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说交易期权是交易波动率而不是赌涨跌
因为期权不一定非要通过行权来获取收益,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平仓获利,期权的价格是由波动率决定的,所以当你买入一个期权时,如果波动率加大,那么期权的价格也会上升,就可以卖出获利了
⑵ 有哪些著名的波动率交易策略
年化波动率=日波动率x了每年的交易日数 ,平均值就是把得到的数值做平均数。证券之星问股
⑶ 如何用波动率概率分布交易期权
我交易期权尚短,只能大概说说,错了别见笑。
波动率之所以很多人感兴趣,是因为它的走势相对来说比较好预估,比如历史数据平均值在10%,现在30%了,那大概就可以做空了。反之亦然。
所谓的概率分布,大概的意思就是其波动率的分布比较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吧,类似统计套利的原理。
⑷ 期权交易特点
期权交易的主要特点:
(一)独特的损益结构
与股票、期货等投资工具相比,期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非线性的损益结构。
正是期权的非线性的损益结构,才使期权在风险管理、组合投资方面具有了明显的优势。通过不同期权、期权与其他投资工具的组合,投资者可以构造出不同风险收益状况的投资组合。
(二)期权交易的风险
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使买卖双方面临着不同的风险状况。对于期权交易者来说,买方与卖方部位的均面临着权利金不利变化的风险。这点与期货相同,即在权利金的范围内,如果买的低而卖的高,平仓就能获利。相反则亏损。与期货不同的是,期权多头的风险底线已经确定和支付,其风险控制在权利金范围内。期权空头持仓的风险则存在与期货部位相同的不确定性。由于期权卖方收到的权利金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担保,从而在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能够抵消期权卖方的部份损失。
虽然期权买方的风险有限,但其亏损的比例却有可能是100%,有限的亏损加起来就变成了较大的亏损。期权卖方可以收到权利金,一旦价格发生较大的不利变化或者波动率大幅升高,尽管期货的价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无限上涨,但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来讲,对于许多交易者来说,此时的损失已相当于“无限”了。因此,在进行期权投资之前,投资者一定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期权交易的风险。
⑸ 期权波动率的分类与特征
随着商品期权的上市,波动率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它是指资产在某一时间段内收益率的年化标准差。作为一个统计概念,波动率刻画了资产价格的波动程度,是对资产收益率不确定性的衡量,用于反映资产的风险水平。波动率越高,资产价格的波动越剧烈,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越强;波动率越低,资产价格的波动越平缓,资产收益率的确定性就越强。
波动率通常分为四种,每一种波动率对应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与作用。
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是指资产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它是通过统计方法,利用资产历史价格数据计算而得,也可以称其为已实现波动率,是确定性的。历史波动率非常重要,它的大小不仅体现了金融资产在统计期内的波动状况,更是分析和预测其他几类波动率的基础。其计算方法可总结如下:
1.从市场上获得资产在固定时间间隔(如每天、每周或每月等)上的价格。
2.对于每个时间段,求出该时间段末与该时间段初的资产价格之比的自然对数。
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是从期权价格中引申出来的概念。由期权定价理论可知,有五个因素影响期权价格:标的资产价格、到期时间、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和执行价格。其中,波动率是唯一一个不可观测的量,而期权价格也是可以观测的,那么将期权实际价格带入期权定价公式中,便可以反推出一个波动率数值,这就是隐含波动率。它是由期权市场价格决定的波动率,是市场价格的真实映射,而有效市场价格是供求关系平衡下的产物,是买卖双方博弈后的结果,因此隐含波动率反映的是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波动率的预期。
未来实际波动率
未来实际波动率,是指对金融资产未来一段时间内收益率波动程度的度量,由于收益率是一个随机过程,实际波动率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或者说,实际波动率是无法事先精确计算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办法得到它的估计值。
预期波动率,是指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未来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通常被用于期权定价,因此,预期波动率是人们对期权进行理论定价时实际使用的波动率。值得注意的是,预期波动率并不等于历史波动率,因为金融资产未来波动状况可能和历史波动状况大相径庭,但历史波动率会是预期波动率的很好近似,除此之外,对预期波动率的估计还可能来自经验判断等其他方面。
⑹ 波动率的分类
