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支农再贷款
支农再贷款是央行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再贷款。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原来仅是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旨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信贷服务,壮大支农资金实力,促进“三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突破,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降低涉农贷款利率,支农再贷款执行优惠利率,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利率还可在优惠利率基础上再降1个百分点。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借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利率应低于该金融机构其他同期限同档次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年期的支农再贷款利率为3.35%。
2014年7月3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260亿元的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为三个半月来首次进行该期限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70%低于4月15日的3.80%。这是正回购中标利率2014年首度下调。央行的这一举措被业界认为是定向降息的前兆。
对部分分支行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200亿元,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支农再贷款管理,促进降低‘三农’融资成本。此举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的要求,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能力而采取的措施。
除对特定机构涉农贷款优惠利率再降1个百分点外,央行还提出了三项措施:加强支农再贷款管理。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再贷款借用期间,涉农贷款增量应不低于借用的支农再贷款总量;提高支农再贷款使用效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支农再贷款额度的地区结构;加强对支农再贷款降低“三农”融资成本的监测考核。加强对支农再贷款投向和涉农贷款利率的监测考核,确保支农再贷款发挥降低“三农”融资成本的作用。
2. 人保财险支农融资管理
为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的外部制约,农业部畜牧业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在北京签署“关于合作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精准扶贫的框架协议”,坚持“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强牧惠牧、合作共赢”原则,建立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创新保险资金投入模式,加快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支农是什么
官方说法是:支农是支援乡镇基层农业生产工作,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深加工等)建设工作 。通俗点来说就是支持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兄弟的发展,让大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结合乡村建设理论等,去完善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并且组织一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动等等。
4. 支农的含义是什么
支农:从2006年起连续5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支援农村建设。支农即到农村服务,支持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发展。
5. 什么是支农啊
支农是支援农村,支援农业。
支农的主要内容:
1、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
2、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政策。
3、鼓励发展林业的政策。
4、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政策。
5、鼓励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
6、鼓励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
7、鼓励发展农村道路的政策。
(5)支农融资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实施支农的意义:
一、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之有能力进行更好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三、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四、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 什么是支农惠农
支农惠农政策指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 制订一系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1)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 实施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对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以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3) 政府通过价格杠杆,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二) 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三)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 (1) 不断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引导农产品结构调整。(2)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3) 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不断探索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通过“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大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力度,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四) 疏通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为此有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推进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五) 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在落实“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加快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六)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7. 支农贷款是什么意思
涉农贷款,是指《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银发[2007]246号)统计的贷款。农户贷款,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农户,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