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战争爆发原油就要涨价
战争要看发生在哪,如果是中东,那的时候主要以海运为主,如伊朗已宣布只要版收到美国攻击将封闭海湾,炸毁权石油管道,而那的原油生产占全球供应的50%以上。势必对原油运输和生产都造成影响。若战争在俄罗斯其原油出口也占全球石油生产比例很高,也会影响油价。同时对冲以及众多基金都会认为其为一机会多以会抬高油价。而石油自身是有刚性需求的,所以价格很容易就被抬高。
② 利比亚战争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及对中国石油股价的影响
最近一个月以来,随着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持续升级,国际油价再次在三年后突破100美元。对于对外石油依存度已高达56%的中国来说,能否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石油储备进展如何?国际油价走向如何?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的影响如何?“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国家能源局的第一任“主帅”张国宝和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两位权威人士均表示,目前中东、北非的局势对中国石油[11.84-0.67%]进口影响不大。王庆云则透露,目前我国石油储备量大体可用1个月,将来会扩建到国际准则的90天要求。
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我国原油与成品油储备比为3:1
每经记者宛霞发自北京
3月7日下午,在政协分组讨论会召开之前,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抽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
NBD:作为物资储备局局长,能简单为我们介绍下国家物资储备的功能吗?
王庆云:国家储备分十三类,国家物资储备是战略储备,服务于国防需求,主要包括石油、稀贵金属等产品的储备,是间接地服务于生产的。
NBD:我国石油储备进展如何?
王庆云:按照国际能源署的标准,石油储备应达到90天的标准。我国目前的石油储备(量)大体是一个月,也就是说一期已经基本储备完毕。这里面的储备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原油储备,另一块是成品油储备,基本上原油和成品油储备的比例是三比一。
NBD:石油储备二期进展情况如何?
王庆云:二期储备目前只是提出来了,还在选址并没有开建,这主要是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在做的工作,但将来要建二期、三期,以便我国能够达到90天的要求。
NBD:据说我国进行一期储备的时候,国际油价还比较低,您怎么看待储备和价格的关系?
王庆云:储备和价格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国家需要就要储备。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60美元/桶的时候,我说要赶紧进”
每经记者宛霞发自北京
最近十年,中国先后从石油、煤炭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安全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昨日(3月8日)中午,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张国宝分管能源工作11年,对于中国能源问题如数家珍。
从利比亚进口原油仅占我国进口量的3%
NBD:利比亚内部军事冲突又加剧了。石油蕴藏丰富的利比亚一旦中断石油供应,对中国有何影响?
张国宝:我认为,即使没有这次利比亚或者中东的乱局出现,石油价格的趋势实际上也是会往上涨的。
但中东、北非目前的局势对于我们中国实际进口原油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中国从利比亚进口的油很少,只占我们进口量的3%。即使没有这3%,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解决。进一步说,即使苏伊士运河不能通航了,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中国的油通过苏伊士进来的很少。
但是,我国一半以上的原油是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所以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会比较大,主要问题在这个地方。
建议“十二五”增加石油代替品研究
NBD: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近年来逐渐加大,甚至已经超过一半,对于居高不下的油价,我国有何应对措施?
张国宝:去年年中,(国际油价)每桶大约在60美元的时候,我就把三大石油公司找到我的办公室,我讲60美元,你们赶紧进。(这是因为)我预计将来肯定比60美元要高,突破100美元完全是有可能的,即使没有利比亚这个事情出现。
我国能源安全最大的问题是石油安全。因此我建议“十二五”规划中应增加石油代替品的研究。
应该说,我国的能源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增长很快,但总体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只有10%,90%还是国内的能源,这看起来跟媒体讲的好像有点不一样,我给你解释一下。
实际上我们对外依存度高的只有石油,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6%,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增长。
我国(每年)自己产(石油)两亿吨,(石油)进口已经到了两亿四千万吨,从国内目前掌握的石油储备资源来看,(年产)超过两亿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去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800多万辆,这个刚性增长很厉害,以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还会增加。
油价波动中上涨这是一个趋势
NBD:国际油价走势现在各方争论不休,石油似乎最受国际炒家青睐?
