁最早发现美洲不断出现各种微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乃至亚洲、非洲整个旧大陆的人们确实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陆。至于谁最先到达美洲,则是另外的问题,因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为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哥伦布

时代的影响

1451年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哥伦布在青年时代没有受到过多少正规教育。虽然他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纺织匠,但哥伦布对航海和来往于地中海之上的商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哥伦布25岁那年,也就是1476年,满头红发,身材高大的他随着一艘沉船的残骸安全地游到了葡萄牙。以后的几年,他就住在葡萄牙并且结了婚,有了孩子。可是不幸的是,他的年轻的妻子不久就死了。本可以在葡萄牙近海的商船上继续稳稳当当地做水手度日的哥伦布却总是梦想得到财富和荣誉,憧憬着西边的神秘的地方。

《马可·波罗游记》一书是哥伦布少年时代就喜欢读的,后来他不仅精读了此书,并且还做了研究。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至今还保存在坐落于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书上还保存着许多哥伦布的眉批。哥伦布喜欢读这本书的缘故不仅是此书像《天方夜谭》一样有趣,更是由于这本书合乎他的做为一个拜金狂的理想。他对书中描写的地方非常仰羡,他仰羡中国和印度的珠宝金银,但使他最欣羡不已的是其中对日本的描述。

没有到达日本的马可·波罗是根据传闻写了关于日本的几章。根据他的记述,日本位于距中国海岸2400公里的海上,国内有取之不尽的黄金。但是,因为国王不允许输出黄金,所以到那里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在那个充满黄金的日本国里,用黄金盖成了国王的宫殿,在宫中用4厘米厚的金砖铺起了道路以及房间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户框。并且在那里还到处都能采集到玫瑰色的珍珠,人们要把一颗珍珠放在土葬时死人的嘴里。书中记叙了元帝国皇帝发动对日本的战争是由于听信了传闻所致。

哥伦布处心积虑地要闯出一条抢先到达东方的航路,梦想达到忽必烈没有达到的目的。他曾在一封信中说自己日夜祈求从上帝那里得到产金的土地,在信中他写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另外,哥伦布的好奇心也被他博览群书和长期的航海实践所搏动着。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自年轻的时候出海以来,至今还不曾离开海上的生活。这种职业,似乎使所有干这一行的人,都产生了一种想知道世界奥秘的心情。”

1476年,哥伦布加入了一只法国的海盗船队。在一次攻打意大利船只的战斗中,他所乘的船火下沉,他跳海逃生,在海中他游了很长时间到达了葡萄牙。哥伦布认为他能大难不死并且到达了葡萄牙都是上帝对他做的安排。

在葡萄牙这一“探险者”的国度里,哥伦布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知道了怎样使用罗盘、海图和各种新航海仪器,获得了怎样利用太阳、星星的位置来确定船的位置的方法,并且随船参加了多次的远洋航行。有一次,他获得了一个航行到冰岛的机会,他到达冰岛后又继续航行了160公里,这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哥伦布后来西航的志向。但对他有更大感召力的可能是关于北欧海盗的故事。

北欧海盗原意是“居住在海湾的人”,由于北欧海盗的原字是Vikings,所以许多书上也译作“维京人”。公元800~1500年间,由于人口增长很快再加上内部政治动乱,北欧地区一些善于航海的瑞典人、丹麦人、挪威人,往往结队出海去寻求新的生路。他们在海上横行一时,拦截来往商船,袭击别国海岸进行掠夺,有的人也经商和探险。所谓“海盗时代”就是欧洲中世纪史学家对这一时期的称呼。

公元900年左右挪威的维京人到达格陵兰并且把居民点建在了西海岸,这是他们的许多探险活动的一次。公元1000年前后,由冰岛人莱夫·艾列克逊带领的一批人乘船从格陵兰出海,到达了北美海岸。由于他们在那里发现一种很像葡萄样的藤科植物,就把这儿称为“酒的土地”音译就是“汶兰”,现在的圣劳伦斯河的河口一带可能就是那时“汶兰”一带。由于遭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使他们要在那里建立居民点的打算没能实现。

对于许多人只当故事听的艾列克逊探险到汶兰一事,哥伦布却深信不疑。他坚信横跨大西洋可以到达陆地,并且认为“汶兰”就是东亚的某一国家。从一些传闻中,哥伦布更坚定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在连续强西风的时候,海上有时飘 来一些尸体,这些尸体既非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对此,哥伦布认为那就是居住在大洋对面亚洲人的尸体。

