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林园信托

林园信托

发布时间:2021-07-20 06:39:39

① 什么叫私募基金投资风险大吗

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特定目标为投资对版象的证券投资基金权。私募基金是以大众传播以外的手段招募,发起人集合非公众性多元主体的资金设立投资基金,进行证券投资。投资风险大,私募基金意味着高风险,操作灵活,业绩不稳定。

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往往是指相对于受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而言,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



(1)林园信托扩展阅读:

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投资周期,而因为投资于发展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本身有很大风险,如果被投资企业最后以破产惨淡收场,私募股权基金也可能血本无归。

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时候,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其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

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融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所在。

② 股神园林炒股怎么这样能她的技巧是什么

林园是男人,他的事情都是胡编乱造的。

③ 信托投资基金的基金现状


从创立到最新公布业绩阶段,能统计到的32只信托投资基金仅6只跑赢大盘。其中,2008年6月15日才创立的平安证大增长二期,到公布业绩的7月13日业绩仍为负。在跑赢大盘的6只信托投资基金中,跑赢大盘20个百分点的仅1只———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该产品创设于2004年2月20日,截至2008年7月31日,累计净值增长180.40%,同期大盘增长率为159.68%,高出20.72个百分点。跑输大盘的26只信托投资基金产品中,接近大盘涨幅的只有9只,其余均低于大盘涨幅10个百分点以上。
而在公布最新业绩的信托投资基金中,能单独计算7月份业绩的17只信托投资基金仅2只跑赢大盘,占比为11.76%。而在公募基金方面,2008年7月份259只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大盘的有46只,占比17.76%,比信托投资基金11.76%的跑赢率要高。2008年7月份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值为13.33%,同期信托投资基金中达到该增长率的仅4只,除了跑赢大盘的2只外,另外2只为平安?东方港湾马拉松、平安?晓扬中国机会二期,7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4.06%和14.12%。
值得一提的是,“股神”林园2008年2月28日创设的深国投?林园,截至2008年7月20日净值增长率才27.74%,而同期大盘上涨了40.88%。
挺进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公布,一向低调的信托投资基金逐渐阳光化。351家公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就有4只信托投资基金现身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
其中,深国投?明达2期、深国投?明达3期双双选中古越龙山,分别持有古越龙山91.5387万股和66.8791万股,6月末的总市值高达3882.82万元。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深国投?明达3期4月2日才成立,因此是在第二季度建仓古越龙山,从该股近3个多月的震荡走势来看,其对深国投?明达3期净值增长的贡献比较有限。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深国投?明达3期实际增长率为17.05%,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则为27.45%。
而平安?晓扬中国一期持有83.46万股山河智能,尽管持股数量相对较少,但含金量却是最高的———2008年6月末的市值高达5875.25万元。二季度,山河智能的涨幅高达81%,同期平安?晓扬中国一期实际净值增长率也高达37.88%,将大盘远远抛在身后。目前,山河智能股价已由6月末的70元涨到百元之上,如果平安?晓扬中国一期持有该股至今,这部分股票市值将突破8400万元。
此外,深国投?睿信持有160.3426万股中江地产,2008年6月末市值为2980.77万元。二季度,该股涨幅达到了85%,而深国投?睿信2008年4月10日至2008年7月10日之间的净值增长率为27.78%,跑赢了同期大盘。

