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云人物,号称“金融天才”。在世界各地兴风作浪,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问题的时侯,他的嗅觉特别灵敏,就好似一条大鳄鱼,痛下杀手,鲸吞各国的财富。现时,索罗斯管理的资产超过百亿美元,主要是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从事各种的金融交易,特别是在期货市场尤为出色。他是全球最大的投机者,短短的时间输赢常在数亿元以上。92年几个月内,获利超过数十亿美元,创造了投资史上的神话,又有消息说,他在俄罗斯的投资损失达到20亿美元,在香港的投资损失了几亿美元。和一些富豪相比,索罗斯显得很俭朴,没有游艇、高级轿车和私人飞机,出外旅行,他乘普通民航飞机,自己招出租车,甚至搭巴士,但把赚来的很大一部分钱用于慈善工作,涉及的金额近十亿美元。一方面是慷慨解囊,另一方面是无孔不入地攫取金钱,索罗斯堪称是天才与魔鬼的结合体。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中上等级的犹太人家庭,出生时的匈牙利名字叫吉奇·索拉什,后英语化为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坚强,极其精明,他对幼时的索罗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他不仅教会了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坚强自信,而且向索罗斯灌输了财富太多对人是一种负担的观点。索罗斯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太重视积累财富,而是将亿万家财投入慈善事业,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其父亲的影响。
索罗斯在少年时代就尽力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个性坚强突出,在运动方面比较擅长,尤其是游泳、航海和网球。他还常是各种游戏的常胜将军。索罗斯的童年是在父母悉心关爱下度过的,非常幸福。但到了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的幸福童年就宣告结束了,随全家开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痛苦的时期,全家凭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靠假身份证和较多的庇护所才得以躲过那场劫难。这场战争给索罗斯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冒险是对的,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危险。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准备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尔后马上又去了伦敦。他原以为在伦敦他会有很好的发展,但很快他就发现这种想法是多么的错误。他在伦敦不名一文,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生活毫无乐趣可言。索罗斯再也无法忍受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一年以后,他决定通过求学来改变自己的境况。索罗斯于1949年开始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虽然选修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课程,但他本人却认为并未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在索罗斯的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卡尔·波普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这对于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锋芒初现
1953年春,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他立刻面临着如何谋生的问题。一开始,他选择了手袋推销的职业,但他很快发现买卖十分难做,于是他就又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机会,当索罗斯发现参与投资业有可能挣到大钱时,他就给城里的各家投资银行发了一封自荐信,最后Siflger&Friedlandr公司聘他做了一个见习生,他的金融生涯从此揭开了序幕。
后来,索罗斯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名交易员,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交易,但他在此期间表现并不出色,没有赚到特别多的钱。于是,索罗斯又做出了将影响他一生的选择:到纽约去淘金。
索罗斯带着他的全部积蓄5000美元来到纽约,他通过熟人的引见,进了F.M.May6r公司,当了一名套利交易员,并且从事欧洲证券的分析,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咨询。当时,很少有人对他的建议感兴趣。1959年,索罗斯转投经营海外业务的Wertheim&Co公司,继续从事欧洲证券业务。幸运的是,Wertheim公司是少数几个经营海外业务的美国公司之一。索罗斯始终是华尔街上很少几个在纽约和伦敦之间进行套利交易的交易员之一。
1960年,索罗斯小试牛刀,锋芒初现。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据索罗斯的建议购买了大量安联公司印股票。事实证明,果真如索罗斯所料,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因而名声大震。
1963年,索罗斯又开始为Arilhod&S·Bleichrocoer公司效力。这家公司比较擅长经营外国证券,这很合索罗斯的胃口,使他的专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而索罗斯的雇佣者史蒂芬·凯伦也非常赏识索罗斯,认为他有勇有谋,富于开拓新业务,这正是套利交易所需要的。
