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慈善信托是什么长安信托设立的慈善信托有哪些
慈善信托是以实现社会慈善事业为目的,并以全社会或部分社会公众为受益人的信托。长安信内托设立的慈容善信托有“长安慈——山间书香儿童阅读慈善信托”、“大爱长安·陕西银行业普惠金融扶贫慈善信托”、“长安慈——杨凌精准扶贫慈善信托”、“大爱长安·陕西银行业普惠金融扶贫慈善信托”、“长安慈—民生001号慈善信托”,最近长安信托的“长安慈——大气保护慈善信托”也宣告成立,听说这是国内首单基于环境公益诉讼资金设立的慈善信托。
㈡ 社会上公益奉献精神作文
1、社会公益活动策划
内容:中国人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当灾情到来之际,企业能够适时地组织此项公关活动,就会极大地触动社会公众的情感心弦,使社会公众产生共鸣。科龙集团对革命老区江西采取的千万元扶贫力行
动,筹建“科龙村”,既扶持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
资助社会福利事业。企业选择对各种慈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进行赞助,比较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好感。金利来、康佳、健力宝等企业,在这方面均有出色表现;
赞助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中国人素来对资助文化教育事业的人和事迹称赞为“尊师重教,功泽三秦”。企业通过资助“希望工
程”,设立教师或教学奖励基金等各种赞助活动,可以塑造企业形象中的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感。这类公益性活动不是肤浅的,稍纵即逝的,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深厚
的。
2、社会公益活动的运作技巧
虽然上述各种公益活动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还是要运用各种有效的公共关系技巧,来扩大公益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
举办隆重的赞助仪式;新闻发布会;传播传奇故事;邀请社会名流给予评价;设计社会公益项目。
康佳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目的在于,向内外公众树立优良企业形象:康佳不仅生产销售高品质的彩电,而且奉献一种优质的服务,展示一个大型企业振兴民族经济及
回报社会的高层次文化度,使消费者广泛认同,最终使之感受到拥有康佳,不仅仅是领略清晰的画面、悦耳的声音等高科技,同时享有品牌文化附加值所带来的满足
和自豪。
总之,企业在开始社会公益活动运作时,可以采取各种技巧和方式,大造公益活动声势,以此震撼社会公众,从而使社会公益活动形象生动。
事业的定义 1、包含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所称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
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2、实质
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
事业1、公益事业概述
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供应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电气热供应系统、卫生保健系统、文化教育系统、体育娱乐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园林绿化、影视文化系统等。
2、公益事业影响
直接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对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各个方面产生间接影响,既获得社会效益,又取得经济效益。同时,在接受境外社会公益的同时,还要防止境外不法分子通过公益事业向我国宣传不良信息!
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象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社会公益事业也就是包括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
不但造福他人,也造福自己。
3、公益事业的特点
外在性。属于公益事业的部门和企业及其活动一般处在直接生产过程、个别经营活动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外,独立存在、并行运转,并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社会性。大部分公益事业主要依靠社会投资和建设,资金依靠国家财政解决,投资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共享性。公益事业的服务是为许多单位和居民共享的;
无形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大多是无形的服务,而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福利性。公益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带有很大成分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性质;
公益事业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由私人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并从中实现资本的周转获得一定利润的纯营业性质的公益事业,如电力的生产和供应等;由国家投
资、建设,并交给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公益事业,如公共交通公司等。这类公益事业的投资额较大,使用期较长,并且带有一定成分的福利性质;由政府投资、建
设,并由政府组织或责成有关机构直接经营和管理的公益事业,如公园、游泳池、中小学校等。这类公益事业福利性成分比较低。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及对我国
有启示。
我国公益事业基金会立法的历史演变1、立法
1988年,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部关于基金会的立法——《基金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基金会是指对国内外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自愿捐赠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是社会法人团体。该管理办法第一次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基金会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198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再次确认了基金会作为社会团体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1999年以前,我国对基金会的登记管理主要依据上述两项法规,实行业务主管单位、人民银行和民政部门三方负责的管理体制,即业务主管单位同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和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实际上是把基金会视为金融机构或准金融机构。
2、立法的作用
