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3850欧元多少人民币

3850欧元多少人民币

发布时间:2021-07-23 13:50:02

1. 帮忙介绍一下 德国大学的mba的情况

个人觉得德国MBA一般,我们也是德国公司,有好几个是德国回来的MBA,相对来说被认同的程度要高了,但也许工资还可以但职务一般。倒是德国回来的博士很吃香的,真的。但都是技术背景,包括读MBA的先前也是工科技术背景,所来回来做工程相关的控制。所以,如果回来去德资公司做,还是可以,至少工资上。有一个在德国读了十年书,最终还是没能留在那,但回来也还好。我说的可能没逻辑但信息是准确的。

---------
欧洲顶级MBA排名

以下的27所商学院被收录在2002年发表的财经杂志的全球MBA课程调查报告中

排名
学校
地点
学费

1
INSEAD
法国,枫丹白露
26700欧元

2
伦敦商学院
英国,伦敦
39970英镑

3
IMD洛桑管理学院
瑞士,洛桑
55000瑞士法郎

4
牛津大学Judge管理学院
英国,牛津
24000英镑

5
IESE商学院
西班牙, 巴塞罗那
27000欧元

6
鹿特丹管理学院
荷兰,鹿特丹
21500欧元

7
牛津大学Said商学院
英国,牛津
21000英镑

8
Bocconi大学SDA
意大利,米兰
26700欧元

9
Instituto de Empresa商学院
西班牙,马德里
33850欧元

10
Warwick商学院
英国,Warwick
21000英镑

11
Cranfield管理学院
英国, Bedfordshire
24000英镑

12
曼彻斯特商学院
英国,曼彻斯特
38000欧元

13
HEC
法国, 凡尔赛
30000欧元

14
Michael Smurfit商学院
爱尔兰,都柏林
14100欧元

15
Trinity学院
爱尔兰,都柏林
20500欧元

16
爱丁堡大学管理学院
英国,爱丁堡
19500英镑

17
ESADE
西班牙,巴塞罗那
21250欧元

18
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
英国,伦敦
21500英镑

19
帝国理工商学院
英国,伦敦
20000英镑

20
Nyenrode大学
荷兰,Breukelen
31900欧元

21
Strathclyde商学院
英国, 格拉斯哥
15600英镑

Bath大学管理学院
英国,Bath
18500英镑

Durham大学商学院
英国, Durham
14950英镑

22
ENPC国际管理学院
法国,巴黎
28000欧元

23
Ashridge管理学院
英国,赫特福德郡
30000英镑

24
IEP
法国,巴黎
20000欧元

25
ESCP-EAP欧洲管理学院
法国、伦敦、柏林、马德里
26000欧元

========================
最后一个是德国的啊~!

Schweizer Business School IMD bester MBA-Anbieter Europas
Thursday, 23 June 2005
Universität Mannheim bester deutscher Vertreter auf Platz 12, Schulen Hannover, Koblenz und Leipzig auf den Rängen 26, 32 und 33.

Düsseldorf, 23. Juni 2005 - Pressemitteilung der Verlagsgruppe Handelsblatt GmbH

Die Schweizer Business School IMD International ist zum zweiten Mal hintereinander der beste Anbieter für MBA-Programme in Europa, gefolgt von der französischen Top-Schule Insead und der niederländischen RSM Erasmus University. Zu diesem Ergebnis kommt das aktuelle MBA-Ranking des Job- und Wirtschaftsmagazins karriere, das auf der Basis exklusiv erhobener Daten und Fakten die besten 34 MBA-Schulen Europas ermittelt hat.
Die Uni Mannheim belegt als bester deutscher Anbieter den zwölften Platz. Ebenfalls unter die besten 34 MBA-Schulen Europas schafften es die Gisma Business School mit Sitz in Hannover (Platz 26), die WHU Gra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in Koblenz (Platz 32) und die HHL Leipzig (Platz 33). Shooting-Star des diesjährigen MBA-Rankings von karriere ist die Universität St. Gallen, die im vergangenen Jahr nicht vertreten war. St. Gallen platziert sich auf Anhieb auf dem vierten Rang, noch vor der renommierten London Business School, die es nur auf den fünften Platz schafft. Im vergangenen Jahr hatte sie den dritten Rang belegt. Insgesamt dominiert Großbritannien das karriere-Ranking. Gleich 13 der europäischen Top-Schulen sind hier beheimatet.