④ 剖析股神园林神话为什么破灭

2006年3月4日,林园决定把自己的“财富神话”让媒体曝光。林园是散户,且声称在股市的交割单都是用别人的名字开户——林园说一共有40多人的名字,唯独没有他本人,这样,“林园神话”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考证。
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影响媒体的推波助澜,继而也没有影响散户们追捧他这个横空出世、身份可疑的“中国股神”。
现在回头看,能够见证的只是林园造神的“中国功夫”:语不惊人死不休!
中国资本市场有太多的神话,但当时的神话中的主角很少有散户,虽然有杨百万,可杨百万的“投机”色彩太浓,显然不符合当时政府所主导的典型取向。于是,林园站出来了,而且声称是“价值投资者”,而且他说,当年杨百万只是他的“跑腿的”。中国的散户太需要能够代表他们的“神”了,林园这个“股神”无疑是他们渴望已久的现实兴奋剂与心理安慰剂,尽管林园说话太满细品未免有些忽悠的嫌疑,可他还是被疯狂的散户推上了神坛。
当时赵丹阳、但斌这些堪称“股神”的阳光私募“大佬”信奉的是价值投资,那么,散户林园声称自己也是“价值投资”;但斌强调自己是企业分析师,推崇乌龟式投资策略,那么,散户林园也宣扬和企业的“肌肤接触”,也声称,在熊市时采取“乌龟策略”,即像乌龟一样,选好股票后就静静的趴着,一动不动,在牛市中操作频繁;赵丹阳、但斌不时都有连续几年骄人的业绩单示人,那么,散户林园自称创下了从8000元资金起步到2007年资产总额高达20亿元的“神话”。
如果说,赵丹阳、但斌对价值投资和巴菲特充满了虔诚的敬畏之心,那么,散户林园则是连巴菲特都不放在眼里。
巴菲特有过投资的失误,可林园自称炒股从来没有亏过钱,躲过了所有的熊市,抓住了所有的牛市,投资十几年,从来没有失误过。
巴菲特、彼得.林奇这些世界一流股神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充其量也就在30%,按照林园自己的说法——“我投资股市的16年间(截至2006年),年均复合增长就是98%。”
巴菲特52岁的时候资产是2亿美元,而林园透露,他在2005年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我在42岁的时候,股市中的资产就算是4亿元人民币,我相信到了2008年,股票资产至少也能番一番。不信咱们就先等三年后再看。”
林园自诩“赚钱的基因已经深入到骨子里”,且强调:“也许财富可以复制,但我不相信自己的操盘风格能够复制。”
这就是林园,一个业绩不可考却凭自话自说垒就的“股神”!
这就是“林园神话”,像雨像露又像风的“炒股大话”!
虽然破绽可见,虽然泡沫明显,因为应合了当时多方的需求,便也就没有人去刨根问底式的深究,即使有明白人也揣着明白装糊涂,懒得去点破——要知道,在“股神”四起的疯狂股市,较真,除了扫大伙儿的兴外就只有自讨没趣的份。

“股神”裸泳:“林园神话”在阳光下消解

与那些“带头大哥”式的大小“股神”的命运不同,“股神”林园成名之后迅速“变脸”,于2007年3月联合深国投,推出了属于自己的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既然是阳光私募,一切有了公开查证的数据,林园这位学医出身的“股神”的能耐也就暴露在阳光之下。
到目前为止,投资者九成亏损,让人吃惊的是,把自己描绘成近乎“东方不败”的“股神”林园也不例外。
林园看好的金属、金融等股遭遇全球经济衰退的打击。林园公布的重仓股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黄山旅游已经遭到腰斩。林园旗下的三个产品,回报率分别为-8.5%,-41.34%和-40.49%,同期大盘跌幅为1.71%,47.08%,47.56%。林园的投资回报率勉强合格,但神的光环减少不少。
在前两年的大牛市中,林园的资产处于急剧扩张期——从4亿元到20亿元——也是名望如日中天之时。问题在于,牛市中借款追加投入所得到的收益,会在熊市中加倍亏损,也就是说,由于资金量与资金成本的增加,亏掉本金所需要的调整幅度越来越小,如今市场深达50%以上的调整幅度,足以使借贷入市者、相信大盘蓝筹股者失去所有的盈利。
如此,“股神”林园“到了2008年,股票资产至少也能番一番”的誓言注定就泡汤了。
与此同时,伴随“股神”裸泳的是,曾经自造的“神话”也一并在阳光下消解。
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著文直言:牛市中有很多人披上神皮,林园是其中一个,熊市中有很多股神会褪下神皮,不知道林园会不会是其中的一个。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但在一些绝望的投资者的心中,把股神与骗子划上了等号。