1969年,39岁的乔治·索罗斯终于脱颖而出了。他靠这十几年赚来的钱,能及他与伦敦和纽约金融界的良好关系,与人合伙成立了取名为量子基金的私募投资合伙基金。就像微子的牧师星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数一样,在乔治·索罗斯看来,市场也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很难去精确地度量和估计。投资者如果能对明显的事物打个折扣,而把赌注压在别人意想不到的事物上,则必将获取得大利。
乔治·索罗斯主管量子基金之后,他在证券交易的天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乔治·索罗斯的基金的投资原则就是全方位,多方向地投资。他投资的对象种类繁多:有恭贺兰的股票、香港的房地产、日本的铁路;有债券、期货、股票、期权、货币、指数等。他运用技艺复杂、套路多变,以少量度的保证作大量地投机性买卖,如卖空、期权等。一般人难以捉摸,更不可能去效法了。
乔治·索罗斯并不去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经济,也不花大力气去阅读铺天盖地的股票分析报告,而主要以自己独到的眼光通过阅读报章来形成自己对股市的见解和判断。同时,他还经常与世界各国的权威人士保持联系,以保证消息的通畅。他知道,在证券市场上,没有任何东西会比确凿的内幕消息赚钱更快。
乔治·索罗斯和巴菲特、林奇一样,不相信证券市场是有效果的。他认为证券的技术分析是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真正有用的还是基本面分析,也就是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尽管他在部分的时间内都有是很成功的,决策略都是基本上正确的。但是,他管理的量子基金的路程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大起大落的。
如:在1981年,有近半数的投资者因为不看好乔治·索罗斯四处出手的投资战略,而退出了基金。可到了1982年,量子基金的收益率却达到了57%。1987年,全球性股灾时,乔治·索罗斯虽然预见到期股市将狂跌,但错过了最佳退出的时机,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损失了8亿美元,相当于量子基金账面资金的三分之一。
乔治·索罗斯因此说:只预见到某种事物还不够,还要准确地把握事物变化的战机。当然,如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临,则更加无济于事了。耐心的长期投资者如果真正懂得乔治·索罗斯投资对象的价值,花50元买下一年以后值100元的东西,就用不着担心是否能准确地把握时机了!
谈到量子基金的业绩和乔治·索罗斯的成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位著名的投资金融天才罗杰斯,罗杰斯负责证券分析。在这一对证券界的双子星座的天才指挥下,量子基金从1970年的1200万美元增长到1980年的5亿美元。之后,年仅37岁的罗杰斯在1980年决定从量子基金中退出,拿着其应得的数千万美元的收益开始自创门户。之后,他也四处出击,成绩斐然。尤其是在1985年,他在奥地利股市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其获得奥地利“股市之父”的美称。在得力的合作伙伴离开以后,乔治·索罗斯反而更可以放开手脚,完全按自己的意图来进行投资了。从而带来了世界金融史上创纪录的精彩一幕。
B. 国外的对冲基金经理是研究员出身还是交易员出身的
我认为是研究员出身,
可能去交易员那里轮岗
最后我想说
看的是能力,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基金做到盈利最好
你就是经理
C. 在美国纽约做对冲基金交易员的工作很有钱吗
非常有钱
对冲基金经理
D. 为什么要给对冲基金外汇交易员高薪
应该不是高薪的吧。真正的外汇交易员都是按照收益计分成的,底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有能力的外汇交易员,因为手里掌握着大资金。收益的1%百分已经很可怕了。
E. 应聘了DAY TRADER,即职业交易员,操盘手,问一下,这一行业是不是值得做..
这个。。。
本人在海外的对冲基金工作,至少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在正规些的公司,trader不是这样做的。一般说,首先trader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研究生以上吧,至少我没见过本科的)和非常敏捷的反应(我应聘trader时,就考过100除以1.2的十次方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其次trader属于front office,后面有完整的middle offcie和back office支撑,没有专业支持凭自己投资完全是crazy并且很有可能不合法的。还有啊,加拿大的公司又是投资在美加股市,干嘛要在威海设公司?不解。难道国人更了解。。。
真正的trader是非常有前景的工作,有很高的工资,奖金是要看你投资的绩效和风险。纯提成且由公司出资金,这样的公司一定会破产的。因为这样会刺激短线投资,换做我全投进高风险股票衍生品,一定很刺激。
你那什么公司啊,aum是多少,不方便说的话你可以去加拿大相关监管部门查查,其实这行的大公司大家都很熟了,无非JP,DB,CS。。。这几十家
说句实话啊,这个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交易员吧,他们好像在各地都在大量招人,而且还不要专业背景,我觉得他们只是在招熟练工,技术含量不大。每个工人为公司提供一点利润,除非你真的特别有基础有天赋,否则。。。这种工作要看公司让你操作的资金有多少,美股股票型基金年收益一直都是负数,想提成难啊。
我也有个middle office的面试,祝我们都有好运吧
F. 交易员是否需要高学历
国外对冲基金招收的高学历人士大部分并不是交易员,而是其他岗位。国内的券商不会去招交易员,要招也是招有经验的交易员(券商下属某个营业部的大户以私人名义招)。
由于国外对冲基金多采用程序化交易,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交易模型,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才能驾驭。而国内则是以交易员或者交易团队为主,程序化仍然是摸索发展中。
现在网上招收的美股交易员知道吗?他们多是钻外国人程序交易的空子来盈利,你说是人灵活还是程序灵活呢?