„Das Ranking bringt Licht in das unübersichtliche Angebot von MBA-Programmen und ist damit eine wichtige Entscheingshilfe für die Wahl der richtigen Schule", sagt Jörn Hüsgen, Chefredakteur karriere. Kriterien für die Bewertung der MBA-Programme waren unter anderem die Internationalität der Lehrkräfte und Studenten, das Image der Schule, das Preis-Leistungsverhältnis sowie das Betreuungsverhältnis und die Qualität der Studierenden, die sich am Abschneiden im Standardtest GMAT und der rchschnittlichen Berufserfahrung misst.
(评比项目:国际化,形象,价格,学习品质,GMAT成绩,...etc)
Die besten Business Schools in Europa

1. IMD International, Lausanne

2. Insead, Fountainebleau

3. RSM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4. Universität St. Gallen

5. London Business School

6. Judg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7. Warwick Business School, Coventry (GB)
8. Esade, Barcelona

9. Vlerick, Gent

10. Aston Business School, Birmingham

11. Instituto de Empresa, Madrid

12. Uni Mannheim

13. IESE, Barcelona

14. Said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Oxford

15. HEC School of Management, Paris

16. SDA Bocconi, Mailand

17.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

18. Nimbas Gra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Utrecht

19. Birmingham Business School

20. Cranfield (GB)

21. Audencia Nantes School of Management

22. Ashridge (GB)

23. Cass Business School, London

24. University of Bath (GB)

25. 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26. Gisma Business School, Hannover

27. Henley Management College, London

28. Durham (GB)

29. Sciences Po, Paris

30. Smurfit Graate School of Business, Dublin

31. ESCP-EAP European School of Management (Paris, London, Berlin, Madrid)

32. WHU Gra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Koblenz

33. HHL Leipzig

34. ESSEC Business School, Paris

Quelle: Exklusives MBA-Ranking von karriere

2. 塞浦路斯留学!

第一、选择学校,选择好学校后,领取申请表格,并且认真填写,然后递交学校,并且附上所需材料。

第二、等候入学通知书。

第三、得到学校录取通知书以后,按照录取通知书上注明的预交学费的数额和需要提交的材料递交给学校。

第四、等待学校的收据和等待反签证。

第五、拿到反签证后,到北京塞浦路斯大使馆加盖签证章。

大使馆需要材料:护照、反签证文件、入学通知书、存款证明、毕业证、成绩单、无犯罪证明等公证书的副本,2张照片。

大使馆在星期一、三、五、办理留学签证。

需要2-3天的时间来取签证(如果情况特殊转天也可拿到)。

签证费为5塞浦路斯镑(约合人民币80元左右)。

第六、购买机票。可经过欧洲国家俄罗斯,德国,芬兰,法国,比利时等国家转机前往塞浦路斯LARNACA(拉纳卡)机场,塞浦路斯移民局规定,学生需持有一年期内的往返机票。

第七、准备行李时,注意不要超重,免费携带的行李的公斤数参看机票上行李重量。

3. 艺术类大学学费大概多少

提到艺术类留学,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觉得学费是很高的,不止在学费上,还有日常开销。下面来看看艺术留学费用多少?