⑤ 林园:我为什么要成立信托产品

我认为是为了赚钱

⑥ 好的股票书帮忙推荐一下

我博客上的文章,希望有帮助

熊市正好读书——我推荐的投资书籍
1.入门不要看杂七杂八的东西,就看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教材5本,主要看《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这三本读过一遍,市面上80%的证券书可以无视,这个是童子功、基本功,这个功夫不下,你会永远是市场中的炮灰。
2.技术分析入门时候了解一点就好了,主要是K线知识和成交量还有均线系统。K线看小日本的,K线技术是他们发明的,日本的《酒田战法》推荐,关键是下笨功夫,老老实实手工画一个股票至少3个月的K线图,比你读10本K线书都要强。国内的K线书籍就不要看了,似是而非的太多。成交量没什么好推荐的,东西很多,多看看吧,没必要钻的太深,互相矛盾的东西太多“量为价先”是欺骗最大的伪命题。技术指标不要当成万能指标,了解几个常用的指标,如KD、RSI、MACD、OBV足矣,关键是了解他们的设计原理,比机械背诵什么20和80的超买超卖要有用的多,融汇贯通以后你完全可以自己在证券分析软件中编写适合你的技术指标。如果一定要研究技术分析,推荐美国爱德华兹和约翰马吉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这是西方技术分析的开山鼻祖与经典。另外,心理分析方面看利弗摩尔的关于投机生涯的书。
3.要想做好股票一定要研究基本面分析,这个是当今世界上证券分析的主流。前提是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如果你一点财务知识都没有,先去补财务的课程,最简单的是考一下会计从业资格。这里的童子功是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如果这个苦功不想下,后面的也不要看了,直接去买基金吧。推荐的书籍是欧奈尔的书、费雪的关于成长股的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与《战胜华尔街》,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如果钻研精神十足,可看基本面分析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有价证券分析》(先把你家能砸的东西收好-_-!)。看了这么多书,是一脑子浆糊怎么办?跟实践相连吧!我的一个很笨但有效的方法是:随便找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股票,找齐它最近三年的所有报表和公告,,给他每个季度出一个投资报告,看看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加仓还是减仓,三年报表分析下来你的基本面分析也就想华罗庚讲的读薄了,关键是分析的时候不要看他的价格走势图,以免影响判断(所以强调找一个冷门股,自己听都没听过最好)。基本面的资料来源最权威的是两个交易所网站,如果嫌他们的资料太零散不好梳理,推荐下个万得资讯(原WIND资讯)的软件,免费版本足矣。
4.进阶。如果想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或交易系统,先从研究老外的技术指标开始,很多技术指标其实就是简单的交易系统,推荐深入研究威廉指标系统和BOLL带系统。系统交易(或叫程式化交易)入门先看国内波涛的《系统交易方法》《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这可是国内开山之作)。如果要了解基金的运作,推荐万云的《价值发现-中国基金经理的投资之道》,03年出版,很老很经典,至今未曾发现有超越的。另外,想自虐并练英语的话,网上下载每年巴菲特给股东的报告来研究吧。
5.实战操作,理论结合实际,祝各位享受投资的乐趣。

补充:市面上标榜私募写的书十有八九是书商包装的,选择时千万要当心,特别是去年的林园——去年牛市时的股神,在今年大熊市时候其名下的好几个信托私募都清盘了。熊市方显英雄本色。选基金经理也是类似,没经过熊市洗礼额基金还是敬而远之吧。个人比较欣赏赵丹阳,问题是他老兄信奉缄默,写的东西太少。