除了哥伦布认为自己是上帝选定的神舟——载运基督者,要去完成一项发现“新天新地”的使命这些神秘的,妄自尊大的灵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古希腊学者波昔多尼指出的大地的球形说以及中世纪思想家培根关于地球概念的影响,这一切都促使他去冒险。

在1474年哥伦布从故乡意大利写给著名的天文学家、兼地理学家托斯康内利的信中,他就曾询问过从海上到达印度的最短航线。这位学者指出:“通过大西洋到达黄金和香料的王国是一条比葡萄牙人所发现的沿非洲西海岸的道路更短的途径。”随信还给他寄来了一幅示意图,并且对路程进行了推算。哥伦布根据《旧约》经外书中记载的:“到了第三天,你应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个部分,使其余的六个部分干涸。”对地球的大小做了比托斯康内利的估计小得多的判断。哥伦布认为欧亚非三个大陆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6/7,而海洋只有1/7。在把托勒密、马可·波罗和达伊(1350~1420)的著作作了研究后,哥伦布得出结论:整个地球经度为360度,从西非往东到达广阔的亚洲陆地占280度 (按托勒密的设想,非洲南端和亚洲大陆相连),从西非向西到东亚岸边的海洋占不到80度。

由于托勒密的《地理学》译文中的“海里”阿拉伯的计量单位,而哥伦布未经换算成欧洲的“海里”就进行了计算,所以哥伦布又犯了错误。假使从加纳利群岛出发朝正西航行,由于该地的经度比赤道经度距离短,这样每个经度的距离将减至50海里 (合80公里)。这样,由加纳利群岛向正西航行6400公里,那么中国、日本和印度就到了。

寻求支持

哥伦布经过以上推想,认为亨利王子和他的后继者采取沿非洲海岸南航的计划是不足取的。可是,由于哥伦布自己没有亨利王子那样的条件来实施自己的计划,所以,他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裘安王子身上,当时葡萄牙的航海事业是由裘安王子掌管的。但是,哥伦布出身低微,没有求见王子的机会。哥伦布却凭自己英俊潇洒,在里斯本常到贵族女儿们住的修道院做礼拜,获得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凭着这一婚姻才使哥伦布得以同王室接近。1478年,他向裘安王子兜售自己的计划时,也许是害怕他的计划被别人窃取而隐瞒了关键部分,加上他平时爱说大话无人信任和要价太高:除了一年用的粮食、三艘船、船员外,他要求封他为骑士,并且担任新发现地方的总督和分得该地一切财富的1/10,所以没人相信。

1482年,裘安王子当上国王后曾召开学者评价会来审查哥伦布的计划,最后还是被否决了。3年后,哥伦布的妻子死去,他就带着独生子离开葡萄牙来到了建立不久的西班牙王国。由于害怕哥伦布的计划被别国采纳抢先到达印度,裘安二世曾下令召回哥伦布,但遭到拒绝。

哥伦布到西班牙后就开始活动,想从西班牙国王菲迪南德和皇后伊丽贝拉那里得到支持,1486年5月,国王和皇后终于召见了他。由于他的忠厚、自信及丰富的地理知识,哥伦布给国王和皇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班牙很想在开辟东印度群岛航路的竞争中击败葡萄牙,所以对哥伦布的计划很支持,并责成一个由海员和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研究。遗憾的是委员会办事拖拉,到1488年还未做出任何决定,等得不耐烦的哥伦布又回到了里斯本,试图从国王约翰那里得到支持。可是,当时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门·迪亚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后胜利归来。这样国王约翰认为,东行到达亚洲的航路已通,于是对哥伦布的计划就失去了兴趣。

尽管哥伦布又向英国和法国国王提出了建议,但都失败了。毫无办法的他,只好等待西班牙的那个委员会的决定了。1490年,哥伦布的计划不切实际的断言终于被西班牙皇家顾问们宣布,但皇后仍然对此抱有信心。1491年一年新任命的委员会终于通过了哥伦布的东印度群岛探险计划。

