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建立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清洁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非常需要建立科学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将有 助于评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状况,同时,也便于指导企业(组织)正确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的清洁生产技术。
考虑到清洁生产涉及面广、指标多,建议在选取评价指标时遵循如下原则:
(1)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是清洁生产指标选取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它是从一个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全 过程地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从原材料的采掘,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再到产品销售,直至产品报废后的处置。“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总和评价”。
(2)体现污染预防思想
清洁生产指标的范围不需要涵盖所有的环境、社会、经济等指标,主要应反映出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物量,包括使用能源、水或其他资源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反映出项目的资源利用情况和节约的可能性,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3)容易量化
清洁生产指标涉及面比较广,有些指标难以量化。为了使所确定的清洁生产指标既能够反映项目的主要情况,又简便易行,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因此,应尽量选择容易量化的指标项,这样,可以给清洁生产指标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4)数据易得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是为评价一个活动是否符合清洁生产战略而制定的,是一套非常实用的体系,所以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到指标体系构架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到体系在使用时,容易获得较全面的数据支持。
根据上述原则,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应能覆盖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各个主要环节,尤其对生产过程,既要考虑对资源的使用,又要考虑污染物的产生。这里给出了一个按照四大类(即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建立指标的例子: (1)原材料指标
原材料指标应能体现原材料的获取、加工、使用等各方面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因而可从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建立指标。 ①毒性。原材料所含毒性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②生态影响。原料取得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例如,露天采矿就比矿井采矿的生态影响大。 ③可再生性。原材料可再生或可能再生的程度。例如,矿物燃料的可再生性就很差,而麦草浆
的原料麦草的可再生性就较好。
④能源强度。原材料在采掘和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程度。例如,铝的能源强度就比铁高,因为铝的炼制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⑤可回收利用性。原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程度。例如,金属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比较好,而许多有机原料(例如酿酒的大米)则几乎不能回收利用。 (2)产品指标
对产品的要求是清洁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产品的销售、使用过程以及报废后的处理处置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有些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难以恢复的。此外,应考虑产品的寿命优化,因为这也影响到产品的利用效率。
①销售。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即从工厂运送到零售商和用户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②使用。产品在使用期内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③寿命优化。在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寿命是越长越好,因为可以减少对生产该种产品物料的需求。但有时并不尽然,例如,某一高耗能产品的寿命越长则总能耗越大,随着技术进步有可能产生同样功能的低耗能产品,而这种节能产生的环境效益有时会超过节省物料的环境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寿命越长对环境的危害越大。寿命优化就是要使产品的技术寿命(指产品的功能保持良好的时间)、美学寿命(指产品对用户具有吸引力的时间)和初设寿命处于优化状态。
④报废。产品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3)资源指标
在正常的操作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可以部分地反映一个企业的技术工艺和 管理水平,即反映生产过程的状况。从清洁生产的角度看,资源指标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宏观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因为在同等条件下,资源消耗量越高,则对环境的影响越大。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新鲜水耗量、单位产品的能耗和单位产品的物耗来表达。
①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在正常的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整个工艺使用的新鲜水(不包括回用水)。
②单位产品的能耗。在正常的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的电耗、油耗和煤耗等。
③单位产品的物耗。在正常的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构成产品的主要原料和对产品起决定性作用的辅料量。
(4)污染物产生指标
除资源(消耗)指标外,另一类能反映生产过程状况的指标便是污染物产生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较高,说明工艺相应地比较落后或管理水平较低。通常情况下,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三类,即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
①废水产生指标。废水产生指标首先要考虑的是单位产品的废水产生量,因为该项指标最能反映废水产生的总体情况。但是,许多情况下单纯的废水量并不能完全代表产污状况,因为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量的差异也是生产过程状况的一种直接反映。因而对废水产生指标又可细分为两类,即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指标和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指标。
②废气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废水产生指标类似,也可细分为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指标和单位产品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量指标。
③固体废物产生指标。对于固体废物产生指标,可简单地定义为“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
B.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
首先第一个问题,清洁生产标准是针对纺织业印染中的棉印染提的,评价体系是回囊括印答染行业的。适用范围就明了了。第二个问题,肯定能适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两种可能它才会不适用,1是像上面那样,国家专门出了化纤类针织布印染标准,2是化纤类针织布印染单独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行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C.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什么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主要指的是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但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专有清洁生产属标准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对于没有的行业,需要使用同行业对比,从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管理、产品、污染物、人员八个方面进行清洁生产评价。
D. 45个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有哪些
· 其他环境保护标准目录
·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 HJ 581-2010
· 清洁生产标准 制革工业(羊革) -- HJ 560-2010
· 清洁生产标准 铜电解业 -- HJ 559-2010
· 清洁生产标准 铜冶炼业 -- HJ 558-2010
· 清洁生产标准 宾馆饭店业 -- HJ 514-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铅电解业 -- HJ 513—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粗铅冶炼业 -- HJ 512—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 -- HJ 510-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 -- HJ 476-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 -- HJ 475-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纯碱行业 -- HJ 474-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氧化铝业 -- HJ 473-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铁合金) -- HJ 470—2009
