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如何计算比特币交易费用
人们经常说你可以免费将比特币发送到地球的任意角落,通常情况下的确可以免费转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你必须支付手续费(Transaction Fees)才能完成转账, 在0.8.3版Bitcoin钱包中默认是0.0001比特币的转账手续费。 这个手续费是奖励给矿工的,以激励矿工继续挖矿为比特币提供足够的算力从而确保比特币网络的安全。目前矿工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创造新的块(Block)来获得25BTC的奖励,但是这个奖励每4年减半,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交易手续费奖励将逐渐取代创造新块的奖励。 什么情况下需要支付手续费?比特币手续费收取多少?手续费怎么算? 比特币系统有一系列的网络规则,其中包含手续费规则,这一系列规则也就是“客户端要做什么”。当你使用Bitcoin客户端(钱包,Bitcoin-Qt)发送比特币的时候,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以下步骤:
1. 筹备你要发送的比特币。客户端负责收集你钱包(Bitcoin-Qt)里的比特币余额为支付做准备,因为你收到的每一笔比特币都存在你的钱包里面直到你花掉它们。 假如你收到3BTC与2BTC两次付款,它们在钱包的记录是相互独立的,即一个3BTC和一个2BTC,而不是合并为5BTC(钱包只记录交易明细,并不将余额合并,但是你在钱包的界面上可以看到总的余额),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钱包里会积累许多这样数量不等的比特币,所以当你发送比特币的时候钱包必须决定用哪些比特币最适合用来本次发送。 在一次交易中你得到的比特币称为“输入(inputs)”,支出的比特币称为“输出(outputs)”,在你的钱包里存在多个输入和输出。
2. 阻止大量微额(st)支付冲击网络。如果你的输出(outputs)小于0.01BTC(包括你钱包内部的资金变动)的话,你必须要支付0.0001的手续费,即使是你自己转给你自己。钱包在准备你的支付金额的时候有一个既定的规则,就是在众多输入(inputs)中筹备支付金额的时候尽量避免产生小于0.01BTC的金额变动(比如你要支付5.005BTC,钱包尽可能的选择3+2.005或者1+1+3.005,而不是5+0.005)。
3. 数额越大、币龄(age)越高优先级越高。如果你发送金额太小或者是你的比特币刚开采出来不久,那么你的转账就不再免费之列。每一个交易都会分配一个优先级,这个优先级通过币的新旧程度、交易的字节数和交易的数量。具体来说,对于每一个输入(inputs)来讲,客户端会先将比特币的数量乘以这些币在块中存在的时间(币龄,age),然后将所有的乘积加起来除以此次交易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计算公式:priority = sum(input_value_in_base_units * input_age)/size_in_bytes,计算结果如果小于0.576,那么该交易就必须支付手续费。如果你确实大量的小额输入,又想免费转出,这时候你可以加一个数额大的、币龄大的比特币金额,就会将平均优先级提高,从而可以免费转出比特币。
4. 每千字节的收费。在转账的最后客户端会检测本次转账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大小一般取决于输入和输出的数额大小,计算公式如下:148 * 输入数额 + 34 * 输出数额 + 10,如果该次转账的大小超过10000字节但是优先级符合免费的标准,那么仍然可以享受免费转账,否则需要支付手续费。没1000字节的费用默认是0.0001BTC,但是你也可以在客户端里进行追加,依次打开选项卡“设置>选项>主要”进行手续费的调整。如果你在设置的手续费小于0.0001BTC按0.0001算。
2. 中国比特币最大的交易平台是哪几个
比特币交易目前主要是通过交易平台进行购买的,一般走场OTC外交易。
新手入场比特币首先需要一个靠谱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比特币交易平台众多,参考非小号(数字货币数据收录网站)全球交易所综合排行榜,国内推荐三大交易所:火币、OKEX、币安。国外主要以北美地区的Coinbase比较出名。
操作流程:注册账户,实名认证,法币交易(OTC入场),入场之后划转到币币交易是用来做现货,划转到合约交易相当于做期货。
1、火币网:近两年综合排名居前的交易平台,是我入场比特币的首个交易平台,品牌维护比较好,圈内少有争议,2019年的时候创始人作为区块链代表受邀参加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合约交易品类也越来越丰富,基本上一个平台能满足几乎所有的投资需求。
平台界面:简洁明了,电脑端和手机端操作都很方便,个人偏好手机操作,随时随地跟踪行情。
2 、OKEx交易所:2013年成立的OKEx交易所和火币一类似属于较早的一批,早期以合约交易著称,到现在也是一家综合各种交易模式的大型交易平台。2019年更是同火币一起落户海南,成为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的一员,实力不容小觑。
界面及操作:极简风格的界面更具现代感,合约形势多样,开仓平仓平滑,UI做的确实不错。
3、币安网:2017年成立的交易平台,相对来说是成立的比较晚的,凭借着出色的运营硬是在风起云涌的币圈站稳了脚跟,17年的94事件令多数交易所损失惨重,正是这个时候币安吸收了大量用户,至今依然牢牢占据交易平台榜前列。