(1)法国:

在法国留学,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享受的待遇是一样的都会得到国家补贴一部分房租,伙食、交通方面学生也都可以享受折扣价。每个留学法国的中国同学都享受到了法国政府奖学金,因为学生可以享受到的低学费和各方面的补助,都是法国政府在负担,大约每年投入给每人10000欧元。

1、学费:法国公立大学专业阶段实行的是免费教育。而私立工科学校、商业或管理学校的学费则约为5000至15000欧元。

2、申请注册费:法国公立大学虽然不收学费,但要收专业课程的注册费。注册费用根据自己所选的课程而定,大约每年为300欧元左右,也有上千欧的。

3、住宿费与生活费:学校宿舍一间房间每月的房租约110至150欧元。

4、伙食费、交通费和零用钱:每月大概在300~500欧元之间。

5、医疗保险:在法国就读的留学生必须要交纳医疗保险费,这笔费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国籍不同,以及保险等级的不同,每年100至500欧元不等。

总的来讲,第一年学费稍高,各方面支出较多,总费用在7000~15000欧元之间

(2)美国:

美国是拥有全世界高校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学校地理位置以及公立私立的区别,私立大学费用较公立大学而言要高很多,越向大型城市靠近费用会越高。

如: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尖私立大学,如果付全额学费、没有奖学金等补助,一年光学费就要30万人民币,总费用将在50万人民币以上;而排名32的纽约大学,留学总费用也在50万左右/年。如公立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每年的学费为2.4万美元,加上生活费,一年的开销为27万人民币。

总体而言,美国留学费用:20万~50万。

(3)加拿大:

加拿大有近百所公立大学,只要是公立学校的文凭,就被加拿大承认,也被世界承认。各大学之间,相同专业学费方面差别不是很大。

读硕士,学费在12万~15万人民币之间,读本科,每年学费在8万~14万人民币之间。根据所在地区消费水平不同,生活费会有变化,每年大约需要13万~20万人民币。

(4)英国:

去英国读高中的留学生非常少,每年30万元左右,有些私立高中可达60万元/年。

如:英国留学的热门专业为商科、理工和传媒,学费平均在10万到12万人民币之间,如:埃克塞特大学,学费12.4万元/年;而生活费约10万元左右。约克大学,学费12万元/年;诺丁汉大学,学费12.4万元/年。谢菲尔德大学15万元/年。

(5)意大利:

下面小编详细列举出在意大利留学一年的费用。包括注册费用,生活费用,房租等等的费用。

大学学费

公立大学:免学费!每年注册费在200欧元起,约1600元人民币;私立院校:11700-22900欧元不等;

生活费

每年约5000-6000欧元,约50000元人民币(含住房,饮食,交通,医保,通讯等)。

不同的城市生活费用有所不同:

米兰等意大利大城市:约6000欧元/年;

意大利南部和其它地区:约3000-5000欧元/年;

保险:可购买学生医疗保险约99欧元/年,看病开药全部免费。

其他费用

国外意大利语学习费用:针对图兰朵计划的学生,在意大利6个月的语言课程,费用大致是3000欧元左右,约人民币27000元。

艺术留学费用多少?小编在这里就介绍以上几个国家的费用,更多关于院校留学费用的详细情况欢迎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专家。美行思远艺术留学专家可以为你排忧解难,在此,衷心祝愿各位学子们能够顺利奔赴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并且学业有成!

更多艺术留学费用相关问题,请查看:http://www.mxsyzen.com/tag/liuxuefeiyong/

4. 奥迪R18多少钱

是说R18的车还是18寸的子午线轮毂呀,R18是F1赛车,也买不到,不量产,再说买了也上不了路,更上不了牌,只能在赛道,F1赛车价格都在百万以上

5. 3850法郎是多少人民币

现在没有法郎了,法国用的是欧元。
法郎是2002年前法国的法定货币单位。
1法国法郎=1.1633人民币元。1法郎等于100生丁(centimes)。流通的纸币面额有10、20、50、100、200、500法郎,银币面额有5、10、50法郎,铸币面额有0.5、1、5、10法郎和1、5、10、20生丁。法国法郎由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发行。该行从1848年开始发行钞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兰西银行发行了多种版式的钞票,但绝大部分都已停止流通,流通大多是七十年代以后发行的,钞票上的年号不是发行年版面而是印刷时间。

