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衡量一个公司的运营效率
资产周转速度是衡量企业营运效率的主要指标。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资产可供运用的机会越多,使用效率越高,下面来几个简单粗暴有效的公式吧: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公司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也可能是公司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会影响到公司的获利能力。根据经验,流动比率在2比1左右比较合适。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资产称为速动资产。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称为速动比率,也称酸性试验。
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可以判断公司短期债能力比用流动比率进了一步,因为它扣除了变现力较差的存货。速动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根据经验,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比1时比较合适。
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公司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反映公司的直接支付能力,现金比率高,说明公司有较好的支付能力。但是,如果这个比率过高,意味着公司拥有过多的获利能力较低的现金类资产,公司资产未能得到有效的运用。
存货周转率:也称存货利用率,是公司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说明了一定时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的次数,可以用来测定公司存货的变现速度,衡量公司的销售能力及存货是否过量。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公司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得越快,公司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越少。但是,存货周转率过高,也可能说明公司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存货水平低,甚至经常缺货,或者采购次数过于频繁,批量太小等。存货周转率过低,常常是库存管理不力,销售状况不好,造成存货积压,说明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也可能是公司调整了经营方针,因某种原因增大库存的结果。
存货周转状况也可以用存货周转天数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公司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了公司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评价应收账款流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财务比率,它反映了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可以用来分析公司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这一比率越高,说明公司催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可以减少坏账损失,而且资产的流动性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但是,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可能是因为公司奉行了比较严格的信用政策、信用标准和付款条件过于苛刻的结果。这样会限制公司销售量的扩大,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存货周转率同时偏低。如果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低,说明公司催收账款的效率太低,或者信用政策十分宽松,这样会影响公司资金利用率和资金的正常周转。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表明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的次数,它反映了流动资产周转的速度。该指标越高,说明公司流动资产的利用率越好。但是,究竟流动资产周转率为多少才算好,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通常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比较公司历年的数据并结合行业特点。
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公司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这项比率主要用于分析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该比率越高,说明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说明公司的生产效率较低,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也称总资产利用率,是公司销售收入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可用来分析公司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㈡ 流动性衡量的是什么
一)财务比率指标法
又叫流动性指标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计算流动性指标,用以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预测方法。
1、资产流动性指标
(1)现金状况指标(Cash position 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2)流动性证券指标(Liquid securities 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3)净联邦头寸比率(Net federal posi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4)能力比率(Capacity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5)担保证券比率(Pledged securities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2、负债流动性指标
(1)游资比率(hot money ration),又称为热钱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2)短期投资对敏感性负债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3)经纪人存款比率(Deposit brokeage index)。(与流动性负相关)
(4)核心存款比率(Core deposit ra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5)存款结构比率(Deposit composition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二)市场信号指标
1、公众的信心
2、股票价格
3、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工具的风险溢价
4、资产售出时的损失
5、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6、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情况
7、资信评级
㈢ 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大小的指标有哪些
1、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总资产。其中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清算存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2、超额准备比例。超额准备比例=(在央行存款+现金)一法定准备金。
3、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贷款/存款。贷款对存款的比例越低,说明用稳定的存款来源发放新贷款(或进行投资)的余地越大,风险越小。但存贷款比例指标不能反映贷款和存款的结构差别。
4、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核心存款与总资产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核心存款是那些相对来说较稳定、对利率变化、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变化不敏感的存款。