波动率有下列5种: 隐含波动率是指期权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对实际波动率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已反映在期权的定价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由于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期权价格与五个基本参数(St,X,r,T-t和σ)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将其中前4个基本参数及期权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已知量代入期权定价模型,就可以从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σ,其大小就是隐含波动率。因此,隐含波动率又可以理解为市场实际波动率的预期。
期权定价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权有效期内标的资产价格的实际波动率。相对于当期时期而言,它是一个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预测波动率代替之,一般可简单地以历史波动率估计作为预测波动率,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历史波动率作为初始预测值,根据定量资料和新得到的实际价格资料,不断调整修正,确定出波动率。 波动率是在一个时间结构中,时间与价格的运动规律,是波动法则的具体体现。这确定了一个价格运动的走势,在角度线中波动率的计算和确定方面可谓是层出不穷,没有定论:在这里我们将介绍符合实战交易的波动率确定方法。
其实波动率是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当然不能随意定),关键还是要看时间。如果它运动到它的两个最重要的位置时。此时的重要价格点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落在这些主要的压力和支撑区。
但是,我们还是要对波动率有一个正确的概念:波动率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时间单位,价格的运动频率:在理论上,只有确定了波动率,才能确定角度线。计算公式是:
波动率=[有重要意义的第二高(低)点-有重要意义的第一髙(低)]/两高(低)点间的时间。这个公式的意义是:
(1)预测是根据历史的数据。进一步讲,新股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观察后,才可以进行预测。
(2)重要的低点是判断的关键,点选错了,就不具有计算的意义。
(3)高低重要(支)点的选择要注意与时间同期结构相符合,月周线的高低点不一定符合日线、小时线的要求。要在特定的时间坐标内观察有意义的重要(支)点。
波动率分上升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和下降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上升趋势的波动率计算取在上升趋势中,底部与底部的距离,然后除以底部与底部的相隔时间。下降趋势的波动率计算取在下降趋势中,顶部与顶部的距离,然后除以顶部与顶部的相隔时间。并用这个当作坐标的刻度在纸上绘制1X1图形。
1X1是分水岭,这是单个角度线中的结论,是没有错的。但在实战中则是多个角度线从上从下从左射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则此时1,X1的作用就可能会有些变化。如果在不可能全面掌握和领会江恩工具用法时,应在了解江恩理论本质的基础上,画出自己风格的角度线。取出巨己的波动率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样就离成功不远了。
在一段时期里的一个趋势中的平均波动作为下一个趋势的波动率— 数,我们把1X1线定位基本的波动率,把它定义为45°。如果把一个4 角,分8条线可以得到为0°, 15°1X4线),30° (1X2线),45° (1 线),60° (2X1线),75° (4X1线),90°。当然可依按1X1、 1X2、 1X3、 1X4、 2X1、 2X1、 3X1、 4X1进行分割。
⑺ 期权怎么做波动率
(1)历史波动率:历史波动率是度量资产价格历史变动的指标。它度量的是资产价格在一段特定时期内的活跃程度。通常,历史波动率是取一段时期内每日资产收盘价变动百分比的平均值,并将其年化。历史波动率通常称为实际波动率或已实现波动率。
(2)隐含波动率与历史波动率反映的是标的资产过去一段时间的波动程度不同,隐含波动率是资产价格未来一段时间的波动率,是由相应的期权价格估计出来。如果知道期权的价格和所有除了隐含波动率以外的因素,那么就可以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资产的隐含波动率。
由于以同一只资产为标的的期权合约有很多,执行价格和到期时间不同的期权具有不同的隐含波动率。即使到期时间相同,不同执行价格的期权也具有不同的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的作用:
隐含波动率反映了投资者对标的资产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高的隐含波动率意味着市场预期资产价格会朝一方大幅波动或上下大幅振荡。相反,低的隐含波动率意味着资产价格波动较小。研究隐含波动率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由于隐含波动率可以左右期权价格,隐含波动率的改变意味着期权价值的改变。很多时候,相对于资产的看跌期权看涨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市场倾向转变的一个信号。
基于波动率的期权策略:
1.利用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的差异来做交易
