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巴货币名称
上面没一个回答全的……
古巴用的货币有两种,一种叫可兑换比索,peso
convertible,简写,类似我国以前的外汇券,可以和外币兑换,外国游客到古巴用的也是这种货币,币值比较高,1usd大约合0.9259cuc,但如果使用美元现金兑换的话要加收10%兑换税(美元非现金及其它币种不收)。在古巴,住酒店、乘出租车、买旅游大巴车票、餐饮、超市里买东西等都用这种货币。2004年以前cuc和美元等值,1usd=1cuc。有100、50、20、10、5、3、1七种纸币,3cuc、1cuc、50
centavos、25
centavos、10
centavos、5
centavos、1
centavo七种硬币,其中1分的一般用不到,只在银行支付利息时使用。
另一种叫古巴比索,peso
cubano,简写cup。此种货币不可和外币兑换,主要是古巴人,以及在古生活的外国人如留学生使用,用途也窄得多,一般只能用于购买农产品、在个体餐厅或小吃店买东西、在标价为cup的商店购物、乘公交车等使用。1cuc=24cup。2004年古巴货币改革以前1cuc=26~27cup。有100、50、20、10、5、3、1七种纸币,但印刷不如cuc精美,3cup、1cup、20
centavos、5
centavos、2
centavos、1
centavo六种硬币,后面两种一般用不到,只在银行支付利息时使用。
3比索的纸币和硬币早在我刚去古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40分的硬币在古巴已经很久不流通了。
⑵ 中国留学生在古巴的一年花费要多少
根据读的专业不同,读的学校不同,生活城市不同,生活标准不同有所区别。以在古巴中部的拉斯维亚斯中央大学为例,读一年语言,生活比较正常的话(这很重要!),一年大约需要六七万人民币。别信中介的!他们可能说一年二三万就够了,那是最低生活标准,基本上吃不到荤的,你未必能受得了。我说的价钱都是自费生,如果你是公派生则不一样。
左岸白天说的部分正确,部分不正确。我曾经在古巴生活(学习、工作)过三年半,对古巴各方面情况都非常了解。
古巴人平均月工资大概合人民币一百元左右。可以和外国人讲话、可以出海、可以上网(只要有钱,但是很少人有钱上网),有电脑坐牢的事更是子虚乌有。但是不让私自吃龙虾是真的,因为龙虾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许私自捕捞的。但是可以去餐馆吃。古巴现在有四个电视台,但是电视并不是国家发的,要自己买。宾馆和使馆里有卫星电视,可以收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三个频道。
古巴不光收留学生,而且现在有的大学很欢迎中国留学生,因为可以给他们带来外汇(学费)收入。现在全古巴的中国人(老华人、使馆人员、留学生、中资公司及其他)总共有四百多。
左岸白天大概在古巴呆的时间不长,听到的消息是不太准确的消息。我有很多古巴朋友的,我现在还有两个古巴学生在中国学汉语。
⑶ 古巴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如何
我有亲身经历,我在古巴生活了三年半,其中最后一年因为是在哈瓦那工作,所以就和那些老华人住在华人区里。古巴人购买基本生活资料是配给制的,也就是购物本(古巴人叫libreta),最基本的米、油、豆子(古巴人的主菜)、肥皂、香皂、鸡蛋、盐、糖、给未成年人的奶什么的都是凭这个本供应,我们在古巴的外国人就没这个本了。凭这个本在指定商店(bodega)里买的东西的价格十分便宜,比如鸡蛋才合人民币不到5分钱一个,几乎等于不要钱,但是是有限量的,如果买完了本上的量还想要的话就要去自由市场(农贸市场)上买了,价格会比这个商店里贵很多,但是还是可以承受的起,同样以鸡蛋为例,农贸市场大概合人民币五六毛一个。客观的讲,我感觉古巴人的生活水平不如中国人(平均水平),按照供给制,古巴人的基本生活是能够保障的,也就是能吃饱,如果谁说古巴人连吃都吃不饱,在挨饿,那要么就是不了解情况,要么就是别有用心。但是古巴人如果想生活好很难,因为大多数工业品都靠进口,需要换了外汇券(peso convertible)在外汇商店购买,价格是很贵的。举个例子,一台中古合资生产的熊猫牌21寸遥控彩电,在古巴的价格合将近三千元人民币,一台中古合资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合将近六千人民币。很多古巴人都想办法赚钱,比如开小吃店、开私人出租车、出租房屋,包括在海外有古侨的会有侨汇收入。但是古巴人心态比较平和,因为古巴的贫富差距没那么大,按工资来说,低工资的一个月大概是五六个美元,高工资的也不过二十美元一个月左右,平均工资在十美元一个月,因为有供给制,所以这点收入是能够保障基本生活的。而且古巴的福利的确是比中国好,教育和公共卫生是大投入,古巴人上学和看病是真正完全不要钱的,这不是我夸大,真实情况是这样,我在古巴上学时的古巴同学不光不用给学校钱,每个月国家还给他们零花钱,虽然很少(不到一美元),但总有啊,而且古巴又那么穷。在古巴的外国留学生也可以享受免费医疗的待遇,我在古巴看过病,我的中国同学也有在那里做过手术住过院的,真的是一分钱都不要。而且买药也很便宜,老百姓都能承受的起药价。政府机关寒碜也是真的,我曾经作为翻译陪同我国教育部去古巴教育部访问,两国领导(副部级)会谈的时候竟然停电了!而且他们的一般公务员的公务车都是破拉达。
至于华侨,有的华侨生活还是不错的,古巴给华侨有特殊政策。哈瓦那华人区有个“华区促进会”(就是我以前工作的学校所属的单位),是古巴的机构,下属很多中餐馆。名义上是古巴公家的,但实际上下属于促进会的餐馆都是老华人或其家人自己的,有餐馆经营的老华人还是比较有钱的,比如我在那里有一个老华人的朋友,他有个“东坡楼”餐馆,他有手机,还有辆老爷车(59年的老福特)。在古巴的华人社团(比如民治党、各姓所属的堂)一般也都有自己的餐馆经营,经济景况相对于一般古巴人还是不错的。而有些鳏寡孤独的老华人的生活就差一些了,但是促进会给他们有一个养老院“颐侨居”,我以前就和他们住在这里。相对于其它美洲国家的华侨来说,古巴的华侨生活的确不是很好。
⑷ 古巴比索的历史
1914年11月7日,古巴比索钉住美元,并与美元等值。从1961年开始,古巴比索专钉住英镑。属1974年古巴比索不再钉住英镑。1978年6月15日,古巴比索开始浮动。 80年代以来,古已比索随着美元经历的一个大起大落过程亦不断发生变化。1980年底古巴比索汇率为1美元合0.7045古巴比索,1990年底为1美元合0.797古巴比索。
1993年前后,古巴政府开始允许美元在古巴国内直接流通,方便了政府回笼美元。此后,美元与古巴比索的比价一直维持在1比26的水平上。2005年前后,古巴禁止美元流通,必须使用可兑换比索。该比索与古巴比索不同,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外汇券,2005年之前与美元的比价一直为1比1,即相当于美元。2005年后,由于美元不能流通,外国人或古巴人持有美元必须以1美元兑0.8可兑换比索的价格兑换后才能消费。相当于古巴可兑换比索升值20%。
古巴有多级市场,古巴比索和可兑换比索消费场合有所不同。古巴人多持供应券用古巴比索消费,外国人在古巴一般必须用可兑换比索消费,实际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