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构建有效的社会贡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有效的社会贡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前提是要明确评价主体。
企业的社会贡献能力的大小深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对企业社会贡献能力进行评价的评价主体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利益相关者有:现在和未来的股东、银行家和其他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人员、现在的和未来的雇员等等。
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贡献能力的评价应有所不同,有不同的侧重点。明确了社会贡献能力的评价主体,在设计社会贡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才能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分别设计不同的适合相应层次需要的评价指标体系。
B. 现代服务业社会贡献率一般是多少
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中国已经进入需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阶段。
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市场经济与中介服务业发展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中国已经进入需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阶段。
据《经济日报》报道,这位负责人说,现阶段需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五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所处的阶段所决定的。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2000年我国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比199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二产业的贡献率则分别下降了4个和1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0%,呈现与工业并驾齐驱的态势。其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目前,我国在工农业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服务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却较低。三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经济全球化,使服务业在维护一国经济与政治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四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C. 反映公司社会贡献能力的指标是
反应公司社会贡献能力的指标是企业贡献给社会的财富是否大于社会给
企业的资源
。
D. 如何衡量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其能耗与产出对整个社会经济贡献度系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企业应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贡献度的指标体系具有多维度、全面性的特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均衡与持续发展。因而其评估将极大地促使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文化贡献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价中心推出的《GN“中国城市企业社会贡献度”指标体系》包括有企业的经济贡献度系统指标、社会公益贡献度系统指标、环境贡献度系统指标、文化贡献度系统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74个三级指标。这一套指标体系囊括了企业对社会贡献的方方面面,不仅独特,而且细致全面。
企业社会贡献度评估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方式对企业社会贡献度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D)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而又十分有效的模糊数学方法。该方法的采用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评价体系研制出后,已应用于和将应用于《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关于城市企业的评价和排序工作,及其“中国城市竞争力奖(城市企业社会贡献力奖)”评选活动,将日益发挥其在企业评介中“有据,有序,有理,有节”的应有作用。
E.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如何计算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即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净利润等。
劳动生产总值计算公式: 劳动生产总值=(本年应发职工薪酬总额+本年计提折旧总额)+(本年营业利润+本年政府补贴-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年投资收益)+(本年应交税费总额-本年应交企业所得税-储备粮油差价款本年应补数-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款)。
(5)社会贡献指标扩展阅读: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内容:
劳保退休统筹:指企业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劳动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其中:劳动保险费指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离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退休干部的各项经费。
其他社会福利支出:是指按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公益性捐赠等,但不包括盈余公积金中公益金部分。
应交增值税为负数的以零填列。应交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其他税收:是指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四项小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牌照使用税、房产税)和在其他业务支出中列支的营业税以及其他新增税种等。关税:指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中交纳和代为交纳的关税。
F. 如何计算社会贡献率
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其他税收等。
G. 企业社会贡献率的详细计算步骤最好举个例子,谢谢!!
1、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金额你可以从有关的明细账和报表中取得。
H. 贡献率怎么算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
(8)社会贡献指标扩展阅读:
实例分析
2009年广东省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006.0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产值19270.48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产值17805.09亿元,增长11.0%。那么三大产业对广东省GDP的贡献率是多少?
广东省GDP增长总额=39081.59-39081.59/(1+9.5%)=3390.05(亿元)
第一产业增长总额=2006.02-2006.02/(1+4.9%)=93.70(亿元),贡献率=93.70/3390.05=2.76%
第二产业增长总额=19270-19270/(1+8.7%)=1542.31(亿元),贡献率=1542.31/3390.05=45.50%
第三产业增长总额=17805.09-17805/(1+11.0%)=1764.46(亿元),贡献率=1764.46/3390.05=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