张国宝:国际油价到底会涨多少?任何人任何时候也不能预测准确,因为这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但存在几个涨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利比亚局势会不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例如沙特。如果不影响,沙特的(石油出口)增长潜力还是有的,但如果影响了,那这个影响就大了。中东局势进一步加剧,那肯定会推高油价。
但总的来讲,石油价格尽管有波动,但在波动中是一个上涨的趋势。
③ 中东战争对中国油价上涨的影响
从2004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两年里价格翻了一番,且涨势未停。眼看着油价小步勤挪、钝刀割肉,西方大国嘴上着急,实则内心镇静。因为石油小刀割下去,它们疼得有限。
危机是最好的老师,欧美日诸国已经被教训了三次,如今早已有备而来。现在轮到我们来反思我们的能源政策、发展模式了。
与前三次石油危机相比,本次油价波动原因不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不明朗。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皆源于战争,油价突然飙升,对经济杀伤力强大。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年)的起因是中东战争,油价上涨4倍,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的起因是两伊战争,价格猛涨3倍,让美国GDP下降了3%,并引发拉美债务危机;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是因为海湾战争,油价上涨3倍,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降到2%以下。
而本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失衡,一些地区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未来几年将会继续增长,换句话说,中国正遭遇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阵痛:能源短缺加石油依赖。增加战略储备是我们可以从西方国家借鉴的应对之策,例如,美国政府从1977年正式开始储备战略石油,预计以后将逐步增加到10亿桶。而日本政府拥有的战略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92天,民间储备可使用79天,加上流通领域的库存,日本的石油储备量足够全国使用半年以上。
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高油价有助亚洲推进经济自由化”的文章,作者认为目前的高油价将迫使中国、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调整自己的能源政策,包括取消补贴和价格管制,把石油定价权交给市场。文章认为,政府对石油价格实行补贴和管制,消费者面对的不是真实价格,导致石油依赖。这种观点有其道理,中国的石油政策是从生产到价格的全程垄断,久为各方诟病,结果是价格涨跌都有人叫唤。
高油价还可以激发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自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便开始调整产业政策,把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向海外转移,重点发展低能耗的产业、开发低耗能的产品。以美国为例,在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占美国GDP的比重已上升至30%。当年的石油危机甚至造就了现在日本小排量汽车的风靡世界,直接导致了丰田的如日中天,通用、福特的日薄西山。而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输入国,多年来过于注重外资数量,且缺乏高油价逼出来的创新,因此使能源消耗量暴增,能源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
对于替代能源的开发,客观地说我们动手太晚了。也许是大家都没意识到中国的经济能发展这么快,没想到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这么快,多年来,能源多元化政策更多地流于口号。亡羊补牢,毕竟好于什么都不做。从最近一两年来中国去海外找油的行动中,从最近提出的一系列核电、水电开发计划里,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希望石油不会成为卡住中国经济发展脖子的黑手,希望未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中国不再成为操弄市场的石油大鳄们的提款机,我们也能像欧美国家一样,有备无患,轻松应对
④ 战争能使油价下跌吗 能源价格 会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1如果战争是发生在能源消耗大国,那么油价就有可能下跌但更大的可能是上涨【投机与需求】。如果战争发生在重要的运油路线上,或主要产油区,那么油价一定会暴涨。【主要原因是需求于供给对价格的影响】2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每天要从国外竞购上百万桶原油才能平衡国内需求。油价的跌幅对中国经济影响十分巨大,可以说石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血液。
⑤ 战争对原油有什么影响
石油是大国争夺的资源也是现代兵器的动力能源,石油给20世纪的世界和战争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交战国军共消耗油料1300多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投人战争的人力物力数量更大,军用油料消耗达3亿多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0多倍。而战后的高技术战争如英阿马岛战争, 海湾战争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科索沃战争,耗费的油料更是惊人。
⑥ 为什么战争会引起原油价格上涨呀