专业的期权交易者、做市商和机构投资者通过delta对冲来做波动率交易。意思是说,他们通过买卖期权来对冲标的资产敞口部分,这样会消除股市小幅波动带来的风险。这种对冲是一个持续的随市场变化而调整的过程。为了对冲标的资产的风险,交易者捕捉资产上的历史波动率和期权价格的隐含波动率。也就是说,如果卖出期权的隐含波动率高于对冲标的资产的历史波动率,他们就会赚钱。同样的,买入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低于对冲标的资产历史波动率,也会赚钱。
这个策略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它涉及的交易数量非常大,需要一个合适的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系统。尽管这种对冲波动率交易很难实施,并且不适用于非机构投资者,但是它把波动率分析变成了可行的交易策略。
这并不是说波动率分析就不是个人投资者投资武器中的重要部分。个人投资者仍然有很多可以用波动率分析进行微调的策略。
2.有担保买权
有担保买权(持有资产多头和虚值看涨期权空头)是一个很常用的策略。有担保买权在到期日资产价格略微高于期权执行价格时获得最大收益。选择这一买权的第一准则是标的物需是温和上涨型的资产。有担保买权并不适合一只正在上涨、并且涨势迅猛的资产。
接下来,要关注标的资产的隐含波动率和历史波动率。一般来说,隐含波动率越高的资产越适合做标的资产,但是这并不总是成立的。历史波动率如果非常高,那么就意味着资产波动非常大,资产价格下跌到执行价格以下的概率就很大。担保买权标的资产的隐含波动率和历史波动率相差越大越好。
最后,比较当前隐含波动率与历史隐含波动率。隐含波动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是利用该策略的好时机。
如果想在期权到期前退出该策略,你需要寻找资产价格上涨但是隐含波动率降低的时机,也就是说,你卖出的看涨期权接近实值,波动率降低,可以全部平仓获得较多的收益。而你持有资产的隐含波动率上升,你的收益将会抵消期权平仓时支付的高额权利金。
⑻ 什么是波动率指数
1987的全球股灾后,为稳定股市与保护投资者,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于1990年引进了断路器机制(Circuit-breakers),当股价发生异常变动时,暂时停止交易,试图降低市场的波动性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但断路器机制引进不久,对于如何衡量市场波动性市场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渐渐产生了动态显示市场波动性的需求。因此,在NYSE采用断路器来解决市场过度波动问题不久,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从1993年开始编制市场波动率指数(Market Volatility Index,VIX),以衡量市场的波动率。
CBOE 在1973年4月开始股票期权交易后,就一直有通过期权价格来构造波动率指数的设想,以反映市场对于的未来波动程度的预期。其间有学者陆续提出各种计算方法,Whaley(1993)[1] 提出了编制市场波动率指数作为衡量未来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程度的方法。同年,CBOE开始编制VIX 指数,选择S&P100 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为编制基础,同时计算买权与卖权的隐含波动率,以考虑交易者使用买权或卖权的偏好。
VIX表达了期权投资者对未来股票市场波动性的预期,当指数越高时,显示投资者预期未来股价指数的波动性越剧烈;当VIX指数越低时,代表投资者认为未来的股价波动将趋于缓和。由于该指数可反应投资者对未来股价波动的预期,并且可以观察期权参与者的心理表现,也被称为“投资者情绪指标”(The investor fear gauge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VIX指数逐渐得到市场认同,CBOE于2001年推出以NASDAQ 100指数为标的的波动性指标 (NASDAQ Volatility Index ,VXN); CBOE2003年以S&P500指数为标的计算VIX指数,使指数更贴近市场实际。2004年推出了第一个波动性期货(Volatility Index Futures)VIX Futures, 2004年推出第二个将波动性商品化的期货,即方差期货 (Variance Futures),标的为三个月期的S&P500指数的现实方差(Realized Variance)。2006年,VIX指数的期权开始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交易
计算波动率指数(VIX)需要的核心数据是隐含波动率,隐含波动率由期权市场上最新的交易价格算出,可以反映市场投资者对于未来行情的预期。其概念类似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随着市场价格变动,利用适当的利率将债券的本金和票息贴现,当债券现值等于市场价格时的贴现率即为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就是债券的隐含报酬率。在计算过程中利用债券评价模型,通过使用市场价格可反推出到期收益率,这一收益率即为隐含的到期收益率。
⑼ 用过去的收益和波动率来预测未来的收益和波动率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首先要明白波动率有几种
1、实际波动率
实际波动率又称作未来波动率,它是指对期权有效期内投资回报率波动程度的度量,由于投资回报率是一个随机过程,实际波动率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或者说,实际波动率是无法事先精确计算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办法得到它的估计值。