多年的冷遇非但没使他妄自菲薄,相反竟使他自信到了狂妄的程度。他提出在试航成功后任命他为海洋将军和新领地的总督,亲且要把将来全部殖民地收入的10%归他所有。

这一要求遭到国王和皇后的断然拒绝。幸亏一个替皇后管理个人财务的宠臣向皇后说明这次探险的代价比获得的利益来说是微不足道的。1492年,同意哥伦布所提各项条件的正式文件终于签定了。经过8年的挫折,哥伦布的计划终于被采纳了。

成功的首航

8月初,出海的一切已准备就绪。一支将在大洋上航行的最赫赫有名的船队停泊在西班牙西南的一个小海港帕洛斯港中。它包括哥伦布的旗舰圣玛丽亚号和两艘轻快帆船平塔号和尼娜号。三艘船大小各不相同,在船上装有大炮,与当地土著居民做交易的物品以及6个月粮食和其他食品。旗舰“圣玛利亚号”,重130吨,长约35米,甲板长18米,有3根桅杆,并备有角帆,由哥伦布任船长。第二艘是平塔号,船长是马丁·宾森,重90吨,速度快,船体长度只有旗舰长度的一半。第三艘尼娜号,重约60吨左右,船长是马丁的兄弟维森特·宾森。宾森兄弟也是做为投资者参加这次探险的,是否成功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紧相关联。

最困难的工作是召募水手,队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哥伦布的朋友,佣人,也有好奇的官员们。相当一部分是以这次航行为条件特赦的犯人。这样凑成了88人,其中包括一名懂阿拉伯语的语言学家。这是因为在那时人们认为所有语言的母语是阿拉伯语,所以这位语言学家是打算在会见中国大汗时充当翻译的。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队起锚出海了。那时没有一点风,船帆无力地悬垂着,船队缓缓地趁着落潮沿着廷托河驶出。

8月12日,船队驶到了位于非洲近海的加那利群岛。补充了木柴和供应品之后,9月6日,船队离开加那利群岛,由于所有的船员情绪都很好,所以没有一个逃亡的。船队乘着加那利群岛附近常起的东北风朝正西方航行,根据哥伦布几年前在这一带航海的经验,这种东北风是越洋驶向日本国最好的风向。

船队顺着偏东风日夜不停地航行着,有时一昼夜可以向西航行150多英里。可是日复一日,总是那空无一物的海面展现在人们面前。船员们过着单调的海上生活。从早到晚,船童每隔30分钟报告一次根据沙漏得到的时间。船员每隔4小 时换一次班,由于在15世纪后期的小船上,只有船长和一两名高级官员才有享受舒适的船舱和卧铺的权力,所以不当班的船员只有懒洋洋地躺在甲板上闲聊,或缩在阴凉处好好地睡上一觉。

远航开始的日子里,哥伦布过得非常愉快,空气清新的早晨,煦暖的午后和宁静的大海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唯一使他焦虑不安的是海员们焦虑的心情。哥伦布在开始的时候就准备了两本航海日志。一本记录他估计的每天驶过的实际距离,是秘密的;另一本记载的航程比实际航程小得多,是公开的,这样是为了在航期拖长时,使船员们不致感到惊恐而失去信心。但是由于哥伦布总是把航速估计过高,所以他这本假日志倒更接近于实际的情况。

虽然,两个星期后,由于风向改变,航队开始逆风而行,可这却使哥伦布感到宽慰。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正需要这逆风,因为船员们很担心这一带海上以后永远不会有适当的风向来送他们返回西班牙。”

不久,他们发现一簇簇碧绿的海草飘浮在海面上,这时他们已经航行到了大西洋中部由大量漂浮的马尾藻覆盖的马尾藻海。当他们顺利通过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起初担心船会触上暗礁或被四周的海草缠住是没有必要的。后来,一个海员找到了一只附在海草上的海蟹,哥伦布认为这迹象表明陆地即将临近了,因为在他看来,蟹是不可能在离陆地80里以外被发现的。其实,这只是一种在马尾藻海里到处繁生的小蟹。

9月25日傍晚,平塔号的船只高喊在前面到了陆地,另外船上的船员也跟着爬上了桅杆,一个海岛在海天相接之处隐约可见。哥伦布激动不已,跪在地上感谢上帝,并且命令全体船员唱起了对上帝的颂歌。可是他们发现的海岛在第二天却无影无踪了。这种事在过去和以后都发生过,他们是把低垂着的雷雨云误认为是陆地了。

