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包括

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包括

发布时间:2021-04-27 17:09:28

A. 建筑业安全是喜还是忧——我国建筑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揭秘

2004年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和指标考核体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已经成为能否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客观分析评估。对各级政府部门、各级领导业绩、政绩考核,乃至对行政管理者进行责任追究的重要和紧迫问题。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量化考核和评估的七项指标,即:事故死亡人数、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工矿企业死亡人数、工矿企业十万人死亡率、煤矿企业死亡人数、煤矿企业百吨死亡率。建筑业安全生产控制目标显然也涵盖其中。我们认为,上述指标作为宏观控制指标,无可非议,但仅以此来评价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仍有失偏颇。

B.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知多少

基于消费者诉求,在政府的推动下,商车险改革在国内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资料显示,推行商车费改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让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与风险更加匹配。费率改革渐入深水区,但是对于车险保费厘定,与车险相关的安全指数,消费者又知之多少呢?4月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媒体说明会”对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作了详尽说明。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保险保险费率制定中,车辆安全性能已成为重要的车型定价因子。车辆安全性能作为车险行业费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直未能建立系统的体系,极大的制约了车型定价的精细化发展。基于此,早在去年11月,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保研”)就联合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框架”。此次保险、汽车行业跨界合作研究,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顶层设计。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李开国表示,安全指数是从消费者立场出发,从汽车保险视角,围绕车险事故中“车损”、“人伤”,开展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性四个分指数研究工作,为消费者购车用车、车险保费厘定、汽车安全研发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另外通过测验国内不同车型的安全系数,为保费计价提供行业基础。
安全指数体系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1)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耐撞性方面,通过国际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RCAR)低速工况测试,对车辆前、后部的零部件受损情况及受损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维修经济性方面,通过评估RCAR低速工况试验后车辆的维修费用(材料、钣金、喷漆),评估车辆的相对维修经济性。
2)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体系设计,参考美国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高速测试标准,通过正面25%小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挥鞭伤等典型工况的实车试验,采集假人伤害数据、车体结构变形数据、假人运动状态等数据并进行评价。
3)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参考全球行人保护测试规范,试验项目制定的依据是行人事故中的损伤分布和严重程度数据。行人事故中主要的损伤是人体小腿伤害、大腿伤害和头部伤害。通过对行人的伤害指标评价车对车外行人的安全系数。
4)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主要参考IIHS紧急制动规程,从事故防止的有效性和损伤减轻的有效性两个维度,对紧急制动性能进行测试评价。
安全指数相较于国内的CNCAP又有何区别呢?中国汽研总经理万鑫铭回答记者时说,安全指数与CNCAP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从保障乘客安全出发,但是关注点不一样,安全指数更加关注与乘客直接相关的“钱”的问题,也即保费,通过安全指数,险企保费计价就有了行业基础,车主的使用经济性也就有了衡量的标准。
对于“与安全指数相关的所有测试标准由谁制定的问题”,中国汽研专项工作部的郑孟如此回答:“会与保险行业共同探讨,而不是完全有自身制定,另外引荐成熟国家的标准,比如IIHS,RCAR等,但是目前已经着手从国情况出发,制定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另外针对如何选择测试车的问题时回答说,目前选车考虑的几个主要维度是近2年内上市车型的销量、车型保有量、车险出险频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年度目标测试车型数量,综合考虑各车型级别、价格、车险承保量,初步确定本年度评价车型候选。记者现场了解到,中国汽研每年投入测试的资金都相当大,并且都是自己出资购买测试车型。
安全指数关乎消费者的权益,那么各项安全指数的测试具体由谁执行呢?记者了解到目前成立有安全指数管理中心,打造京渝双实验基地。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中心副主任阮廷勇向记者介绍说,北京实验室以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指数为主(低速),重庆实验室以车内、车外、辅助安全指数为主(高速)。联合试验测评能力已经覆盖“指数”包含的所有项目。
“安全指数不仅为险企提供保费估价的依据,为消费者车险保费厘定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将督促车企从自身提高质量标准,对于进口车针对中国消费者存在的不公平待遇现象将是有力的打击方式,安全指数的出台,也是对进口车简配的有力回绝,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万鑫铭总经理如是说。

