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就比不规范要好。
② 我爱你998: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为什么会利好股市
以前理财产品是不能炒股的,新规是可以,也就说股市里面可能会多出来好多钱
③ 理财新规落地,起售门槛降至1万 利好哪些银行
1、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降至1万。
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单只私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
这一条对银行来说是重大利好,有银行理财小伙伴戏称,“银行理财也降到1万门槛了,公募基金要哭晕在厕所!尤其是利好农行、邮储银行这类以农民客户为主的银行。”
2、允许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参照货基估值核算规则。
与“资管新规”一致,要求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通过净值波动及时反映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在清楚知晓风险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过渡期内,允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估值核算规则,确认和计量理财产品的净值。
3、非标投资仍要求期限匹配,非标比例仍保留。
延续对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三单”要求,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限额和集中度管理规定。
4、设定理财产品所投资产负面清单,理财可以投资债转股。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投资于信贷资产,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发行的次级档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面向非机构投资者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监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④ 资管,银行理财新规:到底是多大的利好
新规最主要是延缓场内资金流出的速度,有利于股市企稳,但是降杠杆趋势不变。
新规引流资金能明显看出来的就是把公募理财门槛从5万元降低到1万元,到底能引流多大资金不得而知。
总体上而言,新规能延缓市场去杠杆的力度,有利于股市短期企稳。长期看,市场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点,不知道这次新规出台后能否形成,依然是未知数!
⑤ 资管新规落地是利空还是利好
目前来看是利好,银行的理财做不了了,会有大量资金进入股市,2020年才开始实施呢,股票万一开户
⑥ 银行理财新规对银行是利空,还是利好
看来题主对这个有点研究啊。新规对银行是利好,因为现在银行存款利息太低,贷款手续又麻烦,所以很多人都到网贷平台存款或者借钱,抢了银行声音,银行不得不出新规来限制了。虽然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确实是利好。
⑦ 银行理财新规会影响到谁
银行理财新规要来了!影响400万从业者和1.4亿股民。
7月21日消息,20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银行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降低投资者购买门槛、允许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等一系列规定,将影响无数购买银行理财的家庭、逾400万银行从业者和1.4亿多的A股股民。
图为某银行网点在办理理财业务的工作人员。
利好银行吸引资金,影响逾400万银行从业者
原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有409万银行从业者。无疑,《办法》将对这409万从业者也产生巨大影响。
原银监会2017年就已对银行理财产品加大监管力度。今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规范化,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部分银行理财模式受到影响。
2017年底,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2.17万亿元,到2018年6月末,余额已降为21万亿元。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506家银行共发行2.86万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减少3906款。3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环比下降。
在专家看来,《办法》中诸如降低投资者门槛的规定,利好转型中的银行业吸引资金流入理财资金池,缓解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压力。
《办法》过渡期要求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过渡期自《办法》发布实施后至2020年12月31日。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发布实施《办法》,既是落实资管新规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细化银行理财监管要求,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⑧ 理财新规落地,对股市有何影响
资管新规,对于股市,债市,理财市场都是利空,但程度不同,对于股市债市来说,将内有杠杆资金和不合规资容金相继退出市场,但还是那句话,去年底就公布了征求意见,那时候已经打草惊蛇,所以这些资金已经在退出了,这次发布后,在时间上还给宽松了一年半,所以好于市场预期,原来按照2019年6月份准备的一些资金,现在反倒是可以不着急了,所以实质利空已经被消化,而预期上反而是惊喜是利好,短期反而对股市产生支撑作用。不过中期这些钱终究要走的,所以中期也还是会有压力,但从长期看,又反过来了,他还是利好的,因为固定收益理财市场可能会风声鹤唳,在实施初期可能会爆发不少问题,再加上媒体渲染可能会吓出大量资金,这些资金从理财市场退出,很有可能会进入股市和债市,所以长期看,是有资金流入的,对于股票市场的估值会有支撑。