10月份,船队已与世隔绝地在大洋上漂泊了3个星期了,可是陆地的影子还是看不见。满面胡茬,衣服也由于汗浸海水淋而成板块的海员开始公开抱怨,他们说这次远航是一种愚蠢的航行,有几个海员要把哥伦布扔到大海里后再返航回去。

可是毫不动摇的哥伦布还是要继续一直向西航行。10月7日,他们看到一种肯定不是海鸟的小鸟越过头顶向西南方飞去。这时正值大批候鸟从北美飞向加勒比海岛群和南美过冬的转徙高潮。因此哥伦布就率领整个船队朝西偏西南方航进,这是以候鸟为航标的。

10月11日,海浪送来了一根有树叶的枝条,一根开满花朵的树枝和一块好像人工砍凿过的木头……这些迹象表明陆地已临近了。哥伦布在日落时带着船员唱起了祝福歌。他提醒大家,国王曾许诺以巨额年金做报酬给第一个发现陆地的人,并且哥伦布还以一件丝绸紧身上衣为奖励。晚上,船上点起了明火,把灯笼悬挂在船尾,这样可以保证各船互相不失散。晚上7点,船员开始值第一个夜班。

在海浪汹涌的夜间,船队颠簸在月光闪烁下的浪头上。各船船长都凝神搜索着西边远处的洋面上,或在甲板上紧张地来回踱着。10点钟,哥伦布终于发现了远处的一点微弱的火光。好像有人拿着一只蜡烛举起后又放下,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永远消失了。据后人分析,哥伦布看到的火光可能是印第安人在一个海岛的东海岸燃起的野火,以用来驱赶室内的蚊蚋。

使大家空欢喜一场的误报过去了,大家又都恢复了平静,在静谧的星光下,船队继续向前航行。第二天上午两点钟,平塔号的一个船员又高呼道:

“陆地!陆地!”这次他们的确发现了陆地,那些在月光中闪显出灰白色调的砂石构成了崖岸。这只是在佛罗里达外缘成弧形展开的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海岛,却不是东印度群岛的一部分。

这时哥伦布已不是一个探险家,而是一个新大陆的发现者,这可以说是哥伦布一生中最伟大的日子。一条项链似的珊瑚礁和光闪闪的沙滩环绕着的一个微微起伏的海岛耸立在前方6英里处。这个被哥伦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的岛上到处生长着绿油油的热带森林。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的意思是“神圣的救主”,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长13英里,宽5英里的小海岛。

哥伦布从船上看到有几个裸体的人从树林中出来,于是他把各船船长召集起来,“总督”哥伦布把石榴红的服装穿上,绿色的代表国王和女王的“F”和“Y”字旗也分别由另外两名船长扛着,举行仪式,然后在刚刚竖立的木杆上升起了那两面旗子。哥伦布宣布这里已成为西班牙的国土。随后他率众踏上大地,匍伏在地上,以感谢上帝给他们带来的好运。红棕色皮肤的居民,看着这群白皮肢不速之客的“表演”感到十分好奇和困惑。

不久,居民们好奇地开始围观哥伦布,他们全是裸体,体态十分健美,自以为是到了东印度群岛的哥伦布,把这些土著居民称做印第安人。这样,从那时起所有的美洲土著也都被这样称呼了。实际上,他们当时见到的这些人是散居于南美北岸诸海岛上的阿拉瓦克人。

哥伦布同这些土著居民做了交易,以铜铃、红帽子、玻璃珠之类的小物品换得了黄金制成的小饰物、棉纱和鹦鹉等等。这项贸易是绝对不平等的交换,一枚普通的西班牙钱币就可以换25磅棉纱。后来哥伦布描写这些居民时说道:“我所见到的所有的人都很年轻……,他们没携带也不懂得铁的武器可以伤人,当我把剑拿给他们看时,他们抓住了剑刃,因无知而伤了手指。他们没有任何铁器……”

船员们在圣萨尔瓦多停留了两天,也用一些廉价的装饰品从印第安人那里换来了食物、淡水。

那位带来的阿拉伯语言学家在这里是毫无用武之地的。哥伦布他们只是依靠手势和符号从阿拉瓦克人那里得知,南边有一个拥有大量黄金的国王,且在南边和西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海岛。