十多年来,《基金会管理办法》对于规范基金会的行为,促进基金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这个办法对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内部决策程序、财务会计制度、资产使用管理、社会监管机制等许多环节未作规定,其它一些规定内容也都打上了当时经济体制的烙印,不完全符合基金会作为独立法人应当具有的法律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基金会管理办法》已经不适应基金会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基金会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99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不
再参与对基金会的管理,基金会的登记管理统一归口民政部门。《基金会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基金会的管理体制不再予以适用,民政部门不能依据《基金会管理办
法》继续登记注册基金会。基于以上原因,从2000年开始,民政部开始对《基金会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多次召开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经过反复论证,借
鉴和吸取其他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几易其稿。经过一系列的充分准备,《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于2004年6月正式颁布实施。
公益组织及非营利组织含义的理解1、社会公益组织
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早先的公益组织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和贫民救济活动,
很多公益组织起源于慈善机构。西方一些学者把公益组织统归于非政府组织,我国一些学者则把它称作第三部门或非营利机构,以区别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等。关
于社会公益组织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普遍认可的定义。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社会公益组织是一种合法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非党派性质的、非成员组织
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民间志愿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其主要活动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和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
2、NPO
非营利组织或非
牟利机构(Non-ProfitOrganization,NPO)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
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
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因此,今日社
会中,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thethird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
量。
3、NGO
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缩写NGO)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现在
该名词的使用一般与联合国或由联合国指派的权威NGO相关。而大多数非政府组织(NGO)都会是非牟利(非营利)组织(NPO-Non-
profitOrganization)。
公益活动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众多取得丰裕经济收益的成功企业家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道德心的人。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定义企业使
命。他们以企业家的才能去做慈善家,以公民的责任去做公益活动家,由此参与社会的自我治理,从而复兴和深化民间公益传统。他们身体力行“经世济民,以人为
本,义利兼顾”的经营之道,因而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在他们的眼中,公益,是每个企业必尽的责任;公益,是每个企业家应有的良知。
1、公益活动-目的
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目的,有两方面:
显示爱心,为本组织树立起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形象;一次比商业广告更具说服力的宣传机会,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因此,开展公益活动得到了有经济实力组织的普遍重视。
2、公益活动-作用
公益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赢得良好声誉: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体现了组织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能够给公众留下可以信任的美好印象,从而赢得公众的赞美和良好的声誉。
融洽社会关系: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多数是对社区公益事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赞助,能够密切与社区有关公众的联系,融洽社会关系。如在20世纪70年代,
日本轿车在印度尼西亚不受欢迎,常常在雅加达街头遭到焚烧。日本人在印度尼西亚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赞助慈善事业,从而改变了在印度尼西亚的贸易环
境,到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的轿车大多数都是日本货。
扩大社会影响: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可以配合公共关系广告攻势,通过新闻媒介,扩大组织影响。
增加经济效益: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高了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深了与公众之间的感情,融洽了社会关系,会给公众下深刻的印象,公众会从对组织的良好印象,联想到组织产品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组织经济效益的增加。
如广东“健力宝”集团,它的前身是一个小酒厂,产值仅为130万元。1984年7月生产健力宝饮料,1984年9月,为时隔多年重新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体
育代表团提供专用饮料。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15块金牌的好成绩。通过赞助活动使“健力宝”在海外名声大噪。在中国人心中更具有功不可没的
地位,为企业树立起一个令人交口称赞的形象,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成为国内知名的大企业。
㈢ 什么是”慈善信托“
公益信托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个社会或社会公众的一个显专著重要的部分受属益而设立的信托。(公益信托是英美的慈善信托(charitable trust)翻译过来的。但严格来说,英美的慈善信托与公共信托(public trust)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公共信托不能构成慈善信托。而且,慈善信托较好地表现了现代公益信托的起源。)
㈣ “慈善信托”是一种什么产品