2、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是指投资回报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它由标的资产市场价格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即St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映。这就是说,可以根据{St}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波动率数据,然后运用统计推断方法估算回报率的标准差,从而得到历史波动率的估计值。显然,如果实际波动率是一个常数,它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则历史波动率就有可能是实际波动率的一个很好的近似。
3、预测波动率
预测波动率又称为预期波动率,它是指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并将其用于期权定价模型,确定出期权的理论价值。因此,预测波动率是人们对期权进行理论定价时实际使用的波动率。这就是说,在讨论期权定价问题时所用的波动率一般均是指预测波动率。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波动率并不等于历史波动率,因为前者是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理解和认识,当然,历史波动率往往是这种理论和认识的基础。除此之外,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预测还可能来自经验判断等其他方面。
4、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是期权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对实际波动率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已反映在期权的定价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由于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期权价格与五个基本参数(St,X,r,T-t和σ)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将其中前4个基本参数及期权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已知量代入期权定价模型,就可以从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σ,其大小就是隐含波动率。因此,隐含波动率又可以理解为市场实际波动率的预期。
优缺点:期权定价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权有效期内标的资产价格的实际波动率。相对于当期时期而言,它是一个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预测波动率代替之,一般可简单地以历史波动率估计作为预测波动率,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历史波动率作为初始预测值,根据定量资料和新得到的实际价格资料,不断调整修正,确定出波动率。
有效性
VIX推出后,成为全球投资者评估美国股票市场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2004年CBOE推出全球第一个波动性期货VIX Futures后,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追捧,特别是2005年以来,全球金融资产波动性急剧增加以后,VIX的交易量更是屡创新高。波动率指数受到投资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和美国股市的波动有关。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后,股市在9月17日重新开盘时一路下跌,到9月21日道琼工业指数跌至8235.8点,S&P100指数也跌至491.7点,VIX则升到48.27的高点,隔天(9月24日),股市即出现368点的大幅反弹,反弹幅度约4%,之后美股多头走势一直持续到2002年第一季度。2002年3月19日,美股上涨至10635.3高点,S&P100指数也达592.09点,此时VIX处于20.73的低点;2002年7月,美股在一连串会计报表丑闻影响下,下跌至1997年以来低点7702,S&P100跌至396.75,VIX高达50.48,隔天(7月24日),股市同样出现489点的大反弹。由此可见,作为预测美股趋势的指标,VIX很有参考价值。即可以从VIX 指数看出S&P 指数变盘征兆,VIX 到达相对高点时,表示投资者对短期未来充满恐惧,市场通常接近或已在底部;反之,则代表投资者对市场现状失去戒心,此时应注意市场随时有变盘的可能。大量研究以波动率指数为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Whaley(1993)最早开始对波动性指标进行研究,他提出以S&P100指数期权为基础建立波动性指标,并探讨其在避险方面的应用,其研究结果指出VIX 指数和S&P100指数呈负相关关系;通过模拟波动性指标的衍生品的避险效果,说明波动性指标可以在不影响其它风险参数的情况下,有效规避投资组合的Vega风险。……
供参考。
⑽ 什么是波动率交易策略
对于投资者来说, 期货市场 上除了牛熊市之外, 更多的时间处于一种无法回辨别 价格 走势或者价答格没有大幅变化的状况 。此时的交易策略可以根据 市场 波动率的大小具体细分。 当市场预期波动较小价格变化不大时, 可采取卖出跨式组合和卖出宽跨式组合的策略。 当预期市场波动较大但对价格上涨和下跌的方向不能确定时, 可采取买入跨式组合和买入宽跨式组合的策略。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