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在当时那带有很多想象成份的地图上,确实有许多海岛散缀在亚洲东部的海上,包括那个所谓的日本国。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那里黄金丰富到这样的程度,连宫殿的屋顶和地板都是用黄金制成的。于是哥伦布下定决心要向西南方寻找这块宝地。抓了6个阿拉瓦克人当翻译和向导之后,船队又朝西南方行进了约两个多星期。在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海岛,并且在这一带首次尝到了白薯、玉米和木薯,令他们赞赏不已的还有印第安人奇特的睡铺——网络状吊床。这以后不久,欧洲的海员就采用了这种吊床。

然而,寻遍了巴哈马群岛,他们也没有找到很多黄金,因而根据印第安人的传闻他们又继续向南方去寻找一个更大的叫古巴的海岛。这里向东风景十分秀美,到处可见巍峨的青山,因而,哥伦布说古巴是他听见到的最美丽的海岛。可是,在那里,他们同样没有找到什么商船和黄金屋顶的宫殿,他们所见的只是一些独木舟和一些由圆形小屋组成的村落。

哥伦布拿着一块黄金指给当地土著人看时,他们指了指内陆的一个地方说:“古巴纳坎。”“古巴纳坎?”“……坎?”“……可汗?”就是它,哥伦布认为他们一定是说:“中国的大汗”。因此他认为自己现在到了中国,而不是什么日本国。

一个外交使团很快被哥伦布派出了,携带着菲迪南德和伊莎贝拉的公函去见大汗。显然在这里不可能见到中国的大汗也不可能找到什么黄金的宝藏,可是却发现了当地居民的一个奇特的习惯——就是把一种称做托巴科斯的叶子卷起来塞进鼻孔,吸入点燃时冒出的烟。他们没有料到这野草有一天会变得像黄金似的贵重,这就是烟草。

沿古巴北岸航行了5个星期,船队仍旧没有找到黄金。由于听信了阿拉瓦克人的意见,有一天,平塔号船长自做主张起锚向东航行,去一个叫巴比克的海岛上寻找黄金,自此一去6个星期不见归来。

12月5日,哥伦布只率领着尼娜号和圣玛丽号到达了古巴的最东端,在继续东行中,又一个人口众多,风景优美的海岸出现了。全体人员都认为这是一个和西班牙同样美丽的海岛,西班牙岛就这样被哥伦布命名为这个海岛的名称,这就是现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属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

又过了两个星期,哥伦布他们勘查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北部海岸的大约1/3的地方,并且绘制了一幅相当准确的这一带的地图。有时他们去参观阿瓦克人的大部落并一同去寻找黄金。他们发现越是向东走,就越有找到黄金的苗头。

12月20日,船队在四周环山的阿库尔湾下锚。友好的当地居民将一些黄金饰物献给了他们。一件嵌金的精绣棉布做为礼物送给了哥伦布,这是在东边几英里外的一个部落酋长特意送来的,因此哥伦布决定马上回访。途中,圣玛丽号不幸触礁。哥伦布从这位酋长那里得知在内地有一个黄金十分丰富的叫锡瓦奥的地方。锡瓦奥又被哥伦布误解为可能是日本国的误读,因此他更认为无尽的宝藏已终于在这个西班牙岛上被发现了,也更相信西班牙岛就是位于中国东边海上的日本国。他们在岸上修了一个寨堡,木料来自于圣玛丽亚号船的残骸,命名为纳维达德,西班牙语的意思就是“圣诞节”。作为在这新大陆上的第一次殖民活动,哥伦布留下40人开采伊斯帕尼奥拉的金矿。随后,他们带着从岛上弄到的各种特产,大量的黄金以及那6个印第安人作为这次发现的证物,于1493年1月4日起锚开始了返回西班牙的漫长航程。

两天后,哥伦布的尼娜号又和正贴岸向西航行的平塔号重新会合。两只探险船无畏地驶向茫茫大西洋。两星期后,伊斯帕尼奥拉的群山就再也看不到了。归航的旅途也是惊验万状的,同样经历了惊涛骇浪和狂猛的风暴,在亚速尔群岛附近,两艘船又被巨大的风浪所冲散。3月4日,历尽坎坷的尼娜号终于到达了里斯本,3月15日,船又驶进了出发时的帕洛斯港。平塔号在几个小时后也进了港口。经过7个月零12天,这些疲倦的探险者终于又回来了。

