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成本均线cyc1上寄cyc2加图标1怎么写公式
可以编写公式,是要显示成图中这种效果吗。
⑵ 一个根据成本均线选股的公式的问题
1、你是否是希望多个条件同时成立,然后出预警?如果是,那你就需要考虑每个条内件的协调关系容;
2、你又希望在粘合、又希望在发散多头的位置做标记,如果你的粘合度要求过高,是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个条件的;
3、你的公式不能选出来这个股票这个时间的周期,原因是CYCTJ1、KDJTJ的条件不满足;
4、如果你觉得这个公式对你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那就需要调整好公式内的参数和判断的标准;
5、当你对一个问题的错误无法找到原因的时候,可以分块分析;当你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需要充分的了解你想做什么想怎么做;
⑶ 请教高手,cyc成本均线5日金叉13日买入,死叉卖出的系统交易公式
有些线是做出来的,信了就上当了。
⑷ cyc指标的用法
CYC指标分5日、13日、34日及∞(无穷)四条线,前三条线为市场交易中大盘或某只个股最近该日内买入股票者的平均建仓成本,∞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所有持筹者的平均建仓成本。该线还分日线、周线及月线。
形态特点:
一、短期成本均线在上,长期成本均线在下称多头排列,反之为空头排列;
二、成本均线的多头及空头排列都相当稳定,在行情真正反转之前,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
主要作用:
一、区别大盘的牛、熊市;
二、跟据主力在成本均线之上或成本均线之下吸货,判断后市行情发展的缓、急程度;
三、预测股价上涨或下跌过程中的压力或支撑位;
四、区别主力震仓、整理或出货;
五、上升过程中,指示升后下跌的止损位置。
使用要领:
一、成本均线相当于市场上多空交战的分界线。成本均线以下是多方的阵地,股价在成本均线以下时,是空方侵入了多方阵地,使持股的多头处于亏损状态。股价在成本均线以上时,是多方侵入了空方的阵地,使持币的空头处于不利地位;
二、不同的成本均线可以看作是不同级别的多空交战的战线,无穷成本均线是市场整体上多空交战的战线,各短期成本均线是短期多空交战的局部战线。股价对成本均线乖离的程度,是侵入对方阵地的程度,乖离越大侵入越深;短期成本均线远离无穷成本均线均有向无穷成本均线靠近的动力。
三、庄家在成本均线之下吸货吸的是割肉盘,表明庄家在考虑建仓成本,吸货还不太迫切,上涨一般会慢一些;
四、如庄家在成本均线之上吸货,则表明庄家愿意发给原持股人一定利润,以便尽快拿到筹码,这样的股票未来上涨会比较快、比较猛;
五、对平台吸货的庄家其刚一拉抬股价5日成本均线与无穷成本均线就相差10—20%左右,如庄家高度持仓则差的还要大些(相差20%就可界定为庄家高度持仓);
六、股价上涨中成本均线发散上行是庄家巨量持仓,这种庄通常会以慢牛的行式将涨幅做的很大,出货时间也持续较长,做这种股可从容跟庄,做足波段待其实在不涨,庄家出货迹象明显时再离场;
七、密集上行为庄家轻仓短炒。但短炒庄有时也会将涨幅做得很大,往往一上一下做了很大幅度,到顶后立即反手向下掼压。由于拉升的急,出货也急,股价涨了很多,而它自己却只得一小部分;
八、股价上涨中成本均线密集上行且放量是庄家持仓量较少,庄家用对倒拉抬的手法激发跟风盘追涨,跟这种庄要格外小心,防其拉的快、砸的快;
九、股价上涨时四条成本均线几乎粘在一起,又未放量,无对倒拉抬的痕迹则为短庄,因建仓时间短,有时是边拉升边吸货,因此成本均线粘在一起,跟这种庄更要百倍警惕;
十、成本均线上升后走平是要下跌的先兆,如下弯则已确认跌势,成本均线成死叉是最后的卖出机会;
十一、中等力度的反弹及回调均难破34日成本均线,股价上涨过程中可用该线判断主力震仓、整理或出货,如是震仓或整理,则不会跌破34日成本均线,若是出货则一定会跌破该线;
十二、股价在34日成本均线上方横盘称强势横盘,有庄托盘,后市能创新高;
十三、、股价在34日成本均线下方横盘称弱势横盘,无庄关照,后市则久盘必跌;
十四、在拉升过程中,如在股价上穿13日成本均线时买入,下破13日成本均线时卖出是较温和但绝对安全的获利方法,但此方法在盘整行情中不可使用;
十五、使用成本均线做卖出止损点,要在前三条线中,选本轮行情上升以来从未被破位的那条;
十六、大牛股跌破5日成本均线,其它股跌破13日成本均线是大盘中级顶部。
十七、∞成本均线是牛、熊市的分水岭,股价上升后跌破该线是最后逃命的机会;
十八、∞成本均线在牛市中很难被短线回调击穿而形成明显的支撑作用,在熊市中它又构成了一次又一次反弹的高点,直到它被带量突破才宣告熊市结束;
使用原则:
做股票要做成本均线多头排列股,不做空头排列股。
⑸ 哪位大哥帮我组合一个股票公式,5、13、34、55、90、250平均筹码成本均线CYC的公式代码
JJJ:=IF(DYNAINFO(8)>0.01,0.01*DYNAINFO(10)/DYNAINFO(8),DYNAINFO(3));
DDD:=(DYNAINFO(5)<0.01 || DYNAINFO(6)<0.01);
JJJT:=IF(DDD,1,(JJJ<(DYNAINFO(5)+0.01) && JJJ>(DYNAINFO(6)-0.01)));
CYC5:IF(JJJT,0.01*EMA(AMOUNT,5)/EMA(VOL,5),EMA((HIGH+LOW+CLOSE)/3,5));
CYC13:IF(JJJT,0.01*EMA(AMOUNT,13)/EMA(VOL,13),EMA((HIGH+LOW+CLOSE)/3,13));
CYC34:IF(JJJT,0.01*EMA(AMOUNT,34)/EMA(VOL,34),EMA((HIGH+LOW+CLOSE)/3,34));
CYC55:IF(JJJT,0.01*EMA(AMOUNT,55)/EMA(VOL,55),EMA((HIGH+LOW+CLOSE)/3,55));