6.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经济学上讲,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三) 国际政治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有学者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如西方国家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造成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因素不是中国,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无形之手。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实际上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以及美元贬值的J曲线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四)人民币升值的客观作用

1、 加强经济自循环的能力

当汇率变化反映了外币的供求程度之后,企业和家庭就能及时调整其策略,更为有效地利用外币。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借助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容易,国内企业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就越小。这不利于国家的竞争力的长期发展。

2、 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银行必须从市场中买入美元、投放人民币。这使央行难以将货币供应控制在目标区间之内。为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进行所谓的“本外币对冲操作”,即在买入美元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从市场中回笼资金。适度扩大人民币波动范围能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3、 与缓解目前“经济过热”的顾虑相一致

在固定汇率下,升值压力会被转化为通涨压力——外汇占款导致货币供给量上升,带来通涨压力。而通过发放央行票据来回笼外汇占款的做法不具持久性,并将导致政府财务负担的上升。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会缓解升值压力向通涨压力的转换——人民币升值会对国内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由于:1) 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2) 货币升值将使进口价格降低,因此可能压低国内价格。

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中央政府做出的决定,不会是因为某一个原因,除非这个原因的压力大到让政府无法回避或阻挡。我觉得原因有三:
第一:化解各国以及各种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和压力;
第二:逐渐摆脱盯住美元的模式,为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做准备;
第三:借此机会,缩小港币和人民币的汇率差,争取达到1:1,然后,在适当时机下,人民币、港币和澳元将融合,形成单一货币。

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人民币近10年都处于升值趋势中,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汇率下降形式反映出来的,即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金额减少。1994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6212,1995年为8.3490,1996年为8.3143,到2003年为8.2770(国家统计局,2004),人民币汇率近10年下降了4.1%。从2001年开始连续3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8.2770,2004年1—5月人民币汇率累计平均仍为8.2770.2003年以来,人民币再一次面临升值压力,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断施压,希望迫使人民币升值。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人依据各种模型估算出人民币“应升值的幅度”,高的估计达到50%以上,低的估计也有15%以上。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从1994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均为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286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5.55倍。从人民币购买力评价(PPP )看,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世界银行,2002)。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CPI )为-0.3%,比美国低2.53%。197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年均增长9.3%。这2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中国的短期利率比美国利率高1.5个百分点。在国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此外,2002年上半年开始,美元由强走弱,人民币跟着美元一起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背离。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情况下(1993—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至少比同期美国制造业高1.5个百分点),人民币反而随着美元贬值,使得贸易逆差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些都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对策:

一、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

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而出口的快速增长、资本流入、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从对外贸易入手,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较为不易。不过,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中,对美顺差最大,来自于美国的压力也最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针对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压力,在继续鼓励外资流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可以适度考虑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针对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适当控制其增长速度。另外,也可以考虑推行QDII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渐进式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打下基础。

二、在全球化背景下权衡人民币升值问题,适时调整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既然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面临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未来的升值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签订类似“广场协议”式的国际性文件。为此,要让汇率始终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我们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适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汇率水平既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经济状况,又能避免未来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认识到,成功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于未来的宏观经济稳定、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产业间的平衡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都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而这一点,有待于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升值预期。

三、要综合处理汇率升值影响物价水平所产生的问题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基于巨大的升值压力,我们必须对其可能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实事求是,具体深入地分析他国汇率波动的历史教训,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借鉴。汇率问题,涉及面甚多,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国际交往的情况下,汇率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从整个日元的升值中,就长期来看,日元的升值导致了日本物价的整体下跌,日本CPI指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保持低水平,90年代中期以来多年出现负增长。所以说看本币升值对物价的影响不能只看眼前,而要着眼于长期,着眼于对未来物价的影响,对长远的整体经济的影响。那种认为人民币升值可能抑制当前通货膨胀趋势的观点,短期来看也许可行,长期来看,还可能进一步形成通货紧缩趋势,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们不能单从本币的升值来看对物价和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不能因为眼前出现的通货膨胀趋势而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短期通胀压力。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毕竟,通过人民币对外升值来抑制通胀的短期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汇率升值对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整体的,且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也会抵消本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所以说,要认真研究综合处理汇率升值通过影响物价,进而影响经济系统的问题,为未来人民币升值后减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做好准备。