C. 什么是事故统计指标

事故统计指标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是安全生产系统采集事故信息的依据,对一系列安全生活工作的合理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立相对指标是科学评价事故的基础,如果事故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就很难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预测。然而,我国目前统计报表填写不规范,事故统计报告资料不详,事故统计分析指导性差。1与此相比较而言,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早在1970年12月29日颁布《职业安全健康法》后,开始正式实施职业事故统计报告制度。该体系中的事故分析方法所采用的百万吨死亡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普遍采用。本摘要将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和世界普遍采用的事故统计指标,以供读者参考。 一、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指标体系包括五大绝对指标和四大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数量指标”或“总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社会现象总体规模和总水平。2相对指标是质量指标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而得到的,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一般表现为无名数,也有用有名数表示的。3 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绝对指标涉及五大方面的内容:他们是事故起数(隐患、征候)、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损失工日(时)数、经济损失量等。其中,损失工日(时)数,是指被伤者丧失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时间。经济损失量是指劳动生产中发生事故所引起的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在内的一切经济损失。 而相对指标包括:1)相对人员:千人伤亡率、10万人死亡率、人均损失工日、人均损失等。2)相对劳动量:百万工日伤害频率、人均损失工日等;3)相对生产产值:亿元GDP死亡率;4)相对生产产量:煤矿行业为百万吨事故率等;交通综合:客公里、吨公里等;道路:万车率等;民航:百万次、万时率(征候)等;铁路:百万车次、万时事故率等。 二、事故频率指标和事故严重率指标 事故频率指标确定的是在一定工作人数、一定工作时间,在一定生产作业条件下,发生事故的频率,作为表征生产作业安全状况的指标。按照《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规定,我国按照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频率计算事故频率。 1)千人死亡率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为千人死亡率,即: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数X1000; 2)10万人死亡率某时期内平均每10万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0万人死亡率,即:10万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数X 100000; 3)千人负伤率 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一千职工中发生伤亡事故的人次, 即:千人负伤率=本时期内工伤事故人次/本时期内在册职工人数x 1000; 4)千人重伤率 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为千人重伤率,即: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局职工数 x 1000; 5)亿元GDP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6)亿元GDP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因工伤事故造成的伤害(重、轻伤)人数。 7)千人经济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的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 8)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创造百万元产值伴随的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9)亿元GDP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伴随的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伤亡事故严重率是描述工伤事故中人身遭受伤亡严重程度的指标。在伤亡事故统计中按因受伤害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来衡量伤害的严重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按因受伤不能工作而损失劳动日天数计算。按照《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按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及按产品产量计算死亡率等指标计算事故严重率。具体指标如下: 1) 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100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即:伤害严重率=损失工作日数/实际总工时数X106 2) 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数,以说明伤害的严重程度,即:伤害平均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次数 3) 人均损失工日一定时期内职工人均损失程度,即:人均损失工日=本时期内因工伤之事故歇工日数/本时期内工伤事故人数 4) 产品产量死亡率 即采用在一定数量的实物生产中发生的死亡事故人数计算出平均死亡率。不同行业有所不同,常用的有百万吨煤死亡率、万吨钢死亡率、万辆汽车死亡率等,即:产品产量死亡率=年事故死亡人数/年生产的实物量 三、国外重要的事故统计指标 英国、法国、加拿大等27个国家常使用千人负伤率作为事故频率统计指标,而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则按300个工作日为一个工人数计算。除了用“人/人模式”作为事故的最基本统计指标外,一些国家还常用如下指标: 1)百万工时伤害频率(失时工伤率lost time injury frequency rate)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内,因工伤事故造成的伤害导致的损失工时数。 百万工时伤害率=工伤损失工日(时)数/实际总工日(时)X106 实际总工时=统计时期内平均职工人数X该时期内实际工作天数X8 2)FAFR(亿时死亡率, Fatality Accident frequency rate)指每年108工时(一亿工时)发生的事故死亡人数。它相当于每人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4000人中有一人死亡。 3)亿客公里死亡率反映各类交通工具(道路、铁路、航运、民航)单位人员交通效率的事故死亡代价。 亿客公里死亡率=死亡人数/客公里数X108文章参考:1)《事故分析预测与事故管理》,罗云、吕海燕、白福利著,P13页2)Http:.//www.manaren.com/data/1040002483.html3)http://..com/question/40974350.html

