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多啦衣梦是什么玩意最近好多人在说这个。谁能给我说说
我是多啦衣梦的会员,我是交了499元,月份199,押金300,然后我在穿他们衣服的时候,发生类似过敏的东西,我把衣服寄回去立马找客服,包括找他们所为的推广群来反应我这个问题,但是群里的,包括多啦衣梦的客服是怎么对待我的,群里的群主他们说我是骗子,说是我的问题才会这样,和他们衣服没有关系,然后为了不让我发言给我拉出群,包括他们的会员群也给我踢出,你们觉得正规的一个网站会这样处理吗?客服连跟我道歉都没有,我从付钱到把衣服寄给他们一共5天时间,我说我穿你们衣服都这样的了你给我个处理方式,他们就是说他们的清洗很干净,工艺多少好,是不可能有这种事情的,其实他们怎么洗的我们知道吗?不过就是宣传,所以我请你们在注册会员的时候考虑下我说的,一个平台连基本的道歉都不知道的平台是正规平台吗?他们不就是看着网上交易没有人管么,他们的微信公众账号连举报都不能
『贰』 衣服问题不断,共享衣服有未来吗
近日,共享衣橱头部企业衣二三被爆出“自动扣款”、“货不对版”等投诉,再次引发大众对于这一行业的关注。
衣二三在2017年凭借来自阿里巴巴领投的5000万美元跃升行业独角兽。如果你不记得这家公司也没关系,你大概不会忘记两年前,一部“Vivian Wang的穿衣升职记”的广告,一周内斩获6000多万次播放量,引发刷屏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共享衣橱赛道的诸多投资方中,频频可见阿里巴巴的身影。
早在2016年,阿里就参与了香港服饰租赁平台YEECHOO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参与衣二三的C轮融资,并在2018年9月持续加码。而2018年3月,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通过蓝池资本向美国女装租赁网站Rent the Runway投资2000万美元。有投资人告诉燃财经,这或许是阿里出于对新零售的布局考虑。
『叁』 多啦衣梦是什么
多啦衣梦是一家女装租赁的公司
『肆』 多啦衣梦用英语怎么说
Dola yamoon
『伍』 共享单车没落后共享租衣火了吗
去年,当真格徐小平为衣二三站台时,大家对共享衣橱还不以为意。直到今年9月,衣二三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拿到该领域目前获得的最大单笔融资,阿里巴巴、红杉、IDG、经纬等列队之后,大家才开始正视共享衣橱这个市场。此时,女神派和多啦衣梦正要蠢蠢欲动,却发现随着冬天来了,年关将至,整个市场进入了观望期和静默期。
共享衣橱,其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升级换代后的“服饰租赁”。
起初的场景主要是婚礼、派对、摄影等特殊场景,使用频次相对较低。但事实是,从大家公认的高频刚需的衣食住行领域来看,服饰租赁这个市场一直是存在的,用户的需求也是有的,只是需要创业者们想方设法将租赁这个相对低频的行为高频化,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拓展,来激发用户,告诉他们,衣服不一定要买,租衣服,租更多心仪的衣服,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爽起来,把“服饰租赁”变成一种“新常态”。
然而,相比女装市场近8000亿的规模,共享衣橱还在襁褓之中,正在学着摸爬滚打。鲸准通过对行业进行深度分析,试图探讨和找到这些答案:
1、共享衣橱这个市场想象空间看似很大,但真正能吃下的市场有多少?
2、共享衣橱这个新行业,有哪些链条需要打通?货源、选品采购、清洗维护、仓储运输等核心竞争力如何构建?
3、从买衣服到租衣服,需要打消用户的哪些顾虑?
4、共享衣橱的下一轮行业洗牌何时发生?会出现新的行业黑马吗?