(3)衡量公司流动性的指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存贷款比例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为银行的各项贷款之和与各项存款之和,存贷比率越高预示着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这表明相对于稳定的资金来源而言,银行占用在贷款上的资金越多,流动性当然越差。相反,该比率越低,则表示银行还有额外的流动性,因为银行还能用稳定的存款来源发放新贷款。
资产流动性比率为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这一比率越高,表示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问题在于银行的某些流动性资产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内(通常指一个月)变现,比如应在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未能如期收回,就使得银行的流动性被虚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业银行流动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指标
㈣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指标
主要抄指标有:现金头寸指袭标、核心存款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大额负债依赖度等等。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
(一)整体的流动性管理政策。
(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体系。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
(四)资产与负债组合。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及超限额处理程序。
(六)现金流量分析。
(七)不同货币、不同国家、跨境、跨机构及跨业务条线的流动性管理方法。
(八)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及相应的监测流程。
(九)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十)应急计划及流动性风险缓释工具管理。
报表就多了,1104报表是少不了的,还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分析等
㈤ 企业流动性风险可以从那些指标分析啊
公司根据业务特性形成产、寿、再保险等类型,而此次流动性风险项目的测试方案也基于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特点对“产寿再”公司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具体来看,此前对险企的日常现金流管理简单规定为,保险公司应监测公司日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而目前则改为更加精细的差异化管理,监管指出“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应每日监控各账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再保险公司应至少每月监控公司整体账户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同时对于未实现总部集中收付的保险公司,应当至少每周监控各分支机构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5)衡量公司流动性的指标扩展阅读
流动性测试方案中,监管对“流动性覆盖率”进行了重新定义。中国精算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副主任陈辉指出,新定义已细化到了业务端、投资端等,要求险企对数据的使用更加明确,如果新定义落地实施,该数据的计算会更规范,可有效减少保险公司对流动流动性覆盖率预测的随意性。
此前,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方式为“(优质流动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未来一个季度的净现金流)X100% ”。
而新的流动性覆盖率为流动性来源与流动性需求之比,流动性来源主要包括存量业务流动性来源、短期筹资流动性来源、新保业务流动性来源。流动性需求主要包括存量业务流动性需求、短期筹资流动性需求、新保业务流动性需求。
㈥ 什么是常用来衡量财务流动性状况指标
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版公式为:流动权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
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衡量财务流动性状况需要从资产负债整体考量,最常用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销售周转率等。
㈦ 衡量财务流动性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有( ) A周转比率 B流动比率 C杠杆比率 D速动比率 答案是BD
周转比率一般是指不好变现的资产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比如固定资产,是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
㈧ 企业的人员流动指标及员工流动率如何计算
由三部分组成:人力资源新进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流动率
通过企业内人力资源的流入和流出,企业可以维持员工队伍的新陈代谢,以保持企业组织的效率与活力。为了衡量一个企业资源的变动状况,考察一个企业与其员工队伍是否稳定;在这里引入人力资源的流动比率审核指标。时段过程1.人力资源变动(离职与新进)与员工总数的比率:
指标 人力资源新进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流动率计算方法 :
人力资源的新进率是由新进人员的数量除以在册平均人数然后再乖以100%。
公式是:新进人数=新进人数X100%/在册平均人数
新进人员是指录用进入试用期或已完成试用期转正的员工。
2.离职是在某一时间内的离职人数,除以在册平均人数的月初月未平均人数然后再乖以100%。
公式是:月度离职率=本月中员工离职人数X100%/本月中在册平均人数
在计算出月度离职率以后,再乖以12就可以得到年度的离职率。
离职是指辞职辞退、自动离职人数。在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除以2,离职率一般在3%-5%适中。
3.补充人数除以在册平均人数就是净人力资源流动率。
公式是: 净流动率=补充人数 X100%/在册平均人数
通过人力资源流动率可以测量企业内部员工的稳定性的程度。当一个企业流动率过大,说明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员工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企业生产率下降,从而招工培训成本,而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保持企业的活力。
运用说明:以上三个指标对于分析企业的生产周期有相当的帮助,当一个紧缩的企业一般其流动率等于新进率;而一个成长中的企业,一般净人力资源流动等于离职率;正常情况下,其人力资源流动率、新进率、离职率基本相同或在一个接近的区间内波动。
㈨ 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流动性的指标有哪些怎么看
不用看指标 看他是干什么的就可以
㈩ 如何分析企业的流动比率指标
收藏推荐
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某一会计时点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最常用版的指标
,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权率。它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
,反映企业可用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高低通常反映企业承受流动资产贬值能力和偿还中、短期债务能力的强弱。一般而言
,流动比率越高
,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来源于结构性负债的就越多
,企业投入生产经营的营运资本越多
,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一、对流动比率内涵的剖析1、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在会计期间上要相匹配。流动资产是指一个会计年度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将转变为现金或出售、使用或消耗的资产。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个会计年度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为企业最重要的短期资金来源
,基于财务稳健原则
,短期资金来源应用于短期用途。因此
,流动负债以流动资产作为求偿对象
,是流动比率最基本的特征。2、流动比率可表现为短期债权人的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