⑦ 林园的记者观察

你相信“林园”吗?
“不操盘”的林园,用满仓迎接了2008年的暴跌,旗下信托亏损至几近原来的6折。
“所谓阳光私募,也就是公布了净值,可以公开买卖产品。到底该产品是怎么操作的,单凭管理人两三句话,他说他司机的年薪几位数,你就能相信?”林园的“低调表白”并不能获得沪上私募界的认同。
在2007年大牛市中,贵州茅台(174.42,1.61,0.93%)2007年末每10股分红8.36元;五粮液(29.96,0.76,2.60%)2007年不转增不分配;云南白药(52.96,-0.13,-0.24%)每10股分红1元;招商银行(17.49,0.12,0.69%)每10股分红2.8元。如果仅靠这些分红来获益的话,那么林园的年化收益率并不高。而他的司机也绝拿不到2000万元的年薪。
林园、但斌、赵丹阳、李驰、殷保华、李振宁、汪建中……这些曾经的炒股冠军、坐庄主力们,经过2008年熊市刷洗后,有的关张,有的逃亡,有的消失,有的一度盛传遭到客户的老拳相向。
也难怪坊间传言会此起彼伏。
去年底,一度被誉为“三秦炒股第一高手”的陕西鑫鹏掌门人阮杰被投资者告上法庭,原因是其管理的“鑫鹏一期”单位净值实际增长率为-68.28%,在深国投旗下70余只阳光私募当中排名倒数第一。今年初,江湖雅号“金手指”的北京首放董事长汪建中被证监会处以1.25亿元天文数字罚款后,再因涉嫌操纵股市而被捕。
“英雄”的头衔频繁地在不同时间,加冕在不同的私募头上。
2008年伊始宣布集体清盘的赵丹阳,也确实被2008年上半年的牛蹄踏在了脚下。深国投数据显示,“赤子之心”2007年下半年净值增长率仅为8.61%,这与同期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动辄超过100%的年收益率相去甚远。有不少深圳私募界人士曾不屑一顾地表示赵丹阳根本不懂投资,他是私募界的一个失败者,3500点以上全部踏空。
不过时至今日,检视退潮后沙滩上的尸体时,其中并没有赵丹阳。
在资本市场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同样与林园一样标榜“价值投资”的但斌与李驰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甚至有传但斌在去年底遭到投资人的袭击。李驰管理的“同威1期”信托产品,根据朝阳永续统计,截至2008年12月19日,单位净值0.788元,下跌21%。
但这都不是最终的英雄榜。在瑞富信息副总经理彭亚轩看来,同威是一个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结合得很好的公司。因为下一轮牛市何时到,谁都不知道。他们目前输的也许只是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6124.04点到2566.53点,在过去的9个月中,中国股民遭受了一轮最为惨烈的大跌。面对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已哀鸿遍野的股市,那些曾经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价值投资的大旗并没让被称为“股神”的林园在这一轮大跌中幸免。但他却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淡定自若,他说他已经不再看盘,每天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他现在唯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坚定持有”。
坚持是赚钱之本
对林园的采访是在他位于国贸的办公室进行的。这里并不是林园的公司,而是某证券公司为林园提供的一间宽敞明亮的贵宾间。他说自己其实很少来到这里,因为自己的家在北京城的西边,“懒得跑,没事就在家睡觉,除非有事才过来”。
虽然近半年多来中国A股走弱,喜欢满仓操作的林园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我的仓位一直都是满的,只不过现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我就不再买入了。但绝对不会改变我的投资理念。”
当众多投资者因为被突如其来的大跌套得痛不欲生纷纷割肉出局时,林园的稳如泰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林园说,股市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我近20年的投资经验,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林园笑着说。
“经过我的测算,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能达到4%,因此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有了这个垫底,我根本不担心中国股市,更不担心我买的股票。不过,现在这种大市下,我做的更多的是睡觉和玩。”
林园说,自己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谈论股票及相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害怕别人的思路影响自己的投资决定。“我不像很多股民那样随时盯着交易软件,看股票每分钟的变化。我甚至想去一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地方。如果别人问我成功秘诀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坚持价值投资,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林园笑着说。
在林园看来,买股票和做其他行业一样,选对了方向就要一条路走下去,“朝令夕改的人在哪里都是赚不到钱的。”
赚钱机器才是好公司
很多人认为,在股市中赚到的钱都是其他股民的钱,也就是说你赚钱了,那是有别人赔了钱。的确,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中,有赚到钱的也有赔了钱的。但在林园看来,股市中赚到的钱应当是上市公司的,同理,“好公司应当是一部能大把大把赚钱的机器。”
林园说,他从不轻易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至少跟踪三年是必须的,确实感觉不错,就少量买入尝试一下,再继续跟踪。觉得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就会大量买入。”在林园看来,未来三年上涨10倍甚至20倍的公司,都是有着“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特性的行业老大。“很多上世纪50年代卖菜的日本老太太因为在当时投资了索尼的股票,现在有些已经进入全日本最富有的人群。”林园笑着说:“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在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林园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挑选能够真正赚钱公司的标准。
首先,判断一家公司能否为股东赚钱,就要看这家公司的赚钱总量是多少(绝对利润额)。其次,毛利率一定要高。林园说,他投资时毛利率在18%以下的公司他是不考虑的,当然如果能发现一家毛利率在80%-90%的公司那就更好了。第三,应当注重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林园通常考虑的是每股盈利起码要3-4毛钱的公司。此外,PE(本益比)动态值和毛利率的变化也是林园选择公司的重要指标。因为林园认为,他投资的企业毛利率一定要稳定或者趋升,否则他一定不会投资这家企业。
“从表象上看,‘小投入、大产出’的公司才是赚钱机器,而不是靠增加投资才能产出盈利的。”林园说:“做其他实业也是一样,谁都希望通过投资100万去赚取1个亿,而不是1个亿的盈利是靠两个亿的投入获得的。也就是‘投资一定,产出无限大。”
赚钱要熬到头发白
1999年,一个朋友对当时身家已经过亿的林园说:“我的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了,你也来捧捧场买点吧。”在朋友的盛邀之下,林园去了香港。
“当时的发行价1.28港元,我认为太高了就没有买。”林园笑着说:“当然,他的股票也都卖出去了,都被摩根、高盛这样的一些国际大机构买走了。”可是,这只股票发行不久,就遇上了金融风暴,股价一路下跌到5毛钱,这时林园认为是时候出手了,于是买了一些。不久这只股票又继续下跌到1毛9分钱,最终林园持有的成本为0.3元。
在林园5毛钱买入这只股票时,他算了一笔账。林园说:“这家公司是做房地产的,每股净资产一块九毛多,而跌到当时那个价格,相当于它的房子每平米才1700多元,甚至最低到几百块。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它的房子卖七八千一平米,资产净值是根据每平米5千多元计算出来的。由此看来股价确实被低估了。”
“然而尽管如此,这只股票就是不涨,一年最多涨到6毛多然后又跌回三四毛。我当时持有这家公司流通股的30%。我就想,这只股票不到2元我是不卖的。就这样,一直等到了2003年,这支股票才终于大涨。”林园有些郁闷地说,“这时那个朋友打来电话说:‘林园,赚到钱了吧?’我有些生气地对他说‘我再也不和你打交道了,我虽然赚到了钱,但这钱赚的太不轻松。’后来,我总结经验,没有把握的投资不应该参与,草率参与了结果熬到头发都白了。”
“冬眠疗法”也是功夫
林园每买入一只股票,都是在他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价格介入,即买入时的价格要合理或者被低估。但林园毕竟是人,很多情况下,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也不会立即上涨,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股票什么时候才能上涨。林园的方法很简单——当他发现被低估的公司并果断买入后,像动物“冬眠”一样,一直等到股价上涨。
2005年4月份,林园就曾遭遇过这样一次“冬眠”。当时他借钱买入招商银行可转债,买入的平均价为102.50元/股,到2006年初股改前,它的价格仍为102元/股左右,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价格就在101~120元间波动,作为“股神”的林园选择默默地等待。后来他又买了上海机场,当时的平均价为13元/股,在买入后几个月时间内上海机场的价格一直在12~15元之间波动,他又再一次“冬眠”。在林园看来,这样的“冬眠”实际上是在股市下跌时蓄积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将会觉醒。而有人也把这种“冬眠疗法”称之为“乌龟政策”。林园