“共享衣橱行业宏观概述:理性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
市场环境与发展现状
解决以上问题,共享衣橱行业前景就明朗了?未必。
作为头部企业的衣二三,截止2017年Q3,平台注册用户数为500万,这个用户数量表明,广大女性用户的消费欲望还没被点燃。市场看起来很火,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打起来”。
共享衣橱的未来:左手抓市场,右手撬动资本。
一方面,拓展服务人群和品类,增加内容分享和丰富SKU,打造用户交流社区,以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后来的玩家,要想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绕开头部三家的阵地,切入更细分的群体,提供更场景化的服务,然后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比如二次元、男性服装、孕妇装,增加潮牌、独立设计师等小众品牌。
不管切入哪个细分人群,前提一定要是年轻的用户,因为只有年轻人才能将“共享”概念放大。
另一方面,融资能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步点。虽然资本已经进行了一轮的跑马圈地,但目前只有阿里出手了,腾讯还没有站队,除了拉夏贝尔投了多啦衣梦之外,韩都衣舍、茵曼等服装行业大佬还在等待。
新一轮的行业战争早晚会开始,用户量突破之时,就是打起来的时候。
『陆』 哆啦衣梦是什么
同学字写错了吧,哆啦A梦
『柒』 多啦衣梦是怎么赚钱的
dEfparsD
用这个还能便宜100元
『捌』 2017创业倒闭的公司最全名单有哪些
2017年,在创业圈最火的词应该就是“共享经济”。
据品途商业评论统计,2016年中国的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接近4万亿元,项目从单车、充电宝、手机,到睡眠舱、汽车、雨伞、服装、马扎等,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在历经一年多爆发式增长后,“共享们”今年猛然刹车,沦为死亡重灾区。截至目前,共有19家投身共享经济的企业宣告倒闭或终止服务。其中包括7家共享单车企业、2家共享汽车企业、7家共享充电宝企业、1家共享租衣企业、1家共享雨伞企业和1家共享睡眠仓企业。
近日,厦门暂扣的共享单车堆成“小山”。拉车师傅说:每天要处理1000多辆,光这里就堆了近10万辆。
再看看媒体的报道:
当然,“共享”并非唯一的悲剧主角。
移动直播去年百花齐放,今年俨然已是一片残败景象。曾估值5亿的光圈直播因融资不利在今年2月17日倒闭;夜魅社区直播因为涉黄被北京政府责令关停。
在教育领域,昔日的明星项目——钢琴培训机构“星空琴行”,在烧完四轮融资后,一夜关闭了全国近60家营业门店。曾月入1.4亿的留学品牌“小马过河”,最终落得变卖资产、破产清算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巨头养的“儿子”也难活。如出生于1999年、坚持了18年的搜狐社区,今年4月20日正式关停。网易一元夺宝项目因模式争议,于今年315前夕夭折。
不得不说,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太浮躁,还有不少人想白手起家、空手套狼,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不能好好积累能力和资源后再创业?
2017年即将结束,上面“创业死亡榜”中,项目的创始人,在启动之时大多饱含热忱,死亡来临前一刻也曾奋力争取生机。
但很遗憾,深刻的教训,是他们留下的唯一财富。
“共享单车”是中国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发明。
“共享经济”成为了资本追逐的“风口”,追逐“风口”也是很多创业者的惯用商业思维。然而盲目跟风,一不小心就可能面临失败,导致“一窝蜂”的哄乱局面。热闹过后,留下一片狼藉。
那么,在这个时代,创新、创业者又应该如何做呢?
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当前,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发现市场和机会,而是必须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水木然认为,对于未来的企业来说,必须要围绕核心竞争力来构建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取得独特地位!
或许没有“风口”可抢,这个时候大家不妨沉淀下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我适合做什么?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有理想吗?我可以为这个社会创造什么价值?
对于今后的企业的战略来说,目标不是做到多大多大,而是做精。以前的企业是越做越宽,今后企业一定是越做越深,要做就把一个行业做彻底、做极致、做到具备不可替代性,此时不仅牢牢抓住消费者和客户,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定价能力。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秘诀,也没有必胜的法则。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你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道路,不要左顾右盼,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走别人的道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自己迷茫,别人痛苦,何苦呢?
所以要清醒的认识自我,知道自己优势和劣势,知己知彼。然后再给自己合适的定位,使自己扬长避短。将精力和目标聚焦在自己适合的领域,发挥自己所长,让自己强大起来!
另外,从动力方面来讲,名利只是才华的副产品。创业不等于出人头地、富裕显赫,创业是为了战胜自己,因为它可以超越内心的虚妄。
永远不要忽略你内心的追求,只有这种正能量的“追求”才能支撑起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才能支持我们进行创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依然坚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有梦想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