战争要看发生在哪,如果是中东,那的时候主要以海运为主,如伊朗已宣布只要收到美国攻击内将封闭海湾,炸毁石油容管道,而那的原油生产占全球供应的50%以上。势必对原油运输和生产都造成影响。若战争在俄罗斯其原油出口也占全球石油生产比例很高,也会影响油价。同时对冲以及众多基金都会认为其为一机会多以会抬高油价。而石油自身是有刚性需求的,所以价格很容易就被抬高。
⑦ 用经济学原理简要分析美伊战争对石油价格造成的影响
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与伊拉克的危机,直到现在美伊战事已接近尾声,人们还在纷纷猜测或者观望“美伊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被誉为“黑金子”,象征着金钱、权力甚至霸权,历史上诸多战争几乎都与石油相关联。目前,布什政府也高度重视并十分清楚石油对美国的战略意义。布什本人和副总统切尼曾经都是石油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曾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董事。目前,美国的石油年需求量8亿多t,而其产量却不到一半,其余都依赖进口。因此,美国需要长期、稳定的国际石油供给来源,确保美国的石油供应安全。
“美伊战争”后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如果美国完全控制局势,完全按美国的意志行事,美国将主宰世界石油市场;二是美国不能控制局势中东将更加动荡;三是美国基本控制局势(最大可能),美国与中东各国矛盾将会加剧,美国与欧盟及俄罗斯之间矛盾突现,世界继续向多极化演进。无论那种结局,“美伊战争”必将对世界、亚太地区和中国的石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全球石油资源地理分布、石油需求及其变化、世界各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成本、石油对欧元和美元及相关汇率的影响、对相关产业和世界石油及经济格局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浅的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框架设想。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价值的大小,石油也不例外.当今的战争的实质就是石油的争夺战争.
⑧ 为什么战争会引起原油价格上涨
战争要看发生在哪,如果是中东,那的时候主要以海运为主,如伊朗已宣布只要收到美国攻击将封闭海湾,炸毁石油管道,而那的原油生产占全球供应的50%以上。势必对原油运输和生产都造成影响。若战争在俄罗斯其原油出口也占全球石油生产比例很高,也会影响油价。同时对冲以及众多基金都会认为其为一机会多以会抬高油价。而石油自身是有刚性需求的,所以价格很容易就被抬高。
⑨ 关于利比亚战争对世界原油价格的影响的英文演讲
中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根据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文章《“油老虎”危及全球复苏》报道:3月1日,美军派遣的两艘军舰和400名海军陆战队员前往利比亚附近海域,随即,当天的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66美元,收于每桶99.63美元,涨幅达到2.74%,创下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收盘价。
短期内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会不会继续推动原油价格飙升?环顾全球,谁又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呢?请听中央台记者柴华对《新世纪周刊》资深记者张环宇的采访:
柴华:随着利比亚局势的日趋紧张,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全球很多主要股市都出现连续的下跌局面。利比亚的冲突为什么会对原油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张环宇:虽然利比亚并不是一个国际产油的从总量和石油储量来看,它的占比并不是在国际上占很大的比例的,但是因为利比亚身处中东和北非这样一个政治敏感地带,中东和北非有很多产油大国,比如像沙特还有伊拉克之类的,现在大家比较担心说利比亚的危机会传染到中东和北非的国家,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种政治的不安定因素,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原油出口。所以这个也是欧美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
柴华: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目前全球的需求恢复其实还没有完全确立,原油产能和库存也还可以提供有效缓冲。两相抵冲之下,短期内油价会不会继续飙升?它可能会涨到多少?
张环宇:现在对于油价这种预测,我感觉包括一些基金经理还有一些专门做商品交易的交易员他们的看法还是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就是利比亚政治冲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现在政治局势来看,美方已经介入,与此同时中东和北非的这些国家的政治骚乱的局势似乎有朝更加恶化的局势发展的迹象,就是因为这种的政治不确定性,所以大家觉得油价实际上还有攀升的可能性,原油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商品,它更多的是具有一些金融属性,比如说当市场的避险情绪急剧攀升的时候,很可能会导致国际油价的大幅上升。目前从需求面来看,可能支撑油价走高的因素还不是十分强烈,因为美国和欧洲这个经济复苏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虽然有一些进展但是并没有完全确立恢复的状态,不过因为利比亚石油这种政治危机一旦传染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中东和北非这些国家也出现相似的情况,这样就可能导致这种避险情绪的急剧攀升,从而使油价进一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