仅以实现社会慈善事业为目的,并以全社会或部分社会公众为受益内人的信托。比如上容海信托的上信”上善“系列,在2016年12月26日,上海信托正式发布《慈善法》颁布实施后首款慈善信托——上海信托“上善”系列浦发银行“放眼看世界”困难家庭儿童眼健康公益手术项目慈善信托。该慈善信托由浦发银行作为委托人出资,上海信托担任受托人。信托财产定向捐赠用于“上海市困难家庭眼疾儿童免费手术公益慈善项目”,用于帮助困难家庭眼疾儿童免费实施手术治疗,提高双眼视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信托受益人为困难家庭符合手术指征的斜视儿童和重症眼疾儿童。上海信托也是上海的一家老牌信托公司了,是中国最早的信托公司之一,前身是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上国投“)07年因信托新规要求改名”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信托。
㈤ 什么是公益信托或慈善信托
看门狗财富为您解答。
慈善信托作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型方式和重要专载体,慈善法中属将“慈善信托”作为重点,专章列入。据了解,慈善信托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征,可以满足财富总量大、类型复杂、传承周期长的慈善信托委托人在风险隔离、利益分配、信息保密和连续稳定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对于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先富阶层长期持续地参与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㈥ 长安信托慈善信托第一支慈善信托是什么都获得了哪些荣誉
近年来,长安信托一直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长安信托慈善信托第一支慈内善信托是“长安慈—容—山间书香儿童阅读慈善信托”,于2016年9月1日完成民政备案,这也是国内首批慈善信托,2016年11月,长安信托获得“中国慈善联合会2016年度推动者”称号。2017年,长安信凭借自身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能力以及在慈善信托业务方面的突出表现屡获殊荣,7月摘得“2017年度优秀慈善信托奖”,9月在亚太财富论坛上,长安信托获“最佳慈善服务方案奖”。同年11月,长安信托获得《投资者报》“2017慈善信托先锋”的称号,12月“在2018 年度中国家族管理领袖 TOP50”评选中:长安信托荣获“最具竞争力慈善信托服务机构奖”。
㈦ 什么是慈善信托及特征
公益信托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个社会或社会公众的一个显著重要的部分受益回而设立的信答托。(公益信托是英美的慈善信托(charitable trust)翻译过来的。但严格来说,英美的慈善信托与公共信托(public trust)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公共信托不能构成慈善信托。而且,慈善信托较好地表现了现代公益信托的起源。)
㈧ 慈善信托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慈善信托的几个特点让我们感受到离这个距离有点远。我们会看到受托人有大量的信托公司,慈善组织很少,或者只作为双受托人之一。有些慈善组织的加入是作为慈善信托的项目执行人或受益人,或作为一个管道实现免税功能,因为慈善信托按照当下的税法,还不能享受公益捐赠抵扣的优惠,慈善组织的存在成了寻求税收利益的必然选择。慈善信托从本意上来讲应该就是免税的。又比如说慈善信托财产规模比较小,所有的慈善信托资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集合信托计划,可能品牌效应对信托公司来讲大于公益效应。再者慈善信托的期限都是以固定期限为主,财产种类是货币为主,现在市场上仅仅是有一单的是股权形式,接下来还有几单的出现还在观望中。以上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在业界,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不明朗,或者有些政策存在大的误区。
商业能解决社会问题,而慈善是起步于商业止步之处,就是说商业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是慈善大有作为的空间。讲究公益绩效是对的,但是仅仅关注公益绩效而忽视过程的慈善就犯了大忌,因为过程与目的不相吻合。
最后我以十三世纪波斯诗人的一句诗来结束今天的发言,“所有的人类都来自于同一躯体,最初是来自共同的精髓。如果时光用痛苦折磨一条手臂,那么另一条手臂也甭想安然休息。”
㈨ 慈善信托的什么是慈善信托
但衡平法规则通常将慈善信托分为救济贫穷的信托,促进教育的信托,发版展宗教的信托和其他权造福于社会的信托四大类。
英美信托法中所称的“慈善事业”实际上与“社会公益”没有性质的差别,两者所适用的法律规则也完全等同,故学理上通常视慈善信托与公益信托为同义语。
按照英美判例上规则的解释,法律上的“慈善事业”具有不同于其字面含义的特定内容:某些含有营利性意图和不以社会公众为受益人的信托却可归入慈善信托分类,而某些基于慈善性目的而设立的信托并不属于慈善信托;因此对慈善信托或公益信托的理解应以立法和判断规则的列举为准。
大陆法国家的信托法典没有统一的公益信托概念,以避免概念混用,它一般包括基于祭祀、宗教、慈善、学术、体育或其他类似目的而设立的信托。
就大部份类型的信托来说,受益人必定是人类。慈善信托及特定用途信托(见下文)均属例外。
信托如要符合慈善信托的资格,必须具有慈善性质,并对公众有充份利得财富的利益。财产授予人必须清楚表明有意将财产用作慈善用途。
财产授予人毋须指明慈善项目,因为这可留交受托人酌情决定。慈善信托的主要优点,是信托收益在慈善团体手中是毋须课税的。
㈩ 慈善信托新鲜出炉,都有哪些优劣势
(一)有效保证慈善信托财产安全
信托制度的独特优势可以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分割为名义上的所有权和实质上的所有权,使得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财产,这一点是公益法人和非法人社团所无法比拟的。慈善信托一般为不可撤销信托,委托人一旦设置慈善信托,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一方面委托人当即丧失其对该财产的权利,另一方面受托人的任何经济纠纷乃至破产都不会影响财产的存在和使用,使得信托财产得以与委托人及受托人各自的债权人实现有效隔离。
(二)结构简单,操作灵活
相较与公益法人,慈善信托在设立和管理上更为简单、操作更为灵活、形式更为多样。第一,慈善信托在设立上比较容易,仅须经特定主管机关许可,受托人要求比较宽泛。第二,慈善信托不属于法人,没有常设机构,具体运营由受托机构负责,无需支付额外成本。第三,慈善信托比较弹性,没有存续期限的限制,可以提供较为弹性的选择。由于慈善信托的委托人追求的是公益目的而非投资回报,因此不应按照现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包括不适用禁止利用媒体进行宣传的限制,不适用合格投资者的规定,不适用对自然人委托人的人数限制,不适用对机构委托人的委托金额起点的限制,不适用对信托合同面签和双录的要求,而应该鼓励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进行广泛宣传,面向广大人群,不限金额、不限次数、不限人数、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地募集慈善信托资金。这一点正好与互联网金融所固有的分散、小额、多笔、远程、随时、随地等特点相契合,因此,慈善信托有望成为互联网信托的试验田。
(三)对受益人提供特殊的制度保护
信托监察人是对慈善信托受托人的活动进行监督的人,其行为目的是为了保护受益人之利益。信托监察人是慈善信托的特有制度,因为慈善信托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在慈善信托设定之前并不确定,因此,要让不特定且不确定的广大受益人直接行使信托法赋予受益人监督信托之权利,在操作上不可行;而仅依赖委托人来监督来保护慈善信托受益人的利益,在法律上亦不足够。因此,信托监察人之设计正是针对慈善信托的特点,以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方式对慈善信托进行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