四、其他减轻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对策

针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适时调整我们的贸易战略,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作为出口企业来说,要努力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逐步改变原来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做法。针对出现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下调的压力,以及对总需求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西部大开发的措施,扩大内需来解决。针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储备风险,我们要深入研究未来世界主要货币的变动趋势,根据我们进口规模,适时调整中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总量规模。针对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增加投资、融资渠道。
一、人民币升值之利:
(一)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1)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
例如:谁在掏钱维持号称“全球老大”的美国政府的日常运转?想当然的回答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广大纳税人。这个回答并不全对。因为当前的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光*纳税人的贡献还不够开销,因而不得不大量举债。而最大的债主是谁?是日本和中国。中国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买的是美国政府公债。
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帝国的最大债主之一。这个事实本身显示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济实力说话的人民币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更大国际事务话语权,这是好事。
3)有利于进口产业的发展:中国石化副董事邵金扬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较便宜。”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

(二)人民币升值的前景还是越来越清晰的。
这是因为,正如1994年以前人为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被迫放弃一样,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也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在汇率的问题上,政策干预,虽能一时起作用,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成为区域乃至世界货币将为时不远。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在不远的将来突然停步;中国的货币当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币将走向完全可自由兑换。
实际上,人民币的上升之旅已经开始,起点就是1994年1月1日的大幅贬值。这一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拢,由上一年的1美元兑5.80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贬值幅度为33%。从那时起到去年末,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的情况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1999年以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升值分别为18.5%、39.4%和62.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
虽然如此,但在当前,试图诱导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具备现实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之弊:
(一)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一国货币的升值,带来的是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此后,从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现在日本无非是想把这一悲剧转嫁到中国。
2) 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尽管“中
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中国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是很可怕的。
《中国企业家》这次调查的最大发现是: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对于正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活动着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就像空气和水一样。
例如: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这位中国彩电出口大户的老总面对升值的前景忧心忡忡,他认为,中国出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高科技产品很少。人民币如果升值,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许提高了,但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逐步丧失。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等于出口价格提升了10%,而中国国内制造企业好一些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平均也不到3%。平均3%的利润率怎么可能调节10%的升值压力?肯定会出现大面积亏损。
黄宏生以创维为例,勾划出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最高心理底线:“现在我们在美国市场很难有大的提升,很大原因是其他世界工厂产品跟我们的价格一样低。比如来自墨西哥的彩电、欧洲土耳其的产品很便宜,我们提一美元都不可能。我们今年在美国市场希望能提高三千万美金销售,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么这个计划就流产了。”
又如:与制造企业相比,那些在汇率风险最前沿的外贸企业,是变化的最强烈的感知者。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出口的量,相对进口,要大得多。因此,黄宏生才说,人民币升值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方宁,向记者讲了一个因为欧元升值——也就是人民币贬值,导致亏损的例子。2003年年初,他们有一笔交易,签约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还是1:0.9,等到交货时,涨到了1:1.1了,他们又没有采取锁定汇率的措施,于是赔了。“即使我们有10%、20%的中间利润,也都抵不上升值的损失。只能自己补上去了。”
再如:一些原来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跨国企业,可能会将投资转移到墨西哥或马来西亚,20世纪80年代,台湾也曾经历过中国现在的压力,在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40涨到1:25后,一些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纷纷转移到东莞。同样,有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传统产业又会从东莞转移到像中亚、越南等更不发达的地区。本来,中国还有很多地区,比如西部,可以容纳这些产业,但因为货币的调整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可能使得中国被迫提早经历产业空洞化的过程。
3) 还会破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
缘越来越近。升值业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
例如: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均是以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吸纳国内资金,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同时又产生了外资流入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触发了经济结构问题的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出现经济滑坡,从而被迫实行本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何为金融危机?这就好比是一户本来很穷的人家,来了一个巨富亲戚,
为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富裕”生活,因而外人便因其阔而借给这家人巨资,不料这户人家的富亲戚突然消失,留给这户人家的只有高筑的债台,并因此导致了借其巨债的朋友。一时间危机四起。
可见,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导致: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
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
4) 还有,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
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
(5)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
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
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三: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
汇率的变动与各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种货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政治说了算。
然而:盐川正十郎的提案则更像一场政治阴谋。手拿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如果是一个小孩问:这值多少?那么,这个小孩一定还幼稚到没有学会用钱。如果是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问,这值多少?那么,这就会引发一场风波。而这场风波就是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
最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先有日本财相在七国财长会上提出要求,后有美国财长斯诺讲话和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的声明,都呼吁人民币升值,近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又提出欲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格林斯潘的讲话,更是让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可谓是官民联合、齐心协力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发难。这场由日本挑起、美国担纲主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全面上演,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
其实,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考虑,盐川正十郎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没有道理。首先,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谷,凭什么你中国却一枝独秀?中国的一枝独秀我们日本也有贡献,你看,日本从你们那里进口了多少商品。其次,人民币只有升值,日元才能够贬值,这样日本的出口产品才有竞争力。 中国经济具有廉价劳动力、高技术水平和廉价的货币3大优势,而三大因素中日本可能干涉的,只有最后一点——人民币汇率。日本甚至想借人民币升值的“利空”阻止本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但因为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不了企业的行动,所以他们就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使他们在国内达不到的目的,通过对人民币施加压力来达到。
迫使人民币升值,是日本争夺未来“亚元”主导权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美欧方面的动机似乎更为明显,就是为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消弱中国的经济实力,进而打击中国的国际影响。
人民币汇率之争本质上仍然是贸易问题之争。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美元贬值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升值的国际压力日大。尽管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在没有形成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品牌)之前,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进行大幅调整;即使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中国也应该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汇率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像日本和德国那样,将自己大好的经济前景毁于一旦。