哥伦布一生中最愉悦的日子要算他回来后的几个月,4月中旬他被召进宫,并且得到了将军的封号,隆重的招待也大出哥伦布意料之外。哥伦布也因此成了风云一时的英雄。

二次远征

急于想占有所发现的土地和财富的国王和皇后命令哥伦布马上返航回伊斯帕尼奥拉。一支包括17艘船和1200船员的巨大船队,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就组建完成了。这次殖民远征在当地欧洲派出去的远征中要算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哥伦布把自己的弟弟迪戈也带上做他的助手。本次远征的目的是要哥伦布在那里建一个永久殖民地,使当地土著人归顺,还要搞明白古巴是否真的是亚洲的一部分。

这次远航出发时与首次时不同,船队是在喇叭伴奏下,堂皇地从良港加的斯出发的。而第一次是从沿河的一个小镇出发的。其时正是1493年9月25日。为了找到印第安人提示的位于伊斯帕尼奥拉东南方的一些大岛,船队从加那利群岛出发以后,航向定得比上次更靠南了一些。11月3日,正是礼拜天,礼拜天在西班牙语就是迪斯多米尼 (意为主日),由于在当天他们发现了一个风景秀美的海岛,哥伦布就把多米尼加作为这个海岛的名字。这个标志哥伦布在加勒比海巡航开端的海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中部。

在一个以哥伦布的旗舰命名的叫马里加朗特岛的海岛上稍事停留以后,船队又继续向北驶进,不久就靠岸在草木茂盛的火山岛瓜德罗普。在这里,船员们发现当地的加勒布人有吃人的习性,美味的菠萝他们也是在这里首次尝到的。

⑦ 哥伦布的故事

1、哥伦布故事一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从海上回来,他成了西班牙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国王和王后也把他当作上宾,封他做海军上将。可是有些贵族瞧不起他。

他们用鼻子一哼,说:“哼,这有什么稀罕?只要坐船出海,谁都会到那块陆地的。”在一次宴会上,哥伦布又听见有人在讥笑他了。“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不是就创造了海西边的那块陆地了吗?发现,哼,又算得了什么!”哥伦布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然从盘子里拿个鸡蛋,站了起来。

提出一个古怪的问题:“女士们,先生们,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鸡蛋从这个人手上传到那个人手上,大家都把鸡蛋扶直了,可是一放手,鸡蛋立刻倒了。

最后,鸡蛋回到哥伦布手上,满屋子鸦雀无声,大家都要看他怎样把鸡蛋竖起来。哥伦布不慌不忙,把鸡蛋的一头在桌上轻轻一敲,敲破了一点儿壳,鸡蛋就稳稳地直立在桌子上了。

“这有什么稀罕?”宾客们又讥笑起哥伦布来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可稀罕的,”哥伦布说,“可是你们为什么做不到呢?”宾客们一个个强词夺理:“鸡蛋都破了,那算什么呢?”

哥伦布却继续保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我在刚开始定条件时,曾有说过不允许把鸡蛋敲破?”哥伦布离席而去时。

还留下了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能想到你们想不到的,这就是我胜过你们的地方。”宾客们一时哑口无言。

2、哥伦布故事二

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

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

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

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

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3、哥伦布故事三

有一次,哥伦布又带领船队出发远航了。过了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船队航行了还不到一半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烟波浩渺的大海,哥伦布心情十分沉重。

这十几个患病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去吧。等你们返航归来,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 哥伦布万般无奈,只得含泪点头答应了。

几个月过后,哥伦布的船队胜利返航了。哥伦布带领船队向那个留有患病船员的荒岛驶去,船队离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沉重。

这次探险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啊!哥伦布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船队已经靠了岸。
猛然间,哥伦布见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从荒岛上向船队狂奔过来。

他定神一看,这不是自己的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哥伦布真是又惊又喜。等船员们跑近了,哥伦布急切地问道:“你们是怎样活过来的?”