D. 安全生产统计主要统计哪些内容

安全生产统计主要统计要求是:
运用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统计指标以及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1.分析生产安全事故、
2.职业危害的特点与规律,
3.制定防范对策措施。
给-个大纲你参考,如有不明之处可对应搜索。
第一节统计基础知识
一、安全统计主要包括三部分
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哪些4步
三、统计资料的类型三种类型3种
四、统计学中的概念
五、统计图表的编制
1.统计表的概念、组成、种类、指标原则和基本要求
2.统计图的概念 、类型、制图原则和一般要求
六、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内容是什么
统计描述的含义、内容(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等指标,计数资料:比、构成比和率等指标)
统计推断的含义、内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第二节职业卫生统计基础
一、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有哪些
四个指标(率)
二、职业危害调查设计的概念、用途
1.3种调查方法
2.常用的抽样方法4种及误差。
三、职业卫生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1)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可采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计算,t检验、M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相关与回归。
(2)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可采用分析方法有相对数计算、二项分布、 检验(卡方检验)。
第三节事故统计与报表制度
一、事故统计的基本任务
3个任务
二、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
三、事故统计的步骤
3个步骤
1.资料搜集
2.资料整理
3.综合分析
四、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分哪几类,内容是什么
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分4大类,。
注意:目前已成为每年国家统计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安全生产统计指标包括哪5个。
五、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报送程序是什么
适用范围: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统计内容:
4方面的内容
报表报送程序:
伤亡事故统计实行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采用逐级上报的程序。
六、事故统计与分析方法
包括描述统计法和推理统计法常用的事故统计方法7种
七、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含义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3.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4.计算方法几个计算公式
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千人经济损失率、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E. 战争伤亡如何统计,标准是什么

