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供给侧改革融资

供给侧改革融资

发布时间:2021-06-01 19:49:38

㈠ 供给侧改革将直面哪些系统性金融风险

决策层在供给侧方面正在推进“大手笔”的改革,但出于“稳增长”的需要,在需求侧方面剌激前期还是有些偏过。而靠需求侧“强剌激”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稳定经济,但也必须在各项政策上拿捏有度:既要稳定经济,推进改革,更要在给供给侧改革腾出空间的同时,避免各类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① 避免房地产暴涨暴跌风险
一方面,一线城市楼市疯狂亦与货币政策变动有关。2015年多次降准降息,尤其是2016年一季度新增贷款为4.61亿元,大大超越市场预期。此外,从人民银行公布的第一季度信贷数据看,个人购房贷款增加1万亿元,同比多增4309亿元。
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倾向于加杠杆。正是由于房地产政策暖风颇吹,加速了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预期,使得很多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都加入到炒房大军中来。
② 企业加杠杆,导致债务违约
一方面,对于那些历史包袱重、行业前景黯淡(包括产能过剩),救活无望的企业,有必要打破刚性兑付,该违约的就要允许其违约,该破产清算的就要允许其退出。如此一来,就要对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如何甄别发行债券企业的质地好坏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而对于那些因一时困难,靠自身能力可逐步复苏的企业,就可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其度过难关。比如,让企业债转股,就是允许企业将银行贷款转化为股权,这样有助于改善违约企业的现金流,提高其在债市上对到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③ 防范理财行业系统风险的发生
其一,线下理财已经成为自融、非法集资以及庞氏骗局的温床。比如,金鹿财行、中晋资产,都是想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向社会大规模融资,给集团内其他企业解决流动性问题。笔者认为,这类理财公司由于必须要将资金交给母公司调配,所以缺乏的独立风控能力,一旦母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出问题,这类理财公司就会发生兑付危机。
其二,多数线下理财公司存在资金池,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有理财业务员曾担言,“即便把产品成功销售给客户,但大多数一线销售人员实际上也不清楚到底资金投资了什么,投向哪里?”同时,不少线下理财公司存在着先吸收投资人资金再放贷模式,这种本末倒置的模式极易形成资金池。
在一般情况下,理财公司在投资某一标的时,都要在银行设立一个单独账号,将投资者的钱专款专用。而现在很多线下理财公司将所有投资者的钱放在一个资金池里,所有各种费用支出、投资资金都从资金池中划拨,这很容易造成只要一个项目出问题,就会危及整个资金池的安全。
其三,缺乏第三方资金托管。理财公司与银行的资金管理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理财公司仅仅是在银行开立一个普通账户,把资金存入账户后并不与银行签订任何托管协议,该公司可自由使用资金。
第二种是有相关牌照的理财公司,为了符合监管要求,与银行签订资金托管协议。但这种托管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不大,该公司还是有使用资金的自由,资金的使用方向,银行也不能进行干涉。表面上是托管,但是本质上银行并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去监管资金流向。
第三种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资金监管,理财公司和银行还有第三方之间签订具有法律约束效益的资金托管的协议,理财公司没有使用资金的自由,资金的使用必须要符合协议的要求。银行对存管资金具有监督管理的权利,这个权利是来源于相关的法律文件。
目前大部分线下理财公司在资金存管这块,大多数都属于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特别是第二种情况更为普遍,而第三种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资金存管的理财公司特别少。正是理财公司账号,缺乏银行等第三方机构监管,理财公司可随意调用其账上的资金,挪作它用。
其四,高薪激励员工搞“传销”。线下理财公司规模很大,原因在于往往通过高提成聘请庞大的线下团队进行地推,其中不乏采取传销式的发展模式。比如,这次出事的大大集团,大大集团主要靠“高薪”吸引员工,几乎无学历要求。

㈡ 什么叫做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供给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具体的说,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是扩张经济总量,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是从生产端着手,通过解放生产力,合理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的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实现产业的创新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水平。

1、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光伏、风电设备等行业,按照国际标准,产能利用率应该超过80%~85%的幅度,而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目前只在70%~75%区间,光伏利用率就不足60%。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毛利率只有5%-10%,仅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12%-15%,承担的综合税费达40%。
3、去除房地产库存,实现行业持续发展。 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支撑经济发展、户籍改革及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防范金融风险,完善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8%,直接融资比例不足2%,大量的信用风险不断向银行体系聚积,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㈢ 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复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制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供给侧改革融资扩展阅读

从中国中央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质量”等明确表示看,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

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看,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还是降低垄断程度、放松行政管制,也无论是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民众,还是减少对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实际上都是政府改革的内容。