G. 对冲基金经理 Steve Cohen 本人是怎样的都有何过人之处
华尔街的交易员在谈到科恩的时候充满敬畏。在默默无闻地做了20年股票交易之后,科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华尔街崭露头角,那正是科技股泡沫最严重的时候。在1998到1999的两年间,他和其公司SAC取得了令人咋舌的70%的年收益率。但科恩真正成为传奇人物是在2000年,他在科技股暴跌前开始做空,结果又获得70%的收益。这之后不久,《商业周刊》像以往一样,在一篇封面故事中将他——而不是他的公司——列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交易员。他是一位艺术家。他从混乱的股票市场中看到了秩序。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做出正确的决定。我曾坐在他身边看他交易,看到他沉静地盯着终端机,我可以告诉你,毫无疑问,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他是这个星球上做得最好的一个。他在上世纪80年代牛市刚开始的时候进入华尔街,并且在自己并不知晓的情况下,在另一轮更大的牛市开始的时候设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他在SAC最初的一个月中,取得了3.4%的回报,到了年底这一回报是17%。1993年,他的投资人看到自己户头上有了51%的惊人回报。尽管科恩提取收益的50%,但他认为相比在Gruntal的时候60%的提成,50%只是小头。1999年的时候,随着科技股泡沫的膨胀,SAC最大的基金获得了69.7%的回报。在看到他2000年的表现之后,所有在华尔街进行交易的人们谈论的话题都是科恩。金钱像潮水般涌入SAC。科恩把办公室搬到了斯坦福的办公园区,然后在2002年修建了新的总部。以后的5年间,公司以疯狂的速度扩张。这事我收集整理的,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
H. 个人职业交易员是个靠谱的职业吗
在正式成为个人交易员之前,我建议先看看下面几段话以及之前答案:对冲基金中的员工来源分几种? - Atlas 的回答:(我不确定这些话该不该说,若有冒犯,请联系我,我可将答案删除,谢谢)
PS:刚刚发现我之前在文中上传的所有演示图片和内部资料截图都被知乎删掉了,貌似是相关行业的员工进行了投诉。。。若有的地方缺少示例图片,还请各位知友见谅。
以下来源于本人之前的回答:作为身在伦敦行业人士,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对于那些费率过低的或者开户赠金超过20%的交易平台,他们的客户经理的奖金几乎完全取决于跟客户的对赌收入。也就是说,如果客户长期盈利,客户经理不仅一分钱奖金都没有,而且还有挨领导骂的风险。伦敦地区的铁汇,Forex.com已是如此,其他地方的分公司估计更甚。。。
。我不是说铁汇和嘉盛不好,我只是个人不喜欢他们的盈利模式和激励机制而已,公允的说,他们在B Book交易商里算是运营的很不错的,取钱出来虽然慢但是一般还是可以取出来的,不过根据我拿到的业内数据,铁汇招揽来的客户通常有95%会全部赔光。。。(我在之前答案曾上传过一张内部文件截图)
如果你在这类合法的B Book Only平台(不是指国内或离岸黑平台,那些就直接不要考虑了)长期盈利,你将面临两种可能:1.客户经理将你的盈利头寸关掉(fancy的叫法,Risk Management);2.莫名其妙的提高你的点差或者给你requote,最后把你气走。不过英国和美国监管体制下的交易商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顾忌到严格的罚款制度(Forex.com旗下的子公司前阵子被罚到手软了),他们绝不会做的太过分。但是国内和离岸注册的平台我就拜托 各位不要去送钱了,你要是有钱又任性的话,你捐给红会或者是赌场都行。你若在这些黑平台都能挣钱,我恳请你来伦敦当交易员........我们亟需人手
利益冲突:伦敦某对冲基金秘书,本人主要是与机构业务打交道,对国内黑平台乱象有所了解
------------------------------------------------------------------------------------------------------------------
若想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分别了解个人交易员和基金交易员的日常工作,本人强烈推荐BBC这两年拍的交易员系列纪录片,目前国内还没有字幕组翻译这个,如果知友愿意翻墙而且能不用字幕的话,可以在http://TradingMaster.org找到这两集纪录片(分为个人交易员和基金交易员两集,一共6个小时)
另外,为了给大家演示一下的职业交易员的操作方式,本人先选取了一段真实交易状态下的交易员操作视频,供大家参考(尤其是止损有障碍的童鞋)。How Pro Traders Make Money 职业交易员