船员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到了岛上以后,不久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肚子饿的时候,就只好采些野果子吃。就这样,我们才一天天活了下来。”

哥伦布自言自语地说:“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他回到意大利以后,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了医生们听。后来,人们经过研究发现,野果子里含有一种叫做维生素C的物质。

原来,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这种病是由于身体内长期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船员们长期食用黑面包、咸鱼肉,身体内缺少维生素C,因而得了坏血病。

后来,他们在荒岛上采野果子充饥,身体内补充了大量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也就是说,是维生素C救了这些船员的性命。

4、哥伦布故事四

哥伦布从船上看到有几个裸体的人从树林中出来,于是他把各船船长召集起来,“总督”哥伦布把石榴红的服装穿上,绿色的代表国王和女王的“F”和“Y”字旗也分别由另外两名船长扛着。

举行仪式,然后在刚刚竖立的木杆上升起了那两面旗子。哥伦布宣布这里已成为西班牙的国土。随后他率众踏上大地,匍伏在地上,以感谢上帝给他们带来的好运。

红棕色皮肤的居民,看着这群白皮肤不速之客的“表演”感到十分好奇和困惑。不久,居民们好奇地开始围观哥伦布,他们全是裸体,体态十分健美,自以为是到了东印度群岛的哥伦布。

把这些土著居民称做印第安人。这样,从那时起所有的美洲土著也都被这样称呼了。实际上,他们当时见到的这些人是散居于南美北岸诸海岛上的阿拉瓦克人。

哥伦布同这些土著居民做了交易,以铜铃、红帽子、玻璃珠之类的小物品换得了黄金制成的小饰物、棉纱和鹦鹉等等。这项贸易是绝对不平等的交换。

一枚普通的西班牙钱币就可以换25磅棉纱。后来哥伦布描写这些居民时说道:“我所见到的所有的人都很年轻……,他们没携带也不懂得铁的武器可以伤人,当我把剑拿给他们看时。

他们抓住了剑刃,因无知而伤了手指。他们没有任何铁器……”船员们在圣萨尔瓦多停留了两天,也用一些廉价的装饰品从印第安人那里换来了食物、淡水。

那位带来的阿拉伯语言学家在这里是毫无用武之地的。哥伦布他们只是依靠手势和符号从阿拉瓦克人那里得知,南边有一个拥有大量黄金的国王,且在南边和西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海岛。

5、哥伦布故事五

即使在这种艰难的逆境中,哥伦布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情绪。为了找到一个能通过去到另一个大洋的海峡,他一个个海湾、一条条河流地探查,可是终未能如愿。

也许是因为从巴拿马附近的印第安人那里得知根本没有水道或海峡连通两大洋的缘故,哥伦布放弃了继续寻找通路的探索,又开始寻找起黄金来了。

可是船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开始是4月中旬,一只轻快帆船在沙洲上搁浅。接着,另一只船又被船蛆蛀漏,而且在如此的热带高温下,另两只船也都面临着虫蛀的危险。

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哥伦布命令把船靠在一个避风的海滩上,全体船员勉强度日,因为乘这样的船想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之后,哥伦布也曾派过两个人划独木舟回圣多明各求援,可是他们却是一去无音讯。哥伦布关节炎发作卧床不起,耐不住苦苦等待的船员约有一半起来闹事。

1504年1月初,他们没经哥伦布允许擅自离开,想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去。可是他们的独木舟又怎经得起海上的大风浪,不久就又都被狂风吹回到牙买加。

⑧ 哥伦布的冒险航海是由哪个国国王赞助的

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

⑨ 哥伦布的冒险航海是由哪国国王赞助的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十分崇拜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后来,对于谁最早发现美洲不断出现各种微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乃至亚洲、非洲整个旧大陆的人们确实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陆。至于谁最先到达美洲,则是另外的问题,因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为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阅读全文

与哥伦布的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期货长线百分之十的仓位轻仓 浏览:606
投管投资官网 浏览:909
工行股票市值 浏览:649
期货高开几十个点 浏览:115
无抵押个人网上贷款 浏览:324
期货涨10个点是多少钱 浏览:613
1063股票 浏览:767
丹华资本投资公告 浏览:782
银行工作让我买基金 浏览:539
兰格网北京废钢筋价格 浏览:633
2019年4月最新贷款基准利率 浏览:872
狮桥融资租赁总公司 浏览:819
伊朗的外汇管制 浏览:794
红枣主力期货 浏览:404
股票平权 浏览:544
红枣期货的红枣规格 浏览:65
信托收税吗 浏览:58
民融资租赁 浏览:716
投资2万亿美元 浏览:409
长信基金总经理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