·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制订技术导则 -- HJ 469-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废纸制浆) -- HJ 468—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水泥工业 -- HJ 467—2009
· 清洁生产标准 葡萄酒制造业 -- HJ 452-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 HJ 450-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合成革工业 -- HJ 449-2008
清洁生产标准 制革工业(牛轻革) -- HJ 448-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铅蓄电池工业 -- HJ 447-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 -- HJ 446-2008
· 关于公布《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HJ/T314-2006)修改方案的公告 -- 科技标准司
· 清洁生产标准 淀粉工业 -- HJ 445-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味精工业 -- HJ 444-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沥青) -- HJ 443-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电石行业 -- HJ/T 430-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化纤行业(涤纶) -- HJ/T 429-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炼钢) -- HJ/T 428-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 -- HJ/T 427-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烧结) -- HJ/T 426-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制订技术导则 -- HJ/T 425-2008
· 清洁生产标准 白酒制造业 -- HJ/T 402-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烟草加工业 -- HJ/T 401-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平板玻璃行业 -- HJ/T 361-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彩色显象(示)管生产 -- HJ/T 360-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化纤行业(氨纶) -- HJ/T 359-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镍选矿行业 -- HJ/T 358-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锰行业 -- HJ/T 357-2007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 -- HJ/T 340-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 -- HJ/T 339-2007
·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 -- HJ/T 318-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 -- HJ/T 317-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乳制品制造业(纯牛乳及全脂乳粉) -- HJ/T 316-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人造板行业(中密度纤维板) -- HJ/T 315-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 -- HJ/T 314-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铁矿采选业 -- HJ/T 294-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汽车制造业(涂装) -- HJ/T 293-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环氧乙烷/乙二醇) -- HJ/T 190-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 -- HJ/T 189-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 -- HJ/T 188-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铝业 -- HJ/T 187-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 -- HJ/T 186-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 -- HJ/T 185-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食用植物油工业(豆油和豆粕) -- HJ/T 184-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 -- HJ/T 183-2006
· 清洁生产标准 制革行业(猪轻革) -- HJ/T 127-2003
· 清洁生产标准 炼焦行业 -- HJ/T 126-2003
· 清洁生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 -- HJ/T 125-2003
E. 如何达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公认国际先进水平
清洁生产水平是指根据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或者同行业对比的方法对企回业清洁生产的情答况进行评定,根据清洁使用的方法不同,其评价的标准也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强制清洁生产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标准,自愿清洁生产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指标
F.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4怎么计算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 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G. 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主要指的是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但不是所有专的行业都有清属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对于没有的行业,需要使用同行业对比,从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管理、产品、污染物、人员八个方面进行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标准:是所要执行的行业必须参考的依据。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据以评价清洁度高低,指导和推动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而制定的一套或多套评价体系。
H. 截止到2011年年底正式颁布的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多少项
有58个行业清洁生产标准,30个行业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还有29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32个行业准入条件。
还有一些地方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像北京就颁布了《清洁生产标准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制造DB11T-674—2009》、《清洁生产标准金属切削加工DB11T-673—2009》、《清洁生产标准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DB11T-675—2009》等。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
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
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
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
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
1、《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9年第3号(2009年2月19日)
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日用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I. 哪些行业有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和指标体系,不是清洁生产标准。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
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
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
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
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
1、《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9年第3号(2009年2月19日)
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3、《电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5、《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6、《日用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