⑧ 公益基金信托的现状

从创立到最新公布业绩阶段,能统计到的32只信托投资基金仅6只跑赢大盘。其中,2008年6月15日才创立的平安证大增长二期,到公布业绩的7月13日业绩仍为负。在跑赢大盘的6只信托投资基金中,跑赢大盘20个百分点的仅1只———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该产品创设于2004年2月20日,截至2008年7月31日,累计净值增长180.40%,同期大盘增长率为159.68%,高出20.72个百分点。跑输大盘的26只信托投资基金产品中,接近大盘涨幅的只有9只,其余均低于大盘涨幅10个百分点以上。
而在公布最新业绩的信托投资基金中,能单独计算7月份业绩的17只信托投资基金仅2只跑赢大盘,占比为11.76%。而在公募基金方面,2008年7月份259只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大盘的有46只,占比17.76%,比信托投资基金11.76%的跑赢率要高。2008年7月份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值为13.33%,同期信托投资基金中达到该增长率的仅4只,除了跑赢大盘的2只外,另外2只为平安?东方港湾马拉松、平安?晓扬中国机会二期,7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4.06%和14.12%。
值得一提的是,“股神”林园2008年2月28日创设的深国投?林园,截至2008年7月20日净值增长率才27.74%,而同期大盘上涨了40.88%。

⑨ 知情者请透露一点深圳私募基金的情况

博时基金资深基金经理肖华日前下海,并迅即发行了信托私募基金,将深圳信托私募基金经理群落带入公众视野。公募基金经理下海、香港私募基金回归、10多年投资经验的老“股精”、离职的券商高管……借力去年牛市,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入信托私募基金经理群落。

他们都曾有着精彩的人生,有着耀眼的履历,如今,来到A股的汪洋大海里,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日月如梭,将印证他们谁能游得更快,游得更远……

“君安系”

深圳信托私募基金经理中有多人有着“君安系”烙印,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下称“赤子之心”)负责人赵丹阳曾出身于国泰君安,目前其投资团队办公地址仍毗邻国泰君安深圳分公司。

赤子之心是深圳最大的信托私募机构,与平安信托、深国投合作共发行了5只信托私募基金。赵丹阳在香港管理的名为“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的对冲基金,曾创下三年收益率368%的显赫业绩。