----------------------------------------------------------------------------------------------------------------------
由于前几年大量驻华办公室员工滥用其工作职能,在华进行违规金融宣传,伦敦方面的金融交易公司大多已关闭其驻华办公室,以避免英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巨额罚款。但与此接踵而来的是大量国内通过某搜索引擎发展起来的非法‘黑交易平台’,予以高额入金奖金回馈,诱骗客户入金交易,然后通过B Book及后台操作掠夺客户资金。我曾使用过国内所谓排名第一的搜索引擎搜索过相应关键词,但得到的前两页的信息都是国内不受监管的私人黑平台的广告链接,所以我建议大陆用户请谨慎使用‘某度’搜索引擎搜索外汇、期货、美股等交易信息. 另外,我强烈建议用户只使用你赔得起或‘能让你睡得好觉'的资本进行投资。(其实严格来说,用“投资”来形容外汇交易在英国是违法行为,除非针对对象是家产超过200万美元的对冲基金投资人,UK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
在2014年于伦敦和上海举办的几场金融交易博览会上,格外醒目的就是国内某搜索引擎‘某度’在该峰会的广告宣传人员,我曾亲自见证他们直接向某些相当可疑且不受任何监管的黑平台推销其广告业务。本人由于作为基金公司的行政秘书,担负着与伦敦主要流动性提供商(Prime Liquidity Provider)的接洽任务。当我上月参加2014 London Summit Forex Magnates的时候,发现数百家官方赞助方里‘某度广告公司’居然作为唯一一家广告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中资参展企业位列其中,成为本届伦敦国际外汇交易展里的一大亮点。当我正诧异伦敦外汇峰会为何会出现一家中国广告公司的时候,旁边一堆佩戴熊爪工作牌的中国小姑娘便热情的围拢上来。。。
(图被和谐了)
另外,我在此还是奉劝各位,请不要对任何在非严格监管环境下的交易平台商抱有任何可能让你长期盈利的奢望。以下为某主要流动性供应商的内部文件,但出于本人职业原因,我没胆透露其具体操作模式。。。(该流动性提供商本身并无过错,但其服务模式很容易在监管不规范的市场被滥用)
(图被和谐了)
如何识别做市商?
分辨是不是做市商看他的FCA监管牌照上有没有说明 segregated accounts or custodian services,没有就是做市商。铁汇、嘉盛都是比较大的做市商。塞浦路斯和伯利兹(以及几乎所有国内的和离岸的交易商)也基本上都是做市商。隔离账户的意思就是公司账户不能和客户帐和结合,说明了该交易商不允许B Book,不允许给客户进行对赌,必须放入第三方托管行
新手建议
1,风险控制
本人强烈建议初入金融交易的用户培养出‘图表上直接交易’的习惯,这样能让你可视化的控制风险。交易业最讲究的是风险控制,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其抑制住风险的第一要素乃纪律性,这也是为何伦敦金融城如今许多年轻的顶级交易员都是英军阿富汗退伍老兵的原因。在进入每一笔交易前,请务必事先计算好自己的潜在风险与收益比率(Risk-adjusted Profits),提前规定好自己的止损及盈利目标,并随着市场波动而不断调整。为了给大家演示一下的职业交易员的操作方式,本人先选取了一段真实交易状态下的交易员操作视频,供大家参考(尤其是止损有障碍的童鞋)。How Pro Traders Make Money 职业交易员
2,心理素质
优秀的交易员并不是凭借其交易成功率,而是保证他们的每一笔成功交易都获利颇丰,并且每一笔亏损交易都损失可控。交易有亏有盈,不是只有盈利的交易才叫成功,有的交易即使亏损也可被称为成功。每一笔能让你安心睡好觉的亏损交易都是一笔好的交易。行话有云:胜者十次胜五次即可日进斗金,输者十次胜九次也赔得精光。由于心理作用, Losers always take very small profits, and let losses keep running。每一笔交易的最大敌人其实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你自己。
3,所谓价值投资
我当初在伦敦金融城经历第一个月集训之后的最大体会就是:你真的不是巴菲特,请勿盲目追求‘价值投资’,也别轻易推测所谓的‘探底’。市场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无数个自称‘价值投资者’的交易员扎进市场的浪潮里就再也没有浮起来过。你不是巴菲特,你没有百亿美元做后备资金,没有即使低点进仓还能享受股价80%折上折的特殊待遇,也没有你一旦进仓便能叱咤风云影响市场走向的号召力。市场的参与者通常都不傻,所谓的‘羊群效应’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4,工作环境