每个连都有花名册,一般来说连长战亡会由副连长代理,一级一级往下,如果只有一个战士了,他就是连长了。再说,军官不会全部战亡,而且花名册在文书手里也不是连长拿着。统计伤亡人数的个性
自近代以来,各国的伤亡统计模式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框架,按人身受害程度,分为死亡、伤病、被俘和失踪三大类。按受害性质,又分为战斗损失,非战斗损失两大类。下面我们分别列举一下美苏两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人员损失主要分类项目:
美国陆军的损失分类项目,分为两大类:作战损失和非作战损失。
一、作战损失
(1)阵亡。
(2)战伤。又分为:因伤死亡;因伤免除服役;伤愈后返回服役。
(3)被俘和被捕。又分为两大类:死亡和返回。死亡情况又分为:被杀、因伤死亡、因其他非战斗原因死亡。
(4)失踪。分为三类:宣告死亡;查明因非战斗原因死亡;返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阵亡”、“因伤死亡”、“被俘后被杀”、“被俘后因伤死亡”、“失踪后宣告死亡”,广义上属于同一类型,总称为“战斗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的战伤按程度,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入院者”,也就是送到医疗机构后,当天午夜前未能返回部队者。一种是“仅登记卡片者”,也就是受伤后接受治疗,在当日午夜前返回部队者,大致可以把他们理解为轻伤员。多数情况下,美军战史上公布的负伤人员数字,不包括“仅登记卡片者”。
二、非作战损失
“非作战损失”的死亡人员,通常分为:因飞行事故死亡;因飞行以外事故死亡;因病死亡;因其他非作战原因死亡。
上述分类看起来很清楚严谨,但或许由于其过于繁琐复杂,加上在实际运用中,对各分项的不同区分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一些混乱。比如有些报告,就把“因伤死亡”也算入“阵亡”。甚至有些不严谨的表述,把所有死亡都算成“阵亡”。一个需要注意的现象是,就目前美军公布的资料看,其二战期间公布的损失统计资料,一般只有整个战争或战区统计才会算入非作战原因死亡者。而各战役的统计资料,一般只公布战斗原因死亡者。
苏军的分项与美军有所不同,分为“不可恢复减员”和“卫生减员”两大类。
一、不可恢复减员
(1) 阵亡
(2) 在医院死亡的伤员
(3) 非战斗死亡(因为患病或遭遇事故等原因)
(4) 失踪和被俘
二、卫生减员
(1)杀伤、震伤、烧伤
(2)患病
(3)冻伤
仔细比较一下美苏两军的统计标准,除了某些特殊统计习惯以及细致程度外,具体细目的内容其实差不多。但“组合”方式却完全不同。美军强调的是造成损失的原因:“作战”和“非作战”,苏军则强调的是伤亡者的状态:“不可恢复减员”,简单说也就是没法再用的人。“卫生减员”指的是仍在己方控制范围内的伤病员,也就是还可能再用的人。显然,和美国人相比,惯于大规模野战的俄国人,更重视通过伤亡统计来掌握军队实力的动态变化。二战期间,美军的作战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两次战役的间隔期间有较充分的时间来整理部队。俄国则总是连续不断地发动一轮接一轮的进攻,并没有空闲时间来细致调查。
一般来说,多数西方体系或传统的国家,其统计思维和美国比较接近。比如德国的伤亡报告,通常也只计算战斗原因造成的死亡,甚至只报告阵亡。而苏联的“不可恢复减员”,却往往被西方军事家有意或无意地误解为“阵亡”或者“作战死亡”。而实际上其含义却包括:作战死亡、非作战死亡和失踪以及被俘。至于苏联的“卫生减员”,也常常被理解为“战伤”,实际却还包括了非战斗患病人员等。虽说苏联军队的伤亡率一直偏大,但这种误解还是把大家的印象给放大了不少。 日本的伤亡统计史证明,统计方式本身是跟着战场环境而变化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军都有相当细致而且科学系统的伤亡和卫勤统计资料存世。到了二战后期,由于很多部队都是超过90%的死亡,其分类统计几乎无法进行。简单说,只要是没有活着回来复员的军人和未能遣返且下落不明的海外日本人,要么基于某种情报认定为死亡,要么是到一定期限后宣布为“战时死亡”。这种以死亡者为中心的调查方式也算是简单实用。但其中有多少人是战死的,有多少人是病死的就无法全部搞清了。某些日本左翼历史学者(比如藤原彰,他曾是日本中级指挥官)认为多数日军都是在弹尽援绝或者后勤匮乏的恶劣环境下病饿而死的,也就是说200多万死者中,超过100多万都是非战斗死亡。虽然也拿出了一些部队的具体数字,但全面情况如何还是难以认定。
日军第31工兵联队(缅甸战区)的死亡情况分布,算是一个能搞清全部死因的例子,其中病死者比战死者多一倍。
兵力和火炮统计里的大学问
苏联的兵力统计标准也有其特点。以苏德战争来说,苏联发表的兵力数据,一般都包括了陆海空各部队。与之相比,德国公布的东线兵力数字,多数情况下只统计陆军和武装党卫军的野战部队。其他如海军、空军、仆从军,以及所谓“芬兰战区”部队,很少被列入统计。这就造成一个现象:苏联战史总是强调苏军的兵力对德军并没有那么大优势,西方则宣称苏联靠的就是数量狂潮。那么实情如何呢?以1944年某个时段为例:苏联的对比数字是苏军600万(各军种)对德军400万(各军种含仆从军,但数据来源无法核实);西方的说法则是苏军600万对德军250万(德国野战陆军)。笔者也找不到同期德国在苏的战场海空军的兵力数字,只能以苏联的陆军兵力550万来比较德国及其盟军的300万地面作战兵力。我想这是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对比。
但差异更大的却是两军的炮兵数字。其实苏德两军的炮兵体系构成颇有类似之处,大体说明如下:
首先,苏德两军都有大量的独立炮兵单位(也就是步兵师以外的独立单位)。
苏德两军的师一级单位,一般都有炮兵团。德国炮兵团一般配备的是105-150毫米火炮,苏联炮兵团则装备76-122毫米火炮。
两军的步兵团(步兵师所属),一般配备有步兵炮或120毫米的重迫击炮。
两军的步兵营装备有中型迫击炮(80毫米左右)。
步兵连装备有轻型迫击炮(50-60毫米)。
此外,还装备有大量的反坦克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等。
但两军公布的炮兵数字,统计标准却完全不同。一般来说,苏联的常见统计标准是:除了轻型迫击炮,小口径反坦克炮,高射炮和火箭炮外,其他各单位的炮兵都计算进去。德国通常只统计独立炮兵和师属炮兵团的火炮。至于团炮、营炮、迫击炮、大口径反坦克炮,一般都不算。如果不明就里地简单比较,自然会认为苏联的炮多得不得了,德国的炮少得不可思议。
另一个有趣现象是,美国的二战史料很少公布炮兵数量。想来苏德两军的战争损耗都很大,部队多数情况下无论人员还是装备都缺额严重,所以需要不断清点和汇总炮兵的数量。美军通常都是齐装满员,有损失也能较快地补充上,按编制计算也就能得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结果了。