7. 西班牙农场打工每个月三万人民币,是真的吗

这个数字你能相信吗?西班牙的钱已经贬值了,如果说给你3万块钱人民币的话,我觉得我不会相信的。

8. 有人了解西班牙武康大学的吗,看到一个专业比较感兴趣,希望有人能解答一下 急!!

是Master’s in Innovation and Tourism Marketing这个专业吧?我看了一下,这个硕士是一年制的英文授课硕士,而且是官硕回国可以认证的,2014年的最新文件来看,学费是3850欧元,开学时间是每年1月。
这个项目还安排了最少150小时在旅游公司的实习机会,这是非常宝贵的,加上穆尔西亚毗邻地中海,是旅游胜地,这会对个人将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全文

与3850欧元多少人民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知识知乎 浏览:813
北京专业珠宝翡翠小企业贷款2016 浏览:935
富国中证指数分级基金净值 浏览:196
通过c轮融资 浏览: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稳健 浏览:286
融资平台融资模式 浏览:321
中国黄金集团投资公司 浏览:937
如何把握股票时间和价格关系 浏览:459
燃油价格和PTA有关联吗 浏览:958
银融国际融资公司 浏览:966
2019年5月22日纸黄金价格 浏览:478
后门融资假说 浏览:367
中国银行理财很低 浏览: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伙企业 浏览:683
金易国际期货平台 浏览:397
做医药理财 浏览:155
波涛系统交易方法pdf 浏览:294
股权融资协议范本 浏览:409
股票荷兰上市什么意思 浏览:532
信托中的资金池业务 浏览: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