CYC90:IF(JJJT,0.01*EMA(AMOUNT,90)/EMA(VOL,90),EMA((HIGH+LOW+CLOSE)/3,90));
CYC250:IF(JJJT,0.01*EMA(AMOUNT,250)/EMA(VOL,250),EMA((HIGH+LOW+CLOSE)/3,250));
CYC∞:IF(JJJT,DMA(AMOUNT/(100*VOL),100*VOL/FINANCE(7)),EMA((HIGH+LOW+CLOSE)/3,120));
⑹ 有没有类似成本均线(CYC)那样的指标
有的有的有很多,有很多成本均线的啊,有很多成本均线的,你打开炒股软件那里一大堆。
⑺ 成本均线2(cyc2)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呀
函数cyc:成本均线(以换手率为权证的股价移动平均线)。
cyc2=DMA((var1,vol/var2)。var=成交额/成交量/100。其中:DMA(动版态移动平权均)=短期平均值-长期平均值;var1为估算样本方差,var2为N日的var的总和。
指标原理:成本均线指标是个量价均发挥作用的指标,分别代表5、13、34日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因而叫成本均线。
⑻ 为什么有的股票的CYC中绝对成本均线远在所有筹码之上
因为CYC指标分5日、13日、34日及00(无穷)四条线,前三条线为市场交易中大盘或某只个股最近该日内买入股票者的平均建仓成本,∞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所有持筹者的平均建仓成本。该线还分日线、周线及月线。
股市非常重视成交量价关系,那么,如果传统的移动均线引入成交量的因素无疑会提高均线系统的可靠性。陈浩和杨新宇发明的CYC指标,前一个C代表陈浩,Y代表杨新宇,后一个C是cost (成本) ,是“成本均线”的意思。
指南针成本均线指标是个量价均发挥作用的均线,分别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因而也叫成本均线。
成本均线不容易造成虚假信号或骗线,比如某日股价无量暴涨,移动均线会大幅拉升,但成本均线却不会大幅上升,因为在无量的情况下市场持仓成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8)CYC均线指标公式扩展阅读:
成本均线(CYC)在计算中考虑了成交量的作用,可以真实地反应持股人的最后成本。CYC指标分5日、13日、34日及∞(无穷)四条线,前三条线为市场交易中大盘或某只个股最近该日内买人股票者的平均建仓成本,∞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所有持筹者的平均建仓成本。
该线还分日线、周线及月线。5日、13日、34日成本均线分别代表5日、13日、34日的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如某日13日成本均线为10.20元,表示13日以来买人该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为10.20元。
无限长的成本均线则表示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仓成本。成本均线比用移动平均线作为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要准确,所以比移动均线表现要好。
比如,成本均线的多头或空头排列相当稳定,在行情没有反转之前,出现的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成本均线表现出明显的支撑和压力作用,尤其是34日成本均线和∞成本均线,其支撑压力作用更为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CYC指标
⑼ 请问技术指标中成本均线CYC是怎么计算的
CYC成本均线:CYC指标分5日、13日、34日及∞(无穷)四条线,前三条线为市场交易中内大盘或某只个股最近容该日内买入股票者的平均建仓成本,∞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所有持筹者的平均建仓成本。该线还分日线、周线及月线。
这两个指标都是中国人设计的,设计人 陈浩 Chenhao,杨新宇Yangxinyu,姓首字母是CY,CYC 最后一个C是Cost,CYQ最后的Q可能是QUADRANT,从Q线那来的。
不过,中国人编的指标,给中国人看,我看老兄就不要较真了,知道含义就好了
⑽ 通达信 成本均线CYC
P1 (2.30.5)p2(2.60.13)p3(2.120.34)JJJ:=IF(DYNAINFO(8)>0.01,0.01*DYNAINFO(10)/DYNAINFO(8),DYNAINFO(3));
DDD:=(DYNAINFO(5)<0.01 || DYNAINFO(6)<0.01);
JJJT:=IF(DDD,1,(JJJ<(DYNAINFO(5)+0.01) && JJJ>(DYNAINFO(6)-0.01)));
CYC1:IF(JJJT,0.01*EXPMA(AMOUNT,P1)/EXPMA(VOL,P1),EMA((HIGH+LOW+CLOSE)/3,P1));
CYC2:IF(JJJT,0.01*EXPMA(AMOUNT,P2)/EXPMA(VOL,P2),EMA((HIGH+LOW+CLOSE)/3,P2));
CYC3:IF(JJJT,0.01*EXPMA(AMOUNT,P3)/EXPMA(VOL,P3),EMA((HIGH+LOW+CLOSE)/3,P3));
CYC∞:IF(JJJT,DMA(AMOUNT/(100*VOL),100*VOL/FINANCE(7)),EMA((HIGH+LOW+CLOSE)/3,120));通达信的主图原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