F. 什么叫安全生产指标体系

仅供参考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就是把安全生产纳入国家和地方、行业发展规划。做到有指标、有项目、有资金、有措施、有支撑体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设置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并与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一起纳入统计指标体系。各地分解落实,并从实际出发,明确更为具体完善的安全指标,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刚性、量化的安全生产规划指标,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一直缺乏操作性,使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多停留在定性衡量和形式考核的层面上。一些地方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倾向。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是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需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增长性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利润、GDP等。一类是控制性指标,如人口增长率、案件发生率等。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属于后者。
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要科学制定安全生产规划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层层分解和落实省、市、县、乡政府和企业,评价政绩、业绩,加强考核奖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安全生产规划指标所需统计数据均有稳定的统计渠道和可靠的数据来源。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等均可按照安全生产统计制度,从各级政府安监部门的统计汇总数据中采集。国内生产总值、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等,均可以通过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的公告中采集。因此,指标具有科学性、操作性。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还是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在企业自身努力的同时,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一是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严格高危行业各类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资质管理,煤矿矿长等经培训持证上岗。指导督促各类企业建立健全以第一责任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所属厂矿和车间(区队),班组、岗位,落实到人头。二是指导各类企业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指导督促企业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和职业健康等工作,认真执行新建和改扩建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和监控,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G. 焊工培训中构成一般事故的指标