虽然拥有傲视全球绝大多数人的及高收入,交易员这项职业无论是智力上还是体力上都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其背后暗藏的刻苦的专业训练和心理压力常不被为人所知。由于伦敦绝佳的时区优势,伦敦地区的交易员可在一天当中同时在东西半球两大市场进行交易。但便随其高额利润的是较长的工作时间(早6点到晚6点)。总的来说,交易员需要极快的反应能力、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们需要懂得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从而时刻在市场波动面前保持自己从容稳定的自律性。
5,交易种类
对于我这种交易经验不丰富且每日交易频率较少的兼职交易员来说(本人主职是基金行政秘书),我个人不喜欢波动较大的外汇、大宗商品和能源期货的高风险交易。相比之下,我更偏好成长性相对较强的美国科技股,如Tesla、Apple、Google、Bai。举例来说,Alibaba集团股价11月上涨接近40%,考虑到英国交易商普遍提供的20倍杠杆率,长期投资者的当月收益率能达到800%左右。
6,专注
以下是我们的一名外聘交易员在过去9个月的交易记录,他的交易记录虽看似激进,但由于其良好的风险管理及自我约束,并专攻于单一交易产品(EUR/USD),他的交易结果显得相当平稳且收益颇丰:
7,关于收益率 "规模是回报率的毒药"---沃伦·巴菲特
对冲基金对每一位的交易员的收益要求通常为每月10%(对,你没听错,是每月10%,伦敦小的基金公司通常要求每月20%)。美国大数学家詹姆斯·西蒙斯创建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旗下的只有他们内部人才能投资的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收益率通常为每年80%,即使在08年经济危机期间其收益率也达到85%。其他规模较小的对冲基金通常也有能维持在每年80%-120%之间。但市场容量有时非常有限,对冲基金找不到额外的投资机会(比如大奖章所在的领域可能就是这样),那么对冲基金一般会选择停止接受新资金甚至清退客户的资金,保留自己的资金以保证收益率。有的基金公司如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出于形象工程以推广公司其他金融产品的考虑,格外爱惜其世界第一巨型基金的名声,不希望自己基金的业绩滑落,因此在20年前就停止对外发售。好的投资机会是有限的,最好的机会就那么点,人家当然要先放自己的钱而不是客户的钱进去了。所以大奖章你是买不到的,但他旗下还有其他的,买不买?各行各业都有这现象,实惠的特价的东西多半是买不到的,但拿来当广告效果是很好的。(此段并非本人原创,其内容改写自知乎某高分答案,但本人可通过自身经历证实其真实性)
我建议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观看一些真实的交易员纪录片,http://TradingMaster.org提供了两部经典的BBC关于近期交易员生活的纪录片。
注:对冲基金其实通常不在意应聘者之前的背景,除传统的财经专业外,最近金融城有大量招收‘职业运动员’‘电子竞技职业选手’‘数学、物理、计算机、哲学、历史’等专业的趋势。位于金丝雀码头的一些非常规基金甚至大量招募了一批专业的电子竞技选手作为期权交易员。
交易员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为:Clerk,Junior,Senior,Partner,四十岁前把钱挣够离职去读MBA,投行高管/创业/咨询业/慈善
最后加一句,我们最近正在伦敦地区招募一些Trainee Trader,有兴趣的朋友可通过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与我联系。
I. 交易员是做什么的有前途吗
在中国还有一种交易员,叫美股交易员
就是专门熬夜做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内所股票的交容易员
通常的操作模式是公司提供资金和培训,交易员就赚提成
在07-08年中国美股交易曾经早就出一批小富翁,他们大多都白手起家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永远适合少数人
一旦你是适合的,你的月薪可能是社会上其他行业几倍的年薪
J. 是不成功的交易员但是成功的研究员,这样的人能成为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吗
个人觉得,成功对冲的人士多少需要些天赋异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