而在深圳众多信托私募基金中,从首次募集规模上看,杨骏旗下的晓杨投资可能是最大的。去年10月17日,“平安晓杨一期”募集了1.21亿元,今年2月28日,“平安晓杨二期”又募集了1亿元,比起大多数千万元的资金规模,晓杨投资的两只基金无疑都是“大哥大”级的。

资深市场人士任维杰认为,晓杨投资的募集成绩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杨骏个人的显赫履历:他曾经是君安证券总裁。“君安事件”后,杨骏转战香港市场投资H股。2005年5月,杨骏与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合作,在香港推出“晓杨成长基金”,2006年3月又发行了“晓扬机遇基金”,总规模近1亿美元。

同样是君安高层背景的康晓阳和深国投、平安信托各自合作发行了一只信托私募产品,康晓阳曾长期担任君安证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

“群英会”

A股市场牛气冲天,信托私募基金数量也大为增长,各类资深投资界人士纷纷加盟。去年曾在国内投资界火爆一时的“股神”林园也开始由“水下浮出”,向信托私募基金经理转型。3月2日,以林园自己名字命名的信托私募产品通过深国投正式发行。资本巨鳄旗下的上海涌金资产管理公司也通过深国投发行了信托私募产品。

今年来尤被各界关注的是博时基金最资深的基金经理肖华宣布辞职下海加入私募。

其实肖华远非基金经理下海第一人,杨骏的晓杨投资管理团队中就有3人曾有过基金公司从业经验,杨军曾担任过宝盈基金的基金经理,林彬曾担任长城基金研究副总监,徐凌峰也有过招商基金从业经历。

还有外资大行人员加入了这个群体,康晓阳团队中的刘虹俊曾担任摩根士丹利高级副总裁、美林证券投资副总裁,具有15年以上证券投资管理经验。

每人心中,各有一个巴菲特

与公募基金一样,各信托私募也高举“价值投资”大旗,只是掌舵人的经历难免会在具体策略上留下痕迹。

东方港湾投资公司总经理但斌是个彻底的巴非特崇拜者,他完全“复制”巴菲特的投资思路。巴菲特一生重仓13个股票,其中7个股票赚了270亿美元。但斌也只挑选“王冠上的珍珠一样”的企业,长期持有,平时基本不看盘。据说,其办公室电脑里竟没有股市行情软件。

可杨骏认为巴菲特不可死学。他一般同时看几百只股票,随时调整组合,每只股票有严格的持仓比例限制。而明达投资董事长刘明达去年下半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大讲“傻瓜投资”,今年以来口风略变,开始讲“投资明日巨头”。

赵丹阳则说一经发现即重仓投入,长期持有,直至企业的股价透支未来的成长,不会频繁交易,高昂的交易成本是长期投资的敌人。

可杨骏不这么认为,晓杨投资在行业配置上,一方面对银行、地产、钢铁、机械、消费品、医药等最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行业保持了高度关注,通过积极的行业配置和精选个股,有效地把握住了本轮上涨的大部分热点和机会。另一方面通过主动的波段操作和行业轮换,规避了涨幅过高的行业和个股,很好地控制了投资组合的风险。

⑩ 如何加入私募

加入私募,是把资金交给私募操作,还是加入私募成为他们的操盘手。版

1,你可以买一些信托权公司、银行的,阳光化私募基金,一般是50、100万起。

2,成为私募操盘手,必须有引以为豪的证券投资从业经历,例如以前的一些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或者是民间的股神,如“林园”,有了这些光环,投资人才愿意把钱交给你操作。

阅读全文

与林园信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为什么要每日做t 浏览:987
锌价格西藏矿业 浏览:504
扬州股票开户 浏览:437
智鑫药业股票 浏览:52
九泰基金中证基金 浏览:385
身份证掉了怎么贷款啊 浏览:458
黄金分割外汇 浏览:603
申银万国期货能化研究院 浏览:16
哪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浏览:16
国际黄金涨跌幅度限制 浏览:217
博时丝路主题股票行基金今日涨幅 浏览:590
2018年期货分类监管 浏览:351
水泥相关股票 浏览:717
人人贷we理财怎么投资 浏览:826
大豆期货交易所哪家好 浏览:509
1400港币换人民币多少 浏览:432
五千新台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530
拾贝理财怎么样 浏览:969
农行玫瑰花贵金属图片 浏览:800
各省小微企业贷款比 浏览: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