事故统计指标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是安全生产系统采集事故信息的依据,对一系列安全生活工作的合理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立相对指标是科学评价事故的基础,如果事故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就很难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预测。然而,我国目前统计报表填写不规范,事故统计报告资料不详,事故统计分析指导性差。1与此相比较而言,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早在1970年12月29日颁布《职业安全健康法》后,开始正式实施职业事故统计报告制度。该体系中的事故分析方法所采用的百万吨死亡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普遍采用。本摘要将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和世界普遍采用的事故统计指标,以供读者参考。 一、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指标体系包括五大绝对指标和四大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数量指标”或“总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社会现象总体规模和总水平。2相对指标是质量指标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而得到的,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一般表现为无名数,也有用有名数表示的。3 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绝对指标涉及五大方面的内容:他们是事故起数(隐患、征候)、死亡人数、重、轻伤人数、损失工日(时)数、经济损失量等。其中,损失工日(时)数,是指被伤者丧失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时间。经济损失量是指劳动生产中发生事故所引起的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在内的一切经济损失。 而相对指标包括:1)相对人员:千人伤亡率、10万人死亡率、人均损失工日、人均损失等。2)相对劳动量:百万工日伤害频率、人均损失工日等;3)相对生产产值:亿元GDP死亡率;4)相对生产产量:煤矿行业为百万吨事故率等;交通综合:客公里、吨公里等;道路:万车率等;民航:百万次、万时率(征候)等;铁路:百万车次、万时事故率等。 二、事故频率指标和事故严重率指标 事故频率指标确定的是在一定工作人数、一定工作时间,在一定生产作业条件下,发生事故的频率,作为表征生产作业安全状况的指标。按照《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规定,我国按照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频率计算事故频率。 1)千人死亡率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为千人死亡率,即: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数X1000; 2)10万人死亡率某时期内平均每10万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0万人死亡率,即:10万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数X 100000; 3)千人负伤率 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一千职工中发生伤亡事故的人次, 即:千人负伤率=本时期内工伤事故人次/本时期内在册职工人数x 1000; 4)千人重伤率 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为千人重伤率,即: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局职工数 x 1000; 5)亿元GDP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6)亿元GDP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因工伤事故造成的伤害(重、轻伤)人数。 7)千人经济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的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 8)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创造百万元产值伴随的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9)亿元GDP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伴随的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伤亡事故严重率是描述工伤事故中人身遭受伤亡严重程度的指标。在伤亡事故统计中按因受伤害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来衡量伤害的严重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按因受伤不能工作而损失劳动日天数计算。按照《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按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及按产品产量计算死亡率等指标计算事故严重率。具体指标如下: 1) 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100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即:伤害严重率=损失工作日数/实际总工时数X106 2) 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数,以说明伤害的严重程度,即:伤害平均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次数 3) 人均损失工日一定时期内职工人均损失程度,即:人均损失工日=本时期内因工伤之事故歇工日数/本时期内工伤事故人数 4) 产品产量死亡率 即采用在一定数量的实物生产中发生的死亡事故人数计算出平均死亡率。不同行业有所不同,常用的有百万吨煤死亡率、万吨钢死亡率、万辆汽车死亡率等,即:产品产量死亡率=年事故死亡人数/年生产的实物量 三、国外重要的事故统计指标 英国、法国、加拿大等27个国家常使用千人负伤率作为事故频率统计指标,而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则按300个工作日为一个工人数计算。除了用“人/人模式”作为事故的最基本统计指标外,一些国家还常

H. 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由哪些系统组成

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由哪些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实现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状态的预警和预测等基本功能,同时也和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结合,实现一部分的管理功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安监总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本系统还可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绩效评估功能。

互联网是个神奇的大网,大数据开发和软件定制也是一种模式,这里提供最详细的报价,如果你真的想做,可以来这里,这个手机的开始数字是一伍扒中间的是壹壹三三最后的是泗柒泗泗,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我想说的是,除非你想做或者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只是凑热闹的话,就不要来了。

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以及企业职工的幸福安康,是企业根本的效益所在。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生产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预警是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预警分析完成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通过适当的评价方法,对未来的趋势做出初步判断。当判断结果满足预警准则要求时,就触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根据事先设定的报警级别发出事故报警。

功能架构

阅读全文

与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包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理财投资者穿透 浏览:839
丰树基金出错吗 浏览:981
来不及还贷款 浏览:949
民间贷款2436 浏览:394
5万5日元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03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