所以,对股票和债券市场,短期预期利好,中期政策利空,长期资金反而是利好的。
⑨ 史上最严理财新规中暗藏着哪些发展机遇
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银行理财新规——即最新版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来了。
良机一
发展代销行、抢占基础资产
《办法》拟对银行理财业务资质进行分类,分综合类和基础类两大类,基础类的银行理财业务将不能投资非标和权益类资产。50 亿元人民币资本净额成为了一道“红线”,低于这一标准的银行将只能从事基础类银行理财。
除了50 亿元人民币资本净额,有资格进行综合类理财业务的银行还需要达到公司治理良好,具备与理财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问责机制健全;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监管评级良好;具有与所开展的理财业务相匹配的专业人员、业务处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及时、准确地报送理财产品信息;理财业务管理规范,最近 3 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因内部管理问题导致的重大案件等要求。而一条还包括“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事实上也给监管部门日后调整管理松紧,留了一道活口。
值得注意的是,某资本净额未及50亿元的城商行负责金融市场业务的人士告诉“愉见财经”,最让他们感到无奈的是,根据《办法》,不止是传统意义上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和委托债权等不能做了,而且连他们曾经较多涉及的票据(不包括央票在内的普通票据)、信用证等也被明确划进了非标范畴。
“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就会下降,收益率等可能无法满足部分理财客户的需求了。”该名负责人说。
像这样将被划分进基础类理财资质的小银行,全国还有不少。2015年末,全国共有133家城商行,1000家农商行,据初步统计,城商行中仅有约80家资本净额超过50亿元,占比约60%;农商行中仅有30家,占比约3%。而一组对比数据是,2015年年报中披露发债的银行,城商行有100家,农商行有148家。
对于具有综合类理财业务资质银行而言,这些小银行,似乎有必要“快到碗里来”,成为一批亟待营销拉拢的同业客户。某股份制银行总行研究部门人士向“愉见财经”表示,他们也已经准备抓住“机遇期”,全行传达这一由资质分类带来的“业务机会”。
细化来看,达到综合类理财业务资质、并且同业业务能力及关系经营较好的银行,将从别人被拦下的业务里,“捡”到两大机会:
第一,如上述数据所示,大量同业客户将只能做基础类理财业务,而这些银行也需要好产品以提升客户竞争力。此时,这类同业就成为了国股大行们的绝佳“代销”渠道。
甚至于,“如果他们有‘面子’上的需求,就让他们拿去我们的产品,然后自己贴贴牌”,一名股份制银行总行资管业务人士私下称。
第二,除了发展“代销”,先知先觉的银行会意识到,事实上不少中小银行权益类理财资产配比反而较高,虽然估计未来银监会将给予过渡期,但这些中小金融机构最终可能只能向外转让此类基础资产。这对有综合类理财资质、且有承接能力的银行而言,一旦深入挖掘,将会有不少“送上门来的肥肉”。
良机二
吸引风险金、做大债券承分销
根据《办法》,商业银行应当选择一家从事理财产品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开立风险准备金专户,用于风险准备金的归集、存放与提取。该账户不得与其他类型账户混用,不得存放其他性质资金。存管银行应当监督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风险准备金存放安全,管理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与程序。
这一条在市面上各类评论解读里很容易被忽略的条款,其实暗藏着可供银行开掘的另一条新业务密道:抢抓风险金托管客户。
当风险控制成了银监会当下最注重的事务,可想而知,对风险准备金的管理和落地也将尽快推动起来。
趁着这一趋势,营销抢抓一批同业客户来本行开立风险金专户,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不只能带来一笔托管费的中间业务收入,还能留下一大笔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
而若把眼光再放长远,另据《办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可以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及银监会规定的其他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损益应当纳入风险准备金。亦即,接着风险金的托管存入和未来交易,托管行还有望增强未来债券的承销、分销能力和交易流量。
良机三
信托业拼实力争地盘
网传理财新规中的另一大限制,是银行普通理财资金将无法承接各类证券资管的非标理财,在非标类中,信托将成为非标唯一通道。这对信托机构而言,至少短期将形成利好。
一旦切断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路径,就会带来其销售滑铁卢了,券商资管等通道继续获取此类基础资产的积极性就会下降,由此信托就能“接替”上去,获得这些资产和业务机会。
不过,也有券商分析师称,并非所有信托机构都会得利,理财新规将对信托机构的定价能力和风险隔离机制提出更高要求,信托行业内部竞争分化将加剧,资本实力雄厚、风控能力强、经营效率高的信托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此外,除了以上三大“机遇”,也有一些银行人士私下表示,以后将进一步开动理财产品“委外”的脑筋了。其实,只要理财资金逐利性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一头赌了,总有其它头要往外疏。有券商研究观点称,目前来看,委外产品占理财产品的规模大概是5%到10%,未来这一占比会快速增加。
⑩ 大金融板块集体暴涨背后,理财新规是超预期利好还是被
理财新规放宽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股市也可以,属于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