界面及操作:深色背景风格,偏国际风,2020年开通了OTC交易,量化大佬比较青睐的平台。
总的来说这三家都还是比较靠谱的,小型的交易所不推荐入场。国际金融形势风起云涌,近期以太坊2.0推动行情,山雨欲来,做好准备。同时也要控制仓位,注意投资风险。
3. OKEX怎么算的比特币交易量啊
就是用每天比特币买卖的总量计算啊。
4. 比特币一共有多少个
2100万个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比特币不是无限量发行的,与大多数的货币不相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的货币发行机构。而是根据特定的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的。它的发行量受控于软件算法。总量恒定2100万个。
拓展资料:
产生原理
从比特币的本质说起,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堆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无限个(其实比特币是有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10]以人民币来比喻的话,比特币就是人民币的序列号,你知道了某张钞票上的序列号,你就拥有了这张钞票。而挖矿的过程就是通过庞大的计算量不断的去寻求这个方程组的特解,这个方程组被设计成了只有 2100 万个特解,所以比特币的上限就是 2100 万。
要挖掘比特币可以下载专用的比特币运算工具,然后注册各种合作网站,把注册来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计算程序中,再点击运算就正式开始。完成Bitcoin客户端安装后,可以直接获得一个Bitcoin地址,当别人付钱的时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贴给别人,就能通过同样的客户端进行付款。在安装好比特币客户端后,它将会分配一个私有密钥和一个公开密钥。需要备份你包含私有密钥的钱包数据,才能保证财产不丢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盘,个人的比特币将会完全丢失。
5. 比特币交易逻辑
啊比特币的交易逻辑一般都是按照一个区块区块链的一个原理然后就我们说的他是内容一个买入和买出的
6. 比特币交易是如何实现的
比特币的交易一般分为场内和场外交易。现在,基本上绝大多数人的第一份数字资产都专来源于法币购买。我就以属常用的OKEx交易所举例,OK的法币交易就是一种场外交易。在法币交易中选择卖家,然后直接选择“购买USDT”。然后,输入购买数量,点击“确定购买”后,用支付宝、微信转账,转账结束后选择“我已付款”。随后,商家就会把相应的数字资产转到你的账户上了。OKEx在这个过程中,用的是第三方可信机构背书的方式,类似于支付宝。所以,不必担心转账后商家不给你转币。
7. 比特币交易平台有哪些
比特币交易平台有. GoxMt,Bitstamp,比特币中国,比特币交易网,火币网等。
8. 比特币一个区块最多可以包含多少个交易记录
比特币一个区块大小为1MB,比特币对每笔交易的大小没有限制,一个区块一般可包含2000~3000笔交易。
9. 比特币最小单可以买几个0.0001个吗求大神指教,谢谢了。急需了解
从目前的技术上来讲,比特币数据结构下一个比特币可以分割到8位小数,所以比特币最小单位是0.00000001BTC,但交易的话就不能这么少了,据比特宝统计,目前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的通用的最小交易单位是0.01BTC,所以楼主提出的0.0001是无法买卖的。
10. 比特币的总量是多少
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个。
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区块奖励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而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就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区块奖励减半为25个。
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区块奖励再减半为12.5个。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约2100万个。
(10)比特币交易数量扩展阅读
货币特征
1、去中心化:比特币是第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币安全与自由的保证 。
2、全世界流通:比特币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管理。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
3、专属所有权:操控比特币需要私钥,它可以被隔离保存在任何存储介质。除了用户自己之外无人可以获取。
4、低交易费用:可以免费汇出比特币,但最终对每笔交易将收取约1比特分的交易费以确保交易更快执行。
5、无隐藏成本:作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币没有繁琐的额度与手续限制。知道对方比特币地址就可以进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户可以在众多平台上发掘不同硬件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