㈣ 房地产融资“供给侧改革”启动 楼市“去杠杆”全面展开

2020年最后一天,一则金融领域的文件发布,宣告房地产业正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中国境内的所有法人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进行管理。
具体为,将法人银行分为五档,根据各银行所处的不同档位,对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设定上限。其中,前者最高不超过40%,后者最高不超过32.5%。
《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这一文件被认为是“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一部分,虽然设置的额度比例并不苛刻,且监管层给予了一定的过渡期,但政策的信号意义仍然不可忽视。
过去多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对购房者的限制近乎严苛。限购、限贷、限售等一系列“限”字诀政策的推出,在保护刚需的同时,也令购房者“加杠杆”变得越来越难。2020年8月,“三条红线”政策提出,从房企的角度对融资需求进行量化管理。而此次“涉房贷”集中管理制度的推出,则是对资金供给端的收紧,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被认为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分五档考核房地产贷款占比
按照《通知》规定,法人银行将被分为五档。具体为:6大行+国开行为第一档,12家股份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北京、上海、江苏银行为第二档,民营银行+除去北京、上海、江苏外的城商行+大中城市和城区农合机构为第三档,县域农合机构为第四档,村镇银行为第五档。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
指标方面,第一档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40%、32.5%,第二档分别为27.5%、20%,第三档分别为22.5%、17.5%,第四档分别为17.5%、12.5%,第五档分别为12.5%、7.5%。
按照监管层的说法,上述分档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确定,而管理要求的设定综合考虑了银行类型、存量房地产贷款业务现状及未来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支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住房租赁有关贷款暂不纳入房地产贷款占比计算。
《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以2020年12月末数据为界,并对不同的超出比例分别给予了2年、4年过渡期。同时明确,各地可以结合所在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等特点,在增减2.5个百分点范围内适当调整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
此外,为配合资管新规的实施,资管新规过渡期内(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纳入统计范围。
银行是房企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有金融机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算上开发贷款、按揭贷款,以及非标融资、信用贷等其他渠道,房企每年从银行中获得的贷款额度在5万亿左右的水平,占其资金来源的三成左右。因此,此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额度管理,会很快引发行业关注。
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仅从额度上看,这一规定并不苛刻。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为28.8%,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为19.8%,平均水平低于管理目标限制。目前设定的管理比例要求基本符合2020年的情况,意味着2021年市场投放的额度总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同时,监管层根据年末银行的实际情况设定了过渡期,超出管理要求越高的,过渡期时间越长,让银行和贷款主体有足够的时间平稳调整,避免过大变动。因此,许小乐认为,“该方案对短期市场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两部委有关负责人同样明确了这一点。据介绍,2019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已就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开展了广泛调研,与金融机构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目前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符合管理要求。”
但新规“堵漏洞”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按照贝壳研究院的说法,新规实施差异化管理要求,从规模和防控风险能力两方面为依据制定分档。也就意味着,以往“小银行”通过更“灵活”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拓展该部分业务的空间将受到限制,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资格等方面的管理将更加严格。
去杠杆之路
过去多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对购房者的限制近乎严苛。限购、限贷、限售等一系列“限”字诀政策的推出,在保护刚需的同时,也令购房者“加杠杆”变得越来越难。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从2020年开始,楼市“去杠杆”的过程逐渐延伸到房企的融资环节。
2020年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首次提出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会议还提出,以“三道红线”为原则,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实施管理。
所谓“三道红线”,是指对房企设置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等三个指标,根据触线情况不同,将企业分为“红、橙、黄、绿”四档,对有息负债规模增速进行量化管理。
据悉,“三道红线”已经对房地产业产生了实质影响,近期,房企已经在销售回款、拿地销售比、债券发行规模增速方面进行了实质调整,一些企业还设定了具体的降档期限。
按照许小乐的说法,“三道红线”是在资金需求端的管理,而此次的“涉房贷”集中管理制度则是在资金供给端的收紧。
他还认为,对“涉房贷”进行集中管理,不仅是“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未来,该政策将和“三道红线”一起,成为楼市调控的常态。
多数受访者指出,随着资金供给侧的管理全面收紧,房地产领域的“去杠杆”行动也将全面展开。
许小乐指出,近年来的楼市调控,主要沿着“去杠杆”的方向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推动房地产与金融及实体经济平衡发展。他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金融信贷中涉及房地产的比例较高,不仅增加了企业和居民的杠杆水平,也挤占了社会信贷资源,不利于构建国内大循环。
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房地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逐渐消退后,金融红利也在消失。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将告别红利下的高增长,转而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㈤ 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供给侧改革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邑股份投资5G 浏览:891
外汇培训招聘 浏览:869
海通证券资金账户销户 浏览:560
一百人民币兑换多少西非法郎 浏览:546
如何模拟外汇交易 浏览:66
股票的日记账 浏览:16
金杯汽车股票的历史价格 浏览:878
海外汇款限制 浏览:276
股票学术论文 浏览:894
人民币对泰铢汇率今天 浏览:552
企业的银行融资租赁 浏览:388
主力资金是当天买当天卖 浏览:893
天首集团股票 浏览:47
股票质押债权 浏览:928
九鼎华信投资管理 浏览:744
999黄金回收价格走势图 浏览:606
px行业融资 浏览:535
四川久远投资 浏览:148
人